有些學員曾經問過我們,自己已經出社會一段時間了,即使省吃儉用,為什麼還是沒什麼資產?
其實,大部分人在財務管理最大的盲點,在於從來沒人教我們 #用中立的角度來看錢這個資源,導致我們很容易在 #花錢的決策上 帶入太多主觀的價值認知,沒辦法好好地、正確地花錢!
大部分的你我對於花錢這件事情,要就是 #想太多,要就是 #想太少。
所謂「想太多」,指的是我們心裡總對花錢有罪惡感,於是一直會想找更便宜的方案。
這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從小父母就會教訓要節省、不要花錢、不要浪費,所以每次需要支出,心裡可能就覺得這樣不對,始終覺得花錢是件壞事,於是常常該花錢時猶豫不決;但忍耐過久,卻很容易慾望反彈而突然衝動花費,這時又容易買下長期不太需要的東西。
所謂「想太少」,指的則是大部分人在支出時,其實有不同的「心理帳戶」。比方說買課程、買保險、買運動用品,我們可能覺得這是好事;但買花、吃高級牛排、買包包,我們內心可能會直覺地認為這是壞事。
可是,就算是買課程也未必「總是」對的。因為如果不知道自己該養成什麼樣的支援技能。那上課,就有可能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最後卻毫無效益的一筆花費。
但當我們認真經營公司、有正確的財務概念,以後碰到需要花錢的時刻,心中浮現的其實很少會是罪惡感,而往往是很中立、很理性地在評估一些事,像「流動性」、「回收」、「成本」、「毛利」或「對資產的影響」等等主題。
這意思是說,「買」這個動詞,其實應該是很中性的詞。買LV的包包跟買電腦、買課程、買設備、買外幣,並沒有特別的不同。
我們「是否買」,完全取決於 #它對於我們人生能產生什麼價值而定。
從經營公司的角度而言,如果這筆錢花下去,可以帶來更多錢、或可以提升效率,那不要省;如果這筆錢花下去,可以買到將來的人脈。比方說送花籃給朋友新開的店,那不要省。所以重點其實不是「買什麼」,而是 #為了做什麼。
除了「為了做什麼」,可能也還會有其他考量。舉例來說,在做一筆投資前我們可能會想:「如果這個投資買下去,將來雖然會大賺錢,可是很可能會影響接下來的現金流。那這投資對現在的我而言,恐怕是太吃力了,就先跳過吧!」
「買」本身不是問題,但我們買這項東西的效用、當時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成本的代價等,才會決定這行為是正面、還是負面。
當我們有這樣的決策機制、當我們能用這樣的角度看事情,就能避開主觀判斷,而是靠數學來跟自己對話。在將來的人生決策上,也應該類似公司一般,用營收、毛利、淨利、淨值、現金等等的變化,立體地看待自己在金錢方面決策的優與劣。
另外,這樣思考還有一個額外好處,就是我們會開始習慣「正確地花錢」。
因為錢不是罪惡,錢僅是一項工具、一種武器。如果正確地應用,它可以幫我們買來效率、買來營收、買來增長、買來友誼、買來信任,我們就能快速地提升自己這間公司各方面的能力。
這也是為何Joe會在【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這堂線上課中財務面的部份,設計一個簡化版的財務表來訓練大家。
只要透過系統化的工具,轉換一下使用財務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有效利用手邊資源,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https://bit.ly/2UL6oR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
「劣等財舉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Re: [請益] 關於季芬財-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主流經濟學對於季芬財的存在抱持懷疑的態度。 炫耀財 的評價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重點二十五:替代效果/所得效果/正常財/劣等財 的評價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問)經濟學劣等財- 課程板 的評價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上級財・下級財・中級財・奢侈財と必需財|需要の所得弾力性 ... 的評價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租屋生活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租屋生活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租屋生活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劣等財舉例 在 moedict-webkit/a/xref.json at master 的評價
劣等財舉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Zack Snyder 的「美國意識」 | 盧斯達 on Patreon】
Zack Snyder 在電影作品經常討論美國的海外戰爭。處女作《活死人凶間》(2004) 翻拍原著,切入點不再是消費主義,而是刻劃美國社會在 911 之後對「恐怖主義」歇斯底里的恐懼。
小說家史提芬京很喜歡這部片,他認為片中的喪屍就像美國人心目中的恐怖份子,你可以一槍解決他,埋掉它,燒成灰,但喪屍還是會源源不絕襲擊你。你跟他無從談判、無從對話,你甚至抓住聖戰者全家去威脅他,對方還是會繼續攻打你。他認為,人和喪屍的對抗至死方休這一點,投射了美國人對反美恐怖主義者的形象。
他運用潮水式慢動作格鬥風格的《戰狼 300》(2006) 則是一班白種肌肉人對抗鬼五馬六、甩頭甩骨、「文化多元」的波斯帝國軍。對於支持美國繼續用兵的軍事干預派,就會認為這部片歌頌了西方民主陣營,為美國用兵世界正名,自我想像為抵抗波斯帝國入侵的自由守護者。Snyder 對肌肉 (不論男女) 畫面的迷戀也很合他們精神尚武的口味。
電影評論圈近年亦有人討論《戰》本來 (或現在) 是否一部「極右翼意識形態」的《意志的勝利》。但你也可以用另一個戲謔的角度來解讀:戲中男人的誇張、臉譜呈現,就是主要情節其實是別人對溫泉關戰役的「文宣」。導演在戲中總是不斷提醒,整個故事是由別人複述的,而且是文宣,當然是把300 勇士說得有多英勇就有多英勇,也要把事情定性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壯烈犧牲。這都是為了動員其他城邦要盡早準備戰鬥。同樣是記述,也可以只是:「希臘城邦與波斯帝國開始出現軍事衝突,在一次早期的接觸戰,有 300 名斯巴達士兵頑強抵抗,最終團滅。」
所以它等於隔空評論了「想像的共同體」是怎樣 work 的。300 勇士究竟有沒有那麼勇,並不是最重要的。傳說中的英勇和強大只是為了證成今天的佔領,如果美國不想繼續佔領,美軍就算出現了倉皇逃走的畫面,對決策者也不是最重要的。
Snyder 在《蝙蝠俠對超人》(2016) 繼續挖這個問題:如果世上很多事情都只是文宣,都可以是觀點與角度,歷史和現實就變得不可信。《蝙超》講述了蝙蝠俠和超人在敵對過程中傳媒起到的作用。它首先通過超人的報社上司嘲諷了人們不需要真相,所以不斷催促超人應該去跟進棒球比賽或者名人晚宴,因為這更有收視。蝙蝠俠敵視作為外星人的超人,是因為目睹和親歷兩個外星人在地球打交,會造成數千人死亡的人道災難,超人對蝙蝠的偏見則由於他也是一個自以為是的記者,他以記者身份偵查到很多蝙蝠暴力私刑執法的罪證,但他不知道葛咸城的 context,也不像觀眾一樣知道「蝙蝠俠的大致經歷」。
作為第一次遇到的人,加上一些表面「證供」,蝙蝠在超人心目中就是一個沒有人文關懷的惡棍。作為一個德州出身美國人,他不認同有人可以超然於法律之外自己執法;但作為超人,他自己存在本身已經顛覆了整個人類的文化——「神力」介入人間,有甚麼因果律、法律、政治、宗教、武力可以規範他?當你極度認真去思考「超人如果存在」這樣的問題,並圍繞它寫一個故事,你就會得到這部電影。全世界的傳媒 24 小時不斷批判檢視他的行動、檢討他的拯救行動造成多少傷亡,所以超人的就是演出一個被網絡輿論壓垮無法反應思考的年輕人。
《蝙超》劇院版被評為劣剪,高層認為不重要的,都是 context ,例如開首的中東戲份,你就知道 911 以及後續的事情,從來沒有離開 Zack Snyder 和編劇的腦袋。那個開頭是說,超人在某中東國家拯救了一個美國公民,但此行為本身卻似乎引發了一條村莊因遭遇政府軍和反抗軍衝突而遭屠滅,美國那邊就有一個演出很有佩洛西神韻的官員,要開聽證會邀請受害者作供,要搞清楚當日發生了甚麼,但超人不會被審判,也沒有法律可以約束他。超人被描述為「answer to no one」,等於美國決定出兵中東之前,是「自己」決定的,answer to no one。
當然情節上最後說明了最後這些系統都被操控和濫用,但劇中超人的處境也是在討論美國於中東的存在。美國擁有絕對武力和財力,可以憑空在阿富汗這類地方建立一個新政府,可以輸入一些新文化,例如選舉、例如人權觀念。有一些人跟美國扶植的阿富汗政府合作之後,接受了新觀念,一些後來出生的人,也可能接受了新觀念,但超人還有很多人要救,而且自己都要拍拖和返工,於是反過來說,超人在觀念上一定要接受他事實上對一些事情只能見死不救的挑戰。他在現場救一個人,其實也等於放棄了其他人。超人再快再強,在一千份之一秒的時空中,也只有一雙手。
阿富汗便有飛機不夠,有很多人想走也沒有機位的慘劇。這都是在拷打美國或任何帝國,當你強了,強到可以站出來干預,就要預備自己的存在必定產生政治 / 人間後果。強和可以收拾局面是兩回事。在當下這種情況,你就等於放棄了阿富汗人,甚至放棄了迫留當地的美國人、西方人。但任何人在行動之前,都不可能有這種覺悟。超人在公開行動之前,只是個德州青年。美國那麼強,是因為他們之前累積下來的,跟現在的決策者關係越來越遠。超人對抗來自家鄉的薩德將軍,在他眼中是拯救世界,他也確實拯救了世界,但這件事的連帶傷害就是憑空出現的 911 事件,他的手無疑要為拯救更多人,而沾滿了少數人的鮮血。
無論如何,這些人命沒辦法不算在超人頭上。
對那些在阿富汗一度獲得一定自由的女人或者族群,美國切實幫助了他們,但當地業力太深,她只救了 20 年,給一些人得救幻覺又將其奪走。固然災難是由薩德將軍帶來的,然而超人一旦決定介入,就會面對一連串因果的連鎖反應。超人武力再強,仍然被人間牽扯得只能在大魔王面前跪下接受擺布,答應跟蝙蝠決一死戰。這一部片其實是追思當日的強者干預思想,在維護美國國威和國家安全的前題下用兵中東,還要駐軍幫人建設民主現代國家,美國是否準備好背負另一個民族的命運?顯然沒有。人們說美國在阿富汗經營,只是想殺拉登,所以拉登在奧巴馬任內一死,已經開始策劃撤出阿富汗。老帝國經略一個地方,動輒一百幾十年都是常有,可以令土著出現強勁的親帝國派。20 年不知能不能算是一夜情。
如果上說大致正確,那阿富汗過去 20 年只是一個推翻和擊殺拉登行動的副產品,對一些阿富汗人來說,當初美國確是行了好,我們無法想像有多少阿富汗婦女因為拉登的反美鬥爭而意外獲得一定人權解放,而拉登的死亡又怎樣導致本來看似擁有的東西再次失去。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劣等財舉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Zack Snyder 的「美國意識」 | 盧斯達 on Patreon】
Zack Snyder 在電影作品經常討論美國的海外戰爭。處女作《活死人凶間》(2004) 翻拍原著,切入點不再是消費主義,而是刻劃美國社會在 911 之後對「恐怖主義」歇斯底里的恐懼。
小說家史提芬京很喜歡這部片,他認為片中的喪屍就像美國人心目中的恐怖份子,你可以一槍解決他,埋掉它,燒成灰,但喪屍還是會源源不絕襲擊你。你跟他無從談判、無從對話,你甚至抓住聖戰者全家去威脅他,對方還是會繼續攻打你。他認為,人和喪屍的對抗至死方休這一點,投射了美國人對反美恐怖主義者的形象。
他運用潮水式慢動作格鬥風格的《戰狼 300》(2006) 則是一班白種肌肉人對抗鬼五馬六、甩頭甩骨、「文化多元」的波斯帝國軍。對於支持美國繼續用兵的軍事干預派,就會認為這部片歌頌了西方民主陣營,為美國用兵世界正名,自我想像為抵抗波斯帝國入侵的自由守護者。Snyder 對肌肉 (不論男女) 畫面的迷戀也很合他們精神尚武的口味。
電影評論圈近年亦有人討論《戰》本來 (或現在) 是否一部「極右翼意識形態」的《意志的勝利》。但你也可以用另一個戲謔的角度來解讀:戲中男人的誇張、臉譜呈現,就是主要情節其實是別人對溫泉關戰役的「文宣」。導演在戲中總是不斷提醒,整個故事是由別人複述的,而且是文宣,當然是把300 勇士說得有多英勇就有多英勇,也要把事情定性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壯烈犧牲。這都是為了動員其他城邦要盡早準備戰鬥。同樣是記述,也可以只是:「希臘城邦與波斯帝國開始出現軍事衝突,在一次早期的接觸戰,有 300 名斯巴達士兵頑強抵抗,最終團滅。」
所以它等於隔空評論了「想像的共同體」是怎樣 work 的。300 勇士究竟有沒有那麼勇,並不是最重要的。傳說中的英勇和強大只是為了證成今天的佔領,如果美國不想繼續佔領,美軍就算出現了倉皇逃走的畫面,對決策者也不是最重要的。
Snyder 在《蝙蝠俠對超人》(2016) 繼續挖這個問題:如果世上很多事情都只是文宣,都可以是觀點與角度,歷史和現實就變得不可信。《蝙超》講述了蝙蝠俠和超人在敵對過程中傳媒起到的作用。它首先通過超人的報社上司嘲諷了人們不需要真相,所以不斷催促超人應該去跟進棒球比賽或者名人晚宴,因為這更有收視。蝙蝠俠敵視作為外星人的超人,是因為目睹和親歷兩個外星人在地球打交,會造成數千人死亡的人道災難,超人對蝙蝠的偏見則由於他也是一個自以為是的記者,他以記者身份偵查到很多蝙蝠暴力私刑執法的罪證,但他不知道葛咸城的 context,也不像觀眾一樣知道「蝙蝠俠的大致經歷」。
作為第一次遇到的人,加上一些表面「證供」,蝙蝠在超人心目中就是一個沒有人文關懷的惡棍。作為一個德州出身美國人,他不認同有人可以超然於法律之外自己執法;但作為超人,他自己存在本身已經顛覆了整個人類的文化——「神力」介入人間,有甚麼因果律、法律、政治、宗教、武力可以規範他?當你極度認真去思考「超人如果存在」這樣的問題,並圍繞它寫一個故事,你就會得到這部電影。全世界的傳媒 24 小時不斷批判檢視他的行動、檢討他的拯救行動造成多少傷亡,所以超人的就是演出一個被網絡輿論壓垮無法反應思考的年輕人。
《蝙超》劇院版被評為劣剪,高層認為不重要的,都是 context ,例如開首的中東戲份,你就知道 911 以及後續的事情,從來沒有離開 Zack Snyder 和編劇的腦袋。那個開頭是說,超人在某中東國家拯救了一個美國公民,但此行為本身卻似乎引發了一條村莊因遭遇政府軍和反抗軍衝突而遭屠滅,美國那邊就有一個演出很有佩洛西神韻的官員,要開聽證會邀請受害者作供,要搞清楚當日發生了甚麼,但超人不會被審判,也沒有法律可以約束他。超人被描述為「answer to no one」,等於美國決定出兵中東之前,是「自己」決定的,answer to no one。
當然情節上最後說明了最後這些系統都被操控和濫用,但劇中超人的處境也是在討論美國於中東的存在。美國擁有絕對武力和財力,可以憑空在阿富汗這類地方建立一個新政府,可以輸入一些新文化,例如選舉、例如人權觀念。有一些人跟美國扶植的阿富汗政府合作之後,接受了新觀念,一些後來出生的人,也可能接受了新觀念,但超人還有很多人要救,而且自己都要拍拖和返工,於是反過來說,超人在觀念上一定要接受他事實上對一些事情只能見死不救的挑戰。他在現場救一個人,其實也等於放棄了其他人。超人再快再強,在一千份之一秒的時空中,也只有一雙手。
阿富汗便有飛機不夠,有很多人想走也沒有機位的慘劇。這都是在拷打美國或任何帝國,當你強了,強到可以站出來干預,就要預備自己的存在必定產生政治 / 人間後果。強和可以收拾局面是兩回事。在當下這種情況,你就等於放棄了阿富汗人,甚至放棄了迫留當地的美國人、西方人。但任何人在行動之前,都不可能有這種覺悟。超人在公開行動之前,只是個德州青年。美國那麼強,是因為他們之前累積下來的,跟現在的決策者關係越來越遠。超人對抗來自家鄉的薩德將軍,在他眼中是拯救世界,他也確實拯救了世界,但這件事的連帶傷害就是憑空出現的 911 事件,他的手無疑要為拯救更多人,而沾滿了少數人的鮮血。
無論如何,這些人命沒辦法不算在超人頭上。
對那些在阿富汗一度獲得一定自由的女人或者族群,美國切實幫助了他們,但當地業力太深,她只救了 20 年,給一些人得救幻覺又將其奪走。固然災難是由薩德將軍帶來的,然而超人一旦決定介入,就會面對一連串因果的連鎖反應。超人武力再強,仍然被人間牽扯得只能在大魔王面前跪下接受擺布,答應跟蝙蝠決一死戰。這一部片其實是追思當日的強者干預思想,在維護美國國威和國家安全的前題下用兵中東,還要駐軍幫人建設民主現代國家,美國是否準備好背負另一個民族的命運?顯然沒有。人們說美國在阿富汗經營,只是想殺拉登,所以拉登在奧巴馬任內一死,已經開始策劃撤出阿富汗。老帝國經略一個地方,動輒一百幾十年都是常有,可以令土著出現強勁的親帝國派。20 年不知能不能算是一夜情。
如果上說大致正確,那阿富汗過去 20 年只是一個推翻和擊殺拉登行動的副產品,對一些阿富汗人來說,當初美國確是行了好,我們無法想像有多少阿富汗婦女因為拉登的反美鬥爭而意外獲得一定人權解放,而拉登的死亡又怎樣導致本來看似擁有的東西再次失去。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劣等財舉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見她的腳力較好,然而,她選擇默默地守護在老伴身後。追隨二人的身影,終於來到一座米色建築物前,抬頭一看,是九龍城街市。
二人有默契地沿着電梯直上二樓,轉彎來到一個檔口前,不少迎面而來的途人都親切地打着招呼。如果是九龍城的老街坊,必定認識老爺爺,他有一個稱號——「蛋王」,人人喚他「錦叔」;老婆婆就是「錦嫂」。二人如此相依,說是愛情故事,倒不如說是一份情義,就如悉心孵化出的雞蛋,破殼時傾湧而出。
行行出狀元
這是多麼恆常的一天。夫婦二人七時正就會到附近茶樓飲茶,八時正回到檔口準備開檔功夫。檔口由數個鋪位連成,燈一亮,上方掛着「錦記蛋莊」的老舊招牌醒目起來。錦嫂先將最外圍的乾貨填滿,先是米油鹽糖這些日用品,整齊堆疊於層架內。然後是上方的香料及豆類,以透明小袋包裹着,香料有丁香﹑桂皮﹑花椒﹑草果等;豆類則有西米﹑薏米﹑花面豆﹑鷹嘴豆等,種類繁多,但都有條理地分門別類,寫好標籤價錢掛好。拐個小彎,上方掛的是較為值錢的山珍海味,有花膠﹑海帶﹑沙爆魚肚等,接着,她又走到中央的雪櫃前,將蓋面的布打開,裏頭有螺頭﹑蠔豉﹑生曬蝦乾﹑鮑魚等。更珍貴的,他們有三十年的老陳皮賣,而且價錢相宜,多是識貨之人才懂門路。檔口幾乎整理好了,此時,方見錦叔緩緩地把一盤盤的雞蛋推出來。雞蛋,當然是小店的鎮店之寶。所謂行行出狀元,錦叔亦因為對雞蛋相當有研究,而有了「蛋王」的稱號。
現時,檔口只賣三款雞蛋。第一款是內地的湖北蛋。優點是體積較大,蛋黃帶甜。缺點則是運送時間較長,而且內地運送期間的保存較惡劣,導致質素參差;第二款是歐洲蛋,西班牙出產,算是歐洲當中最便宜的雞蛋,蛋殼色澤偏深,體積較小,但勝在運送時,用貨櫃雪藏運來,所以較少壞蛋出現。雖然雪藏過的雞蛋味道比較遜色,但西班牙蛋蛋殼較厚,所以保存得較好,仍能保留蛋味;第三款則是香港蛋,元朗出產,他表示香港蛋不是任何地方可以買到,坊間不少都是騙人,用大陸蛋假裝,就連錦叔都被人告過兩次,指其賣假蛋,現在網絡都仍然在流傳,他有點勞氣地拿出一張證書,上面標明了雞蛋的出處:「你睇吓呢張證書,你話邊有得假呢?」如此多人掛羊頭賣狗肉,此蛋必定是好蛋。他解釋本地的雞場,現在只餵飼粟米,不會餵飼廚餘,所以煮出來的雞蛋較香較滑,而且較安全,只是價錢貴一點,賣三元一隻。
然則,如何分辨雞蛋的好與壞?錦叔托托眼鏡,得意地道:「我好多嘢都知,已經達到神化,一睇隻蛋表面就知好唔好。」至於門外漢,則要先從「買」入手。一般方法就是照燈,照燈能看到蛋黃有沒有黏殼及散黃,因為黏殼就會有細菌,變成黑色,所以雞蛋在燈光下要晶瑩剔透;此外,有部分商家為了賺錢,會照樣出售受精蛋,受精蛋煮熟後會呈一半水,一半實肉狀態,不能進食。故此照燈時要留意蛋黃有沒有紅筋,有紅線的話就是受精蛋。再來就是聽聲,拿起雞蛋輕晃,如果有「噗噗」聲,就叫響殼,代表雞蛋暗藏裂縫。煮雞蛋時,主要看打出來的蛋黃是否好看完整,以及蛋白是否清澈夠膠,他舉例指,現時泰國蛋的質素很差,因為那邊天氣較熱,雞喝水比較多,蛋液就會較稀,一旦壞了甚至會變水。
此外,很多人關心蛋黃是否偏紅,以為偏紅代表靚蛋,但原來蛋黃偏紅是人工造成,因為加了蕃紅粉,他謂:「最初嘅蛋全部都係白蛋黃,後來有人教佢哋養雞時用紅粉餵雞,蛋黃就變成紅色啦。」故此,靚蛋與否,跟蛋黃是否偏紅無關。他強調,買回家的雞蛋不要放在雪櫃門,因為一開一關﹑一冷一熱就會令雞蛋變壞,保存得當的話,雞蛋放在雪櫃一個月也沒有問題。放好了最後一盤雞蛋,已經將近九時,小店正式營業。
情義我心知
開檔後,錦叔反倒清閒,老人家都愛講舊陣時,難得有人當聽筒,他便滔滔說起。
錦記在一九五五年至五六年開業,至今已經七十年,養了錦叔一輩子。他猶記得自己仍是小伙子時,就已經跟着母親穿梭於街市間。媽媽在日軍攻打香港前是當小販的,當時窮苦人家有臘味就賣臘味,過年就賣糖果餅乾,他讀書時已經幫忙擔雞蛋出來賣,每晚都做到凌晨兩三點,幾兄弟姊妹從小做到大都是這樣做。然而,大哥卻爛賭成性,欠下了一屁股債,家人把家當都拿來填數,當時仍在讀中學的錦叔,沒有錢買貨到街市上賣,於是就去找一些相熟的買手求助:「佢哋聽完就話得啦,我幫你,我畀雞蛋你賣,冇錢找數我哋幫你承擔!嗰個年代啲人好講義氣。」做習慣了就繼續做,於是,他開始了全職賣雞蛋的生涯。先是在九龍城的臨時街市租個小位置擺賣,黃大仙的居民﹑九龍城寨的人都跑來買雞蛋,當時生意最好,而且周圍都有雞蛋檔,很多人見沒甚麼好賣就賣雞蛋。後來新街市落成,他就搬入現時的鋪位,上街市至今剛好三十一年。
賣雞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多問題要面對。一來,因為需要存貨空間,要有很大地方才做到,租金及人工卻愈來愈貴;二來,買賣雞蛋風險高,譬如入貨十箱雞蛋,當中可能有一箱是壞蛋,供應商不會退貨或退款,虧款要自己承擔,加上現時的人要求高,人人都知道衛生二字,不同以前隨便有得吃就好,爛了的雞蛋都有人買,他笑言:「有人食臭蛋架!仲叫我唔好掉留畀佢,真㗎!其實炒熟食冇事,反而更易消化。」;三來,雜費重了,放雞蛋的紙卡,現在要三毫子一個;至於最艱難的,就是沒有來貨,以前大陸沒有貨來的話,香港就沒有雞蛋賣,所以要靠賣家的眼光,錦叔自豪地表示,自己確是比人勝一籌,他去買貨時,其他買手都會找上他,問今日環境如何,倘若看時勢不太好,就要多入貨。如此愈做愈難,他也唏噓表示這一行站不住腳,多數行家都做不住而倒閉了。至於他可以屹立至今的原因,就是信譽。就如有禽流感時,蛋檔理應第一個遭殃,其他檔口都做不住,他反而生意更好:「人哋話我賣好貨,相信我,靠唔靠得住,有人知道嘅。」成功之人,在於願意扶持別人。
錦叔於街市有他的江湖地位,因為他是一個相當重情的人。他直言,太好生意他也不想,不能佔盡街市的所有客人,寧願自己虧一點,讓人家也賺一點,他豪氣地說:「原本賣菜唔可以賣雞蛋,應該屬於樓上乾貨區,但人哋都係搵食啫,我冇理由倒人哋米啊?冇咁自私嘅,我咪扮睇唔到囉!我就係咁樣做人。」或許早已接受只有辛苦,沒有發達的事實,對於錢財,他不是太緊張,但求賺夠養活兒女,一家平安就好了。
他一輩子,這是這樣為家庭﹑為別人。想起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要背起整頭家。這就由認識錦嫂開始。二人未結婚時,錦嫂在旁邊的菜檔賣菜,二人如此認識而相戀到結婚。當時女方的父母相繼離世,留下兩個弟妹要她照顧,錦叔於是也擔起她的家,供養他的弟妹,更拚命地工作,早上六時起床,一直做到凌晨五時回家睡一會,又回來工作。回想起來,他不禁嘆聲辛苦,需要很大的能力才做到:「而家唔得啦,八十九歲啦!」只是,凡事有借就有還,舊債他扛起了,於是得了肺癌,電療了十次,氣喘﹑精神沒有年輕時好。他說,是因果。他不是相信鬼神,而是信人緣,所以除了日捱夜捱外,也忙於交際應酬,畢竟做街市生意,人家不打擾你,除非當你是兄弟。應酬多,街市佬煙酒不斷,老來還是要承擔其果。他調侃現時還能走路,不用柺杖已經很好。只是,捨不得退休。做慣了捨不得熟客,多年感情,大家又常常聊天過日辰,令他覺得還有一點生存活力,不做了會寂寞。然而,四個兒女都不肯接手,他開口:「能夠做幾多就做幾多啦,應該仲做多一兩年啦,九十一二歲已經頂盡啦,冇啦,等死咋嘛。」
說起死亡,他也不畏懼,他說,人都規定了一個時期,一雞死一雞鳴,這屬必然。那時候,他也就功成身退。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錦記蛋莊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市政大廈1259號鋪
電話﹕2382 263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7:30p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4u91gKaVao/hqdefault.jpg)
劣等財舉例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26)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就台鐵海線雙軌化、高架化於交通委員會質詢毛治國部長。交通部表示,北段談文到後龍路線容量較輕量,可以進行要優先改善。
林佳龍2005年提出大台中山手線,即是興建軌道連結清水、潭子以及連結大甲、后里兩環,效法東京山手線以形成山海環線,並強烈要求海線一併雙線化、高架化。上會期他幾度在立法院要求交通部盡速完成大台中山手線的規劃評估,林佳龍質詢毛部長,「海線雙線高架化上次說八月底可完成評估,報告在哪裡?」。毛部長與台鐵局長表示,根據台鐵內部評估,南段由大肚以南到彰化路線容量比較緊,北段談文到後龍路線容量較輕量,可以進行要優先改善。
質詢台上,林佳龍再度拿出台中市胡市長請託立委幫忙向中央政府遊說820億元經費的建設案表示,中央推動支持補助647億中有477.6億是交通建設,包括環形公路網、快捷巴士(BRT)以及藍線、橘線規劃費,他絕對支持對台中有利的交通建設,但要分清楚「是建設還是浪費?」。錢要花在刀口上,林佳龍舉例,以快捷巴士六條路網而言,花費270億元建了BRT路廊,之後又要把270億元的路廊拆掉,再重行改建MRT軌道,不僅讓市民期待的捷運遙遙無期,又浪費經費。「部長,你認為呢?」毛部長答覆,目前並未承諾要補助台中市多少經費,中央建議台中市府必須通盤就大眾捷運MRT、公車路網BRT、山海環線鐵路等都納入全盤的規劃後,再提出各該項計畫。
林佳龍指出,城市交通建設及大眾運輸系統需要整套規劃,不能以打帶跑的方式,邊講邊做,「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目前藍線BRT已經編列2000萬規劃費,還爭求中央補助8000萬元,交通部應該本於專業,把真相告訴胡市長與台中市民,不要把城市交通建設當兒戲。
林佳龍:爭取一條為台中山城發展的國道四號
今(26)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針對攸關台中東勢等山城進出的國道四號質詢毛治國部長。
國道四號道路豐原延伸至東勢,目前行政院擇定的闢建路線是以隧道穿越公荖坪山區,已遭到在地居民強烈反彈。林佳龍委員質詢時表示,目前規劃路線不但要開挖2公里的隧道、路線彎曲、施工長度也比從大甲溪畔闢建案還長,經費也高達93.8億餘元,嚴重影響地方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林佳龍委員曾經針對此案與國道新建工程局協調過,強力主張必須要將另一案沿大甲溪北岸建設至東勢大橋至天冷,從中則一路線通往新社,他在質詢台上當場要求毛部長,至少這兩條路線方案都要送到台中市政府去評斷,千萬不要輕率通過一個危險又貴、又沒有辦法促進地方發展的交通建設。毛部長答覆本案將交由台中市政府去詳細斟酌後決定。
林佳龍再次叮嚀毛部長,預定101年底完成的綜合規畫報告,一定要評估兩方案優劣,再送交台中市政府續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ekisqdA6ZE/hqdefault.jpg)
劣等財舉例 在 主流經濟學對於季芬財的存在抱持懷疑的態度。 炫耀財 的推薦與評價
《季芬財與炫耀財不相等》 季芬財是「劣等財」,炫耀財是「正常財」, ... 地位的炫耀,故稱為炫耀性消費,價格高昂的寶石、名車、名牌精品等奢侈品皆為炫耀財的例子。 ... <看更多>
劣等財舉例 在 重點二十五:替代效果/所得效果/正常財/劣等財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重點二十五:替代效果/所得效果/正常財/劣等財 · Comments21. ... <看更多>
劣等財舉例 在 Re: [請益] 關於季芬財-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anube (happy 2007)》之銘言:
: ※ 引述《jacky123 (不了)》之銘言:
: : 季芬財的定義為:1.屬於劣等財的一種(因所得和需求量呈反向變動)
: : 2.價格越高反而需求量越高~違反需求法則
: : (在替代效果小於所得效果的情況下)
: 季芬財之所以為季芬財, 其替代效果一定小於所得效果,
: 如此其需求曲線導出的才會是正斜率(即違反需求法則).
季芬財:替代效果ㄧ定小於所得效果 這句話我實在不太懂很抽象
有例子可以舉例說明嗎?
: : 若是以精華區的例子來說
: : 法國18世紀的麵包為例的話
: : 1.當人民的所得增加時,對於麵包的需求量將會降低,人民會去購買
: : 營養價值更高的食物......所以麵包屬於劣等財
: 例如:麵包價格(Px)下降, 則其實質所得(M/Px)上升, 但人們對於麵包的需
: 求量減少,因此根據所得效果,麵包為劣等財.
是依據所得效果還是所得彈性阿?
: : 2.當麵包的價格上升時,居民對於麵包的
: : 需求量不減反增(違反需求法則)
: : ~所以屬於季芬財####我心裡的os怎麼感覺很像是必需品的感覺?
: : (此為假設在替代效果小於所得效果的情況下)
: : ~~~~~~~~~~~~~~~~~~~~~~~~~~~~~~~~~~~~~~~這句話要怎麼用這個麵包例子解釋呀?
: 如果你硬要麵包的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 則麵包只是劣等財(若其所得彈性<0),
: 非季芬財,因為其需求曲線仍為負斜率.(不違反需求法則)
: 另外,必需品的定義是所得彈性(η)<1, 因此必需品非劣等財(η<0).
: : PS:
: : Q1.季芬財是劣等財一種但劣等財不一定是季芬財
: : ~~~~~~~~~~~~~~~~~~這是依據不符合季芬財的第二項定義嗎?
: 因為季芬財和劣等財一樣,它們的所得彈性都<0,
: 所以根據劣等財的定義,季芬財為劣等財的一種.
: 而劣等財分成2種...若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 為季芬財(違反需求法則)
: > , 為劣等財(不違反需求法則)
: 所以季芬財是劣等財一種, 但劣等財不一定是季芬財.
為什麼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 為季芬財(違反需求法則)
: 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 為劣等財(不違反需求法則)
這是要用背的嗎?還是有其他方法或例子可以解釋來理解?
既然有分為劣等財和季芬財 為什麼季芬財是包括在劣等財裡面呢?
依據的是什麼?
兩項的定義不是不同嗎?
麻煩了 謝謝
: : Q2.另外違反需求法則有:一.炫耀品~~價格越高反而需求量越高
: : (依所得來探討)
: : 若當所得越高其需求量也就越高,且需求量增加的幅度
: : 大於所得增加的幅度,所以也屬於奢侈品嗎?
: : 二.季芬財~當所得越高,需求量越低,屬於劣等財
: : Q3.季芬財的定義是 : 替代效果 小於 所得效果 的劣等財
: : (When P↑,替代令Q↓,所得令Q↑)
: : 在分析價格效果時,
: : 若 所得效果 (I.E.) < 替代效果 (S.E.)則此物只為劣等財非季芬財
: : Substitution effect < Income effect, 則此劣等財便是季芬財
: : 季芬財包括在劣等品的集合
: : 這段話我真的有點看不太懂...
: : 麻煩各位為小弟釐清ㄧ下觀念ꐊ: : 感謝再三!!!
: ※ 編輯: danube 來自: 220.139.90.120 (04/04 18: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210.6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