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妹妹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有愛家的工程師、兩個體健的兒子、有房子有車子,再得到一個女兒,我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圓滿,原來一切才剛開始。
四個月的時候發現她全面性遲緩、全身肌肉張力不足,我們跑遍了基隆、台北各大醫院想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十個月,開始了漫漫長路的早療,直到她上國小,復健沒有停過。
2歲做第一次發展評估,治療師建議我們讓孩子去上幼稚園,被拒絕好多次,園長不是要我們把孩子送特教,就是要我們讓孩子大一點再上學,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孩子被拒絕,讓媽媽這樣的慌張和無助。
2歲的時候說話沒有人聽得懂,領了中度語言障礙手冊。每個禮拜到台北長庚去上語言治療課四年,專業的治療師發現她有重度的遠視和中耳積水,戴上了厚厚的遠視眼鏡、每年寒假開刀做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原來一個孩子要看清楚、要聽清楚,竟然不是理所當然。
到台大照了腦部斷層,發現她的腦部灰質過少,醫生宣告她一輩子是學習障礙。我才知道,原來不管怎樣努力,都沒辦法對抗上天給她的特別,我無法改變她腦部的結構。
4歲的時候因為肌肉張力不足,只能走3步就跌倒,沒辦法跑跳,領了中度肢體障礙手冊。帶她每個禮拜到台北去上體操課訓練肌耐力和協調,7歲的時候參加了全國的體操比賽,雖然成績是全場的最後一名,但是她完成所有的動作,那一刻我淚流不止,我只希望她能夠走穩一點、走遠一點,沒想到教練給這個沒有分數的孩子一個上台的機會。
6歲的時候做了上國小前的智力測驗,這個孩子不會仿寫、看不懂任何字、連名字都不會寫,做測驗時完全看不懂題目,拿到了中度智能障礙手冊。
七年不間斷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開刀、復健、體操....幾乎塞滿我的生活,每天下班追趕著上治療課的時間。上國小時她走路跑跳都沒有問題、可以正常溝通,除了偶爾尿褲子,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錯,我想,除了無法識字寫字,其他的能力應該都足以應付國小的課程。
入學三個月,才發現她沒有上過體育課,因為有中度手冊,老師以為她體弱又肢障,沒有觀察到她的行動自如可以跑跳翻跟斗,每次上體育課就只能坐在旁邊,不會被球打到的角落。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整整七年早療的努力,抵不過一張身心障礙手冊,被剝奪受教權,不需要詢問和溝通,竟然是這樣粗暴。
我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用盡所有氣力,只想讓這個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一下子我所有的努力崩解,撐了七年的韌性秒速斷裂,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而努力,陷入嚴重的憂鬱,好多次都很想帶她離開人世,如果我們都離開,是不是就不需要這麼辛苦、不需要接受歧視和剝奪?
沒有親身走過這個歷程,沒辦法體會一個特殊孩子要好好在教室上課前,需要多少努力,沒辦法想像原來只是沒辦法跟其他孩子一起上課,就可以讓一個媽媽痛苦萬分,當力氣用盡時想要走上絕路。
我從一個所有評鑑都特優的組長,成了一個特殊孩子的媽媽,嘗盡人情冷暖。從那時開始我封閉自己,把所有時間留給孩子和家人,不再參加任何的聚會和出遊,每天早上7:30踏進教室後,除了上廁所以外,直到下班,沒有離開過教室。
每一次只要有狀況發生,就會有人批評我的人際關係差,其實我是沒有人際關係,弄不懂哪一次是真心?分不清對著我套話的人,背後議論什麼。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公事幾乎跟任何人沒有互動。
聽過我的聲音就能知道,極其沙啞低沉,在妹妹入學前,我從來沒有演講過,但是我很想讓更多老師知道特殊的孩子要經歷很多的辛苦才能來到我們的面前,也想提醒更多的老師去注意孩子的狀況、尊重孩子的受教權。
我想的是能不能不需要跟我一樣生一個特別的孩子來親身經歷,就能讓更多人設身處地的了解孩子們的需要和辛苦?
我用特殊孩子媽媽的角色分享前半段:「我們都設身處地想想,如果班上那個特殊的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幫助他呢?用更多的方法來讓他融入課程?在孩子孤單的時候,替他身邊找個朋友?」
每個父母都期許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我只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妹妹能看得懂我寫給她的情書,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呼吸、好好走路,可是很多時候,沒有機會選擇。
我用在高年級20幾年的教學經驗分享後半段,想要提供老師們一些班級經營和帶特殊生的方法,希望能和老師們一起想想辦法來幫助這些無助的孩子和家長。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能緩一下,不要因為一時的氣憤不小心傷了孩子,我也希望在校園中遇到任意對待孩子的老師,我們都能鼓起勇氣去維護孩子的權益。
在學校的每一場結束前,我都鞠躬拜託現場的老師,我也想要懇求線上所有的老師:「如果在您的教學生涯中遇到我家妹妹,遇到跟她一樣慢的孩子,能不能拜託您們,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替他們想想辦法,好不好?謝謝您們。」
我不能改變她的障礙,但是我努力改變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和求學的環境。
曾經有很多怨懟,現在我感謝上天給我一個善良單純的孩子,12年,讓我得到很多寶貴的經歷、了解很多孩子和家長的需要和困難,接受特教服務,才知道資源班老師的辛苦和資源的不足。慶幸自己有這麼多的能力和資源可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也慶幸當年在最痛苦的時候沒有往下跳下去,才能看到妹妹現在這麼多的進步和美好。
Photo by 電競說書人Vocal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5的網紅Coach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節奏 #居家防疫 #停課不停學 #體育課好好玩 #協調性挑戰 2015年由 津田幸保 教授於日本創立運動節奏訓練協會 Sports Training Association of Rhythm STAR 運動節奏訓練可以活化腦部發展、協助運動員減少運動傷害、一邊動腦一邊訓練。配合大眾可以調整...
「動作協調障礙訓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Baby View 嚴選布布童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Coach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雙翹與職業治療師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儿童发展障碍系列之动作协调障碍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患動作協調障礙的學童接受跆拳道訓練三個月後 - Facebook 的評價
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哈囉各位大家好,我是物理治療師Amber~
‼️『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 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是一種對空間的穩定感知受損的症狀,非『旋轉性的頭暈』以及『感知上覺得不穩定』。
會加劇的原因通常在:�1.直立的姿勢下
2.處在視覺複雜或者過多刺激的情況下
最常被誘發的環境有:
1.走路或坐著的時候
2.看著車流
3.坐在人多繁忙的餐廳
PPPD 的症狀可能會在分心的時刻暫時緩解,但可能會在沒有明顯刺激的情況下短暫發作。
暈眩可能會誘發心理以及功能的問題,例如害怕跌倒、焦慮、憂鬱、步態異常等。
如何判斷為PPPD?
A:至少三個月多數天出現頭暈、不穩、非旋轉性眩暈至少一種症狀。
-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數小時),嚴重性每次不一。
-症狀不會持續一整天。
B:這些持續性的症狀並沒有特定的誘發因子,但會因為下列三項因素而加劇:直立的姿勢、與方向位置無關的主動與被動運動、處在視覺刺激複雜的環境。
C:PSSD因為眩暈、不穩定、頭暈或平衡問題引起,還有急性、偶發性或慢性前庭症候群、其他神經或醫學問題、心理問題導致。
-當一些急性或偶然的因子誘發症狀時,會出現特徵A的模式,一開始會間歇性發生,而後可能會變成持續性的過程。
-當誘發頭暈的原因是長期的因素時,症狀會先緩慢發展,然後逐漸惡化。
D:症狀會導致痛苦不適、功能出現問題或障礙。
E:其他疾病或障礙沒辦法好好解釋其症狀。
臨床上目前對PPPD的治療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前庭復健運動
其中前庭運動可以降低頭暈對動作的敏感度、增加對平衡反射的依賴,有助於恢復平衡、減少跌倒和緩解頭暈。
根據2019年的研究,針對有PPPD的人進行居家的前庭復健運動,持續六週。
會以頭暈障礙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三個項目:功能、心理、生理來比較。
☄️運動的項目有:
👉🏻步行訓練:
-步態訓練:每天兩次,十分鐘行走距離約五公尺,一開始可以在平坦的平面下正常行走,可增加不平穩的地面來挑戰困難度。
-步態增加困難度:例如在超市尋找物品,向後行走,跨越障礙物。
👉🏻凝視訓練:
-凝視訓練:坐在彈力球上(不平穩即可),保持對目標的直視。每天兩次,每次 1 分鐘,逐漸增加到每天 5 次,每次 2 分鐘。
-增加凝視訓練的難度:在動態的背景保持目標的直視,或者做需要頭部、眼睛同時移動的訓練,例如打掃。
👉🏻其他訓練:
1.手拋球:提供手眼協調、重心轉移訓練、視覺軌跡訓練。除了自己執行之外,可以增加人數一起拋接。
2.接住目標物:目標物必須高過頭部,且眼睛注視手舉高放下的過程。
3.站立搖擺晃動:在一個空白或者移動的空間,雙腳距離從寬到窄,以慢到快的速度開始身體左右移動。
4.眼睛注視目標,移動頭部且目標和頭部方向相反。
5.數點:在一面牆上貼滿點點,計算出點數並且挑戰眼睛不同速度的追視、左右的移動,且與牆的距離越來越近。
6.數點:在兩面牆上貼滿點點,計算出點數並且挑戰眼睛不同速度的追視、左右的移動,且與牆的距離越來越近。
7.爬階梯:站在小椅子上,上下來回。
8.坐到站、站到坐
‼️研究發現:
1.經過六週和每兩週持續追蹤,發現有PPPD的人,在生理以及功能上都有明顯的改善。
2.這些人的心理狀態並沒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可能在影響心理層面的因素還有其他潛在的原因。
👩🏻最後Amber想說:
1.頭暈原因有非常多種,除了中樞神經的問題、耳石、前庭..等,心理層面也不容忽視
。
2.頭暈的問題其實很常見但容易忽視,一定要好好的接受生理以及心理的檢查跟治療和復健。
3.運動能夠幫助神經去敏感化,去適應各種不同環境、姿勢誘發的頭暈狀況,擺脫頭暈對生活的影響!!
#物理治療#頭暈#暈車#訓練#前庭#耳石#復健#運動#重訓
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Baby View 嚴選布布童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步階段適合坐學步車(俗稱的螃蟹車)嗎】
寶寶到了學走路的階段了,
到底是應該讓小寶貝自己扶著桌椅慢慢前進,
還是像以前長輩們用傳統的螃蟹車來讓寶寶學走路呢?
布布爸直接先講結論
#能不要坐就不要坐螃蟹車,
#正常情況孩子時間到了就會走路,
坐螃蟹車學走是多此一舉的。
其實,讓寶寶使用學步車有很大的風險,
像是不小心衝太快撞到桌椅,或是打翻熱茶等等
因此現在有許多國家都禁止使用學步車囉!
<<學步車隱藏危機?>>
寶寶六個月大以後,
已經可以坐得穩,而且會伸手抓取他想要的東西,
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引導他開始爬的動作,
讓他到達他想去的目的地,抓到他想要的東西。
如果距離太遠,他就會趴著用滾翻、用扭動身體的方式往目標前進;
再熟練一點的時候他會趴著,雙腳用力蹬,
伸手努力去勾到他想要的東西;
最後就能夠肚子離地,手腳協調的一步一步往前爬。
#這是寶寶成長的過程
然而,
#學步車卻阻礙了這樣的學習,
#坐在學步車上通行無礙只是一個假象,
寶寶不坐學步車,他就什麼都不會了。
學步車並不能訓練寶寶走路,
#只會減少寶寶學習爬的機會,
#這是不鼓勵使用學步車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
當寶寶坐在學步車中橫衝直撞是很危險的,
因為寶寶可能會撞到桌角,
可能會撞翻熱湯,也可能會直接翻車,
所以有些國家對於學步車的使用是禁止的.
布布爸自己的經驗談是,
布布到了一歲七個月才會放手走,
現在走路or跑步完全沒有障礙!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步調,
#身為父母就是耐心的旁邊陪著他一起長大,
而不是揠苗助長的催促他的長大,
好好陪著在蹣跚學走的孩子吧
#相信布布爸這段時間是這輩子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買童鞋就要到童鞋專賣店】
#布布童鞋是0到12歲鞋款最多童鞋專賣店
#讓孩子可以在布布童鞋找到讓他愛上走路的好鞋
----
您擔心孩子足部的發展狀況嗎?
但不知道哪裡可以免費諮詢孩子的足部狀況解決你的困惑嗎?
#大台北地區推薦您可以到布布童鞋實體門市
提供免費的專業足部諮詢
在 #竹北自強 #信義安和 #民生社區
#三重 #蘆洲 #永和
#石牌 #新莊 #北投 #板橋新埔
目前總共有10間實體門市
布布童鞋跟其他童鞋店最大差別在於
#布布童鞋更致力於提供友善試穿空間與超過300款以上鞋款
#以及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員工專業,讓專業人員提供優質的諮詢
#讓孩子可以在布布童鞋找到讓他愛上走路的好鞋
📞線上訂購&專人客服電話02-2987-7700 【早上11:00到晚上6:00】
💳門市可接受 #刷卡 #街口幣 #國旅卡 #美國運通
(北投、竹北門市無法接受國旅卡)
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Coach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運動節奏 #居家防疫 #停課不停學 #體育課好好玩 #協調性挑戰
2015年由 津田幸保 教授於日本創立運動節奏訓練協會
Sports Training Association of Rhythm
STAR 運動節奏訓練可以活化腦部發展、協助運動員減少運動傷害、一邊動腦一邊訓練。配合大眾可以調整各種不同難度,適合所有族群來玩唷!
甚至現在還有運動節奏踏步(銀髮族與身心障礙)
來自日本的STAR運動節奏踏步,是唯一利用節奏訓練,及充滿樂趣的方式來幫助銀髮族,
一邊動腦,一邊運動,一邊聽音樂,一邊學習動作及記憶重複的動作,促進大腦連結。
由於大腦的活動量是非常可觀,可以用來防止認知和身體衰退,極大地促進銀髮族的健康。
有興趣瞭解STAR運動節奏訓練的人歡迎留言讓我知道,或是點讚我的粉絲專頁詢問唷!
Coach佑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krawyo
台灣運動節奏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rhythm.training.taiwan.hongkong.maca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ImZsM3tTIQ/hqdefault.jpg)
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黃鎮昌(Marco)是四個孩子的爸爸,其中大女兒小悅早年確診為 SEN(特殊教育需要)兒童,他便想到在家中安裝繩索設施,讓孩子們做運動伸展、「放電」。
去年因為疫情關係,Marco 經營的家庭中心大受影響,加上他眼見學生停課,終日在家中困獸鬥,便想到走進他們家居,鑽天花、安裝韆鞦等攀爬設施。
他教授繩索攀爬多年,相信這些活動有助刺激大腦神經,訓練手腳協調,令孩子學習更專注,情緒更穩定。至今他們已經為七十個家庭安裝這類設施,發展出詳細的繩索治療項目,讓父母可以自行幫助孩子練習,自己的孩子自己幫。
藉著繩索治療,Marco 希望家長明白,SEN 並不是孩子的問題,反而是彌足珍貴的特質。與別不同,世界才會更燦爛。
天使家庭中心 Teens Angel Family Centre:https://www.facebook.com/TeensAngelFAmilyCentre
延伸專題:
【SEN 學童如何渡過隔離難關?】
https://bit.ly/33VEF2d
【救世軍:讓 SEN 孩子找回自信與成就】
https://bit.ly/3tXfXJ6
【疫症之下,如何還兒童玩耍權】
https://bit.ly/3yiBKP4
【心明大義:病童的遊戲科醫生】
https://bit.ly/3eUPKH2
【心明大義:毛孩執屍人:奔波街頭 貼錢送動物善終】
https://bit.ly/33PWI9W
【心明大義:研發長者軟餐 空姐為「吃」辭職】
https://bit.ly/3fGfG8H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zQTlm3hA8s/hqdefault.jpg)
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雙翹與職業治療師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磁石形狀除左可以拼拼砌砌之外,發揮小朋友嘅小宇宙,仲可以將屋企變成一個運動場🏃
只要你有一堆磁石形狀就搞掂,當然如果屋企無嘅,隨手一堆繩、一堆積木、一堆地墊、甚至一堆日常用品😉
運用想像,砌成小朋友喜歡嘅障礙賽,然後以不同動作及姿勢,例如單腳跳、雙腳跳、左右跳、腳尖踮腳踭行、甚至爬蹲跪去完成任務,小朋友點會覺得唔好玩呢?😊
最後一段片嘅障礙賽係穎翹自創架,所以小朋友想點玩就點玩🥰
🎯訓練目標
🔹️平衡力
🔹️雙側協調
🔹️姿勢控制
🔹️動作計劃
讚好專頁
🔗www.facebook.com/doublecute.otmama
同時訂閱我地嘅YouTube channel
🔗bit.ly/doubleq
follow埋ig呀~
🔗www.instagram.com/doublecute.otmama
更多資訊分享比你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06t-D6IhoU/hqdefault.jpg)
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患動作協調障礙的學童接受跆拳道訓練三個月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star)NEWS:醫健:跆拳道改善動障童平衡記者戴碧怡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全球首次發現,患動作協調障礙的學童接受跆拳道訓練三個月後,成功改善平衡能力,耳水 ... ... <看更多>
動作協調障礙訓練 在 儿童发展障碍系列之动作协调障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甚么是动作协调障碍?这病症的成因是甚么?对儿童有甚么影响?如何帮助患有动作协调障碍的儿童?他们长大后情况如何?这段影片会帮助你解答以上所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