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黑寡婦不是一個人(通篇佛心無雷)
在漫威的系列電影中,我們會不自覺地習慣將「黑寡婦」視為復仇者聯盟的其中一名英雄,也就是由 Scarlett Johansson 所飾演的那位全身黑色緊身性感女英雄。不過,《黑寡婦》(Black Widow, 2021)會改變我們對於「黑寡婦」這個用詞的概念。
原來,「黑寡婦」不是一位女英雄的專有名稱,而是一群在80年代由蘇聯訓練的硬核女間諜,各個身手矯健、心狠手辣,其中也有以研究為重的科學家。
.
#不溫暖的紅房讓人直想逃
此外,正如同在美國的神盾局,是復仇者聯盟的英雄總部,在蘇聯也有個掌控這群女英雄們的總部——「紅房」(Red Room)(因為被赤化,所以被稱為「紅」房)。
《黑寡婦》即是透過一對姊妹在1995年代的重逢與和解、發現黑寡婦首腦掌控人心的秘密、並且決心解救所有黑寡婦姊妹們,於是帶著我們一起去找尋這個眾人未知的秘密基地「紅房」。由此,我們也終於明白,為何以往我們認識的那位黑寡婦娜塔莎,會選擇到美國投靠重視家庭、關愛彼此、又互助合作的復仇者聯盟。
.
#當女人不再是花瓶
《黑寡婦》是由澳洲的女導演Cate Shortland所執導,兩位女性主演,許多打鬥都是圍繞在女性間諜間。或許也可以這樣說,從幕後到幕前,《黑寡婦》幾乎是部女性為女性打造的電影。
與以往的英雄電影不同,《黑寡婦》的女人不再是花瓶,而是站在最前線保護家人、友人、與男人的女英雄。因此,在電影的前一小時,我一度以為正在觀看女人版的《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兩位女主角不是飛簷走壁地武打,就是飆重機、開飛車、撞飛機,彷彿兩位阿湯姊。
至於男人,在《黑寡婦》只能在旁邊當助手與隊友,不過,辦事不牢的話,就會顯得累贅且礙眼。例如,《黑寡婦》具像又傳神地將男人呈現為「豬」隊友,這橋段真是好妙又好笑。
.
#以家為核心的英雄電影
《黑寡婦》這部沒有男主角的電影,主角是一對姊妹,娜塔莎(Johansson 飾演)與葉蓮娜(Florence Pugh 飾演),她們的父母分別是由《怪奇物語》(The Stranger Things)的警長 David Harbour 與 Rachel Weisz 飾演。
電影一開始的前奏,就是介紹「這一家人」,還有他們將要「回家」,於是,哪裡是家?誰是家人呢?電影開場就呈現出關於「家」的主題與辯證。
娜塔莎這一家,還可以與紅房的德雷科夫和他的女兒比較,如此,就能更明白娜塔莎與家人的情感互動,也能明白她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
.
#被拯救的爸爸
在《黑寡婦》這部以女人為中心的電影,即使是父女與夫妻在家庭的生活互動,也呈現出 #女人不花瓶但男人很礙眼的婚姻幽默。
打鬥之後,當爸爸想要抱抱女兒表示稱讚與好意,結果只被兩個女兒嫌棄「爸爸很臭」;當爸爸看到女兒與媽媽吵架,而跟隨女兒來到房間,想要陪女兒談心,結果反被女兒叱喝「閉嘴別說話」。
被兩個女兒由集中營救回家的爸爸,眼見兩個女兒已經都是身手不凡的間諜殺手,也想要表現當年勇,於是打算穿回紅色守衛者的英雄制服,但是中年大叔的中廣身材,讓他躲在浴室花個老半天,才能將已經發福的肉肉通通擠進緊身衣。只是,當他好不容易準備就緒,意氣風發地走出浴室,宣稱自己壯如當年時,只見家裡的三個女人,都不以為意地忽視不在乎。
.
#男人變小豬
之後,當先生想要跟太太抬槓,才沒聊幾句,就講不過太太,而必須認輸。甚且,當太太呼喚著小寵物時,先生才赫然發現,自己的名字竟然已經變成小豬的小名。太太在兩個女兒面前,完全不留先生情面,自然而然地對著小豬呼喊著先生的名字。對兩個女兒而言,媽媽早已把爸爸當小豬了。
這是個由女性視角所見的先生與爸爸——中年發福、自以為英雄、礙手礙腳、還尷尬難聊。這些風趣的橋段,有讓你想到在家裡常被擱在一旁當擺飾的爸爸嗎?
.
#女人的廚房藏有軍火庫
娜塔莎與葉蓮娜的媽媽梅麗娜(Weisz)是個很精彩的21世紀母親典型。
當我們後來再見到梅麗娜,是在農園,梅麗娜正在與兩隻豢養的小豬對話。這是農婦的形象,也是以往的家庭主婦與母親形象。但是不久之後我們馬上知道,這位豢養兩隻小豬的農婦,原來是位科學家,正在以豬隻當作實驗對象,農婦可是狠角色,可以隨便在螢幕畫面的程式一抹,就決定小豬的生死。
之後,當梅麗娜回到屋內,廚房與餐桌是她的工作站,這是典型的母親形象;但是當必要時,只要打開廚房的一扇門,裡面卻是軍備齊全的軍火庫。
這是21世紀的新母親,聰明、冷靜、又能幹, #一手掌握廚房另一手掌握事業。
.
#英雄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
在《黑寡婦》,當娜塔莎與妹妹終於進入紅房之後,讓我意識到英雄與一般人迥然不同之處——她們不知道「後來」是什麼,但是她們勇於面對未知,也膽敢跳入未知與危險。
當紅房就要爆炸,為了拯救家人,卻又沒有交通工具的娜塔莎,必須一躍而下,此時,深不見底的未知,危險度極高,幾乎就只剩死亡的選項。但是,面對後方的爆炸與前方的未知,娜塔莎選擇無畏地往下跳,即使有可能墜入死亡的深淵(也就是《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 的劇碼),也要竭盡力氣奮戰到底。
.
#無法計畫隨機應變
她們不怕未知,因為一切變化都來得太快,萬事都來不及規劃,於是,她們不僅需要體力、耐力、打鬥力,還需要冷靜機靈、隨機應變。任何身邊可見的事物,隨手一撈,就能當武器,或是變武器。這可能就是葉蓮娜很需要多口袋背心的原因之一吧。
即使充滿危險,英雄們仍舊懷抱對於未知的無畏與跳入恐懼的勇氣,如此也讓創造與改變得以發生。不怕未知、隨機應變,無心插柳,創造奇蹟——這大概又是英雄與我們平凡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吧。(當然,冒險其實很危險,成功率也不高。)
.
#有發現名人第二代嗎
電影中,飾演妹妹葉蓮娜的 Pugh 最是讓人難忘,倔將任性又不顧一切的態度,加上嘟起嘴巴的傲慢,真是可愛。想來在未來的漫威電影,肯定還能再見到這位新任黑寡婦。
不過,除了 Pugh,飾演青春期娜塔莎的藍頭髮女孩 Ever Anderson,可是大有來頭,她的母親是蜜拉·喬娃維琪,父親是導演保羅·安德森。第一次演電影就把頭髮染成藍色,讓人不禁想到她的母親在1997年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也是染了一頭亮眼的橘色頭髮。
.
#還有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技術
除了飛簷走壁、空手武打、飆重機、開飛車、撞飛機會讓我想到《不可能的任務》,還有OO,根本已是阿湯哥專利的科技,竟然也出現在《黑寡婦》,讓我不禁認為導演肯定有大大參考《不可能的任務》。
.
.
#微解封的戲院看電影no1
#2021年7月17日
#黑寡婦
#BlackWidow2021
#NataliaRomanova
#YelenaBelova
#ScarlettJohansson
#FlorencePugh
#DavidHarbour
#RachelWeis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予樂 Ler4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我目前去過最喜歡的島嶼,自然風格高低錯落的設計,每一個地方都有考慮到遠近景,所以到哪裡拍照都超級好看的♥ 片尾有Hanna的建島心得唷!請一定要看到最後! 訂閱予樂‣https://pse.is/PTVNX ♪島主:Hanna ♪島嶼:Jumajo島 0:00 影片開始 0:42 抵達島嶼 ...
動森蜜拉房間 在 AJ 談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 從預告片一釋出就充滿話題與期待。搶眼的鮮豔泡泡糖視覺配色,強烈的剪接步調和主題,再配上小提琴版本的TOXIC,以及凱莉墨里根耍狠演出,野心十組的包裝手法讓人期待破表。而電影正片也如期沒有讓人失望,甚至帶來更多驚喜與情緒衝擊。
⠀
《花漾女子》為導演兼編劇艾美爾拉德芬內爾 (Emerald Fennell) 的首部長片作品。大眾對她的認識大多是演出《王冠》第四季中的卡蜜拉王妃,但其才華不止於此,芬諾有豐富寫作與編劇經驗的她,不只是小說家,也是熱門影集《追殺夏娃》的統籌編劇。這次轉戰導演筒,將《花漾女子》裡的絕望、憤怒、喜悅、掙扎...各種情緒轉譯成精彩視覺語言。而女主角凱莉墨里根近年積極轉型,在《泥沼》(Mudbound)、《狂野生活》(Wildlife) 皆演出內心複雜的心機角色。這次在《花漾女子》更將此黑色能量推向高峰,精彩遊走在脆弱與剛強之間,可以性感可愛卻又能讓人害怕不安,表演層次豐富亮眼,再度為表演生涯奠下亮麗里程碑。
⠀
《花漾女子》描述 Cassie,一位曾經看似「前程似錦」醫學院學生,卻因為一悲劇事件而輟學。年滿三十卻還與父母同住,白天低調在咖啡店打工,晚上則高調流連夜店暗中執行秘密復仇計畫...。
⠀
電影的開場戲建立 Cassie 每晚執行的復仇行動,只是我們不知道她的目的究竟為何?而隨著劇情一一推進,觀眾得以窺探 Cessie 的內心世界,她無處可以宣洩的憤怒與悲傷每天在眼皮下流動著,生活行屍走肉但卻有一股怒火支持著她前進。而直到有天與大學同學 Ryan 意外重逢,讓 Cessie 的生活終於有了新曙光,或者可說找到燃起完成復仇大計的火苗。
⠀
非常喜歡電影的視覺呈現,作為一部探討性別議題的電影,《花漾女子》巧妙運用水藍與粉紅,兩種最具性別代表性的顏色在畫面構圖中。Cassie 的服裝在電影前段皆有強烈粉紅或碎花元素,甚至家裡客廳地毯、房間都以粉色為主,強調其女性性別角色,而當過去的悲劇再度被掀起時,電影開始有更多藍色元素進入。藍色代表著以父權主導的現實世界規範,Ryan 和其他男性角色的服裝都以藍色為主,他們輕浮好色或是假裝「The Nice Guy」的樣子都是社會默許的的性別行為。正當 Cassie 完成階段性復仇計畫時,她的服裝也從粉色系轉為以藍色為主,暗示角色慢慢走出過去傷痛,接受現實。而摯友 Nina 的母親也是以藍色襯衫加牛仔褲全身藍色造型出場,表示母親已接受女兒離開的事實,同時也告訴 Cassie 是時候該放下回憶,正視現在的生活了。
⠀
《花漾女子》的精彩表演,細膩視覺、配樂設計,以及措手不及的結局都讓艾莫芮德芬諾的首部長片充滿魅力。但是似乎在驚嘆的「啊哈!」時刻,或是更深的情緒衝擊的片段都差個臨門一腳。卡在一個有趣好看,但是似乎可以再更好的尷尬處境。不過就凱莉墨里根的表演而言,絕對是未來值得一再被討論的複雜表演之一,希望墨里根可以成功入圍奧斯卡,甚至奪下最佳女主呀!
⠀
——— 以下討論結局劇情雷 ———
而衝擊性的結尾,必定會引起諸多討論。個人喜歡結局使用 Juice Newton 充滿爭議的經典歌曲 Angel Of The Morning,再配上充滿節奏的剪接表現,為 Cassie 的復仇劃下雋永終曲。只不過導演選擇使用 Cassie 的犧牲,以換來男性們被懲罰的結局,讓人覺得不勝唏噓。芬諾表示自己向身為警探的姐夫做田野調查,窒息一個人類只需要2.5分鐘,於是芬諾大膽的使用2分半的時間讓觀眾直視 Cassie 的死亡,催促觀眾正視強暴文化與父權體制的腐敗噁心。
——— ——— ——— ——— ———
⠀
💋
花漾女子 (2021)
Promising Young Woman
類型:喜劇、驚悚
⠀
⠀
🎈R2D2
⠀
⠀
⠀
#AJxCinesteampunk #CinemaTzu #花漾女子 #PromisingYoungWoman #艾美爾拉德芬內爾 #EmeraldFennell #博伯翰 #BoBurnham #凱莉墨里根 #CareyMulligan #愛莉森布里 #alisonbrie
動森蜜拉房間 在 予樂 Ler4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目前去過最喜歡的島嶼,自然風格高低錯落的設計,每一個地方都有考慮到遠近景,所以到哪裡拍照都超級好看的♥ 片尾有Hanna的建島心得唷!請一定要看到最後!
訂閱予樂‣https://pse.is/PTVNX
♪島主:Hanna
♪島嶼:Jumajo島
0:00 影片開始
0:42 抵達島嶼
0:51 接待區(門面)
1:36 博物館旁小小咖啡廳
1:59 居民區
2:11 西部牛仔餐廳(中間有經過蜜拉家)
2:33 竹林小徑
2:46 露天泡湯區
3:23 果樹區
3:41 燒烤露營區
4:06 居民區(阿波羅)
4:18 居民區(章丸丸)
4:50 野餐區
5:15 小小世界
5:44 養蜂場
6:08 居民區(茉莉)
6:28 居民區(豔后家)
6:50 書店
7:20 小小遊樂園
7:40 步道
7:44 商店
8:04 夏威夷度假區
8:31 曬太陽區
8:45 休閒區
8:59 神秘約會區
9:05 居民區(莫妮卡)
9:30 島主家前的沙灘休息區
9:51 小小吧台
9:59 居民區(傑克)
10:07 海邊吃冰區
10:19 廣場
10:32 婚禮區
11:09 婚宴區
11:07 客廳(馬路)
11:29 左邊的房間(鄉村風起居小客廳)
11:51 上面的房間(鄉村風廚房)
12:29 右邊的房間(裁縫工作室)
12:47 樓上的房間(黑色系臥室)
13:37 島主的整島心得
感謝字幕協力:Cecilia
感謝時間軸:白櫻
- - - - - - - - - - - - - - - - - - - - - -
¡Hola!我是予樂,喜歡分享遊戲,分享快樂🌟
如果是初來乍到的小樂們歡迎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予樂的日常生活LINE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0323155
予樂的生活隨你填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09039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贊助予樂有以下方式:
加入頻道會員⭐https://ler4u.pros.si/JOIN
歐付寶⭐https://pse.is/FLQLB
綠界科技⭐https://p.ecpay.com.tw/236E1 (IBON、海外)
寄東西給予樂⭐70899 台南郵局第62-17號信箱
(收卡片、非貴重禮物|減肥中,不收零食)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 ‣https://pse.is/PTVNX
FB ‣ https://www.facebook.com/Ler4u
IG ‣ yuler4u
DC ‣ https://discord.gg/Zt2c8HQ
素材提供:PIXTA
樂曲提供:Production Music by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五星島 #島訪問 #動物森友會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r6ScS9BWn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