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青年委員更多的空間 =
青年委員會總共有25席
其中2席市長、副市長
另外7席專業代表
與16席青年委員
====== 有網紅不錯,但不用全部都是 ======
參加16席青年委員的複試
需要製作影片放上臉書來比讚數
這個分數的輸贏落差占了18分
青農人的專業或許是新的農法
青創人的特色或許是新的商業模式
文創人的賣點或許是特殊的文化脈絡
要求他們都很會製作影片
然後分享在網路上取得讚數來比較
我認為並不合理
如果是4~8位擅長網路經營或影片的網紅青委
協助青農代表與政府建立農業網通
協助青創代表與政府建立網路募資管道
協助文創代表與政府建立更高流量的曝光
都會比16個都很會做影片的青委
來得更有邊際效益
====== 政府該當老師還是學生 ======
青年代表跟政府溝通不順
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政府如果覺得自己才是對的
開始馴化青年委員進入公務機關
我認為就浪費了青年委員會
政府應該以「原來年輕人這樣看事情」
所以替未來的決策跟思考添加不同的元素
青年代表不認識政府各局處的職掌
就值得政府思考各局處的職掌是否太過複雜
就像「消保會」在「法制處」
還有「1999市民專線」在「研考會」
甚至「青創基地」分成「經發局、勞工局、勞動部」
(舉個例子)
政府發現青年代表真的都不認識公務機關
可以跟青年委員合作產出政府運作指南
讓下一屆的青委更快進入狀況
甚至能讓民眾快速認識政府
======
感謝 呂維胤-為你打拼 議員前輩的邀請
以及 台南新芽 的參與並提供寶貴意見
最後
#我不認為影片遴選的方式是青委們決定的
#把遴選的方式留給青委決策也是突破
勞動邊際產出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低薪資如何傷害小型企業】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最新發佈的研究「Does a One-Size-Fits-All Minimum Wage Cause Financial Stress for Small Businesses?」指出:
依據1989-2013期間一千五百多萬筆資料發現最低工資每增加一美元 --
企業銀行信用大幅降低
企業償債違約率提高12%
新創事業數量在提高最低工資後的一年減少4%
小型企業倒閉數量增加5%
存活小型企業的雇員數量減少
其中此負面效應於餐廳、零售業這類以低技能勞工為主體的事業最為顯著!換言之,提高法定最低工資實證傷害小型企業的財務狀況。
上述研究結果恰恰符合也證明我一貫主張的經濟邏輯,提高最低工資的經濟負面效果有:
1.增加邊際勞工失業率
2.社會新鮮人失業期間延長、尋找工作成本增加
3.侵害邊際企業產權,同時影響其資源安排的自主與彈性,造成邊際企業倒閉率提高、邊際企業進入市場意願降低。
4.降低企業提供勞工學習意願,傾向以流水線生產方式加大其勞動強度,對任務以外的教授與犯錯容忍意願均降低。
這些我在「反對一例一休」的文章中均曾說明:
「…法規禁止了契約安排應有的彈性,企業裁員甚至不告而別的惡意倒閉比率也會大增;邊際租值的微型企業(如攤販)也將更長時間維持老闆/老闆娘獨自一人勉力經營的局面,難以徵員擴大。而微型企業夫婦一方如身體有恙或任何意外發生,全家燒炭自殺的比率也會提高。
換句話說,國內微型企業要像當年Apple一樣重寫車庫傳奇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國內制定勞動法規的蠢蛋,根本昧於現實。美國最有活力的矽谷地區工作時數高得驚人!且多數中小型公司,在員工全是股東的階段幾乎沒有加班費可言。
許多知名小吃攤在草創初期夫婦倆沒日沒夜工作,何來加班費之有?沒有租值的企業要從無到有,這種契約彈性必須存在,早年沒有加班費制度,員工分紅(也就是年終獎金)與勞動市場競爭自然會解決工時過長問題 — 今年員工特別辛苦且公司獲利也好,則年終獎金會有一定比例增加;如老闆昧於市場競爭不加分紅,來年員工很快就求去另尋高就,老闆自己孤掌難鳴。如果法規禁止這種彈性安排,那同時也就禁止掉新興品牌與新興事業出現的可能性。
還有,當過老闆或部門管理者都知道,員工請進門不是馬上就有工作能力;根據員工能力與職位調性不同,有些工作新進員工入門前三個月甚至到一年都是沒有生產力,甚至還要犧牲既有員工的生產力來教育訓練。
也就是說,勞動成本從來就不僅僅是帳面上看得到的薪資、勞健保費與退休金。老闆買員工勞動力,從來就不是買工時而是要買生產力;那是因為現今生產環節複雜化,生產力難以量化計算,才會委託到「時間」這個雙方較無爭議的計量單位。
一旦工時計量上本應存在的安排彈性與價格彈性都被取消,則雇主很容易得出「增加工時帶來的邊際產出低於邊際成本」之結果,理性經濟人當然就會減少加班乃至於減少徵員,最後,就是減少企業的投資。
推到盡,新的一例一休真正受益的反而是高租值的大企業,因為一者他們負擔得起,二者未來會有更多失業者供他們挑選。邊際勞工與企業受傷會最重,台灣經濟將失去1970年代的活力。…」
後面這些供給行為內涵的改變,是一般只懂統計但經濟學不到家的學者不見得知道的。
另一方面,今年7月份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研究也指出,提高最低工資的效果是:「讓三個人失業換取一個人加薪」!建議可搭配參考。
文章連結:
http://yuanyu.idv.tw/?p=3383
勞動邊際產出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答覆網友:經濟學看人權
1. 因為論者根本不懂產權制度安排的不同會怎樣影響人權。
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產權制度與政治表現掛勾,因此人人被迫表態,連拒絕發言的權利都沒有。因為言論的正確與否關係到自己乃至於他人的收入。
反之,私有產權發達國家,有關言論方面的刑事處罰與民事賠償都會跟著放寬,因為言論對他人收入影響不高時,言論內容並不會被管制。
這部份我針對言論自由談過,其他人權在經濟原理上也一樣適用。
https://www.facebook.com/yuanyustatement/posts/1540107742720929/
2. 當國家窮到人民根本沒車時,就算婦女有權利考駕照也沒用。
猶如19世紀末到21世紀,即便美國已經解除黑奴一百多年,黑人的經濟地位並未受到改善。而黑人因假好心福利政策下教育水準是美國所有族群中最低落、犯罪率卻是最高,美國白人男性入獄服刑的可能性是 1/106;黑人男性他們一輩子當中會去坐牢的可能性則是 1/35。
而在訊息費用的影響下,黑人被誤認為「可能正在犯罪」的機率從而被警察騷擾控制的機率也遠高於白人、亞洲人。
所謂的「人權平等」只是口惠實不至的政治口號。事實上唯有真實改善黑人財富,黑人才會享有等同其他族群的人權。這點在成功的黑人富翁富婆身上都可以得證。
反之,很多經濟學研究指出林肯總統後,自由的黑奴生活條件反倒是遠不如奴隸時期。
3. 同樣的,當社會越富裕,女性的「生產力」也會隨之大增(因為整體社會生產依賴"智力"勝過"勞力",此侷限條件轉變對女性有利),這也意味著富裕社會中「歧視女性的成本大增」(其成本等於被放棄的女性勞動力)。
補充:人類考古學看來,20萬年歷史中前19萬年為採集狩獵時代,後1萬年進入農業時代,最近2、300年進入工業時代。
而19萬年以前的採集狩獵時期根據研究發現人類主要熱量來源60%以上是靠女性採集,40%以下是靠男人偶爾成功狩獵。因此女性邊際收入高過男性時,當時女性地位與男人平等,甚至許多神址是女性,社會結構是以女性為主。
這點在現代一些原始採集狩獵部落也一樣。
後1萬年進入農業時期,耕作土地面積有限下,男性邊際收入遠高於女性(靠體力活居多),女性地位開始低下。越是發達的農業社會女性地位往往越低。
但進入工業時代後期,發達的各種機器讓生產不再依靠「勞力」而是「廣泛的智力,包含合作能力、資訊採集能力(就是八卦力啦)、邏輯思考乃至於品味或想像力等,女性在許多方面比男性更有優勢、邊際產出更高下,女性地位就逐漸回升。這點未來一定會更明顯,尤其存在於後工業社會與原始農業社會之間。
4. 中國是一個非常好的經濟學實驗室。
如果你認真研讀1979年以前的中國生活方式,會發現「論資排輩」、「政治影響力」等等因素決定資源的使用權利。你有額外資產(例如一支瑞士手錶)甚至會被打為「走資派」而被嫉妒的人們藉機鬥爭搶奪瓜分所有財產。
如果你不是共產黨員,甚至一個月都難得能吃到肉、看到雞蛋。北方冬天更不可能吃到「洞子貨」(溫室蔬菜)。
但之後的私有產權制度建立與財富快速累積,現今多數中國人只要願意賺錢、願意花錢,他可以輕鬆享受到30年前必須是高幹才有的物質生活(冷氣、彩電、冬日鮮蔬、肉食、私家車....)
同樣的,現今的中國人也毋須被迫參與政治運動即可安家立命。現今的中國人也不用擔心自己手拿iPhone就要被群眾審判抄家。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權條件改善。
補充:很多談人權的論者往往忽略 -\-\ 多數人權都需要財富來支撐才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