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來台幾乎都是開會跟參觀製造商的行程,不過偶爾也會碰到想加入一些觀光行程的客人。而每個客人的喜好又不盡相同,有的愛去戶外享受大自然(但這比較少數因為外國隨便一個社區公園可能都完勝我們的國家公園)有的愛去參觀博物館(這個我也OK至少有冷氣可吹還可以逛逛禮品店)(我會不會顯得太沒藝術涵養這麼誠實好嗎)有的愛逛街吃美食(這種我最歡迎)這次來的想要體驗台灣人當地生活跟食物,問題是我自己都不覺得我是台灣當地人(每次有人問我是哪裡人我都要沉默10秒因為不知道怎麼回答)馬上摳傲給朋友問她可以去哪(慌)
朋友開玩笑的說:妳約她跟妳去健身房運動啊
我:我說了但被否決了
友:我的媽呀妳還真的問!
anyway,最後我們去了下列這些地方:
【鼎泰豐】這是外國人來必吃的...因為我個人很喜歡,可以用公關費吃更喜歡哈哈哈哈(這麼坦率可以嗎!)那天客戶點了五顆小籠包跟紅豆鬆糕,我點了地瓜葉、十顆花素蒸餃、菜肉抄手跟炸排骨(滿足撫肚)
【腳底按摩】這也是我愛的行程!尤其白天開會晚上陪客人超累的按一按我馬上入睡,小腦闆給我的卷我都不打算還他了!
【美術館】前一晚去酒店灑錢覺得自己好燈紅酒綠奢侈糜爛,隔天馬上去漂白一下,不能讓歪國人以為我棉都只有豪飲跟摸小姐大腿(因為還有摸別的地方)(不要問我是什麼地方我是不會說的)其實美術館很多很棒的作品,我不定時都會去走走,雖然買不起但逛完一輪感覺特別的舒坦,幫自己注入了些靈感。
【春水堂】圖中的那個明太子麻薯燒也太太太好吃了吧下次我要點6串,然後春水堂出了珍珠豆漿紅茶我終於可以喝了!結果去美術館重點還是在吃,真是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朝聖宮】J哥帶我們去參觀我才知道我腦闆在這貢獻了一大根柱子!連十八羅漢都是我們公司捐的我的媽呀怎麼不捐給我(妳誰啊妳)這次有廟公親自帶我們參觀解釋才發現其實廟也蠻美的,年輕時不會欣賞的東西年紀到了反而覺得頗有風情。不過我被千里眼順風耳大將軍嚇的屁滾尿流跟看到公雞一樣只敢站得遠遠的避開視線(把神明比喻成公雞我會不會怎樣啊)(抖)。然後怎麼我看到柱子就好想上演宮女被追逐老爺別這樣夫人會看見的戲碼(銀鈴笑)
【孔廟】剛好有一些零星的時間需要打發所以去孔廟走走。這邊好多書法作品好值得欣賞啊,突然很後悔當初放棄了書法,不然我當年可是書法界的明日之星呢(自己封的)書法可以練耐心我好需要,現在的我沒耐心到連寫自己的中文名字都覺得煩.....
【豐仁冰】好久沒吃了托客人的福來回味一下,可能太久沒吃這種加工食品了覺得好鹹啊,很衝突的口味沒試過的來台中記得來吃看看嘿,雖然無時無刻都在排隊但其實很快就輪到了。
【逢甲夜市】好吃好逛我也蠻愛來的,只不過每次想到停車問題就放棄了,這次有J哥專車接送還是保時捷柳感覺非常的尊榮。我的作戰計畫就是先吃一大包的芭樂跟醃桃子把自己餵飽不然每天跟著客戶這樣吃還得鳥。果真吃完芭樂已經五分飽,但也還是吃了30公分特長薯條、狗骨頭造型的蔥油餅、麻辣臭豆腐、燒烤...還好我當天早上先跑了五公里(呼)
【來來豆漿】早午餐吃這個比吃培根炒雞蛋潮多了吧!牛肉餡餅好好吃我吃完還外帶一個。那幾天剛好天氣超熱根本夏天,我吃完後大飆汗,感覺跟運動有一樣的效果心裡覺得踏實多了(請叫我自我安慰達人!)(←非雙關語)
以上應該看得出來工作為輔吃喝玩樂為主一向是我私底下的中心德目吧~
「北漂笑年哪裡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CC's everyday tits & bi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Re: [討論] 其實北漂根本是假議題吧? -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北漂笑年- Home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推爆笑youteber北漂笑年-不夠瘋怎麼能叫笑年- YouTuber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推爆笑youteber北漂笑年-不夠瘋怎麼能叫笑年- YouTuber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QA來啦!你們問題到底多狠】一毫阿松亂QA初體驗!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簽字下去就是新的人生了啊!】結婚流程大公開|婚禮紀錄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台北職場生活大公開!我們同事關係居然是這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第一次見家人就翻天覆地!】大型沙灘車歷險記!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老了拿來回憶用|寶寶生活|返鄉系列-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北漂笑年YouTube網紅頻道詳情與完整數據分析報告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北漂笑年- 數據分析追蹤- YouTuber 台灣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北漂笑年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北漂笑年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北漂笑年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DCARD 的評價
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流動,是現代人共同的命運】(旅人問答集) by 胡晴舫
1.對您而言,初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您通常會選擇去城市的什麼地方,去觀察這個城市獨特的文化特色?
2.當初是什麼機緣開始這樣旅居漂泊於不同城市書寫的生活狀態?謝謝。(台北市/翁先生)
答:我向來很怕回答關於旅行的問題,因為我不知何時給人一副很會旅行的印象,但我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與祕訣,我就是一名渴望死前能去一些地方、認識一點文化的俗氣觀光客。基本上,我對一座城市有興趣時,我只會先去了再說。買張便宜機票,訂間價格合宜的旅館,進城之後,找張地圖,我便從旅館周邊開始摸索。
我喜歡走路。在每座城市,我都大量走路。走路是觀察一座城市的最好方法。城市跟鄉野一樣有自己的獨特地貌以及豐富的動植物生態,靠走路,我能認識路面上每一棟建築物,領略城市的地形,觀察每一個經過我的人類,他們如何著裝打扮,散發出來的氣質,互相交談的方式,聽不懂的語言像一首初次聆聽的樂曲,等待我去挖掘背後深奧的意義。
走路也會很快讓我發現這座城市的社會線索,譬如有些富裕城市重視車道,人行道時常走一半就斷了,且沒有殘障輔助系統,顯示這座城市的階級鴻溝。而迷路於古老城市的蜿蜒窄巷,也更能幫助我進入過去的歷史情境,明白人們怎麼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生活。
我沒料到自己會有一份「漂泊」的命運,因為我剛入社會時便已經領悟了自己就是那種最無特色的普通人,這輩子注定做不了什麼大事,我能對社會所做的最大貢獻就是把自己照顧好,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我也同時體認,這其實是大部分人在世上的命運,讓自己活下去,行有餘力之際,盡力帶給周圍的人一點快樂,因為快樂實在太稀珍了。
我因而從我這個普通人的生命形態歸納出一個結論:流動是現代人的共同命運。我們在一個地方出生,並不代表我們會在同一地方死去,事實上,這已經變成一種奢侈。若你能在同一間宅院出生並且死去,那簡直是都市傳奇的等級。很多人在某個生命點,自然而然必須搬遷,受教育、找工作、組織家庭、換公寓,就算我們不離開,周圍的環境人事也會逐漸變化。時光就是一條河,活著,流動著,世界就改變了。
●胡小姐您好,謝謝您一直用很犀利但真誠的文字,高廣又謙卑的身段來書寫世界的不同面貌,作為讀者的我,很景仰您的低調。在您的書中,很少看到您談及私生活的分享,所以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
1.作為一個旅人,流動在世界各處,進出在不同城市旅居,總會需要面對新的工作,建立新的朋友圈,學習新的語言……等生活問題,您是用什麼方式和態度去重建生活?
2.我猜測,長居外地,很難在父母的身邊陪伴,請問您是如何面對這樣的情境?是否隨著年紀增長也有不同的想法轉變?
3.如果讓您有機會選擇不一樣的旅行方式,您會如何旅行?(Jennifer)
答:我年輕的時候,對世界很失望,現在回頭想想,其實就是一個無名的年輕人進入社會時的經歷,我被迫發現一個清晰無誤的基本事實:對所謂的世界來說,我這人一點也不重要,有出生沒出生都無差別。當別人看見我時,他們不是看見「我」,而是透過籠統地社會分類之後的「我」,因為膚色、口音、出身,所以,時常有立刻被貼了標籤而百口莫辯的無言時刻。因為社會上的普通互動是抽屜主義,每個人都莫名其妙安進一個格子,而大部分人不期望你從你的格子跑出來,也不認為你值得跑出來,因此會阻止你跑出來。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努力發現自己的格子,之後,努力爬出來。
每回進入新城市,就會打回無名的身分,裝進新的抽屜。我就會回到初入社會的當時,遭遇一整套根深蒂固的社會價值系統,重新學習,同時,重新反抗。這給了我不斷反省人生的機會,因為我沒有時間養成社會習慣,價值信念一直被挑戰,只能盡力觀察、學習與辨認眼前的各種事物。這讓我特別理解社會邊緣人的處境,我不用「同情」他們,我即「他們」。我就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異類。社會不見得會刻意迫害這些社會異類,只是有系統地漠視他們的存在。我認為這也變成我的寫作動力,我希望貢獻卑微己力,讓世界變成一處慈悲的所在——如果這個世界永遠不可能完美,至少對每一個人都寬容一點,生命不要那麼嚴厲,人情不必那麼薄涼。
我的原生家庭一直都很開明自由。我的父母支持我任何決定,從來沒有對我有任何要求,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我時常覺得,人與人之間的愛,並不是靠每個日子都要膩在一起來維持,而是真摯的忠誠度。忠誠已經越來越少了,而且你只保留給你最在意的人。
我的確覺得人生就是一趟旅行。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包括我打字的這個當下,都是一趟難以複製的旅程。您問我想選擇哪種不一樣的旅行方式,幾乎就像問我,想選擇哪種不一樣的人生,我只能說,我不知道。我沒法想像其他人生,因為我沒法想像我不是我。我猜我只能是我。
●胡晴舫老師,您好:難得有機會向您提問,想趁此機會請教您旅行時的各種小怪癖,如:一定得帶的「其實用不上的」東西(不帶就不安心);不為人知的小禁忌(像是進房一定先敲門……也許不只是敲門,還規定要用左手敲);即使被認為「有點俗」也會做的事(這裡不敢舉例,好像會得罪人)。(狒記者敬上)
答:我但願我能拿出一點得以炫耀的怪癖,不好意思,真是沒有什麼特色的一個人。搬出村上春樹的話,真傷腦筋。在此致歉。
跨境移動文化 應該再被加強發展下去嗎?
●國境透過貿易似乎一直在模糊化,但是許多事情的在地化現象也越來越極端。我想問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理解年輕人跨境移動的必要性;或是說,跨境移動對於年輕人來說也不再重要;同時間,跨境移動所產生的現象是否也算是種文化?更甚者,跨境移動產生的文化應不應該再被加強發展下去?(台北讀者)
答:我的世界觀比較像非洲人,隨遇而安,接受迎面而來的事物。對我來說,這個世界本來是一塊沒有國界的原始大地。逐水草而居,是所有動物的原始本能。想像候鳥隨季節而飛,象群在大陸上遷徙時,牠們並沒有國界的觀念。疆界是人類社會的獨特發明,為了割據土地、霸占資源,所以能累積財富,且輕易驅逐異類,無須分享的一個概念。
對我來說,國界只是稅界的概念。你在那裡生活,在那裡交稅,因為鄰里本該守望相助,你與你所安身的社區共生共存,所謂的社會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始終認為,文化傳統並非固定不變,它是一個活的東西,你必須要讓它成長,包括接受外來刺激、吸收各式養分。而且我們現在所認識且習以為常的傳統文化,在某個歷史時間,說不定其實是驚世駭俗的新文化。就像城裡的舊建築,曾經是新建築,現在站在你面前的老人,都曾是初生嬰兒。
對我來說,文化並不是一套不斷重複的僵化儀式,而是美好價值的傳遞,傳遞的目的在於分享,就在分享的過程,舊價值得以保存,但新價值也會產生。
我相信跨境,因為我相信生命會自尋出路,不同價值的參照只會讓所有在地文化更茁壯,就像打了疫苗的身體才有抵抗的力量。外來刺激未見得一定是威脅,更多時候是文化線索,幫助我們思考自己是誰,什麼是我的價值,然後認真去維護。沒有經過奮戰的價值不算價值,只能算是有趣的概念。
●你好,我想問,身為在大城市之間徘徊的都市游牧族,有沒有那麼一刻,妳對「家」的定義產生懷疑?如果沒有,那什麼又是「家」呢?什麼原因讓你捨棄身為定居者的安定與安穩?自由?
我在美國的鹽湖城出生,小時候就因為家裡的關係來到台灣。去年因為交換學生的機會到了紐約。我從來沒有感到那麼自在且有信心過。我常常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人。但是我透過短暫的旅行,換了一個語言,暫居一個城市,得到一種安全感。妳也是這樣子嗎?
謝謝妳多年來持續的創作,我很久沒有好好把一本書讀完過了。它(《旅人》)啟發我很多。(Jon)
答:謝謝您願意花時間讀完《旅人》。您的故事證明了我的想法,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是現代人的共同命運。我們活在一個相對來說安定富裕的時代,我們流動,未見得因為殘酷的戰爭或可怕的饑饉,只是個人生活的步伐,因為一連串選擇,而不知不覺走到今日的境地。
我沒有故意捨棄,但生命暗示我該放手時,我學會失去。我把每一個地方都當作可能終老的家鄉,把每一個隨機遇見的陌生人當作可能是一輩子的朋友。流動教會我的事,其實是珍惜。我明白,陌生人的善意並不是理所當然。能遇見一張笑臉,說明了對方可貴的品格與善良的本性,而不僅是我的好運。對我來說,家的意義繫於人。你可以在一個地方出生,卻無法融入那個社會,你也可以因為一趟旅行,而與自己所屬的族群在天涯海角相遇。我感激所有經過我生命而願意留下來陪我的人,浮浮人海中,是他們令我有家的溫暖。
寫作的過程 是否感覺被療癒?
●晴舫您好,我有些寫作上的心境想請教您:
請問您有否失意難過時寫作的經驗?如有,您會將情感投射在小說人物身上,即小說世界成為生活經驗的投影?寫作的過程是否使您覺得被療癒?(小小傑)
答:我很少直接寫自己以及我周邊的人。不直接寫周邊的人,因為我認為不道德(為了創作,不惜出賣朋友的祕密,這樣誰要跟我做朋友啊?),同時很遜,好像無法虛構一個文學世界,藉以反映真正的現實。我不寫自己,因為寫作對我來說,不只為了理解自己,更為了理解世界,理解人類情感,也就是說,理解他人。對我來說,文學是愛的想像力,想像他人的生命情境,不妄下判斷,把一切鉅細無遺看在眼裡,但懂得寬容原諒。我喜歡寫小說,不是為了假借角色之口述說我的意見,而是讓他們各自發言,一個再微不足道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看待世界的想法,讓角色自己發言,完整呈現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世界,我以為這是我寫小說的責任。
《濫情者》大概是唯一最直接反映我當時心境的文字。我當時年紀仍輕,剛出社會,對社會非常失望,挫折感之深,還不太會消化自己的情緒,就一股勁發洩到文字之中了。
我不知道寫作是否療癒了我,我只知道寫作強迫我不可自憐,擺脫自戀,逼使我打開心胸,去看見他人。因為我被迫拉開距離,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請問胡晴舫:1.男人的成熟與否,以什麼界定?
2.選擇待在家,還是出門,居住在不同城市時,是否會不同?
(嘉義/法蘭柯)
答:不成熟,也沒關係吧。我覺得一個人(無論男女)真誠最重要,為自己負責。做錯決定並無所謂,人生難免犯錯,重要的是坦然面對後果,勇敢改革,繼續生命實驗。
但說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這人住在哪座城市好像都同一副死樣子。在《旅人》一書,我寫過,「離開了舊的城市,習慣,還是千里迢迢像個影子黏在腳底跟過來。你並不會因為一個新的城市,就過起新的生活。」套句村上春樹常說的話,真是傷腦筋。
是否有文學偶像?
●您好。1.即使現在是資訊爆炸時代,很多讀者仍然懶得自我充實,也不想看長一點或難一點的文章。面對一般讀者知識水準愈來愈淺,作為一位評論者與寫作者,您可曾因顧慮到這點而影響自己的寫作(比方說文章中的知識量或論理方式)?
2.無論是寫作文藝評論或社會文化評論,您也成果斐然,想請問您如何面對「人情壓力」?
3.從您的文章,我有一種感覺,就是您可能非常喜歡納博科夫。不知道您是否真有文學偶像,您對自己的寫作又有如何期許?(王小花)
答:我相信讀者。我能持續不懈寫到今日,因為有讀者的支持,所以出版社才會願意出版我的書。我從不相信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也不認同黃金年代已經消逝的感嘆。我覺得每一代都有自己的人才與蠢材,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難題、必須面對的挑戰。
現代讀者平均來說比以前讀者能處理更複雜的資訊與辯證,這也是為何他們更難取悅,更沒有耐心。我很早就發現這個道理,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難搞的現代讀者。所以,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原則,如果任何事情我沒有什麼原創觀點,我就不說了。如果別人都說過了,我便不該重複。如果別人說得比我好,就讓別人說。我若要發言,那是因為在那麼多討論之後,我依然看見了一點別人尚未觸及的角度,那我就該提筆寫清楚。而且,如果要寫,就要用字精準,邏輯清楚,態度不可閃躲。當然,這種直白的寫作語言,使我時常招來許多質疑不滿,但我不想躲在華麗的書袋之後,或用言不及義的詞藻包裝,我覺得寫作就是要原創思想,企圖拿小鑿子在石頭鑿出泉水。寫作者的命運本該孤獨,不可媚俗、不能取悅,寧可遭人討厭,也要說出我眼中的真理。
我崇拜的文學偶像洋洋灑灑一長串,可以寫成一部世界文學史。我很驚訝您如何猜測出我喜歡納博科夫,但您完全正確。當初年輕,有些外國朋友無法發音我的中文名字,問我叫什麼英文名字之際,帶點不羈的挑釁,我挑戰他們喊我洛莉塔。迄今,有些親近的朋友仍這麼稱呼我。我確實天生有點反骨。真傷腦筋。
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你知不知道考5A是為了什麼?】
九年級的大兒子準備明年的會考準備得很辛苦(這狀態如何叫做「免試」?實不解!)
不過,說實在,咱家裏頭沒有一個孩子能像當年的我那麼會讀書。
不!應該說,沒我那麼會「考試」!
前兩天和大兒子針對讀書考試有一番討論。最後母子的一致結論是:
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或者清楚明白為何必須認分接受艱苦無趣的考試訓練,比非常會讀書考試更為重要。
有聰明靈活的孩子為了得到更多打電動的時間而勤奮讀書。
有希望博得父母關愛眼神的孩子,為了讓父母走路有風而努力追分。
有仰望哀鳳的孩子為了得到最新最炫最酷的智慧型手機而拚搏第一志願。
有渴慕戀情的孩子為了被自己暗戀的王子公主看到而奮力提升排名能見度。
有極度追求自尊的孩子,只為了「大大打敗對手」,感受到自己踩在別人頭上的爽快,就能飛快向前衝刺!
這些短期小目標若能激勵逃不開體制的孩子專注K書,當然也是一樁美事,特別是,能安下當今焦慮父母之懸心掛慮,更是一樁美事。
K書、反覆做題練功、磨練考試技巧,非常之耗神耗時;然而,若是我們能苦中作樂的往正面思考,不論這過程是如何耗損一個青春康健的身心靈魂,但在大量投注心神與時間之後,應該多少能榨擠出一定份量且對人生尚有意義的知識學力吧?!不至於所有如機械的K書投資,都只為反映出考試的分數吧?
然而,接下去呢?當孩子如願以償的瘋狂打電動、得到了最炫的哀鳳、抓到了父母關愛的眼神、被喜歡的人青睞、打敗了對手之後呢?
有些孩子不知道,有些父母可能也不知道。
這就是我們教育上最可怕的迷思與迷失。
多少孩子不知道自己上了明星學校要做什麼?人生中想要的追求是什麼?
要不要解除考試制度,該不該篩選出所謂學術菁英分子,這些問題該討論,但絕不是最關鍵的問題。
如果,孩子從不去思考,也沒有機會被引導去思考他這一生的志業、理想、願景的樣貌,那麼,漂漂亮亮的5A、5A+、5A++,對其個人、對國家社會,或是對整個人類發展又有何意義?不過是船過水無痕、用過即可丟的漂亮包裝紙。
我曾想過,為什麼曾是新北市第一志願板中的鄭捷,他立下的人生志願是「殺人」?這或許是基於其生理基因上不可測的原因;但是,我也思考過,建中、台大的張彥文,讀得是化工,甚至讀到了化工碩士,卻選擇做一個最基層的會計師工作?
他如何能在蓄勢待發的初出就業之際,不斷掏空心思與時間來鎖定女友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二十九歲的他,表面上看來一路明星學校、在大企業工作,風風光光,但是人生的視野在哪裡?人生的願景又是什麼?
除了不斷帶女友出遊、不斷費思量抓緊女友的心,我好奇他人生中的志業從何時開始醞釀?從何時開始從化工轉向會計?而進入會計新領域之後,他是否抱著熱忱與興致努力學習追求?
雖然這是兩個極端與偏狹的例證,但是不得不引發我對他們名列前茅的讀書求生涯產生好奇與疑問,他們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未來?讀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什麼?
長期研究青少年發展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威廉.戴蒙在「邁向目的之路」此書中特別提出一個令人惶恐的現象:這一代的青年少年普遍存在著毫無人生目的的虛無之感,年輕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疏離者(the disengaged),他們還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目的,冷漠且疏離,把興趣局限在個人的享樂或虛榮之上,對世界漠不太關心。
第二類是空想者(the dreamers):他們擁有充滿想像力的夢想,會幻想自己能做出偉大的貢獻,但卻幾乎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將想法付諸實現。
第三類、半吊子(the dabblers):這是指興趣廣泛、參與很多活動的年輕人,他們從一個活動跳到下一個活動,不知道這些活動之間跟他真正想在生命裡完成的使命有何關聯。他們的興趣都太短暫、稍縱即逝,以至於無法成為一個持久的目的。
第四類、有目的感的(the purposeful):這是指那些已經發掘生命中有意義的事情,並且已採取獻身的年輕人。他們對這個興趣已經維持一段時間,並且知道自己想要完成什麼事情,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
戴蒙指出:「今天年輕人心裡所缺乏的,是動機的來源,是對於目的感的缺乏。缺乏目的會摧毀了人生快樂與滿足的基礎。對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一個人的一生,它不只賦予人生意義與快樂,也賦予了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目的在順境的時候,帶給人喜悅,在逆境的時候,帶給人復原力,而且終其人的一生皆是如此。」
我跟大兒子說,讀書考試的機伶敏銳度是與生俱來的,但具備這樣特質的人不叫做天之驕子,真正的天之驕子是能「及早認識自己人生目的之人」!
不是每一個人在求學時代都能抓到自己的內在動向,或是看到人生曙光的方向,但是這是一個更重要的事情得去思考與摸索!
一個不是天生善於考試讀書的人,但是若能不斷思考自己是誰?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怎麼去做?那麼即使讀書考試未必最為順遂、甚至充滿挑戰,但抓緊此一極力想要追求的願景,必能想盡辦法朝向自己的人生目的靠攏。這樣的例證不勝枚舉,我也無須贅述。
相反的,一個再會考試的人,如果眼光短淺到只為了小小的線上遊戲時間、贏過別人、得到名校光環、光耀門楣,卻不去深思自己的遠大抱負,或者如何能盡己所能的切入這個世界的最適位置,貢獻一己之所能,那麼即使名列前茅,終將陷入失敗的虛無感循環之中。
而我們父母,在青春美好的身影前,給他們的視野(vision)是什麼?引導他們看到的自己是什麼?看到的高度在哪裡?生命中有很多方向,有很多高度,有很不同的視野,有短暫的麻醉自己的興奮劑,有令人小小幸福的小確幸,有令人奮不顧身想要投注的強大使命。方向對了,視野夠寬廣吸引人,孩子自然會湧出力量大步前行。
所以,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最會考試的孩子,但是,很慶幸的,在這逃不開的體制現實中,我仍然看到你願意埋頭苦讀、接受考試的磨難,我不是欣喜於你那一份認分的堅毅,而是看到你已然清楚:這一切,乃為了追求自我內在裡遠大的目標而必須面對現實的必經過程!
【延伸閱讀:幸福教養--讓孩子受用一輩子的關鍵幸福力】
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北漂笑年- Home 的推薦與評價
北漂笑年. 4208 likes · 37 talking about this. 如果頻道有讓你想起自己家鄉、家人、朋友的美好,那一切就值得了! 每週六晚上09:00固定更新影片~~ ... <看更多>
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推爆笑youteber北漂笑年-不夠瘋怎麼能叫笑年- YouTuber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在這個版發文,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多多見諒,廢話不多說馬上來推薦今天的重點人物,北漂笑年,今天剛發現的寶藏youtuber,講話真的不是一般 ... ... <看更多>
北漂笑年哪裡人 在 Re: [討論] 其實北漂根本是假議題吧? -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以科技業來說,我覺得要北漂返鄉,就是很簡單兩件事:
1、落實勞檢、環檢。
2、積極招商。
落實勞檢得以提升所得,讓青年不需離鄉背景就可以有合理的收入。
招商讓更多產業聚落在高雄,才能夠帶動整體經濟,
讓青年找得到工作,還能有升遷發展機會。
—以下說給不是北漂族的聽
什麼高鐵2小時都是屁話!
小弟是在台北工作的高雄人,我不只是在高雄出生、長大,連大學、當兵都是在高雄。但
畢業出了社會,南部薪水硬是比北部低了好幾千,
例如:日月神教中壢跟高雄薪資就有差。
發展性更不用說了,於是我北漂到了土
城工作定居。
由於大學是在高雄念的,同學大部分都是高雄人。這些同學就我所知,除了少部分家有事
業、考上公教之外,我還真想不到哪個沒有北漂的。差別只是在於漂到的是台南、新竹,
還是台北。
雖然好像從台北坐高鐵2個小時就會到高雄,但這個2小時距離實際上卻變成是一年只能回
去ㄧ、兩次的障礙。怎麼說呢?原因如下:
1、成家有了孩子(我三個),一家五口的高鐵票是很大一筆支出。不太可能每每去看爸
媽度週末。
2、高雄縣區沒車基本上很難出門。我老家在高雄大樹,佛光山附近省道旁,開車到最近
的7-11要開省道10分鐘,開到百貨公司、榮總醫院要一個小時。家裡如果沒有多的汽車,
像我這種狀況,坐車回南部是去關在家像坐牢的。
3、若是改開車,開車從土城到高雄,再怎樣,也要4.5個小時。週休連續開兩天太累、划
不來不說,連續假日又會塞車,因此往往選擇開夜車,半夜出門讓妻小在車上睡,到了差
不多5-6點,自己再去補眠。但這樣來回+補眠,又得耗掉2天。
4、若家裡有人生病,如我父親幾年前罹癌。工作不在當地,根本無法照顧。每個禮拜坐
高鐵回家帶家人去化療、復健、就醫,做得到?
綜合以上有家歸不得的痛苦,跟偶一為之的南下旅遊時完全不同的。不要再說什麼只要兩
小時的屁話了。
※ 引述《qmqmqm ()》之銘言:
: 先說本篇是講在科技業工作, 請板主還有死忠支持者先看內容;
: 我已經陸續看到一些人在點明, 韓市長到底能解決什麼北漂問題?
: 從他第一個聯絡的鴻海釋出的消息來說, 並沒有提到什麼讓人振奮的內容
: 根據過去財報, 我們知道鴻海9x%的業務收入來自組裝業務
: 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高科技業務, 都被做成連字訣包在財報裡對外喊而已
: (什麼雲, 大, 物, 連, 什麼的, 反正自己找鴻海字訣)
: 然而目前, 連其主收入都在衰退中
: 鴻海是台灣代工文化的指標
: 所以我們可以說,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北漂回鄉的問題
: 而是科技業多年未轉型的問題, 跟台北高雄也沒關係
: 主要還是產業思維
: 而為了兌現, 就算把部分東西拉到高雄去做
: 走組裝, 勢必要提供有更便宜的誘因, 然而我們看威州在川普補助下連招工都有問題
: 而走那些連字訣的, 是連鴻海自己都還不能兌現, 換到高雄就會起色嗎? 養得起嗎?
: 貨出去, 人進來, 聽來就很像觀光業的模式, 但放到台灣科技業模式的話
: 其實就是組裝業務(貨)出去, 其對應的產品線(人)進來
: 所以其實如果還是要繼續搞低高科技的話, 根本就不需要再耗台灣資源了
: 搬來搬去也是需要錢的, 如果又需要政府幫助的話最後又是人民買單
: 要知道目前高雄負債3000億, 連丟出去的空間都不夠了, 是又能回收多少?
: 這跟台北高雄, 還是大陸美國都沒關係, 也跟韓總的招商沒關係
: 是科技業, 還有經營本質的問題
: 就算韓總很有魄力, 郭董您只能把連字訣的部分搬來高雄
: 但這點如前言, 郭董想, 也不一定做得到
: 跟什麼魄力, 誠意, 清廉, 也都沒有關係
: 這是一個指標性的公司為例, 其他更不用說了
: 而如果韓總是要搞觀光, 搞其他, 去振興底層人民的小商家經濟
: 那是吸引到受過高教北漂的小孩嗎?, 還是只是吸引到這些小孩的長輩而已
: 再一點是業界自己文化問題;
: 就是算招商很成功, 韓總全部都限定是要那些有價值的工作
: 但是這些中高工作應徵也是要門檻, 也不一定是當地畢業可以做
: 那些北漂出去7年級, 8年級, 願意承擔這個換跑道的風險嗎?
: 再來不論高低階, 現在8年級最大都27了
: 以台灣很愛問你家事的面試文化, 會不會多年後回鄉還被嫌幹嘛回來?
: 這是你我都熟知的業界文化, 跟台北高雄沒有關係
: 看來看去, 可能還是只能走炒熱底層經濟路線
: 但多講下去就偏離科技業了
: 如題, 所以韓總說要把北漂的人帶回來;
: 那麼, 到底鎖定的是哪些北漂族群呢?
: 佔的比例又是多少? 對應的招商與工作是哪些
: 對自己財政問題能怎麼救? 能確保4年後的長期發展嗎?
: 至少目前以科技業來說, 如果還是要把低.高科技搬過去
: 那乾脆不要搬了, 那根本不是台北高雄的問題
: 是科技業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8.161.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43549417.A.8FB.html
但實際上招商的這種大公司,勞檢相對好些。
高雄比較有問題的是像小加工廠這種。
根本視勞基法於無物的很多。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自己國家當然是追求向上提升。
卻沒有好的工作,要離鄉背井去上班。
前面網友舉大陸做例子,但大陸打工都是鄉下到城市。
撇開高階派任,蘇州市的沒有必要跑去深圳打工吧?
生活必需產業也有很多北漂,可以比較快回流
但這跟本版無關
明明是大城卻沒有工作,跟大陸很多是鄉下往城市
是不一樣的喔
但有基本工作 與
追求發展
是兩個不同概念
往海外發展,是追求卓越
電子業往北上廣深、矽谷都是往市場、技術靠攏
但如果一個大城市,連餐飲業、服務都要離鄉背井
那就有問題了
神教多快一萬,發展還比較好,換你怎麼選?
不要跟我講那種大陸、矽谷。
薪水換人民幣、年薪12萬鎂那個是另外一件事。
另外,北漂族不是只有特定產業喔。
餐飲、服務也北漂啊。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12:35:10
但若像我所說,同學幾乎都北漂,
那就是政策、結構出了問題。
北部的電子公司開出來的缺就知道
山頂洞人也不會嫌鑽木取火很麻煩啊
不能要進步?
畢竟產業聚落要移動不是一天兩天。
但觀光、服務、餐飲等,只要城市經濟活絡,
就有機會回流。
像下面這個新聞就是一個餐飲業北漂族的例子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711100014600N/568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13:03:35
只是本版是科技產業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13:10:37
這怎麼跟我在工廠聽到的不同?
另外你說的打工族,有多少是從直轄市
出來跑去別的城市的?
今天是在說雲林南投沒工作嗎?
是在說曾經第二大城、直轄市、270萬人口的高雄欸
你拿鄉下進城打工例子出來幹嘛?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13:20:20
誠心請教。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13:21:31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13:23:04
跟你說的好像沒關係吧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13:33:16
這個我還蠻認同
但是餐飲、服務業北漂領的還是最低工資。
這只是因為在高雄可能連基本工資、勞健保都是奢求
但服務、餐飲也漂出去,這個城市就有問題了
勞檢連基本工資跟勞保都沒有的黑心廠商
這些通常是小公司
美國政治、金融在DC跟紐約,SF、Austin電子業
也很發達啊
有沒有因為政黨、立場因素,把商機往外推是另一回事
這只是因為在高雄可能連基本工資、勞健保都是奢求
商家往北開是一種現象
但大城市卻自己沒有基層、民生必需就業市場
那就問題大了
積極還真的有
但若像我所說,同學幾乎都北漂,
甚至服務業、餐飲業基層勞工都北漂,
那就是政策、結構出了問題。
但若服務業、餐飲業基層勞工都北漂,
那就是政策、結構出了問題。
但今天連服務業、餐飲業基層勞工都北漂,
那就是政策、結構出了問題。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21:36:03
這個交通問題已經30年了,
我是不知道現在公車有什麼線、一天有幾班
但我反問您幾個問題:
我父親當年罹癌,坐輪椅乘公車呢到榮總就醫要多久?
如何換車?
幼稚園小孩連假都待在家?不用帶父母三代出去踏青?
全家相聚不能吃個館子?
第二大城連服務業、餐飲業基層勞工都要北漂
這個城市經濟結構沒問題?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1/30/2018 22:37:37
油錢保養費我出啦,您連續兩個月週末北高
再回來上班試試,保證夫妻吵架、小孩靠北
請兩個小時可以每週?
這就是我說的當作是去玩心態。
歐洲這種情況很多嗎?
連德國超過270萬人口都只有柏林你知道嗎?
北漂不一定是台北,新北、桃園也不少
高雄無視勞基法、把勞保健保當福利的老闆真的滿街
基層北漂爭的是一個基本的工作。
※ 編輯: leemingjing (42.73.127.231), 11/30/2018 23:51:48
你有種就週末帶老婆小孩從大台北到大樹漂2個月試試
大樹鄉民不會自稱什麼里,頂多什麼村
大樹市區根本看不到計程車,要到九堂村才勉強有
學生時代高雄人就是騎機車
LA餐飲業基層有需要漂到矽谷的?
※ 編輯: leemingjing (219.68.161.162), 12/01/2018 09:10: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