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39週年園慶系列研討會」part3🎉
✨腦機介面的應用與挑戰✨
能否想像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能用幻想腦波來控制行動🧐
本次研討會由科管局許副局長及清大呂副校長為我們開場👏
並邀請北科大劉副研發長針對腦機介面提出精闢的見解,讓初次進入此研究領域之專業人士瞭解腦機介面當前重要之應用方向與關鍵議題👍
接下來還有三個場次,全部免費❗️❗️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科學園區人才培訓
#各場次研討會與報名網址:
👉108/11/15(五)9:00~12:00 🌱未來智慧顯示平臺的機會與挑戰 https://is.gd/RToS58
👉108/11/15 (五)13:30~16:30 🌱再生醫療在臨床治療之管理、應用、與展望 https://is.gd/rW0EWl
👉108/11/22(五)13:30~16:30 🌱智慧居家語音控制技術與挑戰 https://is.gd/vC7fcU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北 科大 研發長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應該沒有距離
昨天在記者會上,看到數位因漸凍人症而受困的朋友,也看到照顧漸凍人的親友,更深深感受到這個科技突圍計畫的重要使命。我一直跟同仁說,我平日一再強調以人為本,並不是句口號,我們要真的去實踐。科技可以帶動社會進步、創造人類便利性。科技更應該要能幫忙解決受「困」的人!
人際最重要「愛」的溝通,對任何人都應該是沒有距離,讓我們繼續努力。
除了漸凍人計畫,昨天科技部也公布了另外兩個實驗計畫。一個是協助視障朋友行動的便利能力,包括搭公車等等。另一個更特別,是台東早療兒童的協助方案。目前都已經有大學的科技團隊,願意挺身而出,與科技部攜手陪同相關被「困」住的朋友,一起來面對問題,設法解決問題。期待很快可以看到很成果。
好消息是,參與漸凍人計畫的北科大劉教授團隊,他們的技術經過驗證後,除了讓漸凍人與親人,愛沒有距離。相關技術也有其他應用可行性,因此,目前已獲企業投資,團隊將成立公司,以提供更廣泛服務眾人的機會!我覺得這也是科技人對社會的另一種貢獻!
「不被瞭解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這句話是漸凍症病友說出的。
藉由「#科技突圍(breakout)實驗專案」回應社會需求,結合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運用科技創新或系統整合方式解決社會種種問題。
科技部從107年9月啟動第一案「漸凍症病友智慧溝通系統」專案,由計畫總主持人臺北科技大學副研發長劉益宏教授率北科大工程、實踐大學工業設計、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等教授及醫師組成的跨領域研究團隊,開發了藉由智慧溝通的輔具系統,改善了病友的溝通問題,協助他們走出寂凍,而科技的突破,讓愛❤沒有距離,希望讓社會大眾瞭解用心💞💞科技突破困境的真實案例。
北科大劉教授研究團隊深入漸凍症病友的生活,針對中後期漸凍症病患,在全身癱瘓甚至連眼球👀也不能活動的狀況下,研發兩套不同病程之溝通輔具系統,運用「智慧眼控裝置」滿足緊急呼叫及居家生活設備之需求,後期病友則可透過「腦機介面溝通系統」,讓病友用意念方式與家人溝通,並結合病友的合成語音,滿足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
除了功能多樣化,本系統之實測準確度也經得起驗證,以腦機介面溝通系統為例,此系統從腦波感測硬體電路到AI辨識軟體皆由劉教授團隊開發完成。
強健的AI腦區掃描及腦波辨識演算法克服了非侵入式電極量測的低訊雜比弱點,並達到90%以上高腦波辨識率,顯示非侵入式腦機介面溝通系統除了安全,同時也兼顧方便與準確性。
在系統輸出的語音重建及合成上,研發團隊開發小樣本語音合成技術,以克服漸凍人之少量樣本的問題,讓他們原音重現📣聽到久違的聲音。
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在學術領域上有所突破,在研發上挑戰漸凍症病友以應用問題為導向進行量身打造之設計,讓這套溝通系統成為目前全球功能最多樣之後期漸凍人溝通系統,也有國際知名公司表達後續承接此技術開發的意願。
除了前述專案,自去年底透過全民提案機制廣徵社會需求,透過跨領域專家綜合評選,第二案「身心障礙者友善搭公車需求」及第三案「偏鄉早療跨領域專業整合平台」兩項提案獲選為實驗專案的推動主題,目前也正進入落實階段🤜🤜🤜
我們希望第一案的用心與創新能持續擴散科技的溫度🌡和人文關懷🤝
🔎瞭解「科技突圍」實驗專案
http://breakoutmost.tw/index.html
🔎相關回顧
【善用科技 突破困境 📣科技突圍社會需求提案 評選結果出爐】
https://reurl.cc/9ga9x
#用心科技 #愛無距離
北 科大 研發長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仁寶攻智慧醫療〉攜北科成立新創公司 發表AI腦波輔助系統
鉅亨網記者劉韋廷 台北2019/04/18 12:240
相關個股仁寶19.55+0.26%
仁寶電腦 (2324-TW) 近年來投入智慧醫療服務,今 (18) 日宣布,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進行合作,投入 6000 萬元,共同設立新創公司「宏智生醫科技」公司,切入智慧輔助診斷技術,未來將協助醫生診斷,目標鎖定在憂鬱症早期發現。
仁寶宣布協助北科大成立宏智生醫,主要投資對象為北科大副研發長劉益宏教授團隊。宏智生醫將結合仁寶與北科大的技術,著重在腦波感測、人工智慧、腦科學等技術,率先開發憂鬱症壓力指數評估系統。
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近來台灣健康問題越趨嚴重,包含三高、憂鬱症等,根據調查,目前台灣罹患憂鬱症人數已超過 120 萬人、淺在患者也高達 200 萬人,因此仁寶近年將自身在 IT 技術方面的優勢,投入智慧醫療服務,希望透過腦波偵測系統、訊號處理,建置憂鬱症的輔助系統。
另外,翁宗斌也表示,除布局憂鬱症評估系統,也關注睡眠市場,在歐美市場與法國公司合作,使用腦波偵測判讀用戶的睡眠習慣,希望降低安眠藥的使用比率。
目前憂鬱症電腦輔助,已通過國內外醫學中心的臨床實驗,判別準確率超過 80%,仁寶表示,將投入早期阿茲海默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腦波評估等功能。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王錫福表示,北科大強項在於能源科技與感測器技術,而醫療照護與雲端技術也是北科主推的應用服務範圍,根據 WHO 估計,憂鬱症困擾全球超過 3 億人,未來與仁寶合作推出智慧診斷感測器,將可改善過去需要長期觀察問診的模式,利用智慧腦波偵測早期發現與治療。而根據科技投顧機構 Accenture 估計,2026 年前 AI 在健康照護的應用上將可為美國一年省下 1500 億美元的醫療支出。
未來,仁寶在宏智生醫中將扮演策略投資者、產品製造及市場行銷資源的服務,隨著政府推動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仁寶也希望透過業界與學界的雙邊合作,為台灣的醫療發展貢獻,預計憂鬱症壓力指數評估系統最快 2021 年前問世。
附圖:AI 腦波輔助診斷系統啟動儀式,仁寶總經理翁宗斌(右)、北科大校長王錫福(左)。(鉅亨網記者劉韋廷攝)
資料來源: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05829?ex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