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般的戀愛時空彩蛋 #略劇透
「這個夏天,即使《正宗哥吉拉》大賣、《黃金神威》發行第八本漫畫、新海誠突然成為宮崎駿接班人、PARCO澀谷結束營業,我們的求職生活仍舊持續著。」2016年的日本電影,從7月庵野秀明票房大賣82.5億日圓的《正宗哥吉拉》開始,再到8月《你的名字》由新海誠締造235.6億日圓的票房神話,2016整年度的日本電影總票房,創下自千禧年後2,355億日圓的票房新高。
同樣很愛看電影,在2014年12月看了分別入圍坎城與威尼斯影展,羅曼波蘭斯基的《情慾維納斯》與洪常秀的《自由之丘》,並隨手把電影票根當作書籤的麥和絹,電影,是時間的頓點,一個錯過後便再也回不去的空間。
#01:押井守、吉卜力
「為什麼在大神的面前聊《魔女宅急便 真人版》,這世界有這麼多真人版就是有你們這些人。」看到這句出自麥的獨白,心想不愧是坂元裕二,可以用一句台詞完美詮釋文青的心聲。麥口中的「大神」是以《攻殼機動隊》聞名的世界級電影導演。
押井守曾在《暢所欲言!押井守漫談吉卜力秘辛》一書直言:「我當然承認作為一個動畫師,宮崎駿是不世出的天才。可是容我大膽地說,他作為導演的功力,講白了是在二流之下。」因此,在押井守面前聊吉卜力曾改編過的作品,而且還是2014年3月上映,由清水崇執導、小芝風花主演的《魔女宅急便 真人版》實在是太失禮了。
《魔女宅急便》改編自角野榮子1985年的同名小說,蜷川幸雄也曾改編成音樂劇版。而非常否定電影真人版的兩人,猜想應該也是吉卜力粉,而他們把在神社前發現的小貓取名為「男爵 バロン」,想必是取自《貓的報恩》中「貓咪事務所」的所長男爵(バロン)吧。
#02:文青電影院-早稲田松竹、下高井戶
當絹在家庭餐廳拋出「超期待早稻田松竹的這部電影」時,麥不只馬上回以「還有下高井戶電影院」還順手拿出下高井戶的電影放映表,可見兩人看的電影除了動畫電影外,電影口味也十分「文藝」。
日本的電影院,只要是獨立於東寶、東映、松竹等大型連鎖電影公司之外的,皆被稱為「Mini theater」(迷你戲院)又稱作「單館系」,其中也包括會策劃各式特輯,一張票可連看兩部片的「名画座」,而京王線沿線唯一一座名画座「下高井戶電影院」和高田馬場1951年開設的「早稻田松竹」,皆是每週會嚴選來自國內外的好片,致力推廣各國獨立電影的名画座。
#0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已故台灣導演楊德昌1991年拍攝,被日本人稱為「傳說的傑作」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2017年3月以4K修復之姿在日本凱旋上映。上映首週六日,幾乎場場爆滿,片商更是邀請男主角張震、製片余為彥參加映後座談,更舉辦多場大咖導演擔任映後與談人的座談會,可見日本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重視程度。
而在電影準備下檔之際,絹問了麥要不要這週五去看,卻得到公司有聚會的回應,只好像是在安慰對方地說著「沒關係,電影什麼時候都能看。」當時他們還不知道,電影終究會有結束、散場的一天。
#04:《希望在世界另一端》
2017年的聖誕節,說著想去買東西的麥,仍被絹拖去了電影院。大銀幕上,放映的是榮獲第67屆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阿基郭利斯馬基導演的《希望在世界另一端》,當絹被電影中敘利亞難民哈勒德與中年轉職的維克斯通,兩人不打不相識的互動給吸引時,一旁的麥,卻像是快要睡著般,對電影毫不感興趣。
本片透過幽默的敘事,刻畫難民生存與小人物的人性暖心故事,然而,對於已經完全「社會化」的麥來說,他已經和會去電影院看《希望在世界另一端》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絹,成了世界的兩端。
文章全文:https://reurl.cc/YjOOAX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千禧 曼 波 台詞 在 陸夏 Luc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憂鬱的星期一,來千禧曼波 -
其實我今年才首次看這部電影。
還是採用特別的演出方式,關於林強現場演奏千禧曼波。
不在電影院,跑到展演空間,是一場沒有座位,全體站立,影像用牆面投射著沒有數位修復的千禧曼波,電影聲音全被抽掉,聽不見台詞與音效,只剩現場配樂的盛會。
其實挺酷的!幾個特有感的觀眾會隨著音樂起舞,主持人林強也希望觀眾能夠沉浸在音樂裡頭,結果我依舊把焦點放到了視覺上(對不起)。
也如我所願,電影開頭維持著原本的聲音。一播映,迷幻的音樂便爬入耳裡,然後看見了這座大橋,而漫步在橋上的舒淇美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類光是走路就如此迷人?
我看得出神,直到朋友在我耳邊細細地說:
「這是這部電影,最有名的橋段……。」
我想也是。
/
趁過年假期和朋友朝聖了一下,原本想要拍些原創性更高的,結果仍很自然地變成這樣了哈哈。中間有一次是真的被呼喚,所以很呆地回頭,最後看到一堆大叔走上來受不了很尷尬,但拚命裝作自在。
#千禧曼波
#存款裡沒有50萬可惡
千禧 曼 波 台詞 在 Nothing is Bet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想起了那天我們夜晚去基隆,找尋千禧曼波的那座陸橋所經過的公車站,我們在藍色的日光燈下還有停駛在路旁的公車的紅色車燈混合的場域中,妳叫我用廣東話,在藍色所覆蓋的時鐘下說出那段一分鐘朋友的台詞。我反覆練習,反覆背誦,直到我可以用自己的情緒說出口。那剎那,好真實哦,口中無數次的一分鐘,卻變成了一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