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對拜登政策綱領的建議(一)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27日 Share
【明報專訊】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仍拒絕正式承認在大選落敗,但最少已批准啟動最基本的權力移交步驟。這3周延遲已浪費寶貴抗疫時間,以及無謂犧牲數以萬計美國人性命。雖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呼籲國民不應在感恩節期間旅遊,以防病毒散播得更厲害,但特朗普毫不關心,絕口不提疫情,反而只仍病態式不停作出各種無根據選舉舞弊指控,和吹噓道指到了「神聖」(sacred)的3萬點!股票比人命更「神聖」,大概這就是美國今天的寫照!
股票比人命更「神聖」 美國今天寫照
無論如何,拜登已開始組閣,準備在1月20日宣誓就職,接手這個爛攤子,真不知應否恭喜他。我曾自詡為現代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十九世紀法國思想家),經常提出一些對美國的觀察,在此我又再嘗試作出10個拜登上任後的首要政策建議。部分拜登已提及過,部分則連他或許仍未意會到其重要性。有些人可能認為我何必為拜登費神,提出為美國好的意見,他們甚至黑心希望特朗普連任,錯誤以為這就對中國最有利。這想法當然是錯的,仍困於過時的修昔底德陷阱思維。我們全人類活在同一個渺小的「Blue Marble」小星球上,現在最需要的是全球各國同心合力去抗疫,更重要的長期任務是逆轉足以滅絕人類的氣候變化問題。除此之外,如何繼續防止絕對沒有贏家的核戰(另一帶來世界末日的方法),亦當然是中美共同面對的重要問題。
犧牲短期經濟利益 抗疫必需代價
以下為對拜登上任後的首要政策建議:
(1)美國人錯誤地認為特朗普處理經濟較佳,加上拜登有機會加稅,所以今次是選民罕有跟自己荷包作對的一次。拜登知道國民已有嚴重疫症疲勞(我也有),亦擔心經濟,所以暫時答應不會封閉全國經濟。不過,我建議他抗疫政策仍必須傾向嚴謹,原因有三。第一,拜登當選的最大,甚至唯一原因當然就是為了抗疫,所以如抗疫手段仍然拖泥帶水,成效不能立竿見影,那麼國民將非常失望,加上國會仍極大機會續處於僵局(Gridlock),必令拜登往後4年施政更困難。
第二,中國的經驗亦已證明其實犧牲短期經濟(甚至短期人民自由權),是抗疫的必須代價,亦是逐步健康地恢復實體經濟的必經之路。西方無知地以為抗疫與經濟是一個不能並存的二選一抉擇,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第三,既然多種有效疫苗已成功在望,只需數月已能為很多人注射,所以現時更應盡力抗疫,減少傷亡,因為在此最後階段染病和去世的人,是最無謂和不值的犧牲!
拜登已成立治疫工作小組,其中一位成員為奧巴馬年代、前醫務總監(Surgeon General)默西(Vivek Murthy),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耶魯醫學院和管理學院的雙畢業生。我認識多名他的同屆同學,對他讚不絕口,既聰明勤奮,EQ亦非常高,跟同學合作和相處得極好。耶魯管理學院擅長訓練公共與私人機構管理能力兼備人才,鼓勵「貴族義務」(noblesse oblige)的公共服務精神,我對師弟的治疫能力,很有信心!
(2)拜登已多次說明他認為美國以至全人類面對的最大挑戰為氣候變化,我當然贊同。他並非空談,已馬上委派前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為氣候變遷總統特使(Special Presidential Envoy for Climate),並將列席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此外,據聞拜登亦將設立白宮氣候變化總監(Director)一職。近年克里致力環保,早前曾在《紐約時報》撰文鼓勵中國與全球合作,答應禁止在南極洋範圍進行任何商業活動,包括捕魚和勘探石油資源等,以防南極面臨類似北極冰川完全融化的巨大災難。我相信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地球持份者,必將遵守一切相關條約,甚至可能扮演帶頭保護南極角色。
拜登已宣布將重返非常重要的《巴黎氣候協定》,亦將停止脫離世衛(WHO)。當然是好事,但脫離和加入如此重要國際組織,並非兒戲小事,對全球能否成功防止暖化,有關鍵影響。雖然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家,但人均排放量僅為美國人的一半不到。當然美國的累積總碳排放量仍是全球最多,每年排放量仍高佔第二位。
疫情仍肆虐 多國碳排放已反彈
根據專家預測,如要避免達到提高攝氏1.5度的危險暖化臨界點,需要連續10年、每年全球碳排放量遞減7%。今年因疫情肆虐(地球反擊戰?),有望達標;然而,雖然疫情仍然嚴重,但多國的碳排放已有反彈,印度首都新德里,兩周前霧霾嚴重,PM2.5水平升至700以上,能見度跌至0,為今年2月以來首次。感恩節期間,美國飛行旅客雖同比大跌60%,但航班數量仍高近7000班次,只比去年微跌8%,竟仍比前年略多!中國經濟復蘇得比絕大部分國家早且好,預計今年GDP仍有正增長,所以估計全年碳排放量將只跌約4%。
如要成功避免氣候變化的更嚴重災難,全球必須衷誠長期合作,絕不可再出現美國的政策無常反覆情况。中國已作出2060年或之前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承諾,對發展中國家來講,是件極不容易的事。反過來,全球最發達的美國,又願否作出同樣或更進取的減排承諾呢?
我有另一建議,如要說服冥頑不靈的美國和其他對氣候變化有懷疑,或認為後果未必太嚴重的人(即為數不少,感染右翼思想病毒那些人),可能最好的方法是找出COVID疫情與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關係和證據。此學術研究工作非常重要,既需要理論、電腦模式,亦需要實驗證據。
我認為疫情跟氣候和環境變化,極可能有關。愈來愈頻密的超級風暴和巨型山林大火,為氣候變化的直接後果,已是幾乎不爭的事實,只需懂得一點基本物理和物理化學(physical chemistry)就能明白。情况猶如燒熱水,即使未到沸點,水煲內的水流和氣流都必加強和起變化,同樣地,地球暖化,海洋水位、水流和大氣層氣流,也必然加強和出現變化。
這些變化也必導致動物遷徙和生態環境變化,加上人類城市擴張,縮減人類與蝙蝠之類的生活距離,因此接觸頻繁,較容易出現病毒由動物跳到人類的種類跳躍(species jump)。再次,氣候暖化亦可能直接導致病毒基因變異加速,亦有證據顯示冰川融化已釋放本被冷藏的遠古病毒。
美經濟結構問題 非刺激方案能解決
(3)美國人對經濟當然着急。雖然股市不斷創新高,但主要受惠者只是top 1%、0.1%,甚至只是最富有的0.01%。股市只代表整體經濟的20%,且FAAMNNG加上T(facebook、Apple蘋果、Amazon亞馬遜、Microsoft微軟、Nvidia、Netflix、Google和Tesla)等數家科技巨頭,已佔標普指數高達25%以上,突顯在缺乏監管的互聯網年代,贏家通吃的特有現象,亦即蓋掩其餘80%以上的實體經濟所面臨的困境。
美國10月失業率雖已跌回至6.9%,但仍比疫情爆發前升近倍,且隨時可跟隨疫情反彈。再者這些重新增加的就業機會,主要只是低工資、沒有前途的前線服務行業崗位。
美國政客和投資者,仍只追求短視答案,最想國會通過另1萬億美元短期經濟刺激方案,以為這就是萬能解藥。我不否認有此需要,但美國有深遠的經濟結構問題,包括過度消費,基建投資過少,政府債務增長太快,和貧富過度懸殊等問題,都絕非一個簡單刺激方案所能解決的。其實再增加過萬億財赤,接近飲鴆止渴,只會令財政狀况更危險,前天美匯指數已曾跌破今年低位92水平,Bitcoin則似將挑戰歷史高位。
中美關係沒更緊張已算不錯
(4)大家當然極關心中美關係,相信對拜登亦是一個重要外交範疇。傳統上,民主黨較注重民生和內政,包括種族關係、性別和性取向歧視問題、醫療制度和社會福利及環保議題等,這亦是正確的政策重要性次序和方向。但經過4年的所謂民粹主義抬頭,即使特朗普落敗,這股充滿不理性仇恨、國家主義,和種族歧視的邪惡勢力,亦不會如此容易消失。中國的急速崛起,加上COVID疫情最先在中國大規模爆發,令美國人對中國更加猜忌和仇視,在此背景下,即使拜登本人較理性與溫和,但針對中國的貿易、科技和外交政策,實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逆轉,變得太溫和。只要雙方關係沒變得更緊張,已算不錯。
我對中美關係仍有不少觀察和建議,另外,美國亦面對其他重要難題,但編輯已催促交稿,只可暫此擱筆,下期待續。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Nvidia、Netflix、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Tesla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6416988448&issue=20201127
南極 冰 層 融化 病毒 在 鄭丞傑教授/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三波疫情,已經在路上 !😮(転貼)
《自然若開殺戒,煉獄就是人間 ! 😔》
在武漢的新冠病毒疫情算是病毒對人類第一波進攻。
西方大國紛紛對中國關閉國門,想著只要隔離中國就可以事不關己。
不知道這一波到底死了多少人,但是很清楚,肯定遠少於第二波的傷亡。
眼下的歐美疫情,算是病毒對人類的第二波進攻
歐盟各國支離破碎,美國各州自顧不暇。第二波病毒的侵襲,多少人會就此離開呢?十萬人,二十萬人,一百萬人?到現在為止,我們還無從知曉。
真正恐怖的第三波病毒攻勢,或許很快就要來了
這不是看別人家熱鬧的時候,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人類和病毒的戰爭,
這次的病毒,不是來自中國,或者美國,或者哪裡。
因為但凡是人類實驗室中可控制的病毒,我們總會有那麼一絲的線索。
但這一次,是一場劫難。 全球性的感染,一個國家都逃不了。
這次的對手,不只是卡住了人類的肺,更是禁錮了人類的手腳。要麼病死,
要不隔離,失業,在家等死。
這是場席捲人類文明的疫情,這是一場足以摧毀人類文明底層經濟支柱的災難。經濟學家們悲觀的表示,世界經濟已經進入了大衰退,全球經濟需要很久才能復蘇。 股市?經濟?現在這些專家們任何悲觀的判斷,也許都還是過於樂觀。 第三波疫情的衝擊,會讓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人間煉獄。
第三波疫情的-饑荒。
當大家如同欣賞好萊塢大片一樣關注美國新聞的時候,還在聽專家預測美國可能要死多少人的時候,你們也許沒有注意到,病毒,已經悄然登陸印度和非洲了。大家也許不會想到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
以現在人類的認知,以中國抗疫的範本,當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隔離。
然而印度,僅僅是各大城市的乞丐,印度就有超過40萬。這麼龐大的乞丐大軍,印度政府如何真正隔離他們? 印度已經封國隔離了幾天,然而現在傳出的聲音,要比想像的糟糕。因為教育水準的低下,印度有著太多的日薪族,這些人沒有任何的積蓄,一天不工作,一天就要挨餓。而印度政府所保證的隔離期間給低端人口一日兩餐,僅僅是幾天時間,已經是捉襟見肘。
世界十大產糧國,中國尚不夠內需,美國亂作一團,加拿大失去了出口管道,巴西阿根廷自顧不暇,各個國家的自閉,世界糧食的供應鏈已經出現中斷的危險,接下來各國海關不再只是扣押口罩或者醫療用品,他們甚至會變本加厲扣押運糧船,解決自己國家的糧荒。
印度可能是第一個真正大面積爆發國家危機的國家,饑荒就在眼前,政府無能為力。如果印度這樣十幾億人的國家出現了攜帶新冠的饑民潮,難民潮,這對南亞,東南亞,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包括孟加拉,斯里蘭卡,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尼,菲律賓。除了市中心那幾座地標一樣的高樓第三世界有多少人住在漏雨透風的棚戶區,我們其實很清楚。這些國家一旦感染,根本做不到隔離。而這些實力有限的政府,將完全沒有能力掌控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一切。
至於非洲,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去預測,奈及利亞流浪人口兩千四百萬,南非流浪人口七百萬,辛巴威一百二十萬,一旦疫情變異,蔓延。那麼缺糧,缺水,缺醫療的非洲大陸,將不堪一擊。
至於中美洲,海地,洪都拉斯,瓜地馬拉,定時炸彈就放在那裡。這些小國的政府,除了等死,一無是處。
面對食物短缺,面對饑餓,絕望,戰火,或許離我們並不遙遠。
第三波的疫情,已經上路。人類社會的真正劫難就此開始。
我們曾以為自己可以改變自然,然而自然早已把達摩克裡斯之劍懸在了那裡,或許,如果人類繼續作死,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南極冰川融化殆盡那些冰川下永久凍層的史前病毒重見天日,人類文明可能就此終結。
我們需要自然,而自然,根本就不需要我們。
病毒,就是自然對人類的降臨打擊。
第三波疫情,已經在路上了
值得深思
南極 冰 層 融化 病毒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19. 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新聞》
*搶救無尾熊:【澳洲又一無尾熊棲息島山火失控,政府已發佈緊急警告】澳洲維多利亞州18日發佈緊急警告,位於其西部的法國島爆發山火,火情已失控。當局敦促居民立即撤離,法國島共住有119名居民,它同時更是大量無尾熊的棲息地。過去由於法國島的考拉幾乎沒有疾病,經常被用來繁育澳洲大陸上的無尾熊。—Te Telegraph
https://m.youtube.com/watch?v=qrfbwt0Z4Qo
https://m.youtube.com/watch?v=Bg4irj4cp-Q
https://m.youtube.com/watch?v=7MURGY0Z9KA
* 哈里梅根將放棄王室頭銜,白金漢宮宣佈:哈里和梅根將停止使用王室主要頭銜,並且放棄皇室補助金,返還之前使用納稅人的300萬美元來裝修公寓的錢。 夫妻倆將保留:薩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頭銜。哈里也仍然是王子和第六位繼承人,但根據協議,夫妻倆將不再使用:皇室殿下作為名稱,之後他們可以在私營部門賺錢。
這是1997年黛安娜王妃逝世以來,英國王室最大的危機。梅根帶著兒子去了加拿大,在王室家庭中越來越受到孤立。不過女王今天的聲明依然得體:哈里,梅根,他們的孩子阿奇將永遠是我們家庭中被深愛的成員。我認識到他們在過去兩年中受到的嚴格的審視和挑戰,我支持年輕的他們希望擁有更獨立生活的願望。我感謝他們在全國,英國聯邦等地的所有奉獻,特別是對梅根迅速成為家庭中的一員感到自豪。我們全家希望,今日的協議使他們能夠開始建立幸福,平靜的新生活。 媒體依然提出了幾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公爵夫婦在英國和海外的安全保障誰支付?英國官員說,查爾斯王子仍然會對他們提供財務支持。—Guardian. BBC
Harry and Meghan drop royal duties and HRH titles https://www.bbc.co.uk/news/uk-51163865
Harry and Meghan: Your questions answered on tax, titles and trademarks https://www.bbc.co.uk/news/uk-51107687
* 【英國王室的經濟來源主要有哪些?】眾所周知,英國王室的開銷巨大,而在21世紀他們的收入到底從何而來?其中公爵領地是公開的收入來源,女王去年憑借公爵領地淨賺2070萬英鎊,查爾斯王儲在此項收入2800萬英鎊。而#哈里梅根將放棄王室頭銜想出去工作,不知道他們是否能真的經濟獨立? http://t.cn/A6vo5LKa—Forbes中文網
* 【翁山蘇姬在關鍵時刻與習近平會談:並表示中國對緬甸的支持不是出於私利】翁山蘇姬表示,緬中關係的重要特點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長期以來,中國在雙邊和國際層面給予緬方寶貴理解和支持,對此,緬甸人民銘記在心。中國的支持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捍衛公平正義,對於像緬甸這樣的小國格外彌足珍貴 。
聯合國下週將對緬甸政府屠殺羅興亞人事件進行表決。—財新網
* 中國和緬甸昨天簽署了33項加速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規模基礎設施以及貿易合作協議。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說,「鄰國是不能選擇的」,緬甸將與中國站在一起「直到世界盡頭」。—新加坡聯合早報
簽署33項協議 中緬加速推進「一帶一路」基建及貿易合作 https://www.zaobao.com/znews/sea/story20200119-1022279…
* 【海平面上升印尼2座小島消失,還有4座也危險】《雅加達郵報》: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已有兩座小島因海平面上升消失。位於蘇門答臘的Betet島和Gundul島目前已分別在海平面之下1米和3公尺。另有四座島嶼也很可能會被淹沒,目前這四座島僅高於海平面不到四米。
* 【遭氣候變遷威脅,南極五年1.5萬億噸冰融解】英國天空新聞記者探索氣候變化中的南極,這裡有著地球三分之二的淡水和企鵝等動物。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大塊冰層出現裂縫,冰川融化情況嚴重,動物不得不向南極點遷移以尋找冰層下的食物,當食物消失,它們也將隨之滅絕。—Sky News
* 【燈光秀、倒計時、不敲大笨鐘 "脫歐夜"慶祝計劃亮相】英國將在格林威治時間1/31脫歐,屆時將有燈光秀等慶祝儀式。隨著脫歐之夜的臨近,英國首相強森承諾將進行一系列慶祝儀式。由於脫歐協議法案進展順利,英國將在格林威治時間1/31晚上23:00正式脫歐。當晚,唐寧街安排了燈光秀、升國旗、脫歐倒計時、首相電視講話等活動。但令脫歐派議員感到有點沮喪的是,自2017年開啓修復工程的大笨鐘來不及進行敲鐘慶祝。—Forbes
* 【日航波音787駕駛艙玻璃開裂 原飛往上海,起飛緊急終止】18日上午,日本航空873航班從日本成田機場飛往上海途中,起飛滑行時,機長席正面玻璃開裂成網狀,起飛被緊急中斷。機上79名乘客及機組人員無人受傷,飛機之後返回登機口。該機型為波音787-9,日航稱正在調查破裂原因。 —-Forbes
* 【武漢通報稱新增17宗肺炎病例】武漢市衛健委今天凌晨通報,當地新增17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其中3宗屬重症病例,病例總數達到62宗。除了兩名患者病情危重暫不適宜轉運外,其餘15名均已轉運至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集中治療。—新加坡聯合早報
武漢通報稱新增17宗肺炎病例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19-1022348…
* 深圳、上海分別出現了至少兩起和一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病例,這是湖北武漢自去年底爆發該病毒以來,中國大陸的其他城市首次出現可疑病例。武漢昨日也新增四起病例。—-新加坡聯合早報
深圳上海首次出現兩起和一起肺炎可疑病例 https://www.zaobao.com/…/greater-chi…/story20200119-1022282…
* 【依據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若中國大幅購買美石油 ,或使全球輕質原油市場大洗牌】在中美貿易協議中,中國承諾大幅增加採購美國能源產品,行業消息人士指出,如果美國石油在中國市場排擠主要競爭原油品種,將改寫全球原油交易流動。—新加坡聯合早報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完成第一階段協議固然是件好事,但中美貿易關係仍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除此之外,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行為、中國國內的人權狀況,以及中國通過經濟手段在全球施加政治影響力等構成的挑戰仍然存在。—新加坡聯合早報
蓬佩奧: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雖簽署 中國仍是美國最主要競爭對手 https://www.zaobao.com/…/internation…/story20200119-1022293…
* 【塔阿爾火山活動稍緩 菲警告已撤離火山區民眾暫勿返家】菲律賓火山與地震研究所說,雖然火山活動基本上已經減弱,但他們從15日開始還是探測到超過100次震動,這意味著火山熔岩還在活動。因此當局至今未解除火山14公里半徑內的撤離禁令。 —-新加坡聯合早報
* 【「穿越」賞梅花】2020年荔波第15屆梅花季前天在中國貴州省荔波縣萬畝梅原(因梅花連片生長,故當地稱梅原)開幕,來自中國各地的眾多遊客齊聚荔波,共賞梅花。據悉,今年的梅花季將延續去年的穿越風,從去年的漢唐古韻「穿越」到今年的民國風情,讓遊客在萬畝梅原中體驗不一樣的時代風情,傳承優秀的時代文化和感受不一樣的梅花文化內涵。—-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