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來的電費很可觀阿!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hachaxx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我畢業的YouTuber 學校,想知道如何當全職 YouTuber 的人可以看看 http://goo.gl/msrnP5 追蹤chacha ♥ INSTAGRAM @chachaxxtv ♥ FACEBOOK https://goo.gl/yA5of7 ♥ EMAIL chachaxxtv...
「南洋理工大學建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Chachaxx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問卦] 為什麼台大的建築好像比不上南洋理工?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Heatherwick Studio-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Learning Hub-欣建築 的評價
- 關於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南洋理工大学新设施转垃圾为建筑材料也可进行发电 - YouTube 的評價
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周專欄:漱石山房
自從知道漱石山房紀念館於二零一七年九月開幕的消息,便一直很想找機會去看看。最近拿着南洋理工大學駐校作家計劃包含的旅遊考察費,跑一趟東京,主要的理由便是去看漱石山房。
夏目漱石生於新宿區,也死於新宿區。他三十六歲留學英國返日之後,先是住在本鄉區駒込的馱木町。那是同時期文學家森鷗外曾經住過的日式房子。我三月初去名古屋的時候,在市郊的明治村看過這間房子的復原模樣。夏目漱石就是在這間房子裏開始他的創作生涯,寫出了《我是貓》。明治四十年,漱石四十歲,毅然辭去東京帝國大學教職,加入朝日新聞社成為專業作家,也在這一年遷往牛込區早稻田南町,也即是現在的漱石山房紀念館的原址。
所謂位於新宿區,當然不是遊客熟悉的歌舞伎町一帶,而是在地鐵東西線早稻田站附近。也不是通往早稻田大學那方,而是靠近神樂坂的一端。一出站口便見到一個看似毫無特色的住宅街區,對面是一家很日常的蔬果店。蔬果店後面是一條微微上斜的小橫街,路面甚窄,只容一車通過,兩邊是普通低矮民居,氣氛簡樸寧靜。沿街慢走,感覺就像去探訪朋友,而不是去看紀念館。步行約十分鐘,來到小街的盡頭,在左邊赫然是一座現代化的兩層建築,像是藏在尋常百姓家的奇景。原來就是漱石山房紀念館。
紀念館雖然獨樹一格,但感覺並沒有跟周邊環境格格不入。地面樓層採用通透的設計,從外面可以看到大堂和咖啡座的陳設,以及在一端的漱石山房書齋的重建部分。二樓外牆由白色仿瓦片和黑色金屬板條兩部分組成,似有結合傳統和現代之意。事實上,原本的漱石山房是一座和洋混合風格的房子,屋頂是日式,裏間也是日式,但陽台和窗戶都是西式的。房子在二戰末期東京大轟炸中焚毀,近年新宿區政府邀請專家,經過地基考掘和資料搜集,在原址局部重建漱石山房作紀念館之用。
一進紀念館大堂便已是展場,介紹漱石生平和生活花絮,另外有兩輯各長約八、九分鐘的短片輪流播放,介紹漱石的文學成就,以及受他影響的門生和後輩。付費參觀的部分,包括樓下的漱石書齋重構,和樓上的不同創作期的文獻資料,如照片、剪報、書信、原版著作等。其中漱石書齋最值得參觀。雖然當中許多都不是真品,但樣式和擺設都按照舊照片和相關的文字記述,一絲不苟地重現出來,有強烈的真實感,好像親眼看到了漱石當年閱讀和創作的情景一樣。書齋地上鋪了紅色地氈,前方中央是矮几,几上有稿紙和鋼筆,旁邊有暖爐和水壺。後方和左方的書架放着線裝書和硬皮英文書,書架前的地上也整齊地疊滿了書本。玻璃窗、窗簾和吊燈也是西式的,白色牆紙有銀杏葉暗花。漱石就是在這裏寫出了生命中最後九年的著作,包括《夢十夜》、《三四郎》、《從此以後》、《門》、《彼岸過迄》、《行人》、《心》、《道草》等。遺作《明暗》寫到一半,作家便因胃潰瘍惡化而去世,終年四十九歲。
夏目漱石非常熱心提攜後輩,家中拜訪者絡繹不絕,每週在家裏舉行「星期四集會」文學沙龍,年輕的芥川龍之介也是當年的參加者。展覽中有照片和繪畫呈現當時的盛況。我最感興趣的是漱石著作的原版書。書的封面設計都非常漂亮,有花草動物圖案的,有書法水墨寫繪的,有Art Deco式設計的。其中《心》的封面我研究了很久。封面以淡粉紅為底色(翻查日本傳統色系,接近一種稱為「鴇」的顏色),上有反白的金文古漢字數行。中間貼有白色長方格子,格子中的右邊書一「心」字,然後是採集自不同漢典的關於「心」的解釋,茲抄錄如下:「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見其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為心者。」漱石對漢學鑽研甚深,每天寫作後會作漢詩以紓解情緒。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心》的原版封面,想當中必有作者深意。可惜館內不准攝影,我嘗試偷拍但被管理員阻止。幸好後來發現,原來大堂內有書封的複製品,順利拍下封面文字慢慢研究。
第一次參觀漱石山房,家人尚未抵達東京。第二天偕同妻兒,再次造訪。這次時間稍晚,且天陰有雨,四時許天已全黑,如晚間一般。想不到反而看到了山房的另一面貌。在燈光下紀念館比日光下更美,更通透,更澄亮。我四處補拍了一些之前遺漏了的照片,又在咖啡店坐了一會兒。據說店子提供和漱石有關的原創菜單,但可能時間已晚,只有普通飲料和現成的蛋糕。(倒是兩天之前和作家朋友中島京子見面,在日本近代文學館的咖啡店,點了一杯「夏目漱石朱古力」,出處是《從此以後》中的情節。)
紀念館地庫有圖書館和演講室,前者藏有漱石的作品和相關著作三千餘冊。紀念品方面比較少,商業味不濃,亦是個優點。其中仿照作家當年所用的印有「漱石山房」字樣的原稿紙,卻甚值得收藏。包裝上印有漱石一九一四年的文章〈文人的生活〉中的一段,解釋了稿紙設計的由來。十九格乘十行的數目,源於當時報章以每行十九字為標準。稿紙線條為版畫家橋口五葉所畫,由春陽堂印刷。而作家使用的墨水筆是在丸善書店工作的內田魯庵所贈。漱石雖然寫書法和畫水墨畫,但從不用毛筆寫稿。
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周專欄:南洋遊子的兩張臉
南洋大學建校於一九五五年,校址位於新加坡裕廊西雲南園,地點頗為偏僻。建校宗旨為承傳中華文化,以華語為教學語言,抗拒殖民時代以來獨尊英語的政策。南大的發展波折重重,曾經被立國後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以左傾為由大肆打壓。按官方的說法,南洋大學於一九八零年與新加坡大學合併,但其實是被政權強行殺校。一九八一年,在原址開辦了南洋理工學院,再於一九九二年升格為南洋理工大學,之後在理工和商科外陸續增設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但全校除中文系之外,一律以英語為教學語言。據說老南大生一直拒絕接受南洋大學是南洋理工大學的「前身」的說法,因為兩者的辦學理念完全沒有承傳關係。
我在南大當駐校作家,住的地方就在著名的南大湖旁邊。所謂南大湖其實是一個水池,建校之初由師生們一手一腳挖掘出來,代表着南大自力更生的精神。我來的時候,南大湖已經不見了,連同周邊的公園也被圍板封了起來。從我住的三樓下望,可以見到內部的施工情況。當初只有一片挖得坑坑窪窪的爛地,後來重鋪泥土,把地形重塑,又架起橋樑,鋪設渠道,看來將來還是會有湖水的,說不定比當初的還要大。在南大湖的另一端,是中式建築華裔館,原本是舊南洋大學的主大樓。我的宿舍附近是低矮的舊式學生宿舍,以及一號和二號飯堂。這樣看來,這一帶就是當年南大最老的區域了。
現在南大中文系系主任是游俊豪教授,但在學者之外,他有另一個身份。當詩人的時候,他叫做游以飄。雖然使用筆名寫作在新馬一帶屬於常態,但對一個身兼雙重身份的人來說,似乎也有某種內在的需要。我和游教授有過幾次吃飯交談的機會,印象中的他是一位文質彬彬的學者。後來讀到他的詩集《流線》,驚喜地發現他的另一面。計年歲我比他稍大,但游以飄八十年代念中學的時候已經寫詩。也許詩人一般都比小說家早慧,我二十四歲才開始寫小說。詩集收錄了這些早期作品,當中充滿少年的激昂,但語言已有早熟的細膩。另外兩部分是大學時期和成為大學教員之後的作品,詩風逐漸沉穩,修辭日見精煉,題材也更關注都市和現代生活的日常。據他自己所說,就是收斂了情感,而增添了思考。
游俊豪在馬來西亞金寶出生,本科和碩士都在馬來西亞完成,到了念博士才來到新加坡。之後留下工作,加入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現在的身份可以說是新馬作家了。地域的遷移,文化和生活環境的轉變,又是另一種雙重經驗。在幾乎所有的新馬(或南洋)作家之中,流徙是共同的根基或原點。從祖上的漂洋過海,到父母和自己成長的顛沛流離──從鄉鎮到城市,從城市到異地;從匱乏到小康,從原始到現代──在尋根與奮進之間,永遠忘不掉的是那個卡在時光夾縫間的少年身影。
同是南大中文系教授的許維賢,是舊相識了。十多年前他來香港浸會大學做研究,曾經旁聽過我的創作課,也為我做了個訪談。許維賢也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家鄉在北馬,屬當年馬共活躍的地區。他贈我一冊散文集,書名叫《第二張臉》,筆名翁弦尉。這個筆名跟我眼前的許維賢不甚協調,也許就是「第二張臉」在發揮作用。和游俊豪/游以飄一樣,學者和創作者的身份和意識彷彿需要某種隔離。書名同名篇章〈第二張臉〉,說的其實是一個脫髮的故事,但「第二張臉」又何嘗不是一個整體的隱喻?我感到意外的,是散文家翁弦尉原來可以是那麼的抒情,那麼的感性,跟學者許維賢的形象完全兩樣。而他的散文最動人的同樣是那個滿懷無鄉的鄉愁的少年,或者是對無根之根的深情和執念。寫童年,寫父母,寫成長的小鎮,寫放棄理科念中文,寫求學時期的青澀感情,寫在北京念博士被當作外國人看待,既是個人的回憶,但也幅射出大於個人的時代經驗。翁弦尉寫散文好以「你」代「我」,自我的複數變現貫徹始終。
在駐校期間,因為南洋華文文學獎的緣故,有機會和黎紫書叙舊。之前兩年,她兩度到香港當駐校作家,我們都以不要打擾對方寫作為由,沒有約出來見面。這真可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體現。可是這次若不把握機會聊一聊,就未免太過冷漠無情了。黎紫書是上一屆南洋華文文學獎的得主,主辦單位為她出版了一本作品選集,同時於今屆頒獎時發佈。她從大馬飛過來出席頒獎禮,風一樣的來,風一樣的去。我有幸獲得分配她登機回程前的一個早上,和她共進早餐。
身為一個全職小說家,黎紫書只有一張臉。從前見她,現在見她,變化不大,只是更顯自信,舉手投足非常淡定。像我們這種「不務正業」的人,不必在工作和創作之間劃清界線,是一種奢侈的幸運。不過,作為寫小說的人,臉也不能只有一張或兩張,而是隨時也要懂得變臉。這也許亦是作假的小說和尚真的詩歌及散文之間的分別。黎紫書是怡保人,她的小說不是沒有寫童年和成長,但卻沒有那種濃重的鄉愁,可能是因為虛構的距離所使然。而且,說到流徙,黎紫書亦特別刻意(或隨意)「自我放逐」,十多年來經常居無定所,住過歐洲,住過中國,住過美國,而且是台港大學駐校的常客。她一見面就說,要離開家才能好好寫作。她大概是我見過的最灑脫的遊子。不知下次碰面,又會是在怎樣的旅途中的交叉點了。
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Chachaxx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是我畢業的YouTuber 學校,想知道如何當全職 YouTuber 的人可以看看
http://goo.gl/msrnP5
追蹤chacha
♥ INSTAGRAM @chachaxxtv
♥ FACEBOOK https://goo.gl/yA5of7
♥ EMAIL chachaxxtv@gmail.com
大家好,我是chacha!目前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NTU唸書,還有一年就畢業了!
因為chacha長年待在新加坡的關係,所以我做的影片很多都是跟新加坡主題相關。除此之外,也希望通過YouTube這個平台能與大家傳達正能量與自己的理念!
我的影片有很多奇特的笑聲,同時真的希望給大家帶來一點歡笑^^
非常感謝大家願意在這個平台上觀看我的影片!
♥chacha的熱門影片♥
►台灣這些用詞另大陸女生超驚訝|在台灣7-11 絕對不能說這個字 會讓店員目瞪口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moLAD__ls&t=2s
►台灣真的那麼有人情味嗎?大陸女孩留學在星洲的經驗分享|Are Taiwanese really that friend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83Pg4FXIo&t=32s
►台灣交通工具令遊客超驚訝的幾件事!這跟新加坡差太多了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oPutK5ULwU&t=16s
►新加坡人最愛問中國人的5個問題|Top 5 questions that Singaporeans always ask foreign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4GRFcevYs&t=2s
chacha的關鍵字:
新加坡|英語|英文|新加坡必吃|新加坡零食|新加坡人|新加坡式華文|華語|中文|中国女孩|中国留学生|广东人|广州|试吃|推荐|星加坡|星加坡零食|星加坡人|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新加坡旅行|新加坡美食|新加坡分享|新加坡自由行|新加坡好去處|新加坡分享|新加坡必去|新加坡必食| 新加坡必买|新加坡必知|新加坡必玩|广东话教室|新加坡生活|Singapore|Singdarin|singlish| traveling| Singapore must go|Singapore must eat|food| must try | Singaporean| guangdong| guangzhou|chinese| chinese girl|study abroad|english|guangzhou|singdarin
推薦影片
不韓而栗 之韓國的大學宿舍長甚麼樣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W6xndXqzw
韓國留學宿舍遇鬼事件| 親身經歷從地獄回到現實| 被女鬼纏了兩個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DPcv8z_DhM&t=8s
首爾梨大宿舍ROOM TOUR 我的房間大公開 My dormitory room in Ewha Womans Universi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49sxE15lM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56vIFu7iNk/hqdefault.jpg)
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Heatherwick Studio-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Learning Hub-欣建築 的推薦與評價
Heatherwick Studio-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Learning Hub】 新加坡雖然有著不少著名的校園建築,像是如水晶體般建築的拉薩爾藝術學院(Lasalle Art College)等等。 ... <看更多>
南洋理工大學建築 在 [問卦] 為什麼台大的建築好像比不上南洋理工?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