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9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
「卡 內 基 理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王大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心得] 卡內基說話之道: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戴爾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課程,帶領你掌握自己未來 的評價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卡內基讚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區塊鏈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卡內基讚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區塊鏈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卡 內 基 理論 在 靜思語- 【懂說話,帶人衝突、尷尬時刻都bye-bye】 蔡茹涵 ... 的評價
卡 內 基 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收到報告通知書,竟然刺眼地寫著:「異常」。
收到報告書的當下,我和我媽及妹妹正外出吃午餐,雖然我表面鎮定,心裡卻是波濤洶湧,就連眼前的飯都沒了味道。
抹片異常,有可能只是發炎,但也有可能是輕微的細胞病變,或可能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成因,趨近 100% 都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乍聽下很可怕,但其實研究指出,只要有性生活的人,80% 都曾染過 HPV。只是 HPV 病毒有分很多種,有些是屬於「低危險型」的,例如 4、11 型,只會引起菜花之類的東西,病毒自行消除就沒事了,但也有些是屬於「高危險型」,其中最讓人聞之色變的就是第 16、18 型,這兩種類型特別毒,也和肛門癌與口腔癌也有關。不過,無論是低危還是高危 HPV,雖然目前都沒藥可醫,但是都可以靠自體免疫力去消滅,不過如果你本身免疫力不好,HPV 就會不斷感染,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細胞病變,然後慢慢進展到侵襲性的子宮頸癌。
所以,收到抹片異常報告後,接著就要到醫院做病毒檢測,如果沒有病毒,那可能只是一般感染,如果有病毒,那就有可能是細胞病變。
兩個禮拜報告出來,結果我中了一種高危病毒,第 56 型。
既然有病毒,那就要再往下檢查了。於是醫師又幫我做了小切片。做小切片沒什麼感覺,只是聽到醫生器具「啪」的一聲,當下聯想到剪刀,剪刀剪肉的幻想畫面,讓我反胃想吐,那天做完小切片後,馬上去附近一家喜歡的咖啡廳喝了一杯溫暖的 cappucino 壓驚。
又是漫長的兩個禮拜。
回診看報告,小切片結果確認了,是「上皮鱗狀細胞病變第二期」,簡稱 CIN2。
跟大家解釋一下,在子宮頸癌發生之前,還有一個叫做「癌前病變」的階段,癌前病變雖然字眼裡有「癌」這個字,但它和真正的「癌症」還是差了很遠,也就是說,它還不是癌,但放著不管幾年,有可能變癌。
子宮頸癌前病變分三期,簡稱 CIN1、2、3,其中 1 期最輕,3 期最嚴重,通常如果只是 CIN1,醫生都會建議先追蹤觀察,因為 CIN1 很高機率可以靠提高免疫力回到正常。但到了 CIN3 就比較難自己好,通常建議會開刀。
但我是卡在中間的 CIN2。CIN2 有可能自己好,也有可能不會,必須長時間密切追蹤。港星梅艷芳當初就是確診 CIN2,但是因為不明因素沒有積極治療,最後才拖成子宮頸癌,遺憾離世。
我後來選擇先追蹤半年。然而,六個月過去了,再做一次抹片,仍然是 CIN2,醫生說看似沒有好轉跡象,那不如就考慮開刀吧。
於是在今年五月,我動了人生第一個手術,「子宮頸圓錐切除」(LEEP)。
子宮頸圓錐切,就是拿一個電圈,將子宮頸上有問題的部分切下來,大概一到兩公分。
開刀那天,我爸媽一大早就陪我去醫院等候。我換上了醫院的長袍,坐在候診室等候手術叫號,一向神經質的我媽,看起來比我還緊張,但我爸卻一副老神在在,還買來了麥當勞早餐在旁邊吃,邊吃邊聊,讓我安心了不少。
叫到我了,我被推進手術室,幾個護士圍在我身邊,幫我接上各式各樣的儀器線路,最可怕的部分應該是在我手背上插針吧,那對我來說,只比把針插到指甲縫裡還不恐怖一點。一切就緒後,醫生還沒出現,但護士說要幫我麻醉了,我說好。麻藥從點滴進入體內,護士話說完不過三秒鐘,我就抵擋不住地陷入了深深的睡眠。
醒來時,人已經在移動的病床上了,我記得嘴裡喃喃唸著什麼英文,意識到自己清醒後,又對旁邊的護士說了謝謝。然後又沈沈睡去。再次醒來,我仍躺在床上,只是被棉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覺得很溫暖,好像新生兒一樣安心。
躺沒多久,開始覺得不耐煩了,於是起身呼喚護士。看了看時鐘,沒想到從我被推進手術室到現在,感覺很久,但其實才一個多小時而已。
下半身基本上沒什麼痛楚,只是深處隱隱約約有種麻麻的感覺而已。我到廁所順利排尿後,護士就放我回家了。
術後,醫生說一個月不可以有性行為,也不能提重物或穿高跟鞋,以免發生傷口裂開事件。但是,術後我完全沒有感到痛楚,兩個禮拜內甚至一滴血都沒流,再加上整個手術過程我完全沒看到醫生本人,所以還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開刀。
在那之後,我花了兩個月才把身體調養回來。「子宮頸圓錐切」理論上雖然是個小手術(實際開刀時間大概 10 分鐘以內,當天開完當天回家,過去甚至還是門診手術),但是我覺得身體還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連月來的精神壓力,導致我下體不痛,反倒是偏頭痛不斷發作,整個人也是病懨懨的,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但整個人就是狀態很差。
因為疫情,過了一個多月我才回醫院回診,去看圓錐切的組織報告。
切片邊緣都是乾淨的,接下來只要半年追蹤一次,連續三次都正常,就改回一般做抹片的頻率就好了。謝天謝地。
經歷了這將近一年的驚魂後,變得更重視與珍惜以前不在意的事情。例如,覺得一個人能每天固定做瑜伽,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去健身房重訓隨時可以,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那代表你的身心狀態強到足夠支撐這些日常鍛鍊。又例如,現在只要每天早上起來時神清氣爽,一天下來沒有頭痛或哪裏不舒服,排便順暢月經正常,就會覺得那真是一個勝利的一天。
忘了在哪裡看到,「健康」不是「不要生病」就好,「健康」是透過適當的運動、良好飲食與睡眠習慣,讓自己維持在個人體質「最巔峰」的身心狀態。這個觀念,完全顛覆了我過去對於照顧自己的「佛系態度」,使我現在更有意識地在生活。
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讀到這裡的女性讀者,不要忘了定期去做子宮頸抹片,也不要忘了時時照看自己的身心!以下整理出經歷了婦科一年驚魂後,學到的一些事情:
1/ 雖然政府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開始定期做抹片,但其實只要妳一開始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會染上 HPV 病毒,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個人情況做調整。記得有看過案例是,一個女生很早就有性經驗,結果 20 出頭就出現癌前病變。我認為雖然不需要過度擔憂,但是有意識地關注這件事非常重要。
2/ 雖然「癌前病變」聽起來很可怕,但是從 CIN1 到 CIN3 的進程多數非常緩慢,進展到侵襲性子宮頸癌更是需要非常多年的時間,所以根本不必諱疾忌醫或是恐慌。應該想說,現在醫療已經進步到可以偵測到最早的「不對勁」,並且提供即時斬草除根的方式,這根本就是現代人的超級福利吧!
3/ 一個人可能同時感染多種 HPV,HPV 目前沒藥醫,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消除,因此建議平常就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不要抽煙喝酒,壓力熬夜等等,也不要覺得人生中某些討厭的人事物忍過去就好,環境不好就要趕快斷捨離,世界上沒人值得你氣出病來
4/ 性伴侶多的人,感染 HPV 的機率可能高一些,但是這不代表性伴侶數少的人,就不會感染 HPV。這種東西就是有就會中,有人可能性伴侶人數好幾個人,但他沒中就是沒中,也有人性伴侶只有一個人,但就這麼倒霉中了
5/ 如果你的抹片報告是發炎,記得要再回診治療發炎,然後再做一次抹片。因為抹片有一定的「偽陰性」機率,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6/ 癌前病變的治癒率將近 100%,而且整個治療過程完全無痛,所以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去面對,有事情早點解決,總比晚發現好!為自己勇敢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子宮頸 #抹片 #健康 #婦科
卡 內 基 理論 在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皇牌裝修防伏班 舊生分享 ◤
Wendy Wu:「今天上完防伏班,收到很多平時沒有接觸的資訊,對裝修很有用。資料很多,一天未必能夠吸收,幸好有資料重溫,Simon在堂上亦耐心解答問題,又有同學會支援(雖然還未用到),整體感覺不錯,值得推薦。」
裝修時7樣你不可不知嘅伏位!
💡每月專題講座,建材專家教你揀料知識
💡1️⃣4️⃣0️⃣個裝修中伏位,等你唔中咗伏先煩點處理
💡50個裝修概念 / 術語 / 特別建材,令你嘅裝修與別不同
💡30間值得推薦嘅裝修建材同品牌,兼有學員獨家
💡10個常見裝修爭議,教你點樣避免同拆解
💡選漆 / 揀磚小貼士,學識基本配襯理論
💡Q&A時間,為你個別解答疑難
【防伏舊生會】報讀全日班,即可免費加入「防伏舊生會」,獲導師及群內過千舊生戶主智囊團支援。
【100%滿意保證】保證課程物超所值,有任何不滿皆可於上午課程完結後提出即場全數退款。
【大量裝修實戰範本】隨實體課附送:選漆/揀磚小貼士eBook、16種設計風格色卡表、全屋電掣參考清單、裝修預算參考範本等等。
睇睇邊個上堂時間啱你:https://bit.ly/3Bm0N4u
========================
想自己DIY維修又怕唔識整衰?為香港人而寫嘅 #DIY家居維修工具書《家居維修翻新50問》面世啦!📚
圖文並茂,>100 條影片QR code,簡單易上手💪
憑單據報名 #裝修學院 家居維修DIY班仲有$100優惠!🤩 各大書局、裝修MALL有售:https://bit.ly/3yDU19b
=========================
👷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
📐【裝修爛尾要搵幫手】https://bit.ly/3tzu5sU
📚【專欄文章】http://bit.ly/2LyQXno
📺【Deco-TV】http://bit.ly/2ZuGIWi
📐【我要裝修】http://bit.ly/2Ln9HGk
🛒【Mall優惠】http://bit.ly/34qchEl
#幫你揀選最適合你嘅裝修佬 #裝修 #裝修佬 #裝修案例
卡 內 基 理論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巴菲特價值投資 #滾雪球的財富人生 #成為有錢人必懂時間複利 #專業有價創造品牌力 #不可或缺核心競爭力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levqu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6開課!】《關係探索工作坊》用隱喻鬆動卡住的關係,讓愛流動~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18
[ 12/5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10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9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參考資料:
一、作者 王瀟。《五種時間》。中信出版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1pKAnKFxnU/hqdefault.jpg)
卡 內 基 理論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為了紀念六週年,以善於察言觀色的女性身份
搶先一步現身迦勒底的謎之從者。
其力量與魅力至今仍被謎團所包圍的S·P·Y。
無論怎麼看她都是曾經與迦勒底敵對的那隻高揚斯卡婭,但已經不再是Beast幼體,而是純粹的萬能美女祕書(光)。雖然她本人是這麼說的……?
身高/體重:168cm·55kg
出處:Fate/Grand Order
地域:俄羅斯
屬性:秩序·惡 性別:女性
「您的委託是『高效率的支配』吧?
請交給我吧。不偏向善,也不趨於惡,我將公正、冷靜地支援和管理Master的生活。 」
於公元2017年甫一嶄露頭角,就在短短一個月內成為世界數一數二民用軍事公司的NFF服務的CEO,同時也是一名實力和成績No.1的特工。
以『自由奔放的野性』為方針,妖艷地玩弄人類的迷人美女。
雖然她評價人類一舉一動都很骯髒,但也並非因為骯髒就討厭。正因為骯髒才顯得有趣。沒錯,就是娛樂、遊戲、經營。
「只是剿滅全人類的話,其他人也能做到,不是嗎?
我可是從玩賞之惡中誕生的。
就這麼簡單地“清算罪惡”後打道回府,我的恨意可沒有這麼淺薄呢♡」
就像這樣,她對任何事情都感到愉悅,
所以攻擊人類也會變得拐彎抹角起來。
她想了各種各樣能凌辱人類的方法,最終想到了
「讓玩賞之物管理人類,使其漸漸退化的方式說不定是最具屈辱性和反道德性的?」
於是,她選擇了進化成適合支配人類的『兵器女神』這條道路。
◆
原本第八條尾巴打算收錄『異星之神』的情報,
而最後的第九條尾巴打算收錄『迦勒底的Master』的情報。
但因第六條尾巴發生了意外,故當場變更計劃→將工作變更為最終目的的『某一計劃』。
NFF服務的真正目的,究竟是——
她一直以來都過著野性的生活,自尊心很強,
因此有著“無論對方是誰,只要得到利益一定會回報”、“一定遵守約定”的規矩。
在1.5部期間,她曾在人類社會以企業經營顧問的身份活躍並取得了成功,這正是她的性格使然。
○對Master的態度
實現Master表面上的慾望,同時踐踏Master本質上的希望(將來的夢想、理想的自己等)……的態度。
和這只高揚斯卡婭簽訂契約的人類,從那天起會成為成功人士,每天都開開心心地度過,但最終會被奪走一切,陷入絕望,變為喪失鬥志的廢物。
但是。因為過度驕縱所以沒能成為理想的自己……剛一發現機會就溜走了……Master經歷這些後,漸漸陷入絕望,而看著Master如此沉淪的高揚斯卡婭便感覺到了生活價值。為了能再次體會那種生活價值,她會做出各種努力來讓Master恢復到原本的狀態。
綜上所述,挫折→奮起→挫折→奮起的無限循環開始了。
最終究竟誰得誰失,就要根據Master作為人類的能力了。
○騎乘:B
就追趕時代潮流的女性而言,帥呆了。
○單獨行動:EX
令人驚訝,也是令人悚然的是,光之高揚斯卡婭不需要Master。
她服從Master命令的理由只有一條。 『與人類不同,約定(契約)不得打破』的自尊心。
○單獨顯現:C
身為SPY的證明。放浪者能力。
無論怎樣的異世界·異常識,擁有Beast屬性的高揚斯卡婭都能到達。
曾是Beast幼體的高揚斯卡婭靠使用這個技能,無論異聞帶還是白紙化地球都能夠輕鬆轉移,但現在因為等級大幅下降,似乎不能再像之前一樣輕鬆轉移了。
○變化:A
本來是提升防禦力的技能,高揚斯卡婭為了間諜行動經常使用這一技能。
○兔子革新者:A
更好地運用為了繁榮而被編排出的系統,
創造出折磨(驅使)人類的循環
的權能……她傲氣十足地這麼說,但只是興趣、才能而已。
『靈裳重光・79式擲禍大社』
階級:C 種類:對界寶具
有效範圍:1~9999 最大捕捉:一座都市
Izutoura Sevendrive。
日式讀法是『Reishoujuukou Nanajuukyuushiki Tekikataisha』。
召喚NFF旗下企業——玉藻重工引以為豪的優秀兵器,NF-79式壓制型戰車殲滅敵人。
NF-79式既是車輛名字,同時也是供奉高揚斯卡婭的神社的名字。
據本人所述,射出的巨型導彈仿照了『擲果盈車』的典故。
雖然擁有大神社之名,但這不是為了彰顯高揚斯卡婭本人的神德,而是損害她的神德,或是彰顯自己是聖人的敵對者。
殺戮技巧(人):A
數學鼻祖之一阿基米德
保有技能的亞種。
阿基米德創造了本人並不期望實現的『超越這個時代技術水平的殺戮兵器』,但高揚斯卡婭卻對此有所期望,從而獲得了這個技能。
能自由使用這個時代人類的兵器,威力『達到人類使用時的數倍』的技能,它能瞬間發揮出自然因果報應的循環(原本是緩慢地、需要花數百年時間才能發揮出的東西)。
它非常適合作為原Beast幼體持有的技能,理論上,它證明了『這個時代的人類無法與之抗衡』。
話雖如此,這終究不過是為了向人類彰顯優勢的技能,當對方是從者或怪物時,這個技能的作用就不這麼絕對了。
Beast是指從『人類發展過程中誕生的罪業』中所滋生出的罪惡,作為BeastⅣ候選者的高揚斯卡婭就是其中之一。
這只高揚斯卡婭是『被人類迫害的東西・人類用於迫害的東西』之中的『用於迫害的東西』。
……即為網羅一切『人類所創造出的殺傷性用具』的神靈。靈基升至第三階段後,她自稱兵器大神,以對孕育出玉藻前傳說的文化表示尊敬。
她擁有使用人類創造出的所有兵器的權利,此外,還擁有將其性能發揮至極限的權能。
她雖然變成了光屬性,
但討厭人類這點依舊沒有改變。
即便不至於做到『剿滅人類』的地步,也至少是『要給得意忘形的人類好好上一堂課』的態度。
她是集合了『■■■■■■■』的複仇者。
雖然她是自然界報復機構擬神化的存在,但也許是因為以玉藻前為原型,像是『那先不提,我要享受自己的人生嘍☆』這種盡情享樂的性格也很明顯。
還有個最重要的秘密,就算她再怎麼是人類的敵對者,再怎麼沒有結婚的意願,玉藻前所擁有的『侍奉體質』也是不會消失的。
順帶說一句,她不是狐狸(Fox),而是兔子(Bunny)。
#FGO #光之高揚斯卡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zzDf6BLLSA/hqdefault.jpg)
卡 內 基 理論 在 王大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生命紀實
#光弦現象 #夢境邊界 #生命粒子 #弦理論
生命粒子(夸克)的光弦現象(夢境邊界消融現象)
light string of Quark the reforming of dream and reality
/.紀實 王大喜(Rasta Wang)
*參考:「弦理論,string theory」
*參考:2019/12/30工作及生命紀實
「淨粒子經由光加速後會創造時空,與Carter Emmart聊生命經歷。」
https://youtu.be/lPipF5zSrLY
與朋友卡特•艾瑪特,特別的對話及發現,聊天原始對話請至PodBean”Rasta Wang”,
Special discovery with Carter Emmart,
知道更多關於,卡特·艾瑪特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文視覺藝術總監
請至TED官網或維基百科查詢
Learn more about Carter Emmart
https://www.ted.com/speakers/carter_emmart
https://youtu.be/MlOjSQeO1Dg
* 註:2020/01/13「創世紀」與光,「元素空間」中禁止攜帶”已知“物質或觀念,否則將製造噩夢於他人的潛意識中!/.王大喜(Rasta Wang)
https://youtu.be/wXMMvIH-YUc
*註:2020/01/08淨粒子經由光加速後,創造時空的現象!共時性。/.原著與紀實 王大喜(Rasta Wang)
https://youtu.be/LvmvNNvSaoU
*今日章節;Daily Chapter:
「約翰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和他寶座前的七靈, 看哪,他駕雲降臨! 眾目要看見他, 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 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 這話是真實的。阿們! 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說: 「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 我轉過身來,要看是誰發聲與我說話;既轉過來,就看見七個金燈臺。 腳好像在爐中鍛鍊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 他右手拿着七星,從他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面貌如同烈日放光。 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着死亡和陰間的鑰匙。 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 論到你所看見、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個金燈臺的奧祕,那七星就是七個教會的使者,七燈臺就是七個教會。」」
啟示錄 1:4, 7-8, 10-12, 15-16, 18-20 CUNP-神
「John to the seven churches that are in Asia: Grace to you and peace, from him who is and who was and who is to come; and from the seven Spirits that are before his throne; Behold, he cometh with the clouds; and every eye shall see him, and they that pierced him; and all the tribes of the earth shall mourn over him. Even so, Amen.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saith the Lord God, who is and who was and who is to come, the Almighty. I was in the Spirit on the Lord’s day, and I heard behind me a great voice, as of a trumpet saying, What thou seest, write in a book and send it to the seven churches: unto Ephesus, and unto Smyrna, and unto Pergamum, and unto Thyatira, and unto Sardis, and unto Philadelphia, and unto Laodicea. And I turned to see the voice that spake with me. And having turned I saw seven golden candlesticks; and his feet like unto burnished brass, as if it had been refined in a furnace; and his voice as the voice of many waters. And he had in his right hand seven stars: and out of his mouth proceeded a sharp two-edged sword: and his countenance was as the sun shineth in his strength. and the Living one; and I was dead, and behold, I am alive for evermore, and I have the keys of death and of Hades. Write therefore the things which thou sawest, and the things which are, and the things which shall come to pass hereafter; the mystery of the seven stars which thou sawest in my right hand, and the seven golden candlesticks. The seven stars are the angels of the seven churches: and the seven candlesticks are seven churches.」
Revelation 1:4, 7-8, 10-12, 15-16, 18-20 ASV
(目前專注於療癒及生命紀錄,也恢復線上諮詢及捐款,如需手術請至以下官網詳閱。☀️🙏)
Donation for us as below(樂捐):
台幣帳號:
戶名:王大囍
銀行代號:808
銀行名稱:玉山銀行內湖分行
帳號:0462968127363
台幣帳號:
銀行代號:048
銀行名稱:王道銀行
帳號:01000115473288
美元帳號:
戶名:王大囍
E.SUN Multi-Currency Deposit
存戶帳號:0015879086033
比特幣戶頭存戶帳號bitcoincash:
qz69f84z8wtaczaec3c54c8eal8gh4u50v724sgyve
Dream Walker: RastaWang.com
(夢行者,™,醒夢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DA_zsWih0/hqdefault.jpg)
卡 內 基 理論 在 【戴爾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課程,帶領你掌握自己未來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卡內基 全部課程列表 https://bit.ly/39Rfy0O 卡內基 企業訓練顧問服務 https://bit.ly/33T2xCD個人成長免費一對一諮詢 https://bit.ly/2Vrbzmr 卡內基 ... ... <看更多>
卡 內 基 理論 在 卡內基讚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區塊鏈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卡內基理論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卡內基金科玉律、卡內基讚美、卡內基憂慮就來區塊鏈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卡內基理論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卡 內 基 理論 在 [心得] 卡內基說話之道: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簡介
《卡內基說話之道》由 Dale Carnegie (以下簡稱卡內基)所著。卡內基是西方現代人
際關係教育的奠基者,他在 1936 年出版的本書,在這 70 年來始終被視為社交技巧的經
典之作。卡內基開創了一套融合了演講、推銷、為人處世、潛能開發唯一體的成人教育方
式,並於 1987 年時由黑幼龍引進台灣。
書籍簡介
《卡內基說話之道》在台灣的第一版翻譯為《人性的弱點》,原文書名為《How to Win F
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本書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勵志書之一,最初在 1936
年出版,至今在全球已經售出超過三千萬冊,甚至於將近 80 年後(2011 年)還被時代
雜誌選為最有影響力的 100 本書之一。
《卡內基說話之道》共分為六篇,共三十八章加上一節附錄。在本篇心得的最後,我會附
上我閱讀本書時做的章節筆記,歡迎各位參考。本書貴為經典,但仍然是將近 90 年前的
作品,其寫作手法與內容實例自然不會有現代的書籍那樣多元精彩。且閱讀這本書時,我
感受到其觀念一直在重複,也就是三十八個章節其實並不全然是三十八堂截然不同的課程
,底層邏輯可以歸納成幾項簡單的核心思想。
基於以上理由,本書整理會以我歸納出的五個原則做架構,而非依照本書的編排以及作者
本身的邏輯。如果對於章節排序有興趣的朋友一樣可以在文末的章節筆記中查詢。
內容簡介
#關係與交往皆根基於「尊重」,以及如何讀好本書
如果要用一個詞代表《卡內基說話之道》這本書,勢必是「尊重」二字。
具體整理出有關「尊重」這個詞相關概念的內容,是本書最大的價值之一。但在我們開始
解剖本書之前,我想借用本書的前言,說明想要充分利用本書時建議擁有的心態。卡內基
這樣說:「如果你想在這本書中獲取最大的益處,就必須具備一個基本條件:驅使你深入
學習的衝動,一種要增強你人際溝通的強烈願望。」這本書的雞湯味、勵志性質、指導式
說教的程度很高,如果讀者要帶著批判與質疑的態度來閱讀的話,那我想,這些人顯然是
挑錯材料了。這可是 90 年前的作品呢!有更多與人際關係相關的心理學理論與最新的社
會實驗可以讓他們發揮所長。面對本書時,我認為應該抱持著吸收那些近百年還是毅力不
搖的普世道理的態度去閱讀,而不是看書中一些顯然不符合現代觀念的部分敘述。
談完心態,接下來讓我們談談本書的核心概念:「尊重」。
顯然,這絕對不是一個艱澀難懂的詞彙,可是要詳細的談論它也是一件不小的工程。接下
來我將採用在《黑天鵝效應》中讀到的「陰性建議」與「陽性建議」的方式,將本書的內
容分成兩種類別。
#關於「尊重」的陰性建議:那些不要做、不建議做、應該避免的事情
壹、不抱怨、責怪他人,更不輕易地批評與斥責他人
「一個人是永遠無法徹底說服另一個人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句話?越是尖銳的批評
與斥責,越是無法取得自己想要得到的那種好的結果。想想自己小時候被父母、被師長批
評之後心理產生的那種反抗;想想在上一次與朋友辯論時事議題時,朋友指著我們鼻子大
聲論道時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想想最近幾次確實是自己犯錯但上司或長官得理不饒人的那
種討厭模樣。如果你有具體體驗過這種情感,那你一定能理解批評別人是沒有長期好處的
。
魯賓遜教授這樣描述這種情形:「在生活中,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
一些生活習慣,以及對世界的態度。但假若有人指出我們做錯的事情時,我們就會面子掛
不住並且惱羞成怒,對那個指出我們錯誤的人心生怨恨。之所以如此,並非我們對那些壞
習慣有強烈的偏好,而僅僅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尊受到了傷害。我們並不只是反對被人指出
錯誤,而是根本就不願意看到有人來糾正我們的錯誤。」
批評和責備他人會讓對方在心理上增加一層防護,被批評的人會因為受到批評而竭力為自
己的錯誤辯護。我們要明白這樣的事實,當我們批評指責他人,他們也一定會為自己辯護
,甚至反過來指責我們,即使他的論點毫無根據。換個方向思考,為什麼我們要批評、斥
責他人?不就是希望他人改變嗎。那,如果批評這種方式顯然是達不到我們的目的的話,
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當我們有錯的時候,我們自己有可能會承認;假若對方給予我們承
認錯誤的機會,而不是猛烈的批評,我們則會從內心感激他;根本不需要他的提醒,我們
自然就會承認了。
所以,卡內基建議我們:與其譴責別人,不如試著去理解他們。讓我們試著找出他們為什
麼這麼做,這比責備更有益,也更值得關注。我們該謹記,在一段人際交往中,我們並不
是在與邏輯生物打交道,我們面對的是充滿情感、偏見、受傲慢和虛榮心驅使的生物,所
以關懷永遠比斥責來的有效。
貳、不要與他人爭論
如果你同意上一條原則「不批評、不斥責」,那第二條原則對你來說應該是顯而易見的道
理。世界上只有一種在爭論中獲得勝利的方法,那就是盡量避免與他人發生爭論,而且要
像避開響尾蛇和地震那樣去避免爭論。為什麼?班傑明富蘭克林說的好:「假如你在生活
和工作當中經常和他人爭辯,也許偶爾能夠取得暫時的勝利,但那勝利卻是虛無的,因為
你將因此而永遠地失去他人對你的好感。」
要知道,爭論中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贏家。如果在爭論中你失敗了,那當然就敗了,沒什麼
好說的;如果你在辯論中獲得了勝利,究其本質而言你依然是失敗的:因為即使你使對方
的論點變得千瘡百孔、一無是處,那又怎麼樣?你因此揚揚得意,而對方卻因為你使得他
毫無顏面而怨恨你。林肯也深刻的體認過這個道理:「所有想成就大事業的人,不會在私
人的爭執上耗費時間。因為他知道無謂的爭執不會有助於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人發火,
讓他的理智失控。」與他人相處,只要運用恰當的談話技巧,在對方出現錯誤時,不直接
指出他的錯誤所在,就能夠有很好的效果。要記得,贏得爭論的方法,就是避免爭論。
如果要在生活中執行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顧客、朋友、丈夫或妻子,在細小問
題的爭論上經常勝過我們。甚至是讓反對者也勝過我們,耶穌說:「要愛你的敵人。」換
句話說,就是要讚美你的反對者。不要和你的顧客、丈夫、妻子或者競爭對手爭辯,不要
輕易指責別人的不是,不要激怒合作者或不和你合作的人。
#關於尊重的陽性建議:那些建議做、應該做、必須做到的事情
參、領會傾聽的藝術
「認真地傾聽是對他人的尊重,甚至是恭維。」你有試過在一個發火的人面前,認真的聆
聽,並且站在他的角度贊同他觀點中合理的部分嗎?一個人,無論他怎樣挑剔,指責別人
的時候怎樣激烈,都無法在一個有耐心和同情心的傾聽者面前繼續強硬。安靜的聆聽,或
許是一場順利進行的對話中最必不可少的元素。別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在討論時事
,聽到與自己價值觀不合的敘述也別急著否認,還記得第一章提到的「不批評不斥責」嗎
?首先,我們需要能夠安靜地聽別人講話,然後,才能成為一個讓人喜歡的人,別人才會
樂意聽你說話。
曾經看過一種表達自己有在認真聆聽作法:在別人說完一段話之後,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覆
述一次,並詢問對方這樣的理解是否符合他的觀點。這樣做起到了確實在聆聽,並且尊重
對方的作用。當然,除了聆聽之外,正在進行的對話以及適當的回應也相當重要,做一個
好的傾聽者,鼓勵別人談論自己,和別人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多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經
歷以及取得過的成績。所有人都需要一個傾聽者,所有人都希望看到別人對他的話題感興
趣。
肆、從友善待人開始
假設有這樣一個人,實際上他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確實存在,他內心對你已經抱有成見
,對你有厭惡的情緒,即使你找出所有最有道理的理由,也無法讓他接受你的觀點。使用
強迫手段是無法使他接受你的意見的。但要是我們退讓一步,用真誠的態度,友善,溫和
的話語和他進行溝通,那麼你和他之間的衝突就有可能化解。我們要先尊重其他人的意見
。在無法取得他人認同的時候千萬不要說:「既然你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就證明給
你看。」你說這樣的話就等於再說:「在這件事情上,我就是比你聰明,而且我還能夠找
出證據證明你的錯誤。」這是一種挑釁的行為,一定會引起對方的極度反感與不舒服,不
用等你拿出證據他已經準備好迎戰了。
在一段關係交往中,如果我們做對了,我們就要巧妙婉轉地讓他人贊同我們的觀點。但如
果我們錯了,就得迅速、坦白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只有愚蠢的人會在自己犯錯時,盡力地
為自己所犯下的錯進行申辯,而一個主動承認錯誤的人,卻能讓自己出類拔萃,並給對方
一種尊貴和品德高尚的感覺。 許多人,當他們想要別人贊同自己的意見時,就是話說得
太多了,把話說過了頭,所以達不到想要的結果;或當你並不同意對方的看法時,也許會
忍不住要插嘴,但是請你不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很危險。當對方還有很多看法想要訴說
的時候,他的注意力不會集中在你的身上。
友善待人就是尊重他人,也可以理解為顧全對方的面子。我們要面帶微笑,如果是第二次
見面的朋友,我們要親切地叫著對方的名字。事實上,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有一個很重
要的規則,要是我們在生活當中遵循了這一規則,他就會為我們帶來無數的朋友與永久的
快樂。反之,要是違背了這一規則,我們就會遭遇到難以預料的困難。這個規則就是:「
要讓他人永遠地感覺到他自己很重要。」
那要如何做到呢?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我們所遇見的每一個
人,包括我們本身,都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別人優秀得多。所以,如果我們要深入他的
心靈,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讓他感到我們願意承認他在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裡無比高貴,
因為我們自己本身也想被別人承認我們在他人內心世界裡無比高貴。多多去讚美別人,真
誠的關心別人,談論別人感興趣的事,這些是能讓對話順利進行的原則,也就是所謂的友
善待人。
伍、發自內心真誠地讚美別人
為何要讚美別人。因為成為重要人物的渴望,是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欲望之一。你可以稱
之為自我實現或是大我,總之每個人都有渴望被重視的需求。又,能夠讓人心甘情願去做
任何一件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滿足他的所需。那要如何滿足「被重視」這個需求呢?那
就是發自內心的去讚美別人。
要是你從來沒有研讀過心理學著作也不必擔心,因為你根本就不必去讀它,你只要懂得發
自內心地真誠關心他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關注每一件細小的事物,友善地對待每
一個在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在生活中不懂得關心他人,對他人從來不感興趣的人,他的生
活必將遭受嚴重的阻礙與困難。這樣想就好了,一個在生活中不懂得關心他人,對他人從
來不感興趣的人,他的生活必將遭受嚴重的阻礙與困難。
誒,不是在談讚美嗎?怎麼突然變成關心他人、關心細節了?這是因為所謂的讚美,並不
侷限於言詞,關係中任一方的行為與態度都可以化身為讚美之意。舉例來說,老羅斯福總
統的貼身男僕沒有看過一種鳥,便向老羅斯福請教這隻鳥的資訊。當然,老羅斯福鉅細彌
遺的敘述給了這位男僕聽。不過,就在這件事發生的不久之後,男僕休息在家時,突然來
了一通電話,是老羅斯福打來的,他說:剛好前幾天討論的那種鳥停在羅斯福家前庭,有
空的話現在可以過來觀察看看。
你看,難道這通電話不是一個讚美之意嗎?這通電話其實代表著「你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
人,我們的談話我都放在心上」這難道不算是一個滿分的讚美嗎?就算你真的想要批評別
人,也別忘記先讚美他一番。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讓一個人某些方面的缺點有所改善,你
要讓他知道,他已經在這些方面具備一些優點了。無論是誰,只要你對他的某方面能力表
示讚許,並且得到他的尊重,那麼,他就會願意接受你的指點。
心得
本書的所有內容基本上可以濃縮成以上五個原則。
當然,閱讀這五個原則時你也會覺得似乎都有相通之處,很難說這一章的主題跟上一章沒
有關聯。我閱讀起來的感受,就像是卡內基在繞著一個名為「尊重」的巨型物體轉圈,並
且每走一度就寫下一次他觀察到的模樣。甚至他觀看這個物體時像是沒戴好眼鏡般,描述
出來的形象對於我來說過於朦朧與抽象,因此我很難為這本書下一個比「尊重」這個高大
上的詞更合適的核心定義。
在資訊多樣化,又充斥著一堆知識節目的現在,這本書提及的內容早就被發揚光大且補充
進更為精彩的事例、心理學的蓬勃發展也讓我們在溝通時有更多得心應手的武器,這些東
西都是本書所不具有的。那念這本書有意義嗎?我認為是有的。在《與成功有約》中,柯
維說:「你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世界上存在著一些亙古不變的真理。」而卡內基這本書
中所提到的內容,如果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所耳聞,那就代表這些道理經歷了近百年的
檢驗仍然適用。
於是,我認為這本書的唸法,不是要念那些超出自己知識範圍的新交際理論,而是要念那
些自己早已熟知,且現在又重新看到的原則。文末,我附上每一章的標題以及簡單的章節
筆記供各位參考,歡迎大家參閱。
章節筆記
第一篇 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
第一章 喜歡批評就沒有朋友
本章介紹了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不抱怨、責怪他人,更不輕易地批評與斥責他人。」先
不談這個內容,我們先看看卡內基的寫作手法,光是為了闡述這一個簡單的道理,本章就
舉了不下十個事例與名人的語錄。我猜測大量的故事與實例配上經典的語句作結論會是貫
穿本書的寫法,。這也是現代雞湯書籍的主要寫法,但卡內基的舉例廣泛,又涉及諸多名
人,給讀者的說服力就極高。接著我們談談本章內容:不隨意評議他人應該是做人的守則
,但我們時常做不到。卡內基在一開始羅列了許多罪犯,並且描述了他們不檢討自身反而
怪罪社會的現象,接著再舉了幾個名人是不會去怪罪他人的,以此形成對比。那為什麼不
要批評呢?從本章我得到一個極有說服力的答案:「因為沒有用。」批評和責備他人是沒
有意義的,因為那只會讓人在心理上增加一層防護,並且被批評的人也會因為受到批評而
竭力為自己的錯誤辯護;我們要明白,批評就像信鴿,他們最後還是會飛回我們身邊。所
以,我們要明白這樣的事實,當我們批評指責他人,他們也一定會為自己辯護,甚至反過
來指責我們。我認為從這種「功利」的角度看對我自己是最有說服力的:為什麼我們要批
評、斥責他人?不就是希望他人改變嗎?那,如果批評這種方式顯然是達不到我們的目的
的話,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與其譴責別人,不如試著去理解他們。讓我們試著找出他們
為什麼這麼做,這比責備更有益,也更值得關注。「如果你想激起一個人的憤恨,使他對
你痛恨十年甚至到死,那麼你就放任自己,對他人說些刻薄的斥責與批評吧」我想,我們
都該記住,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是在與邏輯生物打交道,我們面對的是充滿情感、偏見、
受傲慢和虛榮心驅使的生物,所以關懷永遠比斥責來的有效。願我下次情緒上來的時候,
能夠優先想到指責與批評是沒有用的。
第二章 人際交往的秘密
上一章介紹的是「不要批評、斥責他人」算是一個陰性建議,這一章卡內基更進一步,告
訴我們一個正面的建議:「與人相處,要發自內心真誠地讚美別人。」這章先討論了為何
要讚美別人。因為「成為重要人物的渴望,是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欲望。」每個人都有渴
望被重視的需求,而能夠讓人心甘情願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滿足他的所需
。那要如何滿足「被重視」這個需求呢?那就是發自內心的去讚美別人。在本章後半段,
卡內基比較了讚美與阿諛奉承的差別:阿諛奉承的那一套,對聰明人是不起作用的,那只
是虛假、淺薄而且自私的作法,那樣做只會一次又一次失敗。相反地,發自內心的讚美,
卻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最後,上一章心得一開始對於寫法的推論應該是對的,連續兩章都
是這樣寫成的。
第三章 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問題
本章在介紹如何說服他人。當你對別人有要求時,請牢記:談論對方所需要的,並且提出
建議,這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影響他人的方法。我認為這一章的內容可以延伸成《華頓商學
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中提到的「交換評價不相等的東西」。當我們想要去說服他人的時
候,我們往往最在意的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但是,我們最在意的往往不是他人最
在意的,他人最在意的也是「他人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於是,站在別人的位置上去思
考事情,知道別人的意願和目標,再作出決定就是一套處事的原則。當你打算勸說別人去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妨在開口前先問自己:「我怎樣做才能讓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做這件
事?」也就是先給出對方覺得重要的事物,才有機會讓對方順便做出我們想要對方做出的
改變。
第二篇 如何贏得他人的喜愛
第四章 真心地關注別人
本章算是建立在上一章結論之上的論述。上一章提到「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那
要如何做到呢?這一章給出的答案是「真誠地關心他人」。要想讓別人喜歡上自己,必須
遵守的第一項原則就是:發自內心地對他人以及他所從事的事情感興趣。無論是針對對方
的需求,或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瑣事,保持對生活以及朋友的興趣以及好奇心就是這章想說
明的事。本章有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深刻:老羅斯福總統的貼身男僕沒有看過一種鳥,便向
老羅斯福請教。當然,老羅斯福鉅細彌遺的敘述給了這位男僕聽。不過就在這件事發生的
不久之後,男僕休息在家時,突然來了一通電話,是老羅斯福打來的,他說:剛好前幾天
討論的那種鳥停在羅斯福家前庭,有空的話現在可以過來觀察看看。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關注每一件細小的事物,友善地對待每一個在自己身邊的人,這正是老羅斯福總統的
人格魅力所在。對他人熱情、友好的處事態度,是讓我們獲得朋友最快捷的方式,當然,
這些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與人相處原本就應該是一個需要擁有原則,並且維持底線的行動
。本章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與人相處其實必須耗費一定的力氣與心神,除非已經能讓關
心他人、不批評、讚美、從他人角度著想等等原則內化成系統一般的反應,不然這些原則
都是需要花費成本去遵循的。卡內基舉的例子是生日,他會在每年的新年曆上寫上他所有
朋友的生日,並且在當天送出祝賀卡片。那我呢?我通常是等到臉書跳通知,或是朋友限
時有祝賀的時候我才知道那天是他的生日,才簡單傳一句生日快樂這樣。本章提到:「如
果我們想為自己贏得朋友,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為他們著想,體恤他們的感受,無論為此花
費多少時間都是值得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第五章 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本章的標題是「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其作法是「保持微笑」。卡內基在他的訓練班上這樣
建議學員:「每一天,無論任何時候,無論遇到誰,都露出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我想
微笑這件事不需要多做著墨,應該是一件基礎而人人皆知的原則(話說回來,目前為止的
五個章節哪個不是人人皆知的普世原則呢?只是從來沒有明確的條列出來且當作原則去遵
守罷了。)這章比較有趣的內容是在討論類似「具身認知」的內容:「一個人的行動應該
跟隨他自己的感受。但實際上,行動和感受是並肩而行的。所以,當你想快樂起來時,可
以強迫自己快樂起來,這樣就真的可以快樂起來。每個人都想得到快樂,都在尋找得到快
樂的方法,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人快樂起來,那就是明白快樂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外界給予
的。」所以不是因為心情好才微笑對人,而是因為想要微笑對人才會引起心情變好的現象
。更進一步的說,那些沒有給他人微笑的人,自己更需要他人的微笑,因為情緒是可以渲
染的。最後,留一句我在本章摘錄下來的佳句為這一章做總結:每天,從你走出自己家門
的那一刻開始,抬頭挺胸,把你的下巴往內收,讓你的胸膛肺葉裡充滿新鮮空氣。每當你
遇見一個朋友,與他握手時,必須全神貫注地把你的祝福與愛傾注於你的手掌裡。不要怕
他人誤解,不要想那些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要和你敵對的人進入你的意識中,就這
樣,認真地跟你的朋友握手。試著去對他人微笑,就是微笑與愛,不要包含其他任何雜質
,試試看吧。
第六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
記住他人的名字,想當然,也是一個大家所熟知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守則」。問題出在不
好執行,拿我自己舉例吧。有一陣子很喜歡跑酒吧,在酒吧中遇到的酒客或調酒師的名號
那真的是玲瑯滿目,實在難以記憶。那換個角度思考,我的名字多他人來說是否也會成為
一種記憶上的負擔呢?秉持著這個想法,我打算讓我的自我介紹充滿特質,我的綽號是「
誌瓜」或是「瓜瓜」,通常介紹自己的時候我都是這樣介紹的:「你好,我是瓜瓜,那個
不吃南瓜的瓜瓜。」我自己認為這樣介紹的好處有二,首先是給予瓜瓜這個名字一個深度
的記憶點,第二是在自我介紹中就開啟一個新的話題,也許對方會針對南瓜去做文章,或
是對方可能會模仿這個模式說出自己的名號,諸如此類的好處真的不少。那我自己是怎麼
記住別人名字的呢?老實說,我真的記不太住,不過看完本章了解記得名諱的好處之後,
我可能會在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之後打在手機上,或是寫下來、在腦海中念個十幾二十次
等等,試著多花一點努力去執行「記住」這個行為。
第七章 領會傾聽的藝術
安靜的聆聽,或許是一場順利進行的對話中最必不可少的元素。別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
如果在討論時事,聽到與自己價值觀不合的敘述也別急著否認,還記得第一章提到的「不
批評不斥責」嗎?首先,我們需要能夠安靜地聽別人講話,然後,才能成為一個讓人喜歡
的人,別人才會樂意聽你說話。曾經看過一種表達自己有在認真聆聽作法:在別人說完一
段話之後,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覆述一次,並詢問對方這樣的理解是否符合他的觀點。這樣
做起到了確實在聆聽,並且尊重對方的作用。無論任何狀況,只要是對話就一定要專心的
聆聽。一個人,無論他怎樣挑剔,指責別人的時候怎樣激烈,都無法在一個有耐心和同情
心的傾聽者面前繼續強硬,願我們都能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在談話中鼓勵別人談論自己,
和別人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多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經歷以及取得過的成績。
第八章 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我感覺本章可以跟上一章並在一起。差異點是上一章在討論「要傾聽」,這一章在討論「
如何讓對方好好地說」,也就是怎麼讓傾聽這件事情變得順利。一開始卡內基舉的例子還
是羅斯福:「羅斯福在接見每一個前來拜訪他的人之前,已經為他的客人們預備好他們感
興趣的話題。」我想,要做到這件事,要馬是在談話前做過深度的功課,要馬是他本人的
見聞真的又廣又深。對談話對象做功課的方式,在《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中》房慧真的採
訪心法我覺得是可以參考的。另外,在對話中也許提問的方式也很重要,要重點提問在別
人擅長且能發揮的領域之中。不過卡內基並沒有在這種概念上詳細闡述,也許近幾年的溝
通書籍會有深入的介紹。
第九章 讓別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尊重別人已經是老生常談,這一章更進一步,把尊重兩字變成「讓別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做到呢?第五、六、七還有第八章的技巧就在教導我們這件事情。
另外,本章還提及了另一種思考模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一
個很明顯的規則,那就是,我們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本身,都覺得自己在某些方
面比別人優秀得多。所以,如果我們要深入他的心靈,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讓他感到我們
願意承認他在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裡無比高貴,因為我們自己本身也想被別人承認我們在
他人內心世界裡無比高貴。多多去讚美別人,真誠的關心別人,談論別人感興趣的事,這
些是能讓對話順利進行的原則。
第三篇 如何讓他人認可你
第十章 不要與他人爭論
「贏得爭論的方式就是避免爭論」雖然目前為止每一章對我來說都很有啟發,但這章的內
容是給我最大感觸的一章。不要與他人爭論, 班傑明富蘭克林說的好:「假如你在生活
和工作當中經常和他人爭辯,也許偶爾能夠取得暫時的勝利,但那勝利卻是虛無的,因為
你將因此而永遠地失去他人對你的好感。」要知道,爭論中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贏家。如果
在爭論中你失敗了,那當然就敗了,沒什麼好說的;如果你在辯論中獲得了勝利,究其本
質而言你依然是失敗的:因為即使你使對方的論點變得千瘡百孔、一無是處,那又怎麼樣
?你因此揚揚得意,而對方卻因為你使得他毫無顏面而怨恨你。前陣子雞排妹的性騷擾事
件鬧得沸沸揚揚,我也時常參與網路論戰,但就其結果來說是完全失敗的,因為你永遠無
法說服一個擁有固有觀念的人。要謹記,世界上只有一種在爭論中獲得勝利的方法,那就
是盡量避免與他人發生爭論,而且要像避開響尾蛇和地震那樣去避免爭論。
第十一章 尊重他人的意見
本章在討論永遠不要說「你錯了」這句話。為什麼?本章舉了魯賓遜教授的一段話,很值
得深思:「在生活中,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以及對
世界的態度。但假若有人指出我們做錯的事情時,我們就會面子掛不住並且惱羞成怒,對
那個指出我們錯誤的人心生怨恨。之所以如此,並非我們對那些壞習慣有強烈的偏好,而
僅僅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尊受到了傷害。我們並不只是反對被人指出錯誤,而是根本就不願
意看到有人來糾正我們的錯誤。」在無法取得他人認同的時候千萬不要說:「既然你不願
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就證明給你看。」你說這樣的話就等於再說:「在這件事情上,我
就是比你聰明,而且我還能夠找出證據證明你的錯誤。」這是一種挑釁的行為,一定會引
起對方的極度反感與不舒服,不用等你拿出證據他已經準備好迎戰了。那要怎麼處理呢?
首先要記得,在對方出現錯誤時,不直接指出他的錯誤所在,就能夠有很好的效果。我們
可以先找尋值得讚美的地方開啟話題,並且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發話,最後才委婉的提出自
己的建議。富蘭克林的作法值得借鑑:「自那次之後,我為自己制定了一條與人交往的規
則,不讓自己在意念上和任何人有想牴觸的地方,我不在固執己見,在和他人交流的時候
,凡是含有肯定意思的字句,例如『當然』、『毫無疑問』這樣的話,我都改成『據我的
推斷』、『我的揣測』或『我想像』等不確定的話來替代。在有人願意指出我的錯誤時,
我首先告訴自己,馬上在心理上放棄反駁對方的念頭,然後立即轉入婉轉的對話......在
某些時候,他所指的可能是正確的,但是現在的情況也許略為不同了。」只要我們隨時敢
於承認自己有可能犯錯、隨時提醒自己尊重他人意見,就永遠不會惹上麻煩,也不會與人
發生爭執。
第十二章 學會認錯
本章的內容可以這樣總結:如果我們做對了,我們就要巧妙婉轉地讓他人贊同我們的觀點
。但如果我們錯了,就得迅速、坦白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只有愚蠢的人會在自己犯錯時,
盡力地為自己所犯下的錯進行申辯,而一個主動承認錯誤的人,卻能讓自己出類拔萃,並
給對方一種尊貴和品德高尚的感覺。如果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己一定要受到責罰,為何不先
求得自責的機會,說出自己的錯誤所在,那不是比別人嘴裡說出來要好受的多嗎?有關這
一章的內容,我認為認錯也是有訣竅,絕對不是說「我錯了」就足矣。去站在對方的角度
,話語中多提及對方的角色以及在這起事件中扮演的正面地位,並且對於自己的錯誤絕不
輕描淡寫的帶過,必須迅速且明確的指出來,並且最好附帶一套解決方案供對方參考。
第十三章 從友善待人開始
本章的內容是「友善待人」。我想這是一個大方向,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世界會給我們帶來
許多好處。假設有這樣一個人,實際上他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供確實存在,他內心對你已
經抱有成見,對你有厭惡的情緒,即使你找出所有最有道理的理由,也無法讓他接受你的
觀點。使用強迫手段是無法使他接受你的意見的,要是我們退讓一步,用真誠的態度,友
善,溫和的話語和他進行溝通,那麼你和他之間的衝突就有可能化解。看到這裡我覺得卡
內基的出發點都好基礎,甚至有好多章節根本是建構在同樣的概念上只是用不同的角度去
論述的,寫心得的時候我要整理全書的中心思想,並且把相對應的章節歸納到其之下。
第十四章 試著讓對方說「是」
終於,在本書出現了第一個技巧性或說是技術性的溝通方式。前面的章節大多都在講大概
念與方向,但這一章明確的指出如何操縱對話。本章內容是說,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別從
一開始就討論彼此意見相左的事,先說一些彼此基本上談得來的事。假如可以,你更應該
說出你的見解,告訴對方,你們所追求的目標差不多,只是使用的方式稍微不同而已。總
的來講,就是要盡量防止你談話的對方說「不」這個字,當一次談話開始時,能夠引出對
方更多肯定的回答,就更容易為後來的談話贏得對方的贊同和欣賞。卡內基認為,當人說
出「不」這個字後,無論是心理或是生理上都會產生一種自然的防衛機制,使得談話難以
延續。他以蘇格拉底式的辯論為例子,說明「是」的威力有多大。當然,有關這一章的內
容可以用「具身認知」做理解,但就算我前面說這章很技術性,其實也是符合前幾張大概
念的技術。怎麼說呢?如果你想讓對方表達肯定,你勢必得提出一些公理或是符合對方價
值的事情,這不就是尊重對方還有討論對方以興趣的事嗎?真的是一法通,萬法通。
第十五章 給對方說話的機會
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喜歡多談論自己的成就,而真的喜歡聽別人講述的人可以說是
少之又少,即使聽眾是我們的朋友。所以要讓對方多發言,而且在交談中或許你並不同意
對方的看法,或許忍不住要插嘴,但是請你不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很危險。當對方還有
很多看法想要訴說的時候,他的注意力不會集中在你的身上。把這個想法再多延伸一些,
所有人都喜歡談論自己的成就,也就是所有人都不喜歡看到別人的成就高於自己。 生活
就是這樣,有些人,甚至是我們自己的朋友,他們寧願看到你遭遇困難,也不願意看到你
成功,因為那樣他們的內心才感到一種「公平」的快樂。於是,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虛懷
若谷,為人處世要處處謙讓,即便是你很成功,也不要過於張揚、驕傲。這一章卡內基送
了我們兩個結論,首先,讓對方發言,第二,做人要謙虛。
第十六章 讓別人與你合作
本章標題「讓別人與你合作」我覺得有待商榷,本章內容與合作只有形而上的相關,本章
主要的概念是「讓對方覺得,這是他的想法。」用一個例子說明吧,本章提到了一個設計
師,他完成了很多圖板但對方一直不肯購買,於是有一天他帶了未完成的圖板過去,請對
方給予這些半成品建議,之後你猜怎麼了?對方把這些經由自己建議的圖板都買下來了。
與其說是「合作」我認為「利用對方設下的標準」更為貼切。沒有人願意被強迫買一件物
品,或是被派去做什麼事情。我們都喜歡隨心所欲地買東西,或者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
而且希望有人和我們談論我們的願望、需求和想法,於是如果是我們自己設下的標準,我
們會很願意接受,我們會覺得這個決定符合我們的意願。念完這章我會想到遊戲化中,有
一個技巧是「給出有限的選項」(給出似乎有選擇性的選擇)很符合這章的核心思想。
第十七章 學會換位思考
本書第一章說的是「不要批評他人」,後來的章節一直在重複這個概念。我原先是這樣以
為的,但念完這章我發現卡內基是在提供執行「不批評」這個行為的各種方式。拿這章來
舉例吧,在我們面對任何衝擊或事件時,第一時間的動作絕對不是做出反應,而是閉上眼
睛思量一番,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把整個情形想一想。然後問自己:「他為何要這樣做?」
切記,當對方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時,不要斥責他。只有愚蠢的人,才會在這時責備別人,
聰明人絕對不會這樣做,他會試著了解、原諒對方。我認為這一點很像是《與成功有約》
中提到的選擇的自由,就算我們做不到真正的換位思考,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心態不要被影
響,能影響我們的永遠只有我們自己的想法。
第十八章 了解他人需求
本章敘述「同情他人」。同情這個詞的含義我認為在台灣有點變化,這一章所謂的「同情
」在現代的語意下指的應該是「同理」,也就是上一章提及的換位思考。卡內基這樣說:
你是否想知道一個神奇的句子?一個可以停止爭論,消解怨恨,製造好感,讓人們能夠傾
聽你說話的句子?沒錯,這句話就是:「我絲毫不會責怪你所做的一切,如果換作是我,
也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就是一個同理的例子。別與其他人爭辯,站到其他人的立場,
我們更具體的說,直接站到跟別人同一個陣線再去發話,當然,要委婉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沒有什麼比同理心更能夠消除一段交往中的惡感了。
第十九章 激起他人高尚的情操
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實驗,將學生隨機分班,但跟教師說其中一個是放牛班一個是資優班,
結果資優班後來的成績的確高於放牛班,但一開始的分組是的確是完全隨機的。這個實驗
時常被拿來當作「自我預言、自我實驗」的舉例,本章的概念及其類似,卡內基要我們「
訴諸對方的高尚情懷」,也就是把對方視為立意良善、正直等等正面取向的人:即使是一
些讓人為難的人,如果他能感覺到,在你眼裡,他是多麼的誠實正直,大多數時候,他也
會以同樣的反應來對待你。本章也提及了一些訴諸高尚情懷的作法,例如洛克菲勒希望記
者停止對他孩子的拍攝時,他沒有說:「我不希望孩子的照片公開」,他訴諸大家的情懷
:「各位,我相信你們當中很多人都是有孩子的,你們應該知道,孩子是不適宜成為新聞
人物的。」與其說是訴諸情懷,不如說是訴諸一個溫和的社會道德標準,在談判的時候找
尋標準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二十章 學會包裝你的觀點
本章敘述說話的藝術:學會包裝你的觀點,把你的想法戲劇化地表達出來。「這是個表演
的時代,假使只是敘述事物的原理,那是不夠的,而且沒有具體的效果。這個原理需要生
動有趣、戲劇化,這樣就需要人的表演。」請記得這本書是在 1936 年出版的,快要 100
年後的現在,這個道理只會更為重要。不要只是單純的敘述事實,給出視覺效果,給出
驚喜點,在《跟 TED 學演講中》就提到了許多讓人為之一亮的演講方式。演講?我們不
是在講溝通嗎?其實與人交往是件大工程,我們必須用上我們所會的所有手段去交往,外
交政策、心理學、演講技巧等等,把人際關係視為一件需要耗費心神的作業,我想是本書
唸到目前為止我感受最深刻的一個道理。
第二十一章 對固執的人用激勵法
本章敘述如何激勵他人,方法是向對方拋出挑戰。有看過《心流》或《刻意練習》的朋友
可能都很熟悉挑戰的意思,就是做那些超出輕鬆可及但又不到力有未逮的事情,給予別人
這種挑戰會能最大程度的激發他人的慾望。對於一個有志氣的人來講,好勝的意志再加上
勇於挑戰的心理,是效果最好的激勵。但這種激勵我認為不是人人適用的,當你要向對方
給予一項挑戰時,你的地位通常要比對方來得高,當位置相反時可能就會變成不禮貌的挑
釁動作。
第四篇 如何讓他人接受你的觀點
第二十二章 用聰明的讚賞開始談話
在本章中,卡內基建議我們在對話的時候,從讚美和真誠的欣賞開始,也就是用聰明的讚
賞開始談話。就算是要批評或指責對方,也要從讚美開始。當我們在聽到批評的話之前,
先聽到一些讚美的話,那些批評的話就容易接受多了。在《一千零一個點子之後》中,Ne
tflix 創辦人 Randolph 曾經介紹過他面對投資人或是其他員工時的一套報告心法:「狗
屎三明治」。就是先講述一些讚美之詞,再來才做批判,最後還要提出針對這些批判的解
決方案。這就比這章的內容更進一步了,我認為在沒有提供建議方案的情況下,就算是先
讚美了對方也不太能做批評的動作,本章以林肯寫給胡克將軍的信做舉例,其實這封信是
包含著解決方案的(政府會全力支持你),但本章沒有提到這方面的概念就是了。
第二十三章 如何批評 — 不會因此而被人憎恨
如果逼不得已必須批評或給予對方負面意見的時候該怎麼辦?除了上一章提到的先讚美之
外,在批判的時候我們也得注意最好做出委婉的敘述。當我們要勸說別人不要去做什麼事
情的時候,我們必須避免正面的批評。因為那樣會損害對方的自尊心,讓他覺得失去了受
尊重感。當然,不批評是最好的,我們不跟愚蠢之人辯論,但如果一定要說出來,不妨用
婉轉的暗示來提醒對方。你這樣做就是尊重了他,你的好意對方不但對方會心領,還會非
常感激你。創造另外一個場景來提醒別人的錯誤是個好方式,最厲害的指責方式就是完全
沒提到有關這起事件但就能讓對方了解自己做錯了。但這實在是過於理想化,我認為只要
能做到委婉的敘述就很了不起了。
第二十四章 永遠先談自己的錯誤
本章介紹另一種緩解正面批評的作法:在批評別人之前,先談談自己的不足。 在指出別
人的錯誤前,先承認自己也不是完美的人,然後再指出別人的錯誤,這樣做,對方就會覺
得那些批評的話容易接受的多了。這點我倒是自認很早就知道了,在我跑酒吧的時候,如
果喝到差強人意的酒,我通常會這樣開頭:「我也是剛開始喝酒,味覺也沒有到很敏銳,
如果等等的形容有任何讓你覺得冒犯的地方請一定不要介意,我會努力形容出我喝到的感
覺的。就是呢,這杯酒我喝起來的融水量似乎有點多這樣。」通常對方聽到之後都會笑笑
的再幫我做調整,不大會產生負面的反應。
第二十五章 沒有人喜歡被他人命令
別「要求」別人做什麼事。急切地命令別人而滋生的怨恨可能會持續很久,即便是糾正別
人明顯的錯失,也不能急切。與其用命令的,卡內基建議我們用提問的方式,兩相比較看
看,提問比命令更容易讓人接受,而且還會激發起被提問一方的創造力。你想想,假若被
命令者參與整個決策的過程,他怎麼會不接受命令呢。直接的命令,尤其是違反對方意願
的命令時常會導致反效果,永遠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件,沒有人喜歡被他人命令。
第二十六章 顧全別人的面子
為什麼有些時候明明你是站在真理的一方,但對方卻絲毫不聽勸呢?很可能是因為你並沒
有為對方留一個台階,你忘了替對方顧全面子。顧全別人的面子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可
是我們又有多少人想到過這一點呢?我們對別人的感情進行折磨,不留一點情面,挑剔別
人的錯誤,甚至加以威脅。在別人面前,我們責怪他們的孩子或是他們手下的職工,一點
都沒有顧及人家的感受!實際上,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花幾分鐘思考一下,然後說一兩句
溫和體貼的話,對別人的想法或著作法能夠做到諒解,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刺激跟打擊
了。
第二十七章 不要吝嗇讚美之詞
本章介紹讚美的用處。卡內基告訴我們不要吝嗇讚美之詞。讚美最微小的進步,讚揚每一
次的進步。且要「由衷地讚許,大方地讚美」。在《橡皮擦計畫》中,曾經提過一個小小
的實驗,實驗的內容是稱讚與怒罵究竟有無效果,原本大家認為稱讚後會使得人表現低落
,怒斥會使人更專心提升表現,但實驗結果卻不是這樣。實驗結果指出,其實每個人的技
術都在一個水平上波動,平均來說是個相對穩定的數值,於是這一次表現較差,下一次表
現自然有較大的概率較好(回到平均值),跟怒斥不太有關係。讚美的確會使人心情愉悅
,也會讓人對於某個領域產生興趣,但讚美是否能促進更多的進步這一點就有待商榷了。
第二十八章 給人戴一頂高帽子
本章介紹一種讚美別人的方式:如果你想讓一個人某些方面的缺點有所改善,你要讓他知
道,他已經在這些方面具備一些優點了。無論是誰,只要你對他的某方面能力表示讚許,
並且得到他的尊重,那麼,他就會願意接受你的指點。你想讓一個人維持整潔?先告訴他
你相信他是一個整潔的人。古語中有這樣一句話:「給一隻狗取個好聽的名字,否則,還
不如勒死他。」無論是有錢人、窮人、乞丐還是強盜,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能夠竭盡全力維
護別人賦予他的美好名譽。給對方一個好名聲,我們要先相信對方擁有一個好名聲並且把
這個結果真誠的告訴他,接著,他就會努力維持這個名聲。
第二十九章 讓錯誤看起來容易改正
對你的小孩、丈夫或著員工說他在某些方面有多糟糕,在這方面沒有一點能力,絲毫不能
讓人滿意,這樣,他想要努力和進步的念頭就被你破壞掉了。然而,如果使用相反的手段
,給他們多一些鼓勵和讚美,不要把事情複雜化,讓他們明白,你相信他們還有很多沒有
發揮的潛力,那樣,他就會竭盡所能,做到你所期盼的。如果我們按照卡內基的邏輯來看
,我們要遵守的第一項原則就是「不批評、不斥責」但是當我們真的得指出錯誤的時候呢
?卡內基告訴我們可以先讚美。那讚美之後的指責部分呢?這一章說最好讓錯誤看起來容
易修正,是可以挑戰的,是當事人發揮一下潛力就能解決的,而不是望向錯誤時會看到排
山倒海的困難,那樣的話無論是誰都會失去動力的。
第三十章 榮譽是性價比最高的獎賞
給予對方榮譽,讓他人樂意按照你富有建設性的話去做。按馬斯洛所說的五大需求,自我
實現等義來說的榮譽感或大我,是最高的一層。如果我們能夠賦予別人一個榮譽感,就像
前兩張提到的好名聲那樣,對方就會樂意做你建議的事情。
第五篇 一封創造奇蹟的信
第三十一章 一封創造奇蹟的信
「最有可能幫你一個忙的人,不是那個你之前幫忙過的人,是之前曾經幫過你忙的人。」
本章敘述一個心理學技巧「請他人幫個忙。」卡內基建議我們自己試試!當你下次到一個
陌生地方,把一個看來經濟、社會階層,比你低的人攔住,問他說:「不知你肯不肯幫我
解決一點困難,請你告訴我如何到某某路、某某巷,好嗎?」然後看看效果。當然,機械
式的照用這種心理學技巧是無用的。的確。我們需要盡量激發起對方的自尊心,但出於諂
媚和虛偽的奉承之詞,是絕對不會有效果的。合理的請求協助,讓對方建立被尊重感是建
構溝通場景的一種方式,也是如今心理學書籍常常提到的小技巧。
第六篇 如何讓你的婚姻更幸福
第三十二章 切莫喋喋不休
本章的內容是不要在一段關係裡不斷碎念。在愛情和婚姻中,吵鬧是最可怕而最致命的傷
害。但這章的舉例不難讓人猜想到當時社會對女性的不平等,這一章大多以女性在一段關
係中無理取鬧為例子,以林肯、托爾斯泰等人的家庭說明。但是,我相信無論是男是女,
不斷嘮叨所造成的傷害都是一樣的。在《了不起的我》中,陳海賢說明了一段關係中的問
題往往是雙向的,沒有所謂的「單個原因」,如果真的面對到了這種吵鬧問題,我想第一
個要檢視的是雙方的角色關係,而不是直接檢視吵鬧本身。
第三十三章 不要試圖改變對方
本章說明在一段關係中不要試圖去改造對方。亨利詹姆斯這樣說過:「與人交往,第一件
應學的事,就是不干涉別人自己原有的獲取快樂的方法。」要怎麼在一段關係中相處的融
洽?我認為關鍵不在於找到一個合適的人,而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做一個合適的自己」
的關係。常常聽到朋友在討論磨合期,到底什麼是磨合期?磨合期不是為了改變對方,而
是為了改變自己。在廣袤的浩瀚宇宙中,我們始終得記得,我們真的能完全改變的只有我
們自己。
第三十四章 停止相互指責
無用卻傷人的指責,是導致大部分婚姻不幸的罪魁禍首之一。本章以一篇著名短文《Fath
er Forgets》做結尾,說明指責在一段關係中是毫無用處且具有高度傷害性的。這篇短文
推薦大家都去看一看,中文版就搜尋《父親忘記了》就找的到。常常聽到一句話,就是我
們往往對最親密的人最不禮貌,希望我能在心中長記這篇短文,以此記得不要做無謂地相
互指責。
第三十五章 好好讚美你的另一半
大家都看過這種情節,客人吃完一桌好菜後,便請經理讓廚師過來,大家跟廚師道個謝說
菜很美味這樣。如果對於陌生人的優點做讚許是個優秀的行為的話,那稱讚跟自己關係親
密的人不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男士們應該懂得欣賞女人的妝容和他們美麗可愛的服飾
,可是很多男士都忘了,如果他們稍微留意,就知道女人是多麼重視衣著打扮。除了衣著
之外,頭髮、指甲或是最近他發出的動態都是值得稱讚的話題。好好讚美另一半,真摯地
讚美你的另一半。
第三十六章 細節決定成敗
有太多的男士低估了夫妻間每天發生的那些瑣碎小事,這樣長久下去,會忽略了這些事實
的存在,就會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卡內基提醒我們:「人生只有一次;因此,我所能做的
任何好事,或我所能向任何人表示的任何善意,讓我讓我現在就去做吧。讓我不要延遲,
也不要忽視它,因為我不會再有下一次的人生。」多花點心思在小細節上,在紀念日送朵
花,或是創造一些小小驚喜吧。細節決定成敗,要花點心思在夫妻相處的細節上。
第三十七章 尊重對方的感受
「禮貌在我們婚後的生活中,就像汽車離不開汽油一樣。」無禮、粗暴會摧毀了愛情的果
實,這情形我相信誰都知道。可是我們對待一位客人,總是比對待自己家裡人有禮貌的多
。就像我們應該多花一點外交手段在交際上,面對家庭內的親密關係,也是需要我們花費
心力去維持與保養的。我們該尊重對方的感受,要曉得夫妻相處應要有禮貌。
第三十八章 不做「婚姻的文盲」
本章介紹「性」在一段交往關係中扮演的重要地位。漢彌爾頓博士說:「大多數婚後的衝
突,是由於性生活的不和諧而產生的。也就是說,如果夫妻之間性生活十分美滿,其他許
多小的衝突也自然地消失了」而本章舉了另外一個例子:依波普諾博士的見解,婚姻的失
敗通常是以下四種原因引起的:性生活不和諧、沒有共同興趣、經濟困難、精神或身體或
情緒異常。於是卡內基建議我們,不做「婚姻的文盲」。讀一本關於婚姻性生活方面的好
書。人的性慾是最原始的衝動之一,對其做完善的規劃與管理能促進關係長和應是不言自
明的道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7.1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3563124.A.66D.html
啦不是影響~~
我覺得「師說」裡提到的好為人師很接近您想表達的意思,但如果深究卡內基的思想,書
裡頭時常提到「不要和愚蠢之人爭論」,我猜其實卡內基不否認人有高低之分,只是我們
不需要將這種想法具體體現出來這樣!
※ 編輯: biemelo157 (49.214.140.231 臺灣), 02/18/2021 01:12:47
擊性~~~~~
※ 編輯: biemelo157 (49.214.140.231 臺灣), 02/18/2021 12:16: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