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方法,自然就會投資不同的產品
我的方法:定時定額為主,單筆為輔
我的需求:長期投資
我的標的:基金為主,ETF為輔
以上是我投資三大重點,因為在此條件下,我所選擇的基金標的也許跟目前市場上所夯的基金不同,也或許又跟OO達人不一樣,但懂的人就懂,不明白的人總是會有問不完的問題,其實哪一種方法最好?都沒人說得準,重點是:你必須確定:
1.你的投資方法:單筆?定時定額?當沖?
2.你的需求:短期投資?長期投資?
3.你的標的:股票?基金?ETF?期貨.....
在你確定以上三大重點後,尋求最大的勝算。
一般人投資鮮少想以上的問題,總喜歡複製OO達人的方法,但又不知其然,或乾脆就讓OO達人直接告訴你買OO產品,最終有沒有賺錢?賺多少?只有自己清楚,這種彎道超車的方法看似減省了自己很多時間,但事實上你一輩子都停留在需要開口問別人,簡單的說你的投資一直停留在幼兒園班。
近日市場再度談起印度基金,有人又要問:為什麼印度不是一軍?之前能源、原物料基金夯時,為何老師沒推薦?沒有轉為一軍?
會問以上問題都是因為不明白我投資的三大重點,進而不明白我將基金分為1~3軍的原由,如果你的投資是「短期投資」、是單筆投資、固然會追逐市場夯的產品,但請再紅筆畫這句話『在你確定以上三大重點後,尋求最大的勝算』,確定要追逐市場夯的產品,就要有「知上車」並「懂下車」的本事,若只是瞎參和,終究還是獻給市場囉!
如果這一話『在你確定以上三大重點後,尋求最大的勝算』是重點中的重點
那麼定時定額要勝算就要「不停扣」
要做到「不停扣」就要選到扣款過程自己能接受的產品
即是:扣款過程不能負太多、也不能負太久
所以才將基金從高點扣起可能經歷負的時間分為1~3軍
因此與市場現在哪一個產品夯不夯?沒有很大的相關,扣款過程只要你能接受甚麼產品都可以買,現在要買印度或原物料基金,怎會不可?
再細想,若你真的相信1~3軍的方法,也願意把2軍的印度放到你的投資組合,那麼你會給它多大的比重?這問題不也是要好好地問自己啊!
至於當你想買該基金時,該市場是在哪一個位置?看看該基金淨值的走勢?到StockQ (StockQ 國際股市指數)看看該指數過去的走勢,多少也可知曉目前是高?是低?縱使不會看,就都當從最高點扣起,如台股,現在開始起扣就當最高點扣起,可能經歷負的時間為1~1.5年,不能接受嗎?如果每個月3000元,累積了36000~54000後開始賺錢不好嗎?
還是你心裡在想等低點再開始,此種想法的迷失就是把自己當專家,知道低點的到來,若真知道有何必苦苦每月3000元,到不如一次3000萬來的痛快些,另一等到低點時,就可能如扣四次累績了12000再開始賺錢,屆時與前者比一比,何者最終累積的本利和較多?
若想自己的投資能進階到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博士班,就要學會為自己思考。
後註:
各類基金從高點扣起負的時間(約估)
1軍
1~1.5年:美股(科技股占比低於50%)、台股
1~2年:全球(美國)科技
1.5軍
1.5~2.5年:生技基金
1.5~2.5年:中國基金(報酬率不像過去一飛衝天)
2軍
2~3年:印度基金、東協基金、亞洲區域型基金、歐洲基金、日本基金
3軍
5~10年:拉美基金、東歐基金、能源基金、礦業基金、黃金基金、水資源基金
#以上扣款的過程不是比近2~3年,而是近10~20年
#以上原則是為賺取資本利得為目的,但若是為了領息,請回歸配息基金相關投資要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20的網紅謝晨彥 股怪教授財經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討論議題] 在印度建AI實驗室…谷歌槓微軟誰笑到最後? 谷歌.微軟紛落腳"印度矽谷"…AI實驗室PK賽開打! 實現智慧城市…揭密印度IT大城"班加羅爾"崛起! 印度有50%文盲…卻孕育"最強大腦"IT人才之地? 神童製造機!印度超誇張"數理教育"各國望塵莫及 印度造"產業聚落"…台商找商機要先"拜...
印度50期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安!GD老師盤前聊聊😃
週末兩天台灣公布新增加校正回歸確診人數高達1178,今天大家一定很擔心台股又會崩跌了,最近我在盤後解盤影片不斷以印度、日本為例,這兩個國家疫情比我們嚴重多了,尤其是印度每日確診人數、死亡人數全球第一,但觀察印度股市,卻未出現大幅度的崩跌;而日本已經是第四波疫情了,疫情一次比一次更嚴重,單日確診人數超過5000例,日經指數現在竟然還小漲0.66%收復頸線,證明疫情與股市並非正相關,預期今天台股不至於崩跌,區間震盪機率較高。
上週國際金融市場最大新聞,應該就是比特幣大跌將近50%,資金撤出虛擬貨幣市場後,仍將追逐其他風險性資產,在資金效益推動下,美股終將再創歷史新高,最新的道瓊期貨指數維持多頭格局,小漲站在月線之上,隨時有可能向上挑戰新高。
國際指數偏多,台股即使短期受疫情影響,中、長期仍將重回多頭走勢,經歷五月初的大跌後,該賣的都賣了、不該賣的也賣了,台股已經沒有太多的賣壓,後續將在震盪後重回高點,近期的震盪反而是給投資人機會進場買進,中、長期投資可以選擇『績優』電子股,短線可以考慮新冠肺炎試劑相關類股如瑞基、寶齡富錦、台康生技等。
印度50期貨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電影《十二夜》金句:為何放假一定要去旅行?
文章日期:2021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這場COVID大流行已困擾全球超過一年,確診人數已近1.5億,死亡人數更已超過了300萬。因為COVID具高度傳染性,所以前所未有地,幾乎所有國家都採取了一系列疫情前無法想像,可形容為嚴重影響個人自由的所謂「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制聚會人數和時間,情况嚴峻的時候,甚至戒嚴和封城,國際旅遊更接近全面停頓!
過去一年多,我們恍如生活在一套反烏托邦科幻災難電影中,生活模式出現巨大變化,口罩已成為法律下的必需品,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簡稱WFH)已成為很多工作崗位的一部分,連學生都同樣在家上學。夜生活更早已變成遙遠矇矓的記憶,連上電影院這個百年人民習慣都已瀕臨「絕種」。近日在Netflix上,見到電影中所有人不戴口罩、自由聚會時,反而有種不現實,或者在看歷史紀錄片的感覺!
疫情持續逾年 生活模式變化大
全人類的寄望是科學,希望能盡快成功發展出有效疫苗,各國領袖告訴我們,到時就可回復到從前的「正常」生活。慶幸皇天不負有心人,全球各地科學家們全力以赴,破紀錄地不到一年已研發出多種不同技術的疫苗,並且開始為數以億計的人民接種。
漫長黑暗的隧道,終於出現一點曙光!但這是隧道盡頭的陽光,還是迎頭而來的火車頭燈光?美國人永遠最樂觀,雖然死亡人數已恐怖地逼近60萬,比二次世界大戰加越戰加韓戰還要多,但隨着加速接種疫苗,經濟重開的步伐也在加快,有些傳媒更自我安慰式宣布美國治疫反超前中國,已取得勝利。中國總確診才10萬不到,死亡人數不到5000,美國勝利?有點誇張無稽吧!
美國人特性就是什麼都不管,非常愛國,所以永遠偏頗、永遠雙標、永遠扮作樂觀、永遠虛偽,最擅長「Do bad, feel good, and say GREAT!」 短期內這種超樂觀態度,加上無限QE和數萬億財政刺激,對經濟反彈確有幫助,股市就更不用說,不斷創新高,直到今周才稍為歇息。
中國短命牛市 無助提升國際投資者信心
中國內部經濟早已重開,內地飛機乘客量已超越疫情前高位,第一季度GDP增長了破紀錄的18.3%,但仍稍遜部分人預期。中國更不接受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對全球央行的(越權)建議,不用擔心通脹,過早收水反而不美。中國反而決定對着幹,採取逆周期貨幣政策,提前收水,但又沒有財政上減稅作平衝;再加上嚴打幾乎所有所謂互聯網平台企業,中國股市又再次成功打造又一個短命的牛市,對提升國際投資者信心,發展健康資本市場,中國科技龍頭走出國際跟美國Big Tech的競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大業,則毫無幫助。
不過,大流行是否真的會很快就成為過去呢?我們當然都希望盡快從這場噩夢中醒過來,我已完成兩次疫苗注射,除保護個人和家人健康外,亦在期盼關口重開,可以再次出外旅遊。
但不幸這個美夢有3個相關的大問題,第一就是始終疫苗產量有限,不可能馬上替全球78億人同時接種,今年內如全球接種人數接近20億,已非常不錯。第二個問題是發達國家異常自私,違反人道,超越種族滅絕的缺德囤積疫苗行為。「Charity starts at home」,先照顧自己人,無可厚非,但有必要訂購自己國家人口比例4至5倍的疫苗,導致發展中國家無法訂購嗎?發達國家中,平均25%的成年人已接種了最少一次疫苗,美國更已超過一半,但在近100個貧窮國家,500人之中,不到1個人曾接種疫苗!
早前美國曾召開所謂「四方安全對話」(QUAD,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組成)峰會,又是討論如何對抗中國崛起,唯一稍為正面的結論是計劃在兩年內,為亞洲提供10億劑疫苗,主要倚靠印度號稱全球最大的疫苗產能。但會後不到兩周,印度疫情轉趨嚴峻,宣布馬上停止所有疫苗出口,即刻打了美國嘴巴!
西方食相這麼難看,真的難為他們還好意思指控中國願意跟全球分享疫苗的偉大人道救援行動(至今超過7000萬劑,送到超過60個國家,遠比世衛領導的COVAX計劃為多),為別有居心的所謂「疫苗外交」。這個指控比誣告中國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更荒謬,更暴露西方自己的醜陋?
西方囤積疫苗 增「病毒變異」機率
西方的殘忍和自私,更間接導致第三個問題,就是病毒的變異。病毒不算是正式的生命,只是一堆雜亂的RNA,唯一目的是攻入宿主身體,倚靠宿主細胞替它不停複製病毒。過程經常「出錯」,這些錯誤成為所謂的「病毒變異」。愈多人受到感染,就愈多出現變異的機率。所以當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得不到足夠疫苗,一旦出現大爆發,肯定亦將出現多種變種病毒。不是每個變異都一定重要,但某些變異可令病毒變得更致命,有些則可提升病毒傳染度。
不幸COVID病毒正朝着最不好的方向變異,近月出現的主要變異病毒株,如英國、巴西和南非的,傳染度比原來(原種R0已高達5至6)的高出50%至70%,但致命率又完全沒有降低,甚至更上升了一點。大家可能有錯覺致命率上升比傳染度上升更嚴重,但其實相反,英國傳染病專家的研究顯示,假如致命率上升50%,總死亡人數亦將上升50%,是線性關係,但假如傳染度上升50%,總死亡人數將上升非常恐怖的10倍,是個exponential的關係!
我不是專家,亦不清楚此疫情預測模型的假設,但邏輯上似乎有點問題。假如某地方毫無社交隔離政策,採取所謂群體免疫的自由政策(瑞典之前接近,但已改變),同時假設沒有疫苗,那麼理論上,傳染度更高的變種病毒,將更快感染大量人,直至到達群體免疫臨界點,如R0是8,即約87.5%。但到最後,如IFR仍維持在約1.5%,那麼總死亡人數只應比原來R0是5,臨界點為80%的原種病毒略高,不可能是10倍吧!
所以此恐怖預測,肯定有很多有關社交隔離措施的假設,或者亦包含一些醫療系統因面臨太多疫症而崩潰,死亡率飈升的假設,亦可能是針對某個時間點的預測。
只看美英新聞 或有錯覺全球疫情好轉
很多人整天看美英新聞,可能有錯覺全球疫情正在好轉,幸而近日連香港疫情也在改善,但如果大家看清楚全球情况,不幸地其實疫情在全球大部分地區,尤其印度、巴西,正在加速惡化。今年1月後,美英等原來重災區開始接種疫苗,所以全球每日確診人數曾大幅跌至40萬不到,但最近的7天平均確診人數已超越1月高位,升至78萬,更無減速迹象。死亡稍為滯後,7天平均死亡人數已反彈至約1.2萬,仍未超越1月底的約1.4萬。未來數周非常關鍵,將證明專家的恐怖預測會否成真,確診宗數和死亡人數加速上升,打破之前所有紀錄。
此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不止影響疫情嚴重地區,亦關乎接種疫苗率相對高的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和現在活在非常清潔和安全「氣泡」內的中國。因為根據研究,現在可算第一代的疫苗,對變種病毒的防禦有效性,比對原種的低很多,即使輝瑞(Pfizer)及BioNTech,對原種有效率高近95%,但對南非變種的有效率大降90%,即只約完全不及格的10%。近日美國白宮首席防疫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和輝瑞CEO,已呼籲所有人未來將需要每年接種新調製的「booster shot」。
明顯COVID已由本希望是一次過的「大流行」(pandemic),演變成長期的風土病(endemic),但又同時仍然是大流行!更差的是最初時,很多專家認為COVID的變異速度比感冒慢,所以較容易控制疫情,但現在證明不是,變異速度絕對算快,且比想像中更快「擊敗」疫苗,甚至能避過以為最準確的PCR測試,愈來愈長的隔離期,連21天都可能不足夠!COVID病毒有點季節性,但不算明顯,去年夏天,北半球的疫情仍非常嚴重。
不少人料已戒掉「旅遊毒癮」
最後,人類仍需繼續生活下去,無論多麼不想,但仍須接受現實。我承認大部分人已感受「疫情疲勞」,症狀類似創傷後壓力症(PTSD),有種豁出去,不管一切後果,想回復原來生活模式的衝動。我相信部分回歸正常生活,包括旅遊是有可能的,但回復100%是不切實際的夢想,如果有50%已不錯。商務旅遊肯定減少最少一半,個人旅遊的頻率較具爭議性,有多少人將成為YOLO(you only live once)的信仰者,變得更崇尚及時行樂?但又有多少人明白到COVID的出現,或是地球反擊戰的一部分,提醒我們不應罔顧地球健康,高碳排放生活模式導致全球暖化,飛行旅遊的「罪孳」尤其深重,因此醒覺而減少旅遊?另外,不少人可能亦享受較休閒、更健康,較少飛來飛去的生活。
即使有了疫苗,亦不見得全部人積極搶先接種,部分原因是仍未通關。但我認為亦有不少人已成功戒掉「旅遊毒癮」,似乎回答了電影《十二夜》內的金句問題:「為何放假一定要去旅行,唔可以係屋企瞓覺?」
我們的祖先,可能不到三代前,絕大部分從未坐過飛機,可能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國家,甚至自己的城市或農村。他們的生活質素,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真的比現代人低很多?莫講現在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互聯網,都有智能手機,不用是諸葛亮,都可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即使到處旅遊,大部分人不也只是在低頭望手機?
(中環資產持有Netflix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19118362905&issue=20210423
印度50期貨 在 謝晨彥 股怪教授財經研究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討論議題]
在印度建AI實驗室…谷歌槓微軟誰笑到最後?
谷歌.微軟紛落腳"印度矽谷"…AI實驗室PK賽開打!
實現智慧城市…揭密印度IT大城"班加羅爾"崛起!
印度有50%文盲…卻孕育"最強大腦"IT人才之地?
神童製造機!印度超誇張"數理教育"各國望塵莫及
印度造"產業聚落"…台商找商機要先"拜碼頭"
印度崛起商機無限!台商"掏金"相關個股也熱?
========= 優惠資訊 =========
【註冊IU線上社大-免費送10美元愛學幣】http://www.investu.asia/
========= 最新課程=========
【邁向財務自由-創造現金流-投資理財課程說明會】http://bit.ly/2meluy3
【華爾街學投資-現金流夢工廠】每週二~週四 22:00~22:50 免費LIVE直播 http://bit.ly/2Uc1B7L
========= 聯絡我們 =========
【關注Dr.謝晨彥】https://bit.ly/2QTiYr4
【豐彥財經連絡電話】+8862-272-60178
【豐彥財經 LINE@ ID】@msfg
【豐彥財經臉書】 http://bit.ly/2KvJZiu
【豐彥財經官網】 https://msfg.tw/msfg/
【InvestU線上社大官網】http://www.investu.asia
影片來源自:
孟晚舟戴「電子腳鐐」現身!加拿大「馬拉松」開庭8天…任天堂130年!郭董:台產業也要升級破關 「下飯神醬」老乾媽銷量跌…推洗腦廣告救業績! -【這!不是新聞】20190924
https://youtu.be/lEZI9yWiYL8
印度50期貨 在 統一期貨- 捧油們~ 4/21(五)15:00 直播來了 【Made in Taiwan ... 的推薦與評價
【Made in Taiwan-國外指數類期貨商品操作策略】 主講人: 統一期貨分析師莊舜傑經理 20分鐘帶您直通日本、印度、美國! 東證期貨、印度50期貨、道瓊期貨、S&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