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防護衣... 新冠與核災熟悉的防護裝備 .....
文:宋瑞文 \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像爆滿的電車或感染症專門病房這樣容易傳播病毒的地方,沒用上放射線管理區域等級C、D的裝備是防範不了的。」看到有人全副武裝地防範新冠,前核電廠放射線管理人員桑原豐有感而發地說。
「放射線管理區域等級C、D的裝備,指的是包裹全身的防護衣,全罩式的面罩,塑膠手套套兩層,手套和防護衣之間,還得用膠帶密封才可以。」桑原豐仔細描述道。由於病毒跟輻射塵都有可能經由口鼻吸入,在防護上有異曲同工之處。
依照日本游離輻射防護法規,所謂放射線管理區域C,從土壤污染的角度看,指的是放射性銫污染程度達每平方公尺4萬貝克以上。區域內禁止未成年人進入,飲食與便溺也不行,即便有防護,一天最多也只能待十小時。而放射線管理區域D,則是放射性銫污染程度達每平方公尺40萬貝克以上的區域。
「如果有飛塵的話,放射性銫污染程度達每平方公尺2萬貝克以上就要防護了。」在桑原豐製作的圖示裡寫道。先前哈吉貝颱風襲擊日本,袋裝核廢棄物因豪雨外流,高濃度污染土擴散。專攻放射線衛生學的獨協醫科大學准教授木村真三提醒:「進入災區的義工,務必戴上口罩,避免吸入輻射塵,造成體內輻射被曝。」
福島核災後,關東地區不少地方的污染,達到放射線管理區域C以上的程度。前京都大學核反應爐實驗所助教小出裕章,在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清楚地說明道:「依照游離輻射防護法規,應定為放射線管理區域的地方包括,福島縣東半部,栃木縣與群馬縣的北半部,茨城南部與宮城北部,千葉縣北部,岩手縣、新潟縣、埼玉縣與東京都的一部分。」
相對於看不到的游離輻射,防護衣的存在,較能提醒人們處在其中的風險。2012年天皇夫婦到福島慰問,媒體拍攝的照片中,儘管天皇夫婦與一旁的人員未著面罩與防護衣,但不遠處的、除去污染的工作人員,卻是全副防範裝備,媒體也以「天皇沒穿防護衣與戴口罩」當新聞標題。對此,當時天皇夫婦表示,附近的游離輻射劑量不成問題。
有鑑於游離輻射人眼看不到,攝影師加賀谷雅道利用所謂的「放射能攝影」,將輻射污染具體地呈現出來,讓民眾意識到污染的存在;「透過貝克、西弗等輻射單位,是無法讓人看見污染的樣子的。」人是五感的動物,看不見容易讓人鬆懈,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加賀谷雅道這樣的作品,提醒世人並未消失的風險。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 延伸閱讀:風災後福島輻射污染擴散 學者提醒志工應佩戴口罩
https://e-info.org.tw/node/222116
* 資料來源:
1、原子力施設に係わる放射線防護
https://atomica.jaea.go.jp/data/detail/dat_detail_09-04-06-04.html
2、原発事故前の東電の全面マスク+酸素ボンベ着用基準は400ベクレル/m3以上
http://www.radiationexposuresociety.com/archives/7191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半瓶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維基的中文翻譯,能夠看到各種面向的評價很不錯 "《核爆家園》獲得影評人的讚賞,雖然熟悉輻射的醫生表示此片散布危險的錯誤訊息 。爛番茄評論數45條,新鮮度96%,平均分8.87/10。網站共識寫道:「《核爆家園》鉚接一種永不消失、發展緩慢的恐懼,以英國工藝戲劇化表現一場國家級悲劇,全面架構機構性...
原子 游離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輻射傷害的防護基本理念: ALARA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受曝劑量越低越好的合理抑低原則。
在輻射傷害防護的範疇內,總的來說,LNT(Linear-Non-Threshold)模式對於高劑量、高強度的輻射暴露的情況相對來說,更加的適用。在一般日常生活的狀態來說,避免輻射傷害,普遍採取 ALARA(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也就是越低越好的合理抑低原則,這是人類關於游離輻射防護的基本理念。
ALARA(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越低越好的合理抑低 )原則也是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子保安總署(DOE/NNSA)輻射 緊急事件支援及訓練中心(REAC/TS)出版之「The Medical Aspects of Radiation Incidents (台灣翻譯為:輻射傷害醫療處置)」手冊內容中所提及的輻射防護基本理念。
“ALARA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is the underlying philosophy associated with protecting people from ionizing radiation.
It basically means that one should not unnecessarily expose themselves to radiation without the benefit outweighing the risk.
Time, distance, andshielding are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the primary
concerns. At REAC/TS, we like to add a fourth item to the list - quantity. All four of these concepts are used concurrently with the others. "
其基本意涵是 : 一個人應該避免不必要且無利益的輻射 曝露風險(這裡指的是非醫療性質的輻射暴露。任何輻射暴露都會造成傷害,但在治療重大疾病的時候,兩害相權取其輕,接受有限度且嚴格控管的輻射照射將體內惡性病變組織破壞,阻止其增生、擴散惡化的潛在利益大於輻射照射所引起的傷害的醫療應用案例,不屬於這裡所指的“不必要且無利益的輻射曝露風險”的範疇)。
此外,有報導指出:“...... 在日本的實際研究案例中,「餵飲氘水佔1/3的水,經過1個禮拜,老鼠腦部組織裡的氫被替換掉,老鼠變得眼睛上吊,有攻擊性,一直囓咬鐵籠的鐵網,反覆地昏睡或暴躁。」東京工業大學理工特任教授入口紀男(Norio Iriguchi),透過老鼠實驗,提醒福島氚污染水的危害。
入口紀男教授是日本核磁共振學會委員,透過上述實驗鼠的核磁共振影像,解說老鼠腦部組織內的氫被氘替換之後,所發生的變化。「左邊有點突出的是嗅腦(嗅覺發達中樞),右下突起的部份是延髓開端。目前只有腦部明顯地浮腫了。」
福島核災後,產生大量輻射污染水,其中氚因為無法用過濾去除,又稱為氚污染水。多位專家警告,氚污染水的危害,不只是體內輻射被曝,還有在體內被當成氫嵌入到蛋白質等組織的問題。而入口紀男(用有同樣效果的氘做)的實驗,具體呈現後者的狀況。
「氚在體內被當成氫嵌入」是什麼意思呢?擁有近40年的放射線治療經驗、北海道癌症中心名譽院長西尾正道詳細解釋道:「氚在人體內會被當成氫來代謝。人體有62%是水(H2O),氚會被當成氫來結合,在種種構成人體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學式裡也一樣。」
「氚因為有這樣和物質相結合的性質,在體內造成長期被曝。用醫學實驗,可以證明氚會被當成氫攝入到細胞核內。構成DNA的基因的4個鹽基,是靠氫來結合,換成氚進去的話(失去結合力),鹽基化學式產生變化,遺傳情報也會改變。導致健康上的實際損害。」而當被攝入的氚衰變成氦時,也會損傷細胞( http://www.inaco.co.jp/hiroshima_2_demo/pdf/20140103_tori_A4.pdf )。
對此,西尾正道等專家批判:「不能說自然界本來就有而不考慮,原本自然界裡氚的最大來源就是核試爆跟核電,排放標準也是為了沸水式原子爐把氚排到海裡而制定的,並不是因為有在科學上醫學上檢討健康被害而決定的。」「因為距離極近,即便氚的放射線弱,仍會相當程度地傷害DNA。」
又,氚水的化學式是HTO,因為氚很容易和生物體內的碳結合,成為有機結合型氚(Organically Bound Tritium、簡稱為OBT),跟氚水相比,後者滯留體內時間為20~50倍,被染色體等人體重要部份攝取。「氚水被放流後,經生物攝取變成有機結合型氚,人類去吃這些生物,便會蓄積在體內。」在核食檢測上,有機結合型氚的檢測程序,又比普通的氚來得複雜。
氚,被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柴昌俊,與馬克斯威爾獎(美國物理學會頒發)得主長谷川晃,稱之為劇毒。
福島核電廠在災後,因為會不斷放出有放射性的蒸氣等污染,入口紀男比喻為「國土百萬年的惡夢」。而這惡夢除了往大氣的污染,還因為地下水流經,每天產生3-400噸的輻射污染水。
在日本政府規劃的輻射污染水處理方案裡,海放是成本最低的方法,比起地下埋設等耗資千億日圓以上的方法,海放只要17~34億日圓。另一方面民間、在地漁業團體與鄰國,持強烈反對的立場。....."
也有多項相關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
A 1961 experiment showed that mice dosed with 21.5 μCi/g of Cs-137 had a 50% fatality within 30 days (implying an LD50 of 245 μg/kg).
A similar experiment in 1972 showed that when dogs are subjected to a whole body burden of 3800 μCi/kg (140 MBq/kg, or approximately 44 μg/kg) of caesium-137 (and 950 to 1400 rads), they die within 33 days, while animals with half of that burden all survived for a year.
Important researches have shown a remarkable concentration of 137Cs in the exocrine cells of the pancreas, which are those most affected by cancer.
In 2003, in autopsies performed on 6 children dead in the polluted area near Chernobyl where they also reported a higher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tumors, Bandazhevsky found a concentration of 137Cs 40-45 times higher than in their liver, thus demonstrating that pancreatic tissue is a strong accumulator and secretor in the intestine of radioactive cesium.
一項重要的醫學研究發現,人體胰腺外分泌細胞中所聚積的137Cs濃度非常高,而胰腺外分泌細胞是受癌症影響最大的人體細胞。
在2003年由Bandazhevsky研究團隊,對六名生活在靠近車諾比核災污染區附近的兒童的屍體進行醫學檢驗解剖。
解剖研究發現這六名兒童患胰臟惡性腫瘤的比率,比一般正常狀態下來的更高,經檢驗,研究團隊發現這六名兒童胰臟中所含的Cs-137濃度,竟然是肝臟中所含Cs-137濃度的40-45倍之多。研究證實在人體內Cs-137最容易聚積在胰臟內。
胰臟癌是指胰臟細胞發生癌變而產生的腫瘤,這些腫瘤細胞具有侵犯其他組織的能力。胰臟癌很少發生在40歲以下的病人,半數以上的患者超過70歲。
此外,1961年的一項實驗發現對老鼠注射21.5 μCi/g 濃度的Cs-137,在30天之內有一半的受試老鼠死亡,這項實驗的結果等同於半至死劑量為0.000245公克(也就是百萬分之245公克),所謂半至死劑量指的是指在固定濃度下,暴露一定時間(通常1~4 小時)後,觀察14 天, 能使試驗動物組群半數(50 %)死亡的濃度。
在1972 年有另外一項類似的實驗, 對受試驗的狗群注射3800 μCi/kg (140 MBq/kg, or approximately 44 μg/kg,大約百萬分之44公克濃度)Cs-137,這群受試的狗在33天內全數死亡,而另一群接受一半劑量的受試狗群,則可以存活到為期一年。
從上述的那些實際醫學研究例證,包括了比較適用於LNT模式的狀態,以及一般日常生活環境下遭遇到低劑量但是長期輻射暴露累積下來的狀態。ALARA(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合理抑低 )原則在兩種狀態下通通一體適用。
參考資料:
https://orise.orau.gov/resources/reacts/documents/medical-aspects-of-radiation-incidents.pdf
http://www.inaco.co.jp/hiroshima_2_demo/pdf/20140103_tori_A4.pdf
https://e-info.org.tw/node/221554
^Moskalev, Yu. I. (1961). "Biological Effects of Cesium-137". In Lebedinskiĭ, A. V.; Moskalev, Yu. I. (eds.). Distribution, Biological Effects, and Migration of Radioactive Isotopes. Translation Series. United State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published April 1974). p. 220. AEC-tr-7512.
^ H.C. Redman; et al. (1972). "Toxicity of 137-CsCl in the Beagle. Early Biological Effects". Radiation Research. 50 (3): 629–648. Bibcode:1972RadR...50..629R. doi:10.2307/3573559. JSTOR 3573559. PMID 5030090.
^ Nelson A , Ullberg S, Kristoffersson H, Ronnback C (1961). "Distribution of Radiocesium in Mice". Acta Radiologica. 55, 5 (5): 374–384.
doi:10.3109/00016926109175132. PMID 13728254.
^ Bandazhevsky Y.I. (2003). "Chronic Cs-137 incorporation in children's organs". Swiss Med. Wkly. 133 (35–36): 488–90. PMID 14652805.
<3
原子 游離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可能直到現在,還有許多的朋友們,連最最基本的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之間的重大差異都分不太清楚。
簡單來說,游離輻射即是一般所謂放射線﹔而非游離輻射即是一般所謂的電磁場電磁波等。
輻射是一種具有能量的波或粒子,如電磁波(如無線電波、微波、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加馬射線等)以及從放射性物質發射出來的微小粒子(如阿伐粒子、貝他粒子、中子等)都稱為輻射。其中能量較低的,如無線電波、微波、可見光、超音波、紫外線,稱為「非游離輻射」;而能量較高的,如X射線與加馬射線,以及粒子輻射則屬於「游離輻射」。
「電磁波」是由電場與磁場交互作用所產生,屬能量的一種。它以波的形式接近光的速度輻射傳遞,自古以來就以各種面向存在於大自然。
電磁波可分為「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大於3×1015赫(Hz)的電磁波,一般常稱呼為輻射或放射線。最為人所知的游離輻射就是X光,它的頻率比起非游離輻射高的多,其光子能量強到足以藉由打斷細胞內各種分子的原子鍵而產生游離化(ionizing),必須嚴格防護,因此醫院的X光室都有鉛板屏蔽,避免輻射外洩。
而且,電磁波的一個特徵就是,當電源消失之後(例如手機關機、電腦關機、X光設備關機),電磁波也就隨之消失。
非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小於3×1015赫的電磁波,一般俗稱電磁波者皆屬此類。它的能量較微弱,無法打斷原子的鍵結產生游離化(ionizing)。按照頻率/光子能量高到低的順序,非游離輻射的族群可分為紫外線(UV)、可見光、紅外線(IR)、微波(MW)、射頻(RF)、極低頻(ELF)、以及靜電場與靜磁場。另外極低頻由於波長非常長,約5000公里,所以通常稱為電磁場。
此外,非游離輻射係指能量低且與物質作用後,並無法使物質產生游離作用的輻射。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更密切,舉凡紫外線、太陽的可見光、燈光、紅外線、微波與雷達、電視與F M無線電波、AM無線電波及長波長的交流電波等皆屬非游離輻射。
至於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游離輻射無色、無味,感覺不到,目前全球醫學界已經公認所有的游離輻射都沒有所謂安全劑量,換言之凡是多暴露一分則會有多一分的危險。
暴露高劑量的游離輻射可能會引起皮膚灼傷、毛髮脫落、噁心、新生兒缺陷、疾病以及死亡。它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暴露量多寡、暴露時間長短。暴露於游離輻射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若一個懷孕的婦女暴露於高劑量的游離輻射,可能會導致其新生兒的腦部發育異常。
游離輻射引起癌症依暴露器官的敏感度不同,而發生的傷害輕重不因。一般器官中以乳房、甲狀腺、骨髓及肺臟最為敏感。乳腺癌比白血病高數倍,另外放射氡氣會引起肺癌及甲狀腺受幅射會生上皮細胞癌等。
核反應爐進行核分裂連鎖反應產生熱能帶動蒸汽渦輪發電機組產生電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輻射,以及其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核廢料,絕大部分都屬於放射性的游離輻射的類別。
放射性核種是不穩定的原子,會放出游離輻射並衰變成另一種原子。 隨著越來越多原子衰變了,剩下的放射性核種數量減少,輻射強度也就越來越弱。 放射性核種發出的強度減少到只有剛開始的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半衰期」,每種放射性核種皆有其固定的半衰期,比如說核電反應爐所產生的放射性游離輻射中常見的銫137(Cs-137),他的半衰期為30.17年,也就是每經過30.17年的時間,他的輻射強度會衰減為原先強度的一半,經過6個半衰期約181年之後,銫137的游離輻射強度會衰減為原先的1.5625%的強度,起碼要經過超過10個半衰期也就是301.7年之後,銫137的游離輻射強度才能衰減到原先的萬分之9.765的強度,回到差不多接近於自然環境背景值的程度。但是,特別一提的是,銫-137是人造輻射物質,原本就不該存在於大自然的環境當中。
核子燃料的主要成分,鈾-238(約佔96%),雖然在普通原子爐中幾乎不起核分製反應,但在吸收中子之後卻產生出長壽命(半衰期有的萬年以上)元素,即自然界不存在的「超鈾元素」,如鈽(Pu)、鋂(Am)、鋦(Cm)等人造放射性游離輻射物質。
PS. 此外,常常有特定族群的朋友們喜歡以所謂香蕉中所含的鉀-40元素來試圖混淆社會大眾視聽,所幸在2017年10 月份時,經義美食品輻射檢測研究室實測結果,香蕉所含的鉀-40,55~75%均集中在香蕉皮,「只要民眾勿迷信吃香蕉皮可治失戀」,就可安心大啖美味又健康的香蕉。
首先,鉀在自然界裡有三種同位素:鉀39(穩定的同位素,占93.3%),鉀41(占6.7%),鉀40(具放射性,占0.01%,也就是萬分之一),這三種同位素本來就存在於自然界中。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告訴中央社記者,依現行法令,僅針對食品中的人工核種訂有標準,例如核電廠爆炸、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銫-134、137或是碘,但鉀-40是天然核種,國際間沒有國家針對鉀-40訂有標準,台灣也是,因此「沒有超標的問題」。
林金富解釋,鉀-40和鉀-39是同位素,同時存在於自然界中,含有輻射的鉀-40以萬分之一的比例存在於鉀-39中,地球地殼裡、大自然、香蕉、人體裡都有此物質,無法以人工方式去除。
由於非放射性的鉀-39、鉀-41和放射性的鉀-40,都是原本就存在自然界中的元素,專家指出,人體內都含有些微天然輻射,且人類在演化中已對自然界中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天然微量輻射建立生物恆定(homeostasis),會透過體內的代謝機制來自我調節,因此吃香蕉時,不會因為體內增加「鉀-40」含量而損害健康,毋須擔心。
以下是衛生福利部以及原子能委員會針對食品中鉀40的解釋:
“鉀-40係屬於天然放射性物質,於環境中天然存在,與核污染或輻射污染之情形不同。針對該等天然放射性物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以下簡稱原能會)歷年均有進行市售各式商品(包括食品)之抽驗,並已於「天然放射性物質管理辦法」中訂有天然放射性物質核種活度濃度基準值,鉀-40之活度濃度基準值為10貝克/克。
至於食品藥物管理署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所訂定之「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係適用於可能有發生核污染或輻射污染時,包括意外或惡意之行動,並就危害監測之指標性核種(碘-131、銫-134及銫-137)優先訂定標準;而來自太空宇宙射線、土壤、岩石、建材、煤灰等環境,以及自環境間接影響到食物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因無法透過後端之食品予以減少或管制,必須透過源頭降低整體環境之游離輻射,始能減少天然食品原料中之背景值,查目前國際間包括Codex、歐盟、美國、紐澳、加拿大等各先進國家,均無針對食鹽或食品特別訂定鉀-40之限量標準。”
但是不可否認的,在醫學界也常會遭遇到的症狀為血液中鉀離子濃度太高或者過低對健康所造成的負面效應。
人體的鉀離子濃度一旦大於5.1 mg/dl,即為「高血鉀症」,此時容易出現肌肉無力、頭暈、感覺異常、麻木、代謝性酸中毒等症狀,如果血鉀濃度升到7 mg/dl時,會造成心律過緩,嚴重甚至會因心室頻脈而猝死,此類患者即使接受電擊也難以回復正常心律,必須緊急施打藥物才能救命。
低血鉀是臨床上常見的電解質異常,鉀離子是細胞內最主要的電解質,血清正常血鉀值介於 3.5至5.5 mEq/L之間,當血鉀值低於3.5 mEq/L即為低血鉀症。鉀離子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維持細胞膜正常的電位差,藉由細胞間快速的轉移及腎臟調節鉀離子的排泄,來維持鉀離子的恆定。因此鉀離子在神經肌肉功能與心臟傳導節律扮演重要的角色。
輕微的低血鉀 (血鉀值於3.0至3.4 mEq/L)通常沒有顯著症狀。中等程度的低血鉀(血鉀值於2.5至2.9 mEq/L)則會導致疲倦、肌肉無力、酸痛、抽筋、以及便秘。嚴重的低血鉀 (血鉀值低於 2.5 mEq/L) 可能導致麻痺性腸阻塞、急性肢體無力、反射減弱、心律不整,甚至嚴重到呼吸停止。
食物、飲養攝取首重均衡,任何食物過與不及都會對健康造成負面效應。
♡
原子 游離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感謝維基的中文翻譯,能夠看到各種面向的評價很不錯
"《核爆家園》獲得影評人的讚賞,雖然熟悉輻射的醫生表示此片散布危險的錯誤訊息 。爛番茄評論數45條,新鮮度96%,平均分8.87/10。網站共識寫道:「《核爆家園》鉚接一種永不消失、發展緩慢的恐懼,以英國工藝戲劇化表現一場國家級悲劇,全面架構機構性腐敗。」Metacritic評論25條,平均分83/100,即「普遍好評」。
《大西洋》、《華盛頓郵報》和英國廣播公司的評論都指出影片著重展現了情報的力量,以及謊話連篇的領導者是如何無意中犯下超出他們理解範圍的錯誤的,成功吸引觀眾關注跟他們同時代的社會主義社會。《大西洋》蘇菲·吉爾伯特(Sophie Gilbert)認為影片「嚴肅考究了貶低真相會造成的損害」。《華盛頓郵報》漢克·斯圖艾佛(Hank Stuever)稱讚影片展現出「謊言成為標準,權力遭到濫用時會發生什麼」。而紐約客的評論則肯定了該片對其對蘇聯生活環境的準確復刻,但批評稱其「逾越了構建虛幻作品和編造謊言之間的界限」,「未能準確刻畫蘇維埃的權力關係」。
但是富比士的James Conca指出這部片裡的輻射傷害的描述充滿幻想,沒有任何科學根據。這部片的編劇沒有諮詢專家或是參考任何相關的研究報告。此片主要根據諾貝爾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的車諾比的悲鳴。此書記錄經歷過車諾比事故的人的對此事故的印象或是聽來的故事。很多描述和事實相距甚遠。事實上只要沒有放射源,一位受到嚴重輻射傷害的人就像嚴重燒傷病人,需要悉心照顧但不會散發著輻射污染。沒有研究指出胎兒比較會吸收輻射。事實上,很多報告指出沒有胎兒因車諾比事故的輻射而受傷,但有很多孕婦因為恐懼選擇墮胎。所有得急性輻射綜合症的都是工作人員,沒有一位居民得急性放射線綜合症,更沒有一位兒童得急性放射線綜合症 。
核物理學家Kelvin Kemm表示此片是受到歷史啟發的科幻小說,其誇張不實的輻射傷害和現實相差甚遠。像是影片中的急性輻射綜合症是明顯說謊。短時間暴露於大劑量的游離放射線下不會造成突然流血或是皮膚龜裂 。
俄羅斯文化部長弗拉基米爾·梅德辛斯基讚賞電視劇是「大師之作」,「拍攝時非常尊重普通人」。俄羅斯電視台NTV宣布開發自己版本的車諾比故事,讓美國中央情報局在這次災難中擔任關鍵角色。然而這部劇在HBO的迷你劇之前就在製作,並不是對HBO劇集的回應。這部電視劇的預告片曾被上傳到YouTube,但後來因惡評如潮被刪除。《新報》的安娜·納林斯卡雅指出,儘管蘇維埃政府受到猛烈抨擊,但是《車諾比》是同情老百姓的,展現他們的恐懼,乃至團結到給那些被稱為「蘇聯高官」的人潑髒水。
俄羅斯共產黨呼籲對《車諾比》的編劇、導演和製片人發起誹謗訴訟,認為這部片子「噁心至極」。黨員謝爾蓋·馬林科維奇發表聲明,表示黨打算遊說負責監管電視的俄羅斯聯邦電信、信息技術和大眾傳媒監督局阻止當地媒體播出該劇。《共青團真理報》的迪米特里·斯特辛認為這部電視劇講了「狂野、愚蠢、粗心的俄國人用他們的核電站在歐洲製造了一場始料未及的環境災難」,直接給在全球核能市場占主要份額的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的競爭對手們帶來好處。"
其他出沒地區
►【半瓶醋】LBRY頻道
https://odysee.com/$/invite/@bpf1980:5
►【半瓶醋】臉書粉專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QDDQT
這邊其實是每天都在出沒的區域
►【半瓶醋】IG
https://www.instagram.com/baofuzhang/
其實一直沒有很習慣用IG...
►YouTube頻道【半瓶醋】
https://pros.is/RDVPU
每週五晚上九點半固定會有【半瓶醋夜未眠】的實況節目,然後會不固定的發佈一些影片,以前很多電影影評與少許的遊戲介紹,不過最近比較少了。
►Twitch【半瓶醋】
https://www.twitch.tv/bpf1980
會聯播每週五晚上九點半的【半瓶醋夜未眠】,之前都會用這個台玩遊戲,可是因為老是被Ban,所以最近轉戰YouTube了
Podcast
基本上就是把【半瓶醋夜未眠】當中的精選討論片段放上去,不想看畫面只想聽聲音的朋友可取用。
►iTunes Podcast【半瓶醋】
https://pros.is/SRYWZ
►Spotify Podcast【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SN9AN
部落格:之前有很多個部落格,不過目前縮減到只有兩個還在更新
►GQ【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THT4V
►巴哈姆特【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SPSUU
專欄:媒體合作的供稿,不定期出影評
►派特88【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T3HRD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原子 游離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行動通訊電磁波安全宣導網頁專區:https://memf.ncc.gov.tw/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電磁波宣導專區: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18
►環保署之非屬原子能游離輻射管制網:https://nonionized.epa.gov.tw/
►基地臺電磁波免費量測專線:0800-580-010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蔡阿嘎 #電流急急棒 #電磁波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原子 游離 在 老闆,來點寇汀吧。Boss, CODING plea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直到被觀察的一刻在化為事實,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有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喜歡這次的量子作品嗎? 大家有沒有創作中途中慢慢找出主題的經驗或困難呢? 留言跟老闆分享吧💪
這次做的作品 - 量子不穩定: https://www.openprocessing.org/sketch/904085
生成式藝術作品集:https://cheyuwu.com/arts
課程募資圓滿結束破 3300% 啦! 準備精彩課程範例中!
預購互動藝術課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VwQus9ciQ
0:18 繪製圓形與波形
1:18 加上顏色
2:21 加上材質 調整波型大小
3:52 調整縱向比例製造中心壓縮
5:25 移動中心點繞中心旋轉
7:30 加上發光效果跟調整材質
9:30 加上外部裝飾
11:13 加上游離粒子
12:35 加上裝飾
14:21 加上原子核跟最後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