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教室:世界最難攀登也無人成功的山峰:卡瓦格博峰(太子雪山/梅里雪山)
只要講到中印巴不丹邊界時,一定會發現怎麼一大堆都是拉(La),還有到處都有崗日(Kangri)。其實這是藏語音譯的結果。La是山口,Kang是雪,ri是山。Kangri就是雪山。像錫亞琴冰川得名自主峰:Sia Kangri(Sia雪山)。福編沒學過藏語,但看到那麼多 La 與 Kangri,好歹也會去查一下吧。
不過今天教室講的既沒有La,也沒有Kangri,是上上篇講到錫亞琴冰川士兵常感覺到靈體時,有人提到的「不眠山」,該山就是從沒人攀登成功的卡瓦格博峰(該山又稱梅里雪山,但那是解放軍測量隊將錯就錯的結果)。該峰是當地太子雪山十三峰中最高峰,海拔6740公尺,但也傳說統領群山,被稱為「雪山之神」。
卡瓦格博峰也是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藏區的八大神山之首。每年大批藏傳佛教信徒千里迢迢到本地轉山,時間長達1~2周,在山腳至山腰轉山,全部餐風露宿,但他們卻一步一叩,展現世世代代的虔誠。若逢藏曆羊年(傳說卡瓦格博峰的本命年)轉山信徒更是暴增。
但藏傳佛教信徒最高到4500多公尺高的說拉埡口,絕不能有攀登的念頭。(BTW,在衛藏地區的藏語中,格博是「爺爺」的意思。)
☆☆☆☆☆☆☆☆☆☆☆
我知道有人一定不信傳說,我先就科學上解釋為何卡瓦格博峰居然成為地球上除南極洲山峰以外,極少無法攀登的山峰:
1.該地有個奇觀叫三江併流:金沙江、怒江、瀾滄江靠得非常近,平行併流。這其實來自一個特點,太子雪山是青藏高原的東南末端,過後地勢急遽下降。
2.太子雪山既是青藏高原的東南末端,正面臨印度洋季風吹拂,導致當地降雪量特大(冰川、冰層流動快)
3.高空西風遇帕米爾高原後開始分南北股,北沿岡底斯山,南沿喜馬拉雅山,在青藏高原末端重新合流,配合印度洋海風,易產生大小氣旋與渦流,天氣幾乎不可能有長時穩定。
4.卡瓦博格峰緯度偏南,降雪量大但底下融雪量也大,冰層極度不穩固。
5.山形陡峭增添難度,也增加雪崩機率。
6.山相對落差極大,雖然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公尺,但從起登處到山頂海拔落差4700多公尺,上上下下落差超過5000公尺。以珠穆朗瑪峰為例,車行能到的大本營是5300餘公尺,落差3500公尺。
******************
傳說在松贊干布時期,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歷經八大劫難,驅除各般苦痛,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受居士戒,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剽悍的神將,也成為了千佛之子嶺尕制敵寶珠雄獅大王格薩爾的守護神,稱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象徵,多、康、嶺(青海、甘肅、西藏及川滇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勝地。
故卡瓦格博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藏族認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統領一方自然,而卡瓦格博則統領整個自然界之所有。在卡瓦格博山下,你不能談論一切細微之處的美麗,因為對任何出自自然的微瑕之美的言語稱讚都僅僅讚美了卡瓦格博山神統領的整個自然界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而這些都是對卡瓦格博山神的不敬,也是對廣博而和諧的自然的不敬。
其實福編的想法,科學和信仰並不衝突,正因為卡瓦博格峰的氣候與地質條件如此險峻變化多端,法力最大的山神才會選擇居住於此。
當地有傳說觸怒山神,要被留在山中7年,1991大山難的罹難者,1998年隨冰河移動下了山腰被民眾發現,真的被留了7年。
******************
外地人到卡瓦格博,最適合到3000多公尺高的飛來寺遠觀「日照金山」,當地也這麼說「如果卡瓦格博願意讓你看見,雲霧就會散開,如果卡瓦格博不願意讓你看見,風雲馬上罩頂」。
福編相信,人可以不迷信,但不要鐵齒。其實網路流傳的不眠山還是虛構的,因為三支救援隊(中國聯合救援隊、日本聯合救援隊、西藏當地登山協會隊)並沒有如小說再發生死亡,但救援隊是抱持著畢恭畢敬的心情上山尋找失蹤者,沒有登頂的打算。或許因為如此神山才沒有再次發怒,但神山連讓救援隊上山都不准(三支救援隊只有純藏人隊抵達一號營地)。
2001年,德欽縣人大常委在當地藏人與自然保護者共同呼籲下正式立法,不再允許在卡瓦格博進行登山活動。但之後獨立探險家高家虎冒險探勘,雖然找到不少1991大山難受難者遺物,但他本人也在2011年冒險嘗試攀登後失蹤至今。
當年找到遺物後有成功洗出一張趁著天氣好時,登山者在3號營拍攝攻頂前的照片,有誰能想像沒多久,當地就狂風暴雪,根本無法行動,更在不久之後,就發生掩埋17人的超大雪崩?
*******附錄:不能登的卡瓦格博山山難大事紀***********
1990-11-27 中日聯合登山行動開始
1990年12月,中日聯合登山隊逐步建立了一、二和四號營地(C1、C2、C4),但在建立三號營地(C3)的選址問題上,中日雙方發生分歧。中方主張,營地應該建立在遠離山脊的地方,以避開雪崩區;日方認為,為了登頂節省體力,三號營地應該盡可能接近山脊中部的四號營地。最後,井上隊長決定採取折衷方案,三號營地選擇在中方意見和日方意見的中間位置。
1990-12-20,中方隊員段建新在二號營地觀測到三號營地附近的一次中型雪崩,該次雪崩幾乎危及到三號營地,但也讓登山隊降低戒心(已經崩過了,所以放心點,但我認為這是神山的第一次警告)。
1990-12-28中午,突擊隊5名隊員接近主峰背後的山脊,到達6200米的高度,但在突擊隊到達6470米的高度時,山頂天氣突變,暴風雪令衝頂行動受阻。下午4點,井上隊長命令放棄,但因風雪過大,突擊隊無法撤回三號營地。晚上10點15分,暴風雪停止,11點13分,突擊隊順利撤回三號營地。因已有第一次衝頂的經驗和實地觀測,登山隊判斷再次衝頂已經沒有大的困難,登山隊全體17名隊員(中國6名,日本11名)在三號營地待機。
1991-1-1,計畫登頂。但山頂從12月29日開始發生的暴雪沒有停止過,登山隊行動受阻。
1991-1-3-2230,大本營與三號營地之間進行了最後一次通話,山上隊員表示積雪已經超過160cm。之後失去聯繫。
1991-1-4-1000,大本營向位於昆明報告求援。暴風雪雖然停止,搜救行動開始。但由於沒有合適的加油點,成都軍區派來的直升機無法展開搜救。
1991-1-9、16、20,中國登山協會、西藏登山協會和日本救援隊分別趕到,但搜救暴風雪再次發生,兩支救援隊嘗試多條路線上山均告失敗,僅有西藏登山隊成功到達一號營地,但也無法繼續前往二號營地。
1991-1-9,神山突然在解放軍空軍偵察機接近時散開雲霧,讓他們拍到三號營地的30萬噸暴雪堆積(所以當時大概已知登山隊已因雪崩遭難),彷彿是神山短暫地展示祂的神力。但偵察機再回頭雲霧又再度壟罩。
1998-7-18,當地牧民郭先生發現登山隊遺物與部分遺骸。
===================
#有人問為何這些登山隊都要選冬季攀爬?#因為當地夏季冰川因山下融凍而流動更快,更沒有攀登的可能。
原神琴聖遺物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自德勒斯登聖母教堂的平安夜~
#祝大家聖誕佳節闔家平安
📍 德勒斯登的森柏歌劇院中文導覽、二次世界大戰完全摧毀再次重建的聖母大教堂、百年知名牛奶製品店與福斯汽車透明工廠中文導覽與城市節慶煙火為 #2019歐藝音樂營結束後為期三天的「音樂巡禮」景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已近全毀的德勒斯登聖母教堂,教堂殘骸放置經過了六十年,德國政府花將近十三年之久的時間重建,在2005年終於完工!
📹 德勒斯登聖母教堂落成典禮與音樂演奏(2005 10/30)
https://youtu.be/kk2_32a3L_0
📹 每年聖誕節前的降臨節,德國電視都會定期轉播德勒斯登聖母教堂的降臨節音樂會,在此分享去年2018的音樂會:
https://youtu.be/EzfJVlIn72s
【德勒斯登 聖母教堂光芒再現】♩.♪
自德國統一後,二十一世紀的德勒斯登又再次改變了,這回重大的轉折點,就從二○○五年十月底,聖母教堂的正式落成慶典開始……
三年多來,看著古城裡的聖母教堂日以繼夜地進行著重建工程,眼見教堂身上的鷹架愈來愈少,從建築的半腰際,漸漸地愈來愈輕,直到只剩圓頂被遮蓋著,最後終於露出如鈴鐺造型的著名塔頂。心中著實慶幸自己能親眼看到聖母教堂的重建完成,有感嘆,也有無限的感動。德勒斯登市民似乎也全都興奮了起來,一到週末,大家無不抽空紛紛湧入古城區探個究竟。
這個二次世界大戰的灰黯場景,終於在六十年後走出來,重新邁向充滿陽光朝氣的舞台,展現足以媲美西德的活力和熱鬧氣息。瞬間,過往的悲情色彩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活力的灌注。
Wiederaufbau,這個看來艱澀冗長的德文單字,在我剛踏進德國領土時,實難領悟它的真義,直到此時,才在我腦海裡有了清晰的意義!Wieder,再一次;bau,建設。長達十二年的命運與光陰,聖母教堂都與這個字連結在一起。
早在一七二六至一七四三年間,建築師喬治.貝爾(George Bähr)便設計了這座優雅完美的聖母教堂,百年來,她一直是市民的精神寄託所在。然而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三日那場無情的盟軍空襲,使她一夕倒下……此刻聖母教堂的再現,就像聖母降臨般感動人民,當然也勾起了戰後生存者的追念。
兩年多裡,每晚打開電視機,總三不五時地能看到當地電視台製作的、關於聖母教堂重建的歷史性節目,尤其在這二○○五年底的落成時刻,特別節目更是成天整夜地播放。
我們不得不承認,教堂能再次屹立,的確是個建築奇蹟。她耗資了高達約一億八千萬歐元的重建經費,令人咋舌!大多數都是經過國際募款而來,尤其美、英兩國的社會團體給予最多的支援;這雖無法彌補二次大戰空襲時於德勒斯登所造成的傷害,但仍使德國和英、美之間的關係逐漸走向和解,特別是重新冠於教堂塔頂上的金色十字徽(Turmkreuz),就由英國民間所捐贈。至於被炸毀落地的原徽,則放在教堂的中殿大廳裡,永久保存,提醒世人記取教訓。
二○○五年的秋末,艷陽高照,萬里無雲。德勒斯登就在這樣的好天氣下,進行了三天的「Fest der Weihe」落成慶祝盛典。潔淨的藍天,襯得聖母教堂一身莊嚴軒宇的姿態!
為了見證這重要的歷史時刻,我也不例外地加入了人群之中。古城裡,滿街早已佈滿政府出動的眾多警力,以及一群專程來幫忙維持秩序、回答遊客問題的年輕義工,負責管制從早到晚洶湧不斷的教堂參觀人潮。交通博物館、希爾頓飯店前、王侯馬列圖旁的廊道……,處處皆設起圍欄封鎖,強力控制著人潮的出入。想要接近教堂,還得迂迂迴迴地走著。開闊的新廣場前,緊鄰教堂的馬丁路德雕像腳下,滿是基督新教的忠誠信徒,與特地來朝聖的子民。
或許是因為秋意爽朗、豔陽普照,古城區內異常熱鬧,聖母教堂的落成歡慶更顯光芒耀眼。穿著白色禮服、如新娘般的漂亮女孩,在廣場上義賣有著聖母教堂圖騰的紀念品;古典造型的「巧克力女孩」也不甘示弱,圍著粉紅頭巾,發送戲劇表演傳單。
德勒斯登最大的電視台MDR全程衛星轉播落成慶典活動。主播和攝影記者群在廣場間穿梭,訪問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和當地人民。非常巧合的,在我拿著照相機紀錄聖母教堂的美麗姿態時,記者居然找上了我。
她用德文夾雜著英文的方式訪問我:
「請問妳是特地來此地觀光,參與聖母教堂重建完成的慶祝活動嗎?」
「不,我在德勒斯登住兩年多了!」
「那妳對聖母教堂重建有什麼感想?」
「妳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嗎?」記者接連地問道。
其實,無論我的心情多麼興奮,最開心的應當還是德國人。聖母教堂的重現,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她本屬德勒斯登高雅聖潔的一角,戰爭無權剝奪她的存在。德國人的歡欣,我感同身受;在這些共同生活的日子中,週遭的一景一物,也都有我的情感灌注其中。
新選出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和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施洛德,兩人都來到了德勒斯登,參加隆重的落成禮拜。
聖母教堂合唱團正唱著莊嚴的聖歌。樂聲中,年輕代表們一步一步將教堂內重要的物品如十字架、聖杯、燭臺……等,一一放上聖壇。那座於大戰中被炸落的十字徽頂,縱然形體已如枯萎的花,依舊被視為殿堂裡不可或缺的聖物。搖曳的燭光在它下方,凝聚著光明的力量。
從天頂俯瞰教堂中殿,內部宛如盛開的花朵,有著瑰麗的圓花瓣,一片連著一片。新的教堂管風琴開始啟用,樂聲莊嚴肅穆,悠揚動人;教堂外,密密麻麻的人潮填滿了每吋土地,場面極為壯觀。
回溯一九九三年,聖母教堂的遺骸僅剩左右兩片不成形的立壁,矗在碎石瓦礫間。藝術家、工匠、建築專家、政府支援、經費……,無不關係著它的重建。若沒有聖母教堂,德勒斯登的天際線將無法完整。
一九九三年一月,工作人員終於在挖掘整頓過程中,找到了教堂頂原有的十字徽章。那原本金光閃耀的聖物,變成了一塊廢鐵,灰敗、黯淡無光……然而,這塊珍寶仍然必須永遠保存,它是德勒斯登人民的精神依託。
建築師們拿著細密的教堂平面工程圖,對照著比例尺,開始重建工作。大型的怪手,協助清理二次大戰中受砲火炸落的石塊。管理室裡,一格格的鐵架之間,蒐藏著因為整理遺跡而拾獲的物品。這段時間,每年聖誕節時,聖母教堂廣場前都有神父祈福,人們各個手持燭光,隨著祥和樂聲,祈求平安。
重建工程正式於一九九四年左右開始,工作人員在石塊中放入時空膠囊;也許百年後,子孫可以從這個銅罐中,讀到我們這個世紀發生的種種。投注了一千一百萬馬克的重建工程開始動工了。工程師們手持電筒,日夜向下探測,深入地窖根基,尋找重要遺物。古老的影片膠捲,就這麼找到,經過專家整理後,或多或少仍能讀出些片段資料。
地底好深……傷害亦然。直到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間,地基底層差不多修復好了。地窖的小型音樂會逐漸展開,國際募款持續進行。
絲巾、瓷盤、錫製啤酒杯、T恤等各類帶有募款性質的商品,逐漸受到矚目,其中錶面內含聖母教堂真跡小石塊的手錶,是最有質感的紀念商品之一。但無論你買了什麼,價格中的一部分必定會奉獻給聖母教堂。
等到一九九九年,聖母教堂的外牆已築到二十四公尺高。藝術家開始著手教堂內大小雕塑的重整。五年後,教堂外觀全面修復,金色十字徽吊上天頂時,有成千上萬的民眾前來共襄盛舉;神父帶領大家穿過皇宮廣場,將花車上載著的教堂組鐘掛上,慶賀氛圍逐漸蔓延。
教堂的重建,仰賴許多沉重的幕後工作。工匠們用音叉一邊敲琢教堂組鐘的邊、一邊調音。協助修復教堂七彩穹頂的藝術家,對照著過往留下的黑白照片,仔細推敲、描繪天頂壁畫;他們搭起木臺子,時而坐、時而躺下,觀察比對自己的筆繪與原圖是否吻合。至於殿內浮雕的部份,除了古典花紋的塑型完美,之後還得小心翼翼地貼上金箔;工匠們得將手中的薄片金箔,切成一條條,再貼於雕像表面;修整過程中,金箔餘屑如星星般地,掉落在藝術工匠白灰灰的長鬍子上……
重建的過程備極艱辛,集結各界菁英協助。最困難的是,要讓新興的建築體既維持原本的面貌,又具有現代未來的實用性。我們不得不佩服德國人對古蹟維護重建的精神──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整理收集被砲彈炸落的教堂石塊,再次利用,偕同新採集的薩克森特有砂岩,兩者一磚一瓦地一齊交錯崁入新建的教堂外觀結構中。所以,現今聖母教堂的面貌,夾雜了深淺色澤,深的為舊石、淺的為新石;然而再度地,她是全世界最完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之一!
某晚,看到電視台製作的一段給兒童看的影片,當中幽默詼諧的卡通動畫,描述聖母教堂被一隻龐大如恐龍的怪獸給推倒了。當中的影射意義頗令人深思。在戰爭中,究竟誰是那隻大怪獸呢?
滿面皺紋、白髮蒼蒼的東德老奶奶,來到聖母教堂前,在馬丁路德雕像下,放上一束新採的美麗鮮花。她宛如回到戰爭前熟悉的故鄉,臉上洋溢著滿足安心的微笑。這一刻,我相信,眾人為重建教堂所付出的心力,都值得了……
— 摘自 大塊文化《德勒斯登:浪漫古典的夢幻之城》
原神琴聖遺物 在 #聖遺物琴-聖遺物詞條 - 原神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上禮拜抽草神,結果歪到琴團長。我的草神從小短腿變緊身大長腿,真是歹伊蘇KI!,稍微看了一下琴的Q技能屬性,傷害和治療量都是吃攻擊力係數, ... ... <看更多>
原神琴聖遺物 在 [原神] 新手請教輔助角聖遺物問題- mihoyo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AR52世界7 主要角色(雷神、優拉、老爺) 的技能武器聖遺物都差不多了部分輔助角的技能和武器也還進展的還可以想說可以開始刷一些次要輔助角的聖 ... ... <看更多>
原神琴聖遺物 在 [原神] 關於琴的疑問- 看板miHoY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我手上唯一成形的隊伍,物理隊:
優菈零 65/140 / 120 / 松籟1 / 蒼白
阿忍零 65/ 65 / 210 / 西風2 / 千岩
修女零 75/ 75 / 240 / 西風2 / 宗室
鐘離一 就血牛 Q^Q
刷聖遺物好久,大概就這樣了吧,要再提升恐怕要花很長的時間。
對目前打法有點膩了,想換點新玩法。
這套陣容是全隊推優菈,
通常阿忍e > 修女e > 優菈e a幾下等六秒 > 修女e > 優菈e a幾下,能充滿優菈的q,
第四人相對自由,選鐘離給盾。
不過大家都知道,盾角可用奶媽取代,所以有點想換琴(剛好有零命)。
想請教大家幾件事:
1. 以進物理隊來說,這時琴的最佳聖遺物應該不是風套了吧?
因為風套就我理解,應該無法減物抗?
2. 如果我目標是 < 優 先 提 升 琴 的 傷 害 , 奶 量 次 之 >
(如果只是要奶量救命,那不如繼續用鐘離,更安心。所以想了想,還是選傷害優先)
聖遺物是不是選提升物理傷害?
比如 蒼白+染血 優於 蒼白+角鬥士?
武器之中 笛劍 斬岩 天目 因應我的目標,
哪一把比較好?
另外,
無論是哪一把,萬一未來我有幸抽到風鷹劍,是不是改選風鷹劍?
---
未來抽到雷神後,打算改組 雷夜琴優。
我看網路推薦這時琴應該帶風套,但我沒用過風套,有個疑問:
這時是不是預設比如
夜蘭掛水後,換琴出來擴散水元素,然後換回夜蘭,以便享受水抗減少,
是這樣玩嗎?
---
可能有板友看到這裡正在想,我先說明 >O<
A. 阿忍我是當e掛雷+q破盾,所以優先提升爆擊跟充能效率,
她的奶量當附贈,所以還是缺奶or盾。
B. 我知道 優忍修 的最佳第四人可能是夜蘭,不過我就想用琴嘛......
個人的組隊原則是:先XP選隊員,再追求高傷害,
所以......
先謝謝大家在須彌開荒的時候,還抽空惠賜指點,感激您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3.10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HoYo/M.1661401028.A.048.html
※ 編輯: moslaa (39.13.101.94 臺灣), 08/25/2022 12:20: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