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劇,與我家將近十年的無解題。
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舞台劇版,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改編,在呂蒔媛原著的精神上,創造另一個嶄新敘事,同時又能賦予新的意義。(列在我心中「此生不能錯過的舞台劇」)
舞台劇演員的飆戲,讓人眼神一秒鐘都無法離開。
尹馨飾演女主角「宋喬安」,我覺得光是接下這個角色,她就非常勇敢。電視劇播出在前,賈靜雯也因為「我們與惡的距離」得了金鐘女主,不論尹馨怎麼詮釋,觀眾難免會有賈靜雯的既定印象。更何況,舞台劇沒有NG,對表演的要求更為全面,這麼濃重的情緒,尹馨必須每一場演出都到位,我在台下,看了十分敬佩。
謝瓊煖仍舊飾演李媽媽,在現場會直接被影后的演技震撼,每次她出現,我就開始擦眼淚(話說她在「未來媽媽」裡,也飾演其中一個角色孫立芳的母親)。
另外狄志杰飾演劉昭國,吳定謙飾演王赦,房思瑜飾演應思悅,楊迦恩飾演應思聰,這些演員都棒呆了。特別一提郭耀仁,他飾演News哥,收放自如的喜感,真討人喜歡。
這齣戲首創與台下觀眾互動,當場次觀眾的投票,會影響劇情的走向。第一次投票安排在中場休息前,全場決定李曉明不要死,中場休息後,故事就會朝李曉明沒死的方向走。整場投票下來,演員要同時記憶四種版本的故事,接錯線就完了,演員應該快瘋了吧?
另外,劇中設計新聞擂台政論性節目橋段,真正邀請立法委員、各界專家上台參與,現場觀眾可以真實提問,整個劇場就是一個論壇。酷!
●
「不要把精神疾患污名化」,是本劇很重要的一個精神。
但其實在這個主題上,我更關心的是「政府或醫療團隊如何幫助這些家庭?」劇中微量地傳達了一個概念,其實精神疾患的家人不是專業醫生,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陪伴,精神疾患的家人需要支持團體,需要長期的輔導,不是拿了看病拿藥回家這麼單純。
我娘家附近就住了這樣一位太太。時不時對鄰人咆哮,半夜不睡覺開窗潑水罵人,還曾經拿雨傘戳老媽,害老媽跌倒。拿皮包從後面打叔叔。最讓人壓力大的,是我懷孕時,她總拿棍子站在公寓門口對我冷笑揮舞,每每讓我舉步維艱(後來我懷孕六、七個月決定暫時搬走),雖然大家苦不堪言,但是求助里長、警察、社工,都沒有用。
里長跟社工的回覆都是,訪視時按門鈴家人不開門,所以不能進行輔導。
警察的回覆是,除非她是現行犯(就是砍人、殺人或是把我打成流產),不然他們無法管。
我非常非常同情這位太太,因為她的家人漠視她,不讓她接受治療。她的兒子曾經約了我們一群鄰居,對我們表示歉意,然後就再也沒看過他(推測應該也搬走了)。她先生則是完全不理會、不處理、不解決。
她常高喊我媽名字,破口大罵老媽是「殺人魔、小偷」,老媽心生恐懼,長期生活在巨大恐慌下,失眠、暈眩症、帶狀皰疹反覆發作,苦不堪言,我只能不斷帶老媽跑醫院。
我不只一次想幫老媽搬家,但是住了三十年的老家,熟悉的生活習慣跟環境,她根本離不開,任我怎麼說,無用,只有繼續惡性循環的日子。
這真的是無解題。
也許她的家人覺得丟臉,所以漠視。
但她微攻擊行為造成鄰居不安,鄰居也求救無門。
社區單位無法介入,也不能強制家人帶她去看醫生、吃藥、陪伴,於是她病情更惡化,大家又更不安…..(頭幾年她真的沒這麼嚴重)
我非常認同劇中台詞,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整個社會必須善待跟陪伴這些精神疾患者。
但是在充滿理想的口號裡,到底該如何落實?
將近十年的折磨,我得到的理解是:
只要她家人不肯帶她去看醫生,她就無法獲得醫治。(她不可能自己去醫生)
只要她沒有把人砍傷或殺傷,警察也不能強制她去就醫。(但為什麼一定要到這一步啊?)
相關單位無能為力介入輔導,讓家人或社區知道如何應對。
想起多年前派出所員警給我的建議,讓人無言。
員警:她傷害妳了嗎?
我:沒有,可是她每天拿著棍子在我面前揮舞,我會不安,我懷孕大肚子…..
員警:她沒有傷害妳,我們不能怎樣。
我:那她如果傷害我了呢?
員警:那妳要報案,要舉證,像是錄影、錄音。
我:舉證?你是說她打我的時候,我要一邊顧著我七個月大的肚子,還能夠立即拿出手機拍?
員警:妳要告她,就要有證據啊。
我:可是我沒有想告她啊?
員警:那妳打電話來幹嘛?
以上,就是一種無力感。
我實在不懂,提告她有什麼意義?這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啊!
頭幾年,我希望知道,如果她的家人不理她,身為她的鄰居,我可以為她做什麼?我很樂意提供協助,成為某種社區陪伴者。
但屢屢不得其門而入,漸漸地,我也成了冷漠的人,我在焦頭爛額的生活夾縫中,自身難保。
說實在,很長一段日子,我忿忿不平,因為官腔、推諉,十年來我全經歷過。
有天,我發現老哥竟然播放阿彌陀佛經,希望能夠幫助度化這位太太。
叔叔更佛心,直接抄寫經書回向給她,但願觀世音菩薩可以療癒她的苦厄。
希望「我們與惡的距離」能夠喚起相關單位對這件事情的重視,解救病患、病患家人、跟束手無策的鄰居。
●
再說回來這齣舞台劇吧!
編導黃致凱把故事工廠又往上再推一個境界。
我只能說這是神作。
致凱大哥,我沒見過您,但我崇拜您!
(這裡有劇透,可略)在我看的那場次裡,把女主角的心理層次作了更多的轉折,原本是被害人的宋喬安,變成加害人,她派人跟蹤李大芝,逼她和媽媽走投無路,後來大芝燒炭自殺,急救後成為半植物人。李媽媽的兒子傷害了宋喬安的兒子,但宋喬安也傷害了李媽媽的女兒。自此,宋喬安復仇的心,夾雜了愧咎……呼應了此劇的概念:你自以為的正義,可能把另一個人推向地獄。
應思聰也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結局,他…..算了,我不要多說,你自己進劇場來看吧!
最後,分享一段重要台詞。
「不管是什麼人,好人、壞人、有錢人、窮人
我們都看著同一片星空,
看到黑暗,也看得到希望。」
所有我的朋友,真心誠懇地希望你們進劇場來看這齣好戲。
你會觀賞到一個無比精湛、誠懇的演出,你會不斷破碎,不斷悸動,不斷大笑,然後有溫暖充滿在心中。
謝幕時看到二十多個演員,我鼓掌到手心發燙。
「我們與惡的距離」舞台劇2021年將會加演,台北、高雄皆有場次。
請關注故事工廠官網,不要錯過!
http://www.storyworks.com.tw/home/index.aspx
PS 看戲一定要拿本事,這本內容十分扎實,值得珍藏。
#我們與惡的距離
#舞台劇
#故事工廠第13號作品
#黃致凱你怎麼辦到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又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妹妹第一次參加冬令營,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 ✅演員又仁創作頻道Youtube: goo.gl/YLPNH2 ✅又仁私生活 Instagram: goo.gl/MebCn3 - 編劇:又仁 演員:又仁 隊輔聲音演出:緯杰 女老師聲音演出:又仁 蔡勇成聲音演...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許峰源-法羽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寬寬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又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無題 的評價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無題 的評價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又仁YouJen法蝶珠寶獨家專訪丨秀娥拍全家福丨真實故事改編 的評價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又仁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欖仁媽媽學校 的評價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許峰源-法羽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誠推薦這本《請照顧我媽媽》給各位讀者。
母親的存在本身,就是幸福,希望比我幸運的你能夠學習感恩與珍惜。祝願大家都能擁有平凡簡單的幸福快樂。
內容簡介
媽媽失蹤已經一週了。
當我們開始尋找她,才明白有關她的一切,早已存在身上每個細胞的印記裡,
從不曾離開,而是被自己漸漸遺忘了……
世界文壇最矚目x全球36國搶讀的韓國小說經典
第一本攻占美國暢銷榜的韓國小說,
第一部由歐美製片公司搶下版權的韓文作品,改編影集熱烈籌拍中
第一位奪下曼氏亞洲文學獎的韓國作家,獲讀者壓倒性票數選為「年度代表作家」
唯一超越村上春樹《1Q84》的韓國小說,蟬連冠軍書60週
《鬼怪-孤單又燦爛的神》《太陽的後裔》編劇 金銀淑:
申京淑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也是我許多劇本的靈感來源。
《花甲男孩》作者 楊富閔:
「母親」作為一個從古至今複寫不止的巨大命題,來到《請照顧我媽媽》這部小說,因此有了它的當代意義。
導演 吳念真:
這本書最痛的是讓每個人看到自己和母親的關係。
作家 彭樹君:
閱讀時,我的眼中一直有淚的薄膜,腦海裡則不斷浮現我媽媽的身影。為丈夫兒女犧牲奉獻的媽媽們,是不是其實都有說不出的寂寞?
韓國文學評論家 白樂晴:
這是瀕臨絕種的珍貴小說。作者把此題材處理得相當漂亮,毫不庸俗粗氣。除了具備推理小說的懸疑感,更把母親自己的欲求、苦惱和徬徨精準寫出,這才是最讓讀者震撼之處。
曼氏亞洲文學獎評審團主席:
淒美且感人至深,小說架構亦引人入勝。
吳念真(導演)、李敏勇(詩人)、劉梓潔(作家)、彭蕙仙(作家)、彭樹君(作家)、甘耀明(小說家)、李立亨(劇場觀察家)、譚光磊(版權經紀人)、廖輝英(作家)、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馮品佳(交大外文系教授)、曾天富(政大韓文系教授)、簡志忠(圓神出版發行人)── 感動推薦
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
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她的一生獨自對抗貧窮悲傷,全心的奉獻自己。
現在,她卻失蹤了……
為了慶祝爸媽的生日,我們特地邀請他們從老家來到首爾。沒想到,媽媽卻和爸爸在地鐵站走散了。在一陣慌亂與相互指責為何沒人照顧爸媽後,我們兄妹終於冷靜下來,開始寫起尋人啟事。但,該怎麼描述媽媽呢?久未相見的她,還是我們印象中的模樣嗎?那個老是叮嚀我們千萬別餓肚子的媽媽?那個總是要我們別擔心,好好照顧自己的媽媽?而我們上次耐心聽媽媽說話,又是什麼時候了?
我對媽媽如此模糊的描述,別人認得嗎?哥哥和妹妹心中的媽媽呢?媽媽在爸爸心中呢?而媽媽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呢?當我們開始復原每個人對媽媽的記憶時,這才驚覺,原來她早已在我們心裡走失了……希望還找得到她。
如果你們看見她,請照顧我媽媽。
‧亞馬遜書店年度十大文學小說、歐普拉讀書俱樂部選書
‧歐美製片公司Blue Jar Pictures首度挑選韓國文學,改編影集熱烈籌拍中
‧蟬連冠軍書60週,超越村上春樹《1Q84》唯一韓國小說
‧韓國史上最快達成百萬紀錄,2,100,000人潸然淚下,全球36國搶讀
‧曼氏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韓國得獎第一人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獨立報》《華爾街日報》《西雅圖時報》《金融時報》《波士頓環球報》……爭相推介
作者簡介
申京淑
韓國90年代後的文學神話,廿年來榮獲各大文學獎項肯定,被譽為「皇女」。
2011年亞洲文學最高榮譽英仕曼亞洲文學獎得主
1963年出生,畢業於首爾藝術大學文學創作系,1985年推出處女作,即獲新人文學獎肯定。擅長以深刻獨特的視角探索人的內心,以象徵和隱喻捕捉事物的細微動態,從人生的試煉與痛苦延伸出精緻且感人的敘事,以擴大她的作品世界,長久以來深受讀者與評論界關注。
她認為,小說就是做夢,能幫助自己克服虛無人生的強大武器。她的寫作企圖與氣魄是「哪怕撕掉了封面,但是只要讀上五、六頁就能知道這一定是申京淑的小說。」
《請照顧我媽媽》構思廿餘年,作者的母親是文盲,不懂自己女兒的寫作成就(如同本書主角)。因此作者認為必須為自己與所有人的母親寫一個故事。推出後立刻登上韓國各大暢銷榜冠軍書,被奉為母愛聖經,也是韓國人的必讀之書。
獲獎紀錄
1985 《冬季寓言》榮獲「文藝中央新人文學獎」
1993 《風琴曾經在那兒》榮獲韓國日報文學獎、文化部當代青年藝術家獎
1995 《深深的憂傷》榮獲現代文學獎
1996 《單人房》榮獲萬海文學獎
1997 榮獲第28屆東仁文學獎
2000 榮獲第5屆二十一世紀文學獎
2001 榮獲第25屆李箱文學獎
2006 榮獲吳永壽文學獎
2007 榮獲美國作家協會翻譯基金會獎金
2009《單人房》於法國翻譯出版,榮獲法國Prix de l’Inaperu
2010《請照顧我媽媽》創下韓國史上兩百萬本空前紀錄
獲讀者票選為韓國年度代表作家,譽為「韓國文學走向世界的墊腳石」
受邀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我們不要忘記今天》出版,並榮獲波蘭「最美的冬日閱讀」獎
2011《請照顧我媽媽》於全球36個國家出版
攻占紐約時報、美國亞馬遜書店排行榜
榮獲台灣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年度十大小說
2012亞洲文學最高榮譽曼氏亞洲文學獎公布2011年得主,
申京淑擊敗呼聲頗高的吉本芭娜娜,
成為第一位獲獎的女性作家。
2018 Blue Jar Pictures製片公司買下《請照顧我媽媽》改編權,籌拍電視影集
這也是首度有歐美製片公司改編韓國小說
圓神書活網:請照顧我媽媽。
https://www.booklife.com.tw/product-detail/02600156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寬寬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有比較甘願接受寬寬不去安親班的決定了。
寧願自己打,也不讓別人打!(咦?)
===
寬寬之前上了半年多的全美語班,期間他曾反應過「老師把我的手塞進我的嘴巴」⋯因為實在太誇張了,而且我看老師很好啊,所以我沒有相信他,我竟然沒有相信他!現在看了這篇文章,我想當初寬寬真的是說真的啊⋯
現在叫他去任何美語班和安親班,他死也不要,因為「老師好兇,我們一到美語班,都還沒開始吵哦~~老師就好兇了!!」
但我還是不禁會想:如果你是很乖又能自律,老師也不會這樣吧?可是再反過來想,你就是無法自然的服從啊,那我寧願讓你在家,也不要放你去外面被別人扁。
不要隨便按讚!請您看完再按!
如果,你是一個有「心」的人類,你就應該停留下來讀完我這篇文章。不管你生命中有沒有小孩、是不是從事相關工作,我不是聖人、沒有人是聖人,但請你仔細讀完後,憑良心去好好的思考,並且用你的方式 (我沒有要什麼鬼流量衝什麼人氣,你可以不用從我這邊轉發、你也可以複製、甚至你可以隨心所欲的使用、總之,隨便你愛怎樣提取這些文字就怎樣轉)但,就是請您們務必、一定、絕對,要分享給身邊有孩子的人知道,並且關心這件事情。
(6/20,不堪其擾,請讀完後自行再讀此則聲明:https://www.facebook.com/…/a.95114003826…/3053274754714337/…)
.
記,6/15「我很無力,甚至無助,還有傷心。我一人的力量非常非常渺小,請大家幫忙,別當幫兇,打造一個『幸福得很可憐的地獄』給我們的孩子!」:
.
我今天一整天的閱讀書寫課程,大致上會遇到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一年級的孩子們,多半混齡上課,且會跨3歲左右的級距授課。下午,我真的難過到很想哭,不過我有忍住,我沉重的裝得一派輕鬆,仔仔細細聽完孩子們跟我敘述的「真實」與「現實」。我突然覺得好悲傷,難過到我半夜還睡不著覺。我今天才知道,這些跟我非常親熟的孩子們,在他們快樂的笑容背後,原來有那麼巨大的痛苦在啃蝕著他們的天真爛漫,我無法忘記他們的眼神,多麼的「看破」、多麼的「無奈」!我們到底在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與生活?離開了我小小的天地之後,孩子們又是怎樣的「被高壓」和「厭惡學習」?教育到底是什麼鬼?
.
下午這個班別,是1-3年級的國小生混齡班,總共12個人,大家都來自不同的國小,且大多是從小就在我教室翻轉上來的孩子,與我非常親熟。我的工作室在台南市中西區與東區的交界點,而這些孩子的學區大致分布在台南市的中西、南、北、東、安平、歸仁、仁德、安南區與善化區。我們今天的課程在談《國王的新衣》這個文本,然後我一如往常的引導著孩子用這個故事去做閱讀與書寫,我們今天練習改編故事,在討論的過程中依舊盡興、大家充分發言、且都餵飽了彼此的好奇心與問到過癮後,我們才開始提筆書寫。但,這些都不是我今天要陳述的重點,重點是,這過程中因為一句話,孩子們與我開啟了一個【不能說的】話題!
.
A男孩無意間問我:「小家老師,我如果寫不完會怎樣?」
我說:「咦?不會怎樣啊……寫不完下次再繼續寫就好囉!」
B女孩開玩笑的接話:「對啊!你是第一天來喔!這還要問……」
A男孩笑說:「啊對吼!唉唷!不是啦!我『習慣』了啊……」
我敏感的聽到語病,隨口問了A男孩:「什麼意思?『習慣』什麼?」
A男孩回答:「喔喔……我們在安親班跟同學都這樣問啊……」
這句話大大的勾起我的好奇心,我繼續追:「蛤?為什麼?那你同學都怎麼回答?如果真寫不完是會怎樣?」
這時大家突然一陣安靜、面面相覷,我感到一股奇異的氛圍燃起。好像所有在場的孩子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我這個呆瓜不知道,然後大家欲言又止。我不死心,又再問一次:「是怎麼了……你們這樣我更好奇了……快嘛~跟我說啦!拜託!我小時候也沒有去過安親班……我小時候太頑皮也沒有去補習啊……我真的不知道會怎樣,拜託告訴我!」………一陣沉默,我使出渾身解數的拜託他們,A男孩才忍不住的說:「唉唷!啊寫不完……寫不完就死定了啊!就是會被揍啦!」
.
我當下真的很天真的以為,【會被揍】這三個字是誇飾、甚至認為是他在敷衍我的話。沒想到,卻因為這三個字的出現,讓我震驚到現在還無法平復難過的心情。我回答:「誇張~現在最好是有老師敢揍學生啦!吼!快跟我說啦!你們如果寫不完到底是會怎樣?」孩子們見我一臉不相信的蠢樣,大家除了沉默還一併收起開玩笑的神情,就是這樣,突然非常嚴肅也「異常低調和正經」的跟我說這些我完全無法想像、對我而言簡直比鬼故事還可怕的真實事情。孩子們開始告訴我什麼叫做「會被揍」,並且鉅細靡遺地告訴我,「會被揍」並不是誇飾!12個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安親補習班的孩子裡面,就高達10個人有這樣的「親身經歷」,並且,還再多列舉了「其他朋友或親戚」的「別的安親補習班」所發生的真實事蹟。當孩子跟我說:「我們安親班還不是最誇張的喔,某某某他們那間才是終極版地獄級的!」我的心真的碎滿地,我瞬間懷疑人生、我真真切切的質疑自己:「搞教育是在幹什麼吃的!?」
.
來,讓我跟您們說,我今天他媽的到底是聽到了什麼!抱歉,我真的不是聖人,我真他媽的沒辦法不爆粗口,但,這其實是我要給您們做心理準備的!「他媽的」已經是非常之文雅的形容詞了,大家要先習慣一下,因為從這邊開始往下讀,您們將會看到不可思議的真實事件,而這絕對不能只有我知道而已!以下不同人發言我就不分是哪個孩子了,總之,參與對話者有12個孩子,我是現場教室內唯一的成人。
.
孩子:「小家老師,我們是真的會被揍。」
我:「用什麼揍?」
孩子:「很多東西,妳想得到的都可能!」
我:「例如?」
孩子群起:「像我們的安親班老師最常用的是手!這樣!很大力的弄我們!(手比著拳頭,中指凸起,俗稱〝尻(ㄎㄠ)頭〞)」、「我們老師是隨手拿到什麼就砸過來!」、「我們的是射白板筆或是板擦還有她的紅筆!」、「我們的是用那個橘色的水管,妳知道嗎小家老師?橘色粗粗的那種,我們老師買一綑,然後把它剪很多段,沒寫完或是考不好不會寫就拿那個打手,超痛的!我被打過!」、「某某人他們安親班是用藤條ㄟ!」、「我哥哥的老師也是用藤條,打16痕,我還有數!」、「我們老師還有用牌尺,小家老師妳知道那是什麼嗎?就是打麻將用的,他買超多支,因為打斷很多次了」、「我們老師用掐耳朵的……超痛……」、「還有聽過ㄠ手指頭,就是把手指頭往後折」……
我:「你們剛剛說的都是真的嗎?還是看新聞的?新聞說的、你沒看見的,都不算喔!因為那都有可能是假的、是傳聞ㄟ!」
孩子群起:「是真的!」、「阿就我自己的事啊!」、「我們每天都在發生的事!」、「很多人都會有的經驗」……
我:「好……對不起,我相信了。」(他們實在太認真,而且還指名道姓的說是哪個老師、哪個同學、哪間補習班等等,我今天大概聽到快二十間!)
孩子:「可是我覺得最恐怖的不是被打!」
我:「那……為什麼?不是被打最恐怖?那是什麼最恐怖?」
孩子:「用罵的!」
我:「怎樣罵!?比打更恐怖的罵是怎樣!」
孩子:「酸你!還有挑釁你!激怒你!讓你受不了!」、「對!然後你如果回嘴,就可以被打了!」、「有的爸爸媽媽可以讓小孩被打!」、「但是老師才不管你爸媽有沒有同意,他每個都可以打!因為你頂嘴!」、「老師自己可以罵人髒話,我們完全不行!」
我:「我實在無法想像老師會罵髒話這件事……」
孩子:「嗯啊!老師會罵髒話!」、「而且……是很難聽的那種……」
這時,孩子們自動用了非常貼心的「注音」方式向我訴說!
孩子群起:「就像是……ㄍㄢ四聲、還有ㄐㄧㄢ四聲、還有ㄎㄠ四聲北……」、「老師也會罵我們笨蛋啊、白癡、有沒有帶頭腦來啊!有沒有長眼睛啊!」、「豬都比你們聰明」、「你媽媽沒有生腦袋給你嗎?」、「再考那麼爛,以後你只能當乞丐還沒人鳥你!」、「閉嘴!」、「還有閉上狗嘴!」、「狗嘴吐不出象牙」、「眼殘是不是!腦殘啊你!」、「發出聲音的時候,還會說手怎麼那麼賤!或是嘴巴怎麼那麼賤!」、「罵都罵不聽就是犯ㄐㄧㄢ四聲」、「ㄍㄢ四聲你媽的ㄅㄧ!」、「操你媽的!」、「王八蛋、死小孩」、「我們老師最愛說:你們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就是笨死的啊!」……
.
老實說,你我都不是聖人,沒有人是聖人。我私底下也會講幹話、也會說三小、靠杯、靠腰、他媽的、甚至18歲以前年輕氣盛的時候也曾經操到人家祖宗十八代去、現在開車如果遇到自殺式的三寶也不免會低聲說「幹」給自己聽……但,在我的生活絕大多數的時間,尤其我將近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在我的職場上、在面對孩子、家長或是同事等等,我完全不會口出穢言或狂言,因為在我身邊的孩子們只要聽到「靠」、「屁啦」這樣的詞彙,都會將他歸類為「髒話」,更何況是以上我們看到的那些!?
.
我問孩子們:「這樣的老師是男的多還是女的多?」
孩子們:「女的啊!」、「女生老師比較多啦!」、「會發瘋的幾乎都是女的!」
我:「痾……我也是女的。」
孩子們(笑):「妳不是啦!」、「阿阿我們知道妳是女的,但是妳不是這樣的老師!」
我:「我以前很年輕的時候,剛去幼兒園當老師的時候,我也曾經很兇過啊。」
孩子(幼兒園讓我教過的孩子):「那不一樣。妳那個是嚴厲,兇但是不會亂罵人、亂發瘋、亂揍人!」
我:「原來我那個叫做嚴厲。我那時候以為我很兇,我一個眼神小朋友就嚇死了。」
孩子(露出「妳太嫩」的表情):「安親班和補習班的才叫兇!」、「國小老師也有啊,但比較少是真的啦」……
我:「也是有好的老師吧!」
孩子:「有啊!像妳,妳就是!」、「還有我們那個實習老師!」、「我們教國語的老師也蠻好的!」、「我們有個自然老師她本來都很好,但是上週露出她的真面目了……」
我:「好的老師還是有很多的,我認識很多好的老師,也有很多好的安親班老師和補習班老師。」
孩子:「對啦……是有啦,但是吼……我們在學校上課,每一種老師就兩節課,就算兇,一天也只會兇兩節。但是!我去安親班,尤其半天的時候最可怕,我們要從中午放學之後到晚上八點,都是同一個瘋婆子老師!妳知道有多痛苦嘛!」、「對啊,地獄就是放學之後沒回家去的地方!」、「而且沒有下課十分鐘,上廁所可以啦,但是……妳知道的,都還是在那裡面!」、「根本不讓我們下課休息好不好,評量卷超多!寫不完就死定!電爆!」
我:「那,我想問,你們知道老師會發火、甚至發瘋揍人罵人,你們為什麼還會一直讓她們發怒?」
孩子:「拜託……很多時候是老師自己很愛嗆我們……」、「老師動不動就罵啊!」
我:「你們都不會試著想要讓她不要有機會發怒嗎?」
孩子:「完全不可能,因為不可能大家都考一百分!只要有一個沒有一百分,老師就會發瘋!妳自己想,怎麼可能都一百分啊!」
我:「那你們覺得,老師這樣打、罵,到底有沒有用?」
孩子異口同聲:「當然沒用啊!」
我:「為什麼呢?」
孩子們:「我們會更吵!因為越吵老師會發狂之外,她就會放棄了!」
我:「放棄?」
孩子們:「對啊!他們會覺得我們沒救了,然後就不吼了,但可能用打的啦,不過我們不怕。」
我:「那我再問你們……你們不喜歡這樣被打被罵,為什麼不跟爸爸媽媽說?」
孩子們瞬間安靜、面面相覷,又回到一開始有口難言的模樣。
我再問:「你們既然知道老師這樣打人和罵髒話是錯的,不管是不是你自己被揍被罵,你的同學被揍被罵,難道都沒有人去跟家長說嗎?」
孩子們支支吾吾的說:「痾……也是有人會說,但是很少。」、「而且……有的爸爸媽媽是同意老師打小孩的……」、「重點是,小家老師,沒有人想要把事情鬧大,所以,就算被打被罵髒話,也根本不會有人跟爸爸媽媽說……」
.
你們看到重點了嗎!?
孩子跟我說:「重點是,小家老師,沒有人想要把事情鬧大,所以,就算被打被罵髒話,也根本不會有人跟爸爸媽媽說……」
這就是重點!什麼叫做集體霸凌?這樣的狀態就是集體霸凌。
跟我對話的孩子們1-3年級,就看破了這樣的事情,有沒有問題?有。
多大的問題?非常大。
當孩子自己被霸凌時,為了息事寧人,他選擇不說。
當孩子的同儕被霸凌時,為了息事寧人,他們還是選擇不說。
這時候,無論孩子是處於「觀看的一方」或是「親身被揍被罵的一方」,他們的沉默同樣的是施暴者,因為他們允許暴力的發生;相對的,他們也是被虐者,因為他們承受著心理壓力、擔心下一個是自己、害怕自己說出去害了大家……。合理化所有的不合理,成人們不要每天在那邊吵政治、關心誰要發大財、守護著誰要初選民調,拜託你們行行好,我們孩子如果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受教育」,就算政黨輪替五千次,當每個人都直接或間接的是個霸凌者的時候,這個社會永遠不長進,說再多都沒用的啦!!
.
我一個人的力量真的非常小,希望大家真的要重視這些問題!不是把孩子丟到安親班狂寫評量卷、考試考一百分好棒棒就沒事了!「要觀察、要詢問、要關心!要適時的介入!」再忙都要這樣做啊!這真的不是一句:「今天還好嗎?」、「好玩嗎?」、「開心嗎?」就可以輕易從孩子口中得到答案的好嘛!?孩子們很聰明也很細膩,他們會選擇性的說你要聽的!我們一定要真心去觀察、詢問和關心……我很傷心,但也很感激和感動,孩子們願意對我訴說這些肺腑之言、這些秘密,所以我總是很驕傲的認為,因為誠心誠懇,「能讓孩子們信任,才是不枉為人師的值得」。
.
老實說,我個人認為,特殊的體能訓練、培訓選手或是當兵和操練的時候,適當的以「操練」體能和「訓誡」的口令執行軍事化的教育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操練」和「體罰」、「嚴厲」和「威脅」是不一樣的,往往也都一線之隔,沒有好的智慧和修養,很容易瞬間理智線斷裂,然後鑄成無法彌補的遺憾。我這篇文章主要是在針對「一般大眾孩子放學後去的地方」,諸如安親班或補習班所面對的「不合理暴力」事件作陳述,並且希望「家長」、「經營者」、「從業人員」去正視這件事情!我不管你請的補習班老師或是安親班老師是否有相關的教育背景,畢竟補教業應聘非本科系的狀況不勝枚舉,但,「經營者」有責任與義務去做好教育訓練。因為,只有經營者放任這樣的事發生,老師們才敢這麼做。但,如果你是那種「老師盡量打,只要不打死我都可以接受」的家長,也拜託你仔細思考一件事情,會體罰的老師基本上就是「沒有辦法」甚至是「不專業」的「老師」,嚴格說起來,這樣的人沒有資格被稱做老師,充其量就是一個「剛好會解題目的」而已。我在上面也有說到,以前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當過「兇的老師」,因為我會用音量來控制所謂的教室秩序。但,追根究底為什麼會這樣?老實說,第一,因為我沒有太多管理「一大群」孩子的經驗,就是我的「專業度不足」;第二,我也有夠年輕、情緒管理差,簡單說就是「我沒有方法,所以我只能以暴制暴」。但我的夥伴和我的上司會引導我,會告訴我方法、甚至該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以經驗來教我如何面對「一大群孩子」,所以我很快地可以從「暴戾」中抽離,去調整自己、去悉知環境、直至現在遇到再棘手問題都可以平心靜氣的面對所有,包含任何疑難雜症以及和情緒相關的顛沛流離。這都是是可以練習的,並且可以很有感覺的調整。
.
我必須說,這些狀態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還是一個非常功利主義的社會。課綱再怎樣改,最根本的「家庭」沒有感覺,家長都是幫兇。因為大家對於這樣的狀況眼不見為淨,甚至鼓勵以暴力提升成績……試問,當你只在乎成績,卻不在乎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否正向、人生價值觀是否偏頗,孩子就算永遠都是第一名又怎樣?「身心發展是否正向、人生價值觀健康」才是在社會中待人處事的主要條件,不是嗎?
.
為什麼很多好的幼教老師或是國中小老師,當到最後都會很無力?因為,我們總會眼睜睜看著一手帶大的孩子,進到了安親班、補習班之後,就像投入了大染缸,孩子們整組歪掉、壞掉甚至是爛掉、廢掉!我無能為力陪所有孩子一路長大,也無法撼動所有的人,只能盡力的,把我的傷心訴諸文字,請大家多多關心孩子,真正去了解、旁敲側擊的去觀察他們所處的「環境」!
.
最後,一個男孩在大家都下課回家後,他跑來跟我說:「小家老師,妳知道嗎,我剛剛沒說一件事。」
我:「什麼事?你怎麼了!?」
男孩說:「妳跟我們說人體那次,說到手肘的皮很粗硬、神經分布比較不敏感,甚至掐也不會痛,我們還有試試看那次,妳還記得嗎?」
我:「當然記得啊!我還讓你們用超大力氣掐我的手肘皮,結果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啊哈哈!大家笑瘋了啊,怎麼了嗎?」
男孩說:「妳知道嗎,妳這招救了我一命ㄟ!」
我:「蛤?為什麼?」
男孩:「我們安親班老師有一次用東西砸我,就在我面前,我當時很害怕,因為一定會很痛,我就想到了妳說的這個,所以就馬上把我的手肘舉起來讓他砸!然後就真的不會痛ㄟ!」
我:「那你,是因為發生什麼事,需要要被老師砸呢?還特地跑到你面前砸你?一定是讓她很生氣的事吧?!」
男孩:「我忘了帶作業回來,她就很生氣的罵我很難聽的話。我就嗆她,跟她說:妳罵什麼罵啊!然後她就發狂,先是拿東西丟我,坐我後面六年級的大哥哥們對我很好,就很強,我閃一下,他剛好幫我接住板擦!然後我就忍不住笑出來……然後她就發狂,狂罵我、走過來拿櫃子板子那種粗木條要砸我……」
我聽了,真的很難過。
孩子三年級,但我知道他的天真與單純,他的重點並非是要跟我告狀,而是想要跟我分享「手肘」這件「學以致用」的事,但我真的很難過,孩子在危急的時候想到了我,然後用這個冷知識和好玩的回憶,去做防備的動作,且,施暴者是一個他也要叫「老師」的人。
.
誠心謝謝看完的人、更謝謝轉發的人,我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無論你要用什麼方式,請你告訴你身邊的人,「我們都有責任,去觀察、去關心、去關切孩子;別當幫兇,打造一個『幸福得很可憐的地獄』給我們的孩子!」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又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妹妹第一次參加冬令營,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
✅演員又仁創作頻道Youtube: goo.gl/YLPNH2
✅又仁私生活 Instagram: goo.gl/MebCn3
-
編劇:又仁
演員:又仁
隊輔聲音演出:緯杰
女老師聲音演出:又仁
蔡勇成聲音演出:李尚儒
導演/攝影/後期:緯杰
妝髮:又仁
服裝:又仁;緯杰
美術道具:又仁、緯杰
現場協力:柯大金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無題 的推薦與評價
You're offline. Check your connection. Retry. ... <看更多>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又仁YouJen法蝶珠寶獨家專訪丨秀娥拍全家福丨真實故事改編 的推薦與評價
母親對 又仁 生活中來說占據一個很重要的位置,短片是藉由母親 真實故事 去做 改編 ,其實當初寫劇本時感觸很深,因為跟母親就像朋友般一樣親近, ... ... <看更多>
又仁與媽媽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 無題 的推薦與評價
You're offline. Check your connection. Retr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