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麥寮」
鄉親們對於麥寮的印象是什麼呢?
六輕、歌仔戲、布袋戲…
但您知道,麥寮曾是 #台灣麥子 🌾的故鄉嗎👀
根據「台灣府誌」記載:麥寮因新虎尾溪之故,形成麥津渡船頭,與大陸貿易之貨物皆由此船頭進出。因當時麥寮盛產 #大麥 與 #小麥,農民為運輸方便,在船頭旁搭一寮仔,專門堆放成包的麥子,當時人稱此寮為「麥仔簝」。
辛亥年時新虎尾溪暴漲改道,麥津渡船頭也因泥沙堆積而淤塞,後來的人就以麥仔簝代表全麥寮。之後,又衍申為麥簝街,最後改為麥寮。
淑亞拜訪月光下友善農場的負責人 #郭慧蟬
慧蟬為麥寮媳婦
常看見馬路兩旁用小麥作為裝飾的路燈
實際上卻看不見麥田⋯
但現在提及麥寮
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想到六輕
為了想要打破大眾對麥寮的刻板印象
於是成立月光下友善農場
將小麥製成一系列商品
持續的行銷「麥寮」
有人問,為什麼叫「月光下」呢?
慧蟬笑著說
因為家人反對夫妻倆務農
平時都有正職工作
若要兼顧小麥農務
就必須天還沒亮前🌛
先去田裡忙碌
再接續著上班
下班後再來到田裏忙碌
都在「月光下」🌙工作
慧蟬帶領淑亞
瀏覽月光下總部的友善小麥商品
自信地介紹著:
小麥麵粉、手工全麥麵條、小麥粒、小麥茶、台灣小麥啤酒...等,亦將麥寮在地文化融入商品中。
如:
「在地旅行」月光下台灣小麥方塊酥,包裝外盒就結合了麥寮國定古蹟「拱範宮」與麥寮台糖原料辦公室的炮仗花。
又或者是將麥寮歌仔戲「拱樂社」的悠久歷史文化融入台灣小麥白酒中,除了能讓消費者能喝到品質一流的白酒,更能認識麥寮的小麥與歷史。
淑亞不禁動容,這條路不好走,但慧蟬走了好久好久⋯仍還是繼續堅持!
「看到麥子,麥寮就到了」
這是月光下友善農場最大的願景
麥寮小麥種植的面積由1甲地到30甲地
慧蟬開始思考「要如何把小麥推銷出去」
參與國內各大市集的擺攤
卻也面臨到一個問題….
慧蟬語重心長地說:
「一般人對麥寮的刻板印象太嚴重了。」
想到麥寮,大部分民眾可能會想到的是:
六輕、環境污染
只要是麥寮
東西都賣不出去
甚至曾有顧客直接說:
「你這東西可以吃嗎??」
令慧蟬錯愕不已
但也堅定想繼續推廣友善小麥的決心!
參加許多目前雲林縣政府 #農業處 舉辦
在地廠商媒合等的活動
並提案相關計畫,結眾人之力共同推廣!
其實麥寮也有藍天,也有白雲☁️
麥寮擁有很廣闊的視野👀
六輕的相關排放
亦一直在標準範圍內甚至更低
我們都應該為了麥寮 #去污名化
麥寮是麥子的故鄉!
擁有種植小麥得天獨厚的環境,
是雲林的瑰寶之一👍🏻
如果鄉親們願意
不妨走一趟 #月光下友善農場總部
聆聽他們的故事
購買一包友善種植的小麥回家料理烹煮
富含優質纖維,健康美味
共同支持在地產業
像點亮燈光一樣💡
一盞一盞的擴散
讓雲林小麥持續發光發亮✨
#雲林縣政府 #農業處
#月光下友善農場總部
#雲林在地產業故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5的網紅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議會開箱 縣長局長,你們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很多人都說我沒禮貌,都不聽縣長、局處長把話講完?但8分鐘,真的很短。 兩年前,阿賢是新手議員時,就是因為聽他們把話講完,但他們總是答非所問,扯了很多不相關的事,浪費了很多時間,鈴一響, 我和鄉親所關心的問題就被含糊帶過了😭 阿賢比任何人都...
反六輕是什麼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 邀請我、#陳椒華 委員、#蔡璧如 委員、以及雲林農民一同召開記者會,針對近來極端氣候造成的農業損失,呼籲中央一定要重視極端氣候變遷問題,這是一個需要國家整體規劃的政策,水利整頓、農業四法之外,環保減煤政策不能停,尤其雲林的六輕,必須持續減煤。
⠀⠀⠀⠀
農民朋友帶來這次豪大雨中受損的農作物,一度講到哽咽,大雨一來,水漫田地,滿田花生全毀!以往因為酸雨緣故,農作物生長已經大受影響,現在又加上極端氣候,風雨說來就來,猝不及防,農民淚眼問蒼天,政府除了天災救助,還能不能多做什麼?
⠀⠀⠀⠀
我一再強調,面對極端氣候,政府要做 #水利,一定要超前部署。像是106年6月的豪大雨,雲林大淹水,當時蔡總統第一時間南下勘災,我向總統反映「排水系統一定要改善!」獲得總統允諾,之後中央接連撥經費給雲林做水利設施整頓,在秋冬春季全力趕工,#有做就有成效,雖然如此,還有很多地方還沒完成,此次八月初豪大雨,我再度向蔡總統請託,治水預算不夠!一定要再往上增加!
⠀⠀⠀⠀
整頓水利之外,我們與農委會努力,除了農民健康保險,在立法院修法通過「#農業保險法」、「#農民退休儲金條例」、「#農民職業災害保險」等,就是要讓農民不用「看天吃飯」,至少能有穩定的收入保障。
⠀⠀⠀⠀
這樣就夠了嗎?還不夠!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不能停,106年時六輕還用非常髒的原料「石油焦」當能源在燒,我們在立法院107年正式修法【禁燒石油焦】,減煤不因此而停頓,接下來要繼續 #限縮六輕碳排放,#加速六輕能源轉型,這不是只有我們的事,這是對台灣農業的重要大事,必須要跨黨派一同來努力!
⠀⠀⠀⠀
✅ 建國關心請您也關心
反六輕是什麼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肚溪口 ◎劉克襄
我經過邊陲的大肚溪口
時而屬於海時而屬於陸地的海岸
原先適合鳥,現在適合人群
將來什麼也不能棲息
油汙飄自海面
廢水流出河川
同時淤積三里長的沙灘
有一股魚腥味伴隨著
風來時到處四散
聽說春天時,不是果實
氧化硫懸垂每棵樹上
假使我向南行
水田地帶棲息著一萬隻田鷸
翅膀沾滿著油汙
多半隱伏著
無力飛行
緊鄰的化學工廠
轟隆地機器聲裏
三千名員工習慣戴口罩
有人常吃淺田錠
假如往北走
平常的黃槿已消失
稀疏的木麻黃只剩枯枝的影子
雜草垂伏黃沙中
廢棄的魚塭有吳郭魚漂浮
遠方坐落十幾間空屋
貓和狗躑躅路上
一個綁頭巾的老嫗在餵雞
許久沒有看過陌生的旅客
去年,發生一場莫名的流行怪病
其他的人遷往台中
我是彰化臺西人
--84.3.24
-
*責編按:此「台西」非雲林台西鄉,而是彰化縣大城鄉西南端台西村。與台塑六輕廠相距不到10公里,1994年六輕投產後,每逢夏天南風便會吹來異味。然因不屬於六輕所在雲林縣,居民高罹癌率的健康問題曾長期被忽略。直到公視攝影記者鐘聖雄、台西村民許震唐,於2013年將實地採訪照片集結成冊,出版《南風》攝影集後,被忽略的台西村引起各界關注。
而劉克襄於1995年,六輕正式運作隔年,寫下了這首紀實詩作。
*參考資料:【彰化台西】大風吹──吹污染下輪流受害的人
https://www.twreporter.org/a/fpc-sixth-naphtha-cracker-changhua-taishi
-
◎詩人簡介
劉克襄,台中人,十八歲開始寫詩,其作品類型跨足詩、小說、散文。早期作品,無論是何種文類,多以自然生態觀察為對象,像是詩集《漂鳥的故鄉》、《小鼯鼠的看法》、《最美麗的時候》,小說《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嬤嬤》,散文《快樂綠背包》等等,都是台灣自然書寫的指標性作品;之後的作品則多為台灣鄉鎮、山林的踏查為書寫對象,尤其重視環境與人與文化的關係,像是詩集《巡山》,散文《台灣舊路踏查記》、《迷路的一天,在小鎮》、《11元的鐵道旅行》、《裡臺灣》、《男人的菜市場》。
-
◎小編柄富賞析
溪口是河川與大海接壤之處,帶有一種過渡性格與不確定性,而詩人寫這首關於選擇的詩,就帶著這種憂慮的基調。從「時而屬於海時而屬於陸地」,「原先適合鳥,現在適合人群」,看似是自然界在選擇著棲息在她底下的生命,人類的選擇卻已偷偷竊居了主位。劉克襄前四行就不露痕跡地點出了這個選擇權的轉移,這麼下去,「將來什麼也不能棲息」。詩人要追問人類的選擇,把環境帶往何處,把自己帶往何處。
這種追問越是含蓄就越是諷刺,「油汙飄自海面/廢水流出河川」,詩人不去寫工廠排出油汙與廢水的過程,而直接寫油汙飄於海面上,廢水從河川流出來,這種寫法是替人類欲蓋彌彰,卻正是詩人希望讀者來同感的破綻與憤怒;另一方面,這幾句也換位到了自然生物的處境上,鳥類、植物,他們能看到水上水下有這些東西,卻不會知道這些油汙廢水從哪裡來,面對人類的作為,他們天真無知,更無從還手。
詩人不怎麼提人類的選擇,人類的選擇卻已反應在他記錄的,自然生物所承受的結果上。往南往北,隱伏的田鷸、死去的吳郭魚、消失的木麻黃都是傷害的證據;中間詩人夾敘了工廠的內在,是三千名習慣戴口罩的員工,並且有人常吃淺田錠,淺田錠是舒緩咽喉到支氣管發炎的成藥,顯然這些人的健康也出了問題。但這是他們選擇的嗎?工廠員工與停業的養魚戶,是人類在做選擇,卻不是每個人都有選擇。
在蕭條的鄉間道路上,詩人的目光停在此處:居住的人們已經離開,也不會再有旅客來到這裡。「去年,發生一場莫名的流行怪病/其他的人遷往台中/我是彰化臺西人」病的肇因不言而喻,剩下的人又被迫遷移。在整首詩裡的「我」,詩人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在完成一種有距離感的批判:是誰在選擇,誰在被選擇……但在最後一行,當其他人遷往他處,詩人寫「我是彰化台西人」,這是先天的命運也是後天的認同,詩人的表態就是要與這個地方同生共死,於是前文整首詩的那種帶有距離感的,冷冷的嘲諷與批判,在最後一行就瞬間與詩人的血肉合而為一,我就是當中的人,但除了自嘲,與側寫這些生命,我沒有別的選擇。
(詩人寫「彰化台西」,還有特別的原因,請見上方責編補充的參考資料。)
-
美術設計: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生態詩 #大肚溪口 #劉克襄 #彰化台西 #雲林六輕 #1994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25.html
反六輕是什麼 在 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議會開箱
縣長局長,你們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很多人都說我沒禮貌,都不聽縣長、局處長把話講完?但8分鐘,真的很短。
兩年前,阿賢是新手議員時,就是因為聽他們把話講完,但他們總是答非所問,扯了很多不相關的事,浪費了很多時間,鈴一響, 我和鄉親所關心的問題就被含糊帶過了😭
阿賢比任何人都還要認真做功課、讀資料,提出的問題都是跟團隊再三討論。
400台的 #感測器 ,全部集中在兩條路, #上風處跟下風處都沒有 ,請問環保局想 #要測什麼?這真的是其心可議!很多縣市都有佈建微型感測器來監測空氣品質,但沒有任何一個地方佈建得像六輕如此集中,但你卻本末倒置,拿來測移動式物染源。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上一次業務報告,環保局長也承諾我要調整位置,質詢當天,我真的不懂局長還要說明什麼?兩天後,我們辦公室收到了點位調整圖,事實證明,這件事是應該做而且做得到的!
賢仔的心內話❤️
面對六輕的汙染,阿賢不敢鬆懈,六輕的確為雲林帶來許多工作機會,但也帶來更多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這些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才會不斷要求縣府,要好好監測我們的空氣品質,建立更上位的法規,張縣長,你承諾我的都還沒做耶,你這樣反反覆覆,我只能說:「 #張縣長六輕會感謝你的」!
👉瞭解更多六輕與雲林的愛恨糾葛
【與石化巨獸生活的我們-紀錄片放映座談會】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cmFyr5....../viewfor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oiZmubxgI/hqdefault.jpg)
反六輕是什麼 在 孫博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山好水好空氣是很多人對宜蘭的第一印象⛰💧
宜蘭在上世紀80年代立下的典範-「反六輕運動」,不僅樹立了宜蘭縣過去20年的發展價值,更成為政府與公民團體密切合作的沃土。
.
但,近幾年,宜蘭縣冬山蘇澳地區,因鄰近工業區排放的空氣汙染源,當地居民長期忍受空氣異味,生活品質低落,不用走出門,髒空氣在家中就能聞到,且每天都有不同的異味。仔細探究,卻發現,一切 合。乎。標。準。
.
到底,所謂髒空氣,那些物質算是汙染源?到底多髒是髒?標準如何訂定?什麼樣的排放量是真的合理?又,工業區廠商降低汙染的困境在哪?是不願意做?做不到?還是宜蘭根本應該思考的是產業升級?或工業區住宅區如何配置?
.
宜蘭縣環境保護聯盟邀請您,7/8下午,邀請您來與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面對面,也一同回顧反六輕的運動始末。
.
🌎13:30 「空汙在我家!」座談研討會
+主題報告1:宜蘭縣空氣品質現況與改善措施,宜蘭縣環保局空汙科林修毅技士
+主題報告2:從空氣看見台灣-雲林的空污戰爭經驗分享,陳泰安副教授
+與談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劉志堅副會長、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周錫福局長
🌎15:30 宜蘭反六輕回顧與展望
+引言,財團法人陳定南教育基金會林光義董事長與陳仁杰執行長
+宜蘭反六輕回顧1,縣府魄力,陳忠茂前副縣長
+宜蘭反六輕回顧2,公民團體倡議, 楊仲璜 老師
+宜蘭反六輕回顧3,學生參與, 朱堯麟 老師
📝活動報名
https://goo.gl/KcxMye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主辦單位: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承辦單位:宜蘭縣環境保護聯盟
協辦單位: 青天計畫2.0宜蘭反空污行動平台 、 財團法人陳定南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UJQ5qAKm18/hqdefault.jpg)
反六輕是什麼 在 孫博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山好水好空氣是很多人對宜蘭的第一印象⛰💧
宜蘭在上世紀80年代立下的典範-「反六輕運動」,不僅樹立了宜蘭縣過去20年的發展價值,更成為政府與公民團體密切合作的沃土。
.
但,近幾年,宜蘭縣冬山蘇澳地區,因鄰近工業區排放的空氣汙染源,當地居民長期忍受空氣異味,生活品質低落,不用走出門,髒空氣在家中就能聞到,且每天都有不同的異味。仔細探究,卻發現,一切 合。乎。標。準。
.
到底,所謂髒空氣,那些物質算是汙染源?到底多髒是髒?標準如何訂定?什麼樣的排放量是真的合理?又,工業區廠商降低汙染的困境在哪?是不願意做?做不到?還是宜蘭根本應該思考的是產業升級?或工業區住宅區如何配置?
.
宜蘭縣環境保護聯盟邀請您,7/8下午,邀請您來與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面對面,也一同回顧反六輕的運動始末。
.
🌎13:30 「空汙在我家!」座談研討會
+主題報告1:宜蘭縣空氣品質現況與改善措施,宜蘭縣環保局空汙科林修毅技士
+主題報告2:從空氣看見台灣-雲林的空污戰爭經驗分享,陳泰安副教授
+與談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劉志堅副會長、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周錫福局長
🌎15:30 宜蘭反六輕回顧與展望
+引言,財團法人陳定南教育基金會林光義董事長與陳仁杰執行長
+宜蘭反六輕回顧1,縣府魄力,陳忠茂前副縣長
+宜蘭反六輕回顧2,公民團體倡議, 楊仲璜 老師
+宜蘭反六輕回顧3,學生參與, 朱堯麟 老師
📝活動報名
https://goo.gl/KcxMye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主辦單位: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承辦單位:宜蘭縣環境保護聯盟
協辦單位: 青天計畫2.0宜蘭反空污行動平台 、 財團法人陳定南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LwX8lXUFH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