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能_台灣也能?
這篇評論真的是一針見血!臺灣的藝文界如果繼續「向內看」,電影產業是注定無法國際化,也不要談什麼學習韓國模式了!
--
電影事實上不只是電影,他既然是「產業」,那他自然要有商業策略,所以「電影行銷」自然是相當重要的一塊……。
而 #電影創作者之間也 #越來越小圈圈同溫層化,拍一些議題類似、風格類似的電影,文青電影口碑好票房差,商業電影則口碑差,票房也沒表現多好。
#韓國的影視產業 之所以驚人且成效卓著,其實也付出相當多代價,且韓國在 #行銷策略上很明確在瞄準佈局海外市場。比如拍攝或創作「#不是只有韓國人會喜歡」的作品,而是鎖定可以跨國流行的風格,但綜觀 #台灣的創作,#越來越傾向「#只有台灣人懂,#只有台灣人愛」的東西。……
此外,#古裝片也具有跨國吸引力,只是以當前政治環境 #要先屏除歷史認同等政治問題。其實好萊塢就是明顯案例,美國也不是古老國家,所以他們拍攝很多希臘羅馬、古歐洲、古埃及,甚至中國日本的古裝片都拍了。
然而 #台灣現在反而偏愛拍攝一些政治類、#文青類電影,這些 #他國觀眾難有共鳴,銷售困難,更不用提政治類要賣去對岸根本不可能,且因為題材不具商業性,#可能連國內票房都不算好。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