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絢麗的午後,我在和一班中學生上心理課,當講及「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的議題時,我多口問了一句:「大家現在明白了,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人對衡量和預計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情,或達到設定目標的信任程度和強度,也就是自己衡量和預計自己『有無效』。我想了解一下,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會覺得,在整體來說,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是屬於高的?請舉起手讓我看看。」
有兩、三隻手舉起來。
「好,先把手放下。那麼,有多少人覺得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整體上屬於低的?也請舉手看看。」
不消三秒,廿多隻手舉起來。看着面前的景象,我有點託異,還有點唏噓。不禁在想,是甚麼原因讓不到三十人的班,有二十多個年輕人毫不猶疑地舉起手,表達認同自己是低自我效能感呢?
我擺下手中的演講翻頁筆,走在台中心,認真仔細看着他們,問:
「你們覺得是甚麼原因,讓你們感到自我效能感整體上是屬於低的?」
「被別人的批評!」其中一個學生說。「被別人說得多,久而久之也會常常覺得自己有問題,覺得自己是『廢』的。」
「成績不夠好,不夠好就覺得自己一無事處。」另一位學生說。 我點點頭以示明白。
「有時沒有發揮到自己有興趣的長處,也會引起這種低效能的感覺。」連平日比較沉默的同學也搶着補充說。
這個情節和他們無奈的眼神讓我在下課後陷入深思。
愛和良好的自尊感是自我成長與實現的重要元素,當社會上不時響起批評年輕人做事沒有動機、上堂不專心、常常顧着打機的聲音時, 我們有否想過,年輕人面對種種現實,也會有沉重的無力感,也會喪失鬥志和希望。雖然這種情況不一定存在和應用在所有年輕人身上, 但作為教育者,同時也是一個心理學家,我認為應當仔細想想除了上課和會見個案以外,可以為社會大眾多做點甚麼。
這本作品所描述的現象是「認同成癮」,但其實內裏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又一個在困難當中,勇敢讓自己破繭而出的成長故事, 藉以鼓勵各位讀者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
✨✨✨✨✨✨✨✨✨✨✨✨✨✨✨✨✨✨
在紛擾的世界中,治療室是一扇窗口,讓我們窺探躲藏的自己, 反思和檢閱窒礙我們自我實現的因素,最後找到解決問題的出口、確定令人生更美好的方向和重新連結自我的力量。
✨✨✨✨✨✨✨✨✨✨✨✨✨✨✨✨✨✨
- 以上內容節錄自《呃Like心理學:擺脫認同成癮的勒索》自序
圖、文:方婷
💫樂融整合心理治療中心
🤳網址:www.hhpc.com.hk
📞電話查詢及預約:2155 4858
————————————————————————
🎉全新作品《呃Like心理學:擺脫認同成癮的勒索》經已在中華、商務、三聯及各大書局陸續上架,請大家多多支持。🎉
💥新書發佈會將於3月24日(星期日),下午二時至四時假尖沙咀商務印書館舉行。
詳情及留座:https://www.cp1897.com.hk/activity.php?id=2928
❣關於作者:
輔導心理學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樂融整合心理治療中心創辦人,碩士畢業於悉尼大學傳理系及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並分別擁有電影文學士和心理系理學士學位,由影視編劇,到大學講師,到心理學家,開創多元生活方式。
超過10年戲劇、電影、傳媒工作及專上學院教育經驗,現兼任美國上愛荷華大學、香港大學明德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及香港青年協會講師。主要教授傳媒理論、人際溝通、心理學和個人成長等課程。
2015及2017年度香港金閱獎得獎者,著有:《做自己的心理催眠師》、《做自己的失眠治療師》、《改變自己的勇氣讓心靈自由》和《別再恐懼自己的恐懼:25個恐懼治療與自療》等暢銷作品。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