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發展並非一朝一日,扎根建設奠基未來榮景】
最近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09年家庭收支調查,新竹縣市拿下平均每戶所得收入的第2、3名;其中,新竹縣的平均每戶所得收入為161萬9782元,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129萬4404元,每戶消費支出為103萬6565元,上述三項指標均排名全國第2,都僅次於台北市。新竹縣能夠獲得此成績,是因為大新竹地區科技產業蓬勃發展,而今日的榮景奠基於3、40年前的宏觀前瞻的政策擘劃,扶植科技產業,才有今日的成就。
我曾經參與過竹科草創、開發,今日竹科的各項成就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繁榮發展,若沒有當年蔣經國先生的遠見、沒有中央及地方政府基礎建設,就不會有今日竹科的成就,見證過竹科成長的我也秉持當年的精神,更要以科技人實事求是的態度,為新竹縣未來30年榮景打拚,落實「#老中青幼通通照顧」的施政目標,一步步實現「#五支箭」的重大產業政策,繼續維持新竹縣在半導體、ICT及生醫產業的領先地位。
上任後,我積極的推動五支箭,其中「AI智慧園區」是進度最快的第一支箭,獲經濟部前瞻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計畫挹注4億多元,加上縣配合款8千萬元,規劃區位鄰近竹科、新竹生醫園區和台元科技園區等高科技產業,既能延續原有產業優勢,推動AI新創產業發展,期望未來吸引AI人才匯集,加速產業創新,加快新竹縣邁入文化、科技、智慧城的腳步。目前園區公共工程已完工,並引進4家AI大廠進駐,將今年第四季將陸續動工興建。
我深知施政必須貼近民意,和民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建設和措施尤其重要,執政團隊得時時刻刻接地氣、調整施政,務必讓民眾有感。除此之外,許多看不見的施政其實更為關鍵,現階段的產業奠基,短時間也許還看不到成果,卻是未來產業繁榮的關鍵。
#為新竹縣未來30年榮景打拚
#領頭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1103華視新聞雜誌 貧富失衡 低薪老窮的吶喊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2OH_ALcheZ8 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主計處公布家庭收支調查,最高所得組和最低所得組,竟然相差6倍多,是近6年來最高,而學界也公布一份數據,顯示全台最有錢的、金字塔頂端的人,平均身價高達3...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收支】城鄉差距南北差距|台灣各縣市平均每戶每年可支配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两岸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较(可支配所得)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Re: [新聞] 台北房價太貴!他改花500萬在歐洲買房哀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新聞] 台北房價太貴!他改花500萬在歐洲買房哀- home-sale 的評價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竹、嘉義最宜居】
徐佳馨指出,評估房價合理與否,除以收入為基準外,同時會搭配地方就業狀況、重大建設等狀態共同評估,近年資金外溢效應明顯,帶話題的低價區往往能有不錯表現,而近年六都之外不少區域因此而備受矚目....
#新竹 #嘉義 #工商房市 #房產研究室 #所得 #1字頭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百萬可支配所得,嘉義市最吸睛🏘🏘
主計處日前公布全台家庭可支配所得,共有8個縣市平均家庭可支配所得破百萬元,台北市以142萬元居冠,新竹縣、市以129萬元分居二、三名,值得一提的是,#嘉義市 也在家戶所得破百行列中,且平均 #房價 僅每坪12萬元,購屋相對輕鬆。#大家房屋 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新竹縣及新竹市受惠竹科帶動薪資高,而嘉義市製造業、醫療院所多,收入加上消費低,家戶可支配所得成為前段班,若將房價納入評估,會發現三縣市更宜居。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91103華視新聞雜誌 貧富失衡 低薪老窮的吶喊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2OH_ALcheZ8
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主計處公布家庭收支調查,最高所得組和最低所得組,竟然相差6倍多,是近6年來最高,而學界也公布一份數據,顯示全台最有錢的、金字塔頂端的人,平均身價高達39億元!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帶來嚴重的社會衝擊,採訪團隊特別製作系列報導首先帶您來看,台灣天上地下的「兩個世界」。
記者/林彥汝、文楷誠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記者林彥汝:「台灣的超跑市場一年大約可以賣出400輛到500輛左右,對很多民眾來說這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對富豪來說,這卻是他們收藏的興趣之一。另外,豪宅的紀錄,又再度創下了新高,全台灣最貴的這一棟,每坪單價至少600萬以上。」
旋轉式設計,佇立在信義區精華地段,一戶上看18億,而首戶15天就成交,天價就連房產業都震驚。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有錢人他們也會自成自己的一格的生活圈,自己的交際圈,其實也有助於鞏固這個房價。」
超級豪宅號稱能抗7級以上的強震,鋼材結構壽命更長達1000年,而每一戶都有一座空中花園,還有超跑、救護車專屬電梯,能直達家門口,奢華難以想像。而位在雲端的生活,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房價、物價,背後卻也隱藏台灣貧富差距的可怕。
主計總處公布2018年家庭收支調查,若把全國家庭收支由高到低分成五組,前20%最高所得組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高達209萬9030元,而最低所得組只有34萬4948元,相差6.09倍,是近6年來最高,但政府公布的數據其實遠遠不能反映出貧富落差的真實現況。
學界採用資產登記法估計台灣的財富分配,扣掉房貸計算每人的淨資產,台灣最有錢的前1500人,平均身價近39億,而前10%的人平均每人擁有4180萬,進一步分析,前10%的富有者,就掌握了全國63%的財富,等於只剩下37%給90%的人分。而金字塔頂端1%的人則占有全國24%的財富,富者富可敵國,窮者日不敷出,這是今日台灣最真實而殘酷的現象。
年輕人要往上爬越來越難,而6年級生的李春美,很慶幸自己在房價低的時候,抓住了機會。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這個是一位新銳設計師叫蕭築方,那這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們家裡的設計師游雅清小姐特別送我的。」
一進門就像進入一座小美術館,李春美是保險公司的業務總監,住家上下兩層近百坪,設計簡約又不失氣派。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當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希望可以孩子一個活動空間,所以這邊就做了一個類似操場迴廊的這樣子。」
這棟房子是舊屋打掉,重新裝潢的費用就可以再買一間房,花千萬設計也登上雜誌介紹,不過李春美邁向金字塔頂端的路,並非繼承家業,而是靠自己一手打拼。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我是從零開始,那我過去也沒有相關的經驗在,那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可能必須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努力,所以我有長達3年的時間吧?我的工作時間是7點到凌晨2點結束。」
李春美從小業務做起,連晚上也不放棄衝業績,到夜市招攬客戶,當時,她相信努力就會有回報。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在SARS那一年,我存到了第一筆錢,那我就在台北市買了一間套房,那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個時期買的房子其實房價都比較低,所以有一筆資金其實是靠不動產投資買賣的價差賺到的錢。」
李春美大方分享理財方法,除了內湖這間千萬豪宅,她在大直、新竹都有房子出租,生活優渥,但也坦言M型社會讓現下年輕人,買房成為遙遠的夢想。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如果是以固定薪資的話他的加薪幅度,其實滿有限的嘛,一個月3萬塊,扣除掉他的生活開銷,他可能真的一年要存到10萬塊,都有點難度。」
如今要像李春美一樣白手起家成功的人,還有多少?
薪水沒漲、房價物價飛漲,34年來,最富有的前1%的年均收入和99%的人逐漸拉大,2011年創下新高,1077萬對上78萬,而富商大部分的資產來自房地產、證券等,這些資產難以課稅,而且就算不用工作,錢滾錢的速度,也比領固定薪水快上好幾倍,如果說,有錢人的真實財富多到難以估計,那麼,最底層的家庭窮困程度,也同樣難以想像。
陳青琪靠生命演講賺取生活費,而她的先生全盲,在醫院擔任按摩師,兩個人月薪加起來只有3到4萬,扣掉一萬房租和生活費,在大台北要養育一雙兒女,很不容易。媽媽陳青琪:「我覺得窮人就好像在那個老鼠賽跑的堆裡面,就是他不斷的在花錢、花錢、花錢,然後他賺錢的機會又變得很少。」
飯桌充當書桌,陳青琪會督促女兒唸書,她相信教育能為艱困的生活帶來希望,但教育費的差距,就讓她喘不過氣。媽媽陳青琪:「所有的教育都要花錢,隨便上一堂什麼課都很多錢,就我舉例,我有兩個孩子如果我要讓他們去安親班,一個月一個小孩就要6千塊,兩個小孩就要1萬2,會很多的才藝,或者是會很多的技能,那不知道要多少錢才堆得起來。」
而要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學者認為要從稅收下手。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其實目前也是發生了社會流動也在下降的問題,有錢人一代一代的有錢,這個後果當然是,你想要跳進最高所得組會越來越困難,你跟他的距離在拉大。」
台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股恐慌感不只發生在陳青琪的身上,在富人越富、 不斷成長的高房價社會,絕大多數的人,未來只會感到越來越窮、生活越來越苦貧與富猶如天上和地下,兩個世界的距離是不是會就此壓垮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整集,完整版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_6aKhTw_iHQ
華視官方網站新聞連結→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911/201911021979846.html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11/191103_6.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OH_ALcheZ8/hqdefault.jpg)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觀察我國過去二十年的經濟發展,如何在同一個社會環境下,不同世代卻出現兩個不同世界。
1. 媒體報導台北市豪宅每坪高達600萬,央行楊金龍總裁在回覆我提問時表示,這是為了要產生定錨效應而透過關係人交易炒作不動產。然而,政府對建商財團這樣的不肖行為,有何具體作為?
2.我國GDP不斷成長,不動產相關貸款指數不斷攀升,然而,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成長卻十分有限,發生了什麼問題?
3. 今年7月2日楊金龍總裁發表《台灣資金運用的戰略思考》,提到「台灣不缺資金」、「國內資金已十分充裕」。然而,我們面對的卻是「儲蓄率攀升」、「投資率下降」的困境。
在另一方面,面對「全國新建待售餘屋量持續增加」,但「房價指數卻不降反升」的荒謬反差,顯示不動產交易市場的不正常,政府有何因應措施?
4. 我日前質詢揭露:台灣家庭債務不斷攀升,家庭47.78%的可支配所得,都用來償還債務。家庭借款餘額占86%GDP,其中高達63.56%用來繳納房貸。這也清楚反映出在「高房價、低所得」的現狀下,受薪階層面對非常辛苦的生活。
根據今年央行《金融穩定報告》,家庭債務繼續升高至可支配所得的48.15%、可支配所得用來償債比例也上升,顯示問題更加惡化。
5. 面對我的提問,楊總裁承認現行囤房成本確實過低,助長不動產炒作。我建議央行總裁應該再勇敢一點,支持推動諸如囤房稅的改革,為年輕人與受薪階層面臨苦痛發聲。
⛔附註:
2019-10-2 財政委員會:改革不動產稅制 抑制炒作房地產
https://reurl.cc/gv20oV
2019-9-21 房市是經濟火車頭嗎?
https://reurl.cc/nVEaQD
2019-9-19 【國昌報告:The KC Report】S2EP.2 邁向居住正義:解開禁錮年輕世代的枷鎖
https://youtu.be/wUr4iN2QXRk
2019-9-15 推動囤房稅、明天正式提案
https://reurl.cc/Gko87y
2019-9-4 「邁向居住正義、台灣需要囤房稅」公聽會直播
https://reurl.cc/Rd1Z0G
2019-7-20 台灣的下一步光點華山場:「臺灣如何拼經濟」
https://reurl.cc/31L2aR
2019-4-11 財政委員會:貫徹租稅正義 別讓權貴玩法
https://reurl.cc/M70bgn
2019-3-7 財政委員會:面對中國債務危機 台灣應該如何應對
https://reurl.cc/0zp2Gk
所有質詢影片都在【黃國昌國會質詢】YouTube頻道,歡迎訂閱:https://goo.gl/QrgJw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FJxIJyfY90/hqdefault.jpg)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50908東森財經 北市九一新令衝擊 11%夾層屋新建案挫咧等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6PVnU5UfkSg
記者 陳文婕:從平面上來看,這是一個有廚房有臥室的17坪套房,但是往這邊走,挑高3米6等於是有雙倍的使用空間,這類型的產品,向來是市場寵兒。......↓
每坪開價高達97萬,底價88萬,和周遭的大樓每坪85-90萬,行情沒有比較低,甚至租金來到2.5萬,比一般套房月租1.5-2萬,更有投報率。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9/1以後蓋的房子)將來它在轉手的時候,同時也要申請「三個月內無違章建築的證明」,而這個「藉口」可以拿來議價。
台北市九一新令,首當其衝的恐怕就是9/1之後陸續完工的挑高夾層複層式樓板屋,台北市總計有58案約1919戶,銷售金額達631.4億站總體房市11%。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9/1之前蓋好的夾層屋)它反而是相對變稀有,是不是一定對房價造成衝擊?這個還要再觀察。
原本的熱門產品受到政策挑戰,以中山區453戶最集中,其次在士林區也有342戶。
房市唱空名嘴 Sway:它的跌價可能不是一成兩成,它是「沒有成」,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市場願意接受/手。
政府出招打房,但想鬆動房價沒那麼簡單,台北市這四年漲了18.2%,但可支配所得漲幅卻只有1.1%,以台北市2015年平均房價60.4萬元換算,購買30坪的住宅至少需要707萬的自備款,要不吃不喝5.5年。
房市唱空名嘴 Sway:因為囤房稅再把房子低價釋出,沒用,我覺得那個(抓違建)還是臨門差好幾腳。
畢竟房價要大跌,短期內不太可能,薪水如果不漲,再怎麼打房對房價而言都只是皮肉傷。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0254313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PVnU5UfkSg/hqdefault.jpg)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两岸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较(可支配所得)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按照1:4.35的人民币与台币汇率计算台湾可支配收入约:8.5万人民币,中位数7.3万人民币大陆可支配收入约:3.5万人民币,中位数2.9975万人民币大陆 ... ... <看更多>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Re: [新聞] 台北房價太貴!他改花500萬在歐洲買房哀 - PTT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可以 很明顯看到住房自有率越高的歐洲國家,其貧富差距越不明顯 ... john031205/19 19:18無論如何,紐約的房價所得比比台北低,中產更容易置產. ... <看更多>
台北市可支配所得 在 【收支】城鄉差距南北差距|台灣各縣市平均每戶每年可支配 ... 的推薦與評價
每戶平均 可支配所得 超過百萬的縣市大多集中在北部,台灣中南部及東部有些縣市的平均家庭所得甚至達不到全台最高的 台北市 的一半。原數據為逐年數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