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署長的智商,我的老天爺,怎會有這樣的人來當署長?公設比的高低,都在建商的良心,我家啥公設都有,公設比26%(十年前也不算低的),怎現在新案啥都沒有只有大廳,然後公設比就35%??
營建署抓的都不正確,枝微末節,應該要規定地下室停車位、車道、車道旁的空間等等,不能變成房屋的公設,這樣公設比才能降到合理值。
不然建商都在亂登記,尤其是如果你的平面停車位低於十坪,你全社區的公設比都被建商A走了。
【公設比之亂/上】哪裡虛坪最多?營建署抓出「管委會空間」作怪
聯合報 / 記者何醒邦
政府雖然開始打炒房,房市今年升溫已是不爭事實,進場買屋的不少民眾質疑,買到的房子坪數被灌水,立委高嘉瑜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一度為此在立法院舌戰「實坪制」,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再受關注。營建署開始研究如何減少虛坪,初步方向指出,最虛之處就是「管委會空間」,要「適度限縮」。
北市新建案 公設比突破35%門檻
據《住展》雜誌調查,今年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約35.3%、新北市約33.1%,雙創新高。因購屋族對公設的容忍值約是30至35%,北市等於直接突破35%「魔王關卡」這臨界點。
在內政部訂定的預售屋或成屋買賣契約書範本中,建物權狀上,就是登記主建物、附屬建物(陽台)、及共用部分。「公設比」則是業界慣用的用語,就是「共用部分(扣除車位面積)除以建物總坪數(共有部分+主建物+附屬建物)」。譬如一間總權狀坪數30坪房子,共有部分若10坪,公設比就是33.3%。為什麼公設比有的是28%、或33%,甚至高到50%?由於法律沒有規範,這一切都取決於建商的良心。
減少虛坪 花敬群:免計容積空間再檢討
花敬群說,如果是社區基本使用需求,及必要的消防避難空間,沒有理由說那是「虛坪」;某個空間「虛不虛」、多大空間才合理,要靠「免計容積」空間的再檢討,來減少虛坪。
「建築技術規則」中的免計容積項目,包括陽台、梯廳梯間、機電設備、逃生設施、停車空間等,其目的是鼓勵建商提供住家必要的設施,但同樣也讓建築物體積增加,因容積率代表建物的身材有多高或多胖,體積愈大的建築當然愈賣錢。
「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梯廳、停車空間是目前最需要檢討之處,又以管委會空間,是建商最容易作怪之處。」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上述這些地方的總量都應「適度限縮」,但後續還會與建築師公會及地方政府討論。
建管官員說,管委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安全梯的梯間、緊急昇降機的機道、特別安全梯與緊急昇降機的排煙室,這5項雖不計入容積,但其面積的總和,也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的15%,「但後3項是整套的固定設備,建商也不會多做,不過既然都免計容積了,所以管委會、機電設備當然就要蓋好蓋滿,銷售空間才會更大,公設比就愈高。」
吳欣修說,管委會空間原本是社區開會、辦活動的辦公室,後來就被建商變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之類的,這類案例太多了,也是最常被檢舉濫用的;而機電設備空間,也會刻意做很大提高公設,但裡面通常只放小機器。
他指出,梯廳則是電梯到門口之處,面積上限是該層樓面積的10%,他看過一些豪宅,就把這類通道做得很浮誇、很滿;而增設獎勵停車位原本是好意提供公眾使用,結果卻加重住戶負擔公設比;而建商自行增設停車空間,得不計入容積,可是沒買車位的民眾,也要一起負擔公設。
張金鶚:應推建物、公設分離計價
房地產教授張金鶚表示,現在虛坪登記情況不合理,但完全實坪制也不合理,因為公設仍須花成本興建。他認為,政府要改革,除了完整揭露資訊,讓消費者判斷,也應推動建物、公設「分離計價」。而他根據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公設價格只有主建物價格的3成左右。
賴正鎰:是買房誘因 公設有其必要
商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說,公設是建商吸引消費者買房的誘因之一,例如有建案標榜飯店式管理等,但公設會增加,是政府及業界對消防逃生的嚴格要求,這些設備都有必要存在;且管委會空間變成圖書室,也還是屬於全體住戶共有,官方顯然多慮了,也不甚瞭解市況。至於分離計價,他認為意義不大,買房還是看「總價」,「如果這邊少、那邊就會多啊!」
「根本無濟於事、劃錯重點!」房市作家SWAY指出,重點是建商亂挪用空間,例如車位公設為何能移到房屋的公設?應約束這種行為;且這些分配合不合理,要有一套檢視標準,官方不能任由建商濫灌虛坪,還裝死不管。
【公設比之亂/下】為何持續飆高?營建署說豪宅是肇因
營建署評估 將可逐步降至30%
近年公設比持續飆高,目前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約35.3%、新北市約33.1%,皆雙創新高。而其背後原因,營建署認為,應是大坪數豪宅帶動所致,但目前豪宅不好賣,紛紛改成小坪數,預估往後3年,公設比可望慢慢降回30%左右。
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這兩年公設比確實飆高,直達32至35%,快超過一般人忍受範圍,但他調閱2016到2020年的新成屋使用執照統計資料,發現戶數成長了35%、達12.8萬戶,但每戶的平均樓地板面積約從178平方公尺(53坪)降到93平方公尺(28坪),降幅近5成。
他後來請同仁分析新成屋坪數由大改小的原因,「豪宅太大不好賣,結果都變更設計,改成中小坪數了。」
官方認為推案坪數轉小 將讓公設比下降
他舉例,他看到豪宅一樓大廳刻意做得很氣派浮誇,但lobby愈大,圖書館、KTV、三溫暖、交誼廳等休閒設施做得愈多,公設比就愈高;甚至連二樓以上的梯廳,為了彰顯氣勢,都做到法定面積的上限。
吳欣修說,目前住宅市場都規劃中小坪數產品,以此產品定位,應不會有太多浮誇公設,不然只會更難賣。例如每戶20、30坪的產品,公設還這麼高,消費者難以接受,所以他估計往後3年,公設比應該會慢慢降下來到30%左右。
專家不認同:公設比難回頭 要靠法規限制
但房市作家SWAY對吳欣修的說法不以為然,他認為,豪宅之所以公設比高,是因豪宅有許多不同的設備、公設的面積也多,但就算改成小坪數產品,不代表公設比就會變少;且近5年房市走空頭,坪數下修的不只有豪宅,市場上每家建商都推小坪數建案,「同樣有氣派大廳。但公設比沒有比較少,」他認為制訂合理分配公設比、不任由建商濫灌虛坪的法規,才是正辦。
對於公設比攀高,SWAY指出,消費者可注意「這設施有無必要」。因建商為讓消費者覺得建案很高貴,就做一些毫無尺度的公設,如超大的圖書館與交誼廳等,進而拉高公設比與房價。
建商在地下車位動手腳 公設比更增
建商也會在空地上增加假山假水庭園造景,來增加居住空間的舒適度,但消費者的負擔自然會增加。還有麻將間、撞球場、三溫暖泡澡池,最終都可能因使用次數少、疏於清潔保養而作廢。
SWAY指出特別提醒,地下室車位是最容易動手腳之處,有的建商會擅自挪用地下室機車格,當成湯屋或健身房,最終被檢舉而拆除。而建商把地下室車位的面積設定愈少時,地下室其他部分,分攤做為全體共有公設的面積就會愈大,公設比也因此增加。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1/5100030?from=vipudn_main2_cate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1/5099150?from=vipudn_newest_index
台北市容積移 轉 上限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士林再生計畫」向前推進一步 士林萬寶紡織機關用地公辦都更都市計畫案經臺北市都委會審議通過
今天主持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729次委員會議,經委員會詳加討論,獲審議通過「士林萬寶紡織機關用地變更為商業區都市計畫案,併同劃定更新地區」。土地所有權人必須依台北市公共設施用地變更為商業區之通案原則,回饋市府40%土地,市府可取得近0.34公頃(市價約35.7億)之商業區土地,後續將由市府產業發展局主導開發作為臺北市北區新創產業指標基地,打造以設計、科技為主軸之青年創業空間,並提供作為設計產品展示場域。
本計畫區位於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中正路交叉口東南側,面積約0.8公頃,土地99.15%為萬寶紡織廠股份有限公司所有、0.55%為市有(46平方公尺)、另有0.3%(25平方公尺)為其他私有地主土地。該基地於59年劃定為「機關用地」,指定作為加油站、電信、郵政使用,惟因應該等公營事業已公司/民營化,本公共設施用地已無開闢需求,48年來現況僅作為商業、零售及餐飲等低強度使用。
本計畫區位處臺北市南北重要交通要道交會點,周邊大眾運輸系統亦相當便捷,西側為捷運淡水信義線士林站,東側約250公尺為甫經本市都委會審議通過之捷運環狀線北環段Y27站,便捷之大眾運輸系統,預期將有助於本計畫區及周邊地區產業發展。
本案基地市府列為「士林再生計畫」重要發展策略地區之一,並同步納入士林區主要計畫通盤檢討案內檢討變更為商業區。該項變更內容前經本市都委會105年12月1日第703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基於該用地變更市府可取得之回饋土地,將作為北市創新創業指標性示範基地,為儘快取得回饋土地加速啟動市政相關建設,該次委員會爰決議程序上由市府另案採個案變更方式報請內政部核定,屆時並可視需要併同劃定更新地區。
本次市府變更8,398平方公尺之機關用地為商業區,回饋予市府之0.34公頃土地劃設為特定商業區(一),其餘土地則劃設為特定商業區(二),容積率上限為360%,使用比照第三種商業區規定;惟特定商業區(二)供住宅使用容積樓地板面積不得超過該分區總樓地板面積之50%。另比照北側芝山岩周邊地區管制規定,增訂本計畫區建築物之絕對高度以不超過68公尺為原則,且不得作為容積移轉之接受基地,以維護地區整體視覺景觀,建蔽率則酌予放寬調整為65%。本次會議同時審議通過劃定計畫區為更新地區,並指定特定商業區(一)及特定商業區(二)為二個更新單元。
未來特定商業區(二)將由私人透過更新開發,打造為休憩、商場、旅館及住宅複合空間,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市府分回特定商業區(一)土地則由產業發展局主導,規劃作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打造「臺北設計,臺灣製造」設計產品的展示櫥窗,提供設計相關展售、製作、育成及學習交流空間。
今日委員會基於本案為士林再生重要計畫且未來市府將投入捷運北環段建設,同意本次市府所提變更及更新地區劃定案,並建議有關市府特定商業區(一)未來引入使用,除青創產業及附屬設施外,能一併思考青年所需托幼服務。後續都市設計審議,也應特別著重建築物逐層退縮、輕盈化以及垂直立體綠化,俾與福林公園有更友善的對話,樹立作為士林再生標竿案件。停車場出入口位置規劃也能併同公車停靠站,進行更審慎的評估,以降低交通衝擊。另外,公私開發時程能儘量同步進行,相互配合以縮短興建階段對地區環境之影響。
「士林萬寶紡織機關用地公辦都更案」為士林再生計畫之標竿性案件,基地位處士林區發展核心,期透過都市計畫變更活化土地利用,以都市更新活絡都市機能,提供地區商業活動發展需要,並藉由產發局士林創業基地,鼓勵青年創業發展。相信基地未來透過公私協力攜手合作,能引領地區再生,為士林區長遠發展注入新活力。
台北市容積移 轉 上限 在 理財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房地產會客室】容積設限兩措施 房市下跌更有感
>>台北市馬先生問:最近房市進入修正,但台北市政府從七月一日起,除了實施容積上限1.5倍外,之前還針對容積移轉設立「容積銀行」,這對建商及房市有何影響?
請詳閱全文▶▶http://goo.gl/rExRD7
台北市容積移 轉 上限 在 新北市容積移轉代金估價法令作業規範及代金估價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110年12月14日「新北市 容積移轉 代金估價法令作業規範及代金估價觀念與操作說明會」,由林廷儒辦事員來說明估價流程及時程、估價方式、作業文件說明及 ... ... <看更多>
台北市容積移 轉 上限 在 【都更函釋】函詢「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第6 ... 的推薦與評價
... 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第6條獎勵容積上限加計容積移轉 ...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潘玉女前副局長講述都市更新與地政業務趕快去看講義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