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編4.59億,65歲以上普發1500元,真能有「數位轉型」成效?】
2020年,北市府以「推動數位轉型」的名義,耗資1.69億,推出「三倍券綁定敬老悠遊卡,加碼1000元」的活動
當時我同意市府提出的預算,更親自協助不熟悉數位支付的民眾操作綁定,希望幫忙提升政策成效。
市府對1.69億加碼的成果感到相當滿意。
柯文哲市長將「台北市老人綁定悠遊卡,比例高於全國其他縣市」當成自豪的政績,多次宣傳。
但很遺憾,市民的1.69億,只換來一時燦爛的煙火。
大數據顯示,在加碼1000元回饋的激勵下,敬老卡一般消費人數確實激增,8月時最高衝到單月15萬人。
但在回饋使用完畢後,大多數的長者就停止使用敬老卡消費。
從9月開始,使用敬老卡每月一般消費人數逐月遞減。到今年4月,僅剩4萬7千人。
加碼活動前,有2萬1千人使用敬老卡消費,到今年4月的4萬7千人,因為加碼活動而增加的持續用戶,僅約2萬6千人。
1.69億加碼活動後新增的用戶,至今已有超過63%流失,並沒有真正養成數位支付習慣。
市府推動數位轉型,獨厚悠遊卡,市民當悠遊卡的富爸爸,但悠遊卡卻留不住人。
從鼓勵數位支付廣告行銷的觀點,市民花1.69億幫悠遊卡打廣告,僅為悠遊卡增加2萬6千名用戶,每位忠實用戶的轉換成本竟超過6千元。
這個政策最大的問題在於,只想到用優惠進行短暫的刺激,沒有思考如何建構目標群眾日常使用數位支付的誘因。
柯市府把數位轉型的目標群眾鎖定在「65歲以上長者」。
但悠遊卡支付對於多數長者而言,用途相當有限。
在長者的生活情境中,並沒有特殊的優勢與便利性,自然難以形成使用悠遊卡支付的習慣,「數位轉型」當然轉不過來。
若數位支付對長者而言沒有比較便利,發生「優惠用光,用戶跑光」的結果,是意料中事。
去年1.69億的數位轉型,成效還沒檢討,市府今年又要追加4.59億,推出「普發1500,每張敬老卡加值1500元」的活動,名目同樣是「推動數位轉型」
這樣的政策,除了送錢給市民花之外,真的有養成數位支付使用習慣的效益嗎?
優惠用完後,用戶會留下嗎?還是一開始數據亮眼,過半年後現出原形?
4.59億的血汗錢,是數位支付的推進燃料,還是錢燒完就沒有的煙火政策?
我認為,市府必須記取1.69億「優惠用光,用戶跑光」的教訓,對這筆4.59億的預算,提出更周全的計劃,以說服議會支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博雅 #台北市 #質詢 2020年,北市府以「推動數位轉型」的名義,耗資1.69億,推出「三倍券綁定敬老悠遊卡,加碼1000元」的活動 當時我同意市府提出的預算,更親自協助不熟悉數位支付的民眾操作綁定,希望幫忙提升政策成效。 市府對1.69億加碼的成果感到相當滿意。柯文哲市長將「台北市老人...
「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照生會愛心大使徐金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照生會愛心大使徐金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情報] 悠遊卡數據解密》老人最愛去哪站?何時最活躍?為何綁定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還是敲定透過「三倍券」的方式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台北市老人福利卡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新聞] 敬老卡4成綁三倍券柯文哲:了不起成就-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三倍券最笨的用法? - Mobile01 的評價
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照生會愛心大使徐金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照生聯盟執行長虎哥,帶領著 旗下台北市照生會,台灣照生會,中華照生黨,載著滿車物資 及 蛋糕 和 兩隻陪伴犬 ( 東東和黑寶 ),來到台北市倚青苑老人養護所,關懷老人,陪伴院生老人們過生日。
同時,送來了白米,沙拉油,罐頭(有魚罐頭,麵筋罐頭)等民生物資,也帶著陪伴犬東東跟黑寶,準備生日蛋糕,跟院生過生日。
倚青老人養護所目前收容院生有27位,年齡從55歲至97歲之間,院生大部份是以失能為主,住在附近多,最遠的來自於新北市中和區。
該院黃社工表示:感謝照生會今天帶著陪伴犬還有準備生日蛋糕,來跟院生過生日,院生感覺很高興,院生的願望是希望能身體健康,子女工作及事業能順順利利,也能夠經常來探望自己的長輩,陪長輩聊天。
感謝 長期捐助的 ( 項濤先生、項雷大德、朱大哥 )、( 黃金香肉乾黃老板 )、( 興霖實業五木拉麵 )、( 冠積公司楊月華女士 )、( 台南九天慈元宮 )、( 中壢慈惠堂 )、( 神奇抹布蔡老板 ),台北市照生會,會分批送給需要的原住民、老人或其他需要的同胞。( 我們也收 三倍券 及 動滋券哦 )
歡迎民眾,可以用捐款方式由協會統一低價採購,也可由民眾自行購買,再送至台北市 文山區 羅斯福路 五段 39 台北市照顧生命協會,能力不足,能做的只有這樣,現場見到這群真正弱勢,希望大家把這個訊息傳出去,匯聚個人小小愛心成為無限溫暖助力。
( 01 ) 台北市照生會,線上刷卡:https://www.esafe.com.tw/asp3/buysafepage.asp?web=b110505252
( 02 ) 郵 政 劃 撥:5016 7097 ,戶名:社團法人臺北市照顧生命協會
( 03 ) ATM 捐 款:012,帳號:6701 – 0201 – 1860,台北富邦銀行,景美分行
照生聯盟總部 電話:(02) 2932 - 2236 傳真:(02) 2933 - 6967
照生聯盟總部 會址:117 台北市 文山區 羅斯福路 五段 39 號
台北市照生會:http://www.lco.org.tw/modules/news/index.php?storytopic=10&storynum=30
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照生會愛心大使徐金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照生會行善15年、終可實現「有貓狗 與 有人共存的教養院 」夢想種子
今天,109年09月16日,照生聯盟執行長 虎哥 (董冠富 ),特定安排旗下三個單位 台北市照生會 陳秋錦帶著滿滿民生物資及白米 與 台灣照生會理事長曾桂朗帶著協會三隻陪伴犬狗狗 和 中華照生黨的副主席吳日峰及秘書處副秘書長綦美芳率許多黨員等人,前往 桃園市私立嘉惠啟智教養院 做 關懷弱勢捐贈物資公益活動,教養院院生們看到狗都很開心及十分興奮,一直搶著要跟狗狗玩及抱抱。
照生會執行長虎哥,創建全台「貓狗119」近15年,為了就是希望能有一天可實現「有貓狗 與 有人共存的教養院 」夢想。
終於,在 嘉惠啟智教養院何院長 與 咱們執行長虎哥 二人相談甚歡,同意未來有機會合作建蓋全台第一座「有貓狗 與 有人共存的教養院 」,太開心了
嘉惠啟智教養院成立至今將近21年,為配合政府社會福利政策,推展身心障礙者教養及福利措施,於民國87年9月由創辦人何媄齡等熱心啟智教育工作人士,集資籌(創)辦本院。收容18歲以上智(多)障者,施以生活自理、居家、認知、工作、休閒等各種訓練,俾增進其社會適應能力,回歸社會,過正常生活。
感謝 長期捐助的 ( 項濤先生、項雷大德、朱大哥 )、( 黃金香肉乾黃老板 )、( 興霖實業五木拉麵 )、( 冠積公司楊月華女士 )、( 台南九天慈元宮 )、( 高雄大社無極慈母堂 )、( 中壢慈惠堂 )、( 神奇抹布蔡老板 ),台北市照生會,會分批送給需要的原住民、老人或其他需要的同胞。( 我們也收 三倍券 及 動滋券哦 )
歡迎民眾,可以用捐款方式由協會統一低價採購,也可由民眾自行購買,再送至台北市 文山區 羅斯福路 五段 39 台北市照顧生命協會,能力不足,能做的只有這樣,現場見到這群真正弱勢,希望大家把這個訊息傳出去,匯聚個人小小愛心成為無限溫暖助力。
台北市照生會 陳秋錦 0933 146 617
國際三鶯獅子會 前會長 徐金菊:0958 641 134
==================
( 01 ) 原視 / 照生會貓狗119,將愛化為行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HlQVyOUu8
( 02 )「隋棠號」前進部落 風災過後繼續送愛:https://www.facebook.com/887579934632769/videos/1481825371874886/?hc_ref=PAGES_TIMELINE
( 03 ) 黃韻玲 專訪 臺北市照顧生命協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NTmexoiTE&feature=youtu.be
( 04 ) 高雄偏鄉八八水災災民老人,春寒送暖百里、照生會讓愛無所不在:http://www.lco.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60
==================
勸募許可文號:衛部救字第 1091362297 號 (合法勸募、收據可以抵稅 )
台北市照生會,線上刷卡:https://www.esafe.com.tw/asp3/buysafepage.asp?web=b110505252
郵 政 劃 撥:5016 7097 ,戶名:社團法人臺北市照顧生命協會
ATM 捐 款:012,帳號:6701 – 0201 – 1860,台北富邦銀行,景美分行
照生聯盟總部 電話:(02) 2932 - 2236 傳真:(02) 2933 - 6967
照生聯盟總部 會址:116 台北市 文山區 羅斯福路 五段 39 號
台北市照生會:http://www.lco.org.tw/modules/news/index.php…
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苗博雅 #台北市 #質詢
2020年,北市府以「推動數位轉型」的名義,耗資1.69億,推出「三倍券綁定敬老悠遊卡,加碼1000元」的活動
當時我同意市府提出的預算,更親自協助不熟悉數位支付的民眾操作綁定,希望幫忙提升政策成效。
市府對1.69億加碼的成果感到相當滿意。柯文哲市長將「台北市老人綁定悠遊卡,比例高於全國其他縣市」當成自豪的政績,多次宣傳。
但很遺憾,市民的1.69億,只換來一時燦爛的煙火。
大數據顯示,在加碼1000元回饋的激勵下,敬老卡一般消費人數確實激增,8月時最高衝到單月15萬人。
但在回饋使用完畢後,大多數的長者就停止使用敬老卡消費。
從9月開始,使用敬老卡每月一般消費人數逐月遞減。到今年4月,僅剩4萬7千人。
加碼活動前,有2萬1千人使用敬老卡消費,到今年4月的4萬7千人,因為加碼活動而增加的持續用戶,僅約2萬6千人。
1.69億加碼活動後新增的用戶,至今已有超過63%流失,並沒有真正養成數位支付習慣。
市府推動數位轉型,獨厚悠遊卡,市民當悠遊卡的富爸爸,但悠遊卡卻留不住人。
從鼓勵數位支付廣告行銷的觀點,市民花1.69億幫悠遊卡打廣告,僅為悠遊卡增加2萬6千名用戶,每位忠實用戶的轉換成本竟超過6千元。柯文哲沒發現問題所在,還經常洋洋得意地宣傳政績。
這個政策最大的問題在於,只想到用優惠進行短暫的刺激,沒有思考如何建構目標群眾日常使用數位支付的誘因。
柯市府把數位轉型的目標群眾鎖定在「65歲以上長者」。但悠遊卡支付對於多數長者而言,用途相當有限,在長者的生活情境中,並沒有特殊的優勢與便利性,自然難以形成使用悠遊卡支付的習慣,「數位轉型」當然轉不過來。
若數位支付對長者而言沒有比較便利,發生「優惠用光,用戶跑光」的結果,是意料中事。
去年1.69億的數位轉型,成效還沒檢討,市府今年又要追加4.59億,推出「普發1500,每張敬老卡加值1500元」的活動,名目同樣是「推動數位轉型」
這樣的政策,除了送錢給市民花之外,真的有養成數位支付使用習慣的效益嗎?
優惠用完後,用戶會留下嗎?還是一開始數據亮眼,過半年後現出原形?
4.59億的血汗錢,是數位支付的推進燃料,還是錢燒完就沒有的煙火政策?
我認為,市府必須記取1.69億「優惠用光,用戶跑光」的教訓,對這筆4.59億的預算,提出更周全的計劃,以說服議會支持。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KFY7g7NxKg/hqdefault.jpg)
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還是敲定透過「三倍券」的方式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北市 全力配合中央振興計畫,並且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加碼 ,也希望透過加碼達到引導大家使用電子支付,建構數位智慧城市的目的,只要持有#高中職學生卡 、 #老人卡 、 #愛心 ... ... <看更多>
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新聞] 敬老卡4成綁三倍券柯文哲:了不起成就- 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記者署名:林麗玉3.完整新聞標題:敬老卡4成綁三倍券柯文哲:了不起成就4.完整新聞內文: 2020-08-12 12:48 聯合報/ 記者林麗玉/台北即時報導中央振興三倍券,北市府加碼 ... ... <看更多>
台北市老人卡三倍券 在 [情報] 悠遊卡數據解密》老人最愛去哪站?何時最活躍?為何綁定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4003
悠遊卡數據解密》
老人最愛去哪站?何時最活躍?為何綁定三倍券是全體民眾5倍?
新冠疫情讓悠遊卡成了重災戶,但綁定數位三倍券之後,意外地讓悠
遊卡變成銀髮族支付第一品牌,也因此得以貼身觀察這一群被數位市
場輕忽的高消費族群的行為模式。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文 李若雯
天下Web only
2020-12-17
10743瀏覽數
誰想得到,政院苦推的數位三倍券,最後最數位化的族群,居然是台
北市65歲以上的銀髮族。
台北市共發出約46萬張敬老卡,就有20萬張綁定數位三倍券,高達四
成。反觀全體民眾,綁定數位三倍券的比例只有8%,約180萬人。
到底台北市老人數位化發生什麼奇蹟?
90歲阿嬤的數位初體驗,用悠遊卡綁定三倍券
林阿嬤今年85歲了,每天的「定番」,就是去便利商店買早餐配報紙
,當然是用現金。直到年初,政府發放三倍券,為了賺取多1000元回
饋金,她選擇用悠遊卡綁定三倍券,就此「回不去了」,踏上數位支
付之路。
在那之前,林阿嬤甚至不知道,平常用來搭車的悠遊卡可以拿來消費
。
「我媽很省,就連省張紙都很高興,」在大型零售業擔任部門負責人
的林先生笑著說,自家公司也有電子支付,但始終無法改變母親支付
習慣。
沒想到,如今即使數位三倍券額度已花完,母親發現用悠遊卡付錢不
用找零,方便很多而繼續使用。甚至口耳相傳下,林阿嬤90歲的姐姐
,也選擇用悠遊卡綁定三倍券。
強推數位三倍券的悠遊卡,其實是新冠疫情重災戶。
「死傷慘重,業績掉很多,」談到疫情對悠遊卡的衝擊,悠遊卡董事
長陳亭如說得激動,「外國人不來,悠遊卡少賣一半、捷運搭乘少
25%。」
眼看報表慘兮兮,陳亭如想,要谷底求生,非得抓住三倍券商機,柯
文哲也同意,敬老卡綁三倍券,除了行政院2000元補助,市府再加碼
1000元回饋。好不容易前置作業完成,到了推動階段,陳亭如才發現
,這個專案,真的超難做。
(悠遊卡公司提供)
由新冠疫情重災戶,變成銀髮支付第一品牌
老人家對數位較陌生,要數位綁定,勢必要人帶著教,悠遊卡團隊跑
了台北12個區公所,召集456里里長,請里幹事們手把手教老人家,
同時也拜託區公所人員,派出人力協助老人家臨櫃綁定。
線下支援要充足,線上程序也力求簡化,悠遊卡與市府合作,推出敬
老卡簡易綁定版,老人家只要輸入敬老卡號及個資,就能快速綁定數
位三倍券。
除了拜託里幹協助,宣傳也大有學問,悠遊卡公司管理群副群長邱昱
凱分享,平常數位政策宣導,想當然爾以網路影片為主,但這招對少
上網、不習慣快節奏影片的老人家行不通。
「老人家很吃文字,年輕人可能100字以上就不行(讀下去),但他
們會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看,」於是團隊連忙製作了一大堆紙本文宣,
四處張貼,連顏色都講究,使用對老人家眼睛最舒服的土黃色調。
(悠遊卡公司提供)
但最讓團隊吃驚的,莫過於很多老人家,始終認為悠遊卡只能搭車用
,不能做一般消費,陳亭如連忙請提供悠遊卡付款的店家幫忙張貼文
宣,「我們特別去拜託全聯幫我們貼,」陳亭如透露,要在全聯張貼
海報其實有廣宣費用,他們只能特別拜託,希望能配合政策。
宣傳花了大把功夫,上線後又是一場苦戰,老人家什麼千奇百怪的問
題都有,舉凡怎麼綁定、到卡哪裡可以用、卡丟了怎麼辦,「老人家
整個之轟動啊!」陳亭如回憶。
上線後,悠遊卡公司的客服電話,從平時的一個月3萬通,爆增到8萬
通,就連邱昱凱的私人手機也被打爆,一天最多接了4、50通電話,
都是里幹打來反映老人家的各種疑難雜症。
比方說,某間賣場敬老卡刷卡機故障,老人家懷疑是店家故意不給用
;又或加油站只提供機車加油用悠遊卡付款,汽車沒法,「他們就很
生氣,說你尬挖騙(台語)!」陳亭如也因此體悟到,「支付其實要
面對很多實體的工作。」
但老人家的消費力,也沒讓悠遊卡失望,20萬張綁定,如今已累積7
億交易額,特別是老人家忠誠度高,一旦養成習慣,要變心比較難,
「你只要應付過老人家,什麼客群都很簡單!」經過一番戰役,陳亭
如直率結論。
銀髮族行為大解密,4張圖表一次看懂
成為銀髮族電子支付第一品牌,悠遊卡也得以貼身觀察這一群被數位
市場輕忽的高消費族群。
從數據來看,老人最多的車站是石牌站、西門站。悠遊卡團隊推測,
豐沛的醫療資源是最大原因,石牌站附近有台北榮總、振興醫院,西
門站附近則有台大醫院北護院區、聯合醫院昆明院區。
(邱劍英攝)
有趣的是,排名第三的龍山寺站,就乘客全體比例而言,有高達
19.4%的進出站乘客,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為
17.8%),堪稱最高齡捷運站。
此外,雖就老人進出總數來看,石牌站排名第一,但若用日期來看,
週末龍山寺才是老人最多的,推測週末不少老人家會去龍山寺、艋舺
公園休憩、找朋友抬槓。
又若從一週分布來看,奧妙的是,老人家在週三到週五最愛搭捷運,
如果說週末是跟兒女聚會,有晚輩開車載著趴趴走而不用搭捷運,自
然很合理。但為何週一、週二,老人家也不愛出門呢?
帶著這個疑問,陳亭如還實際去詢問了老人家,得到的答案很可愛,
「週末顧孫,太累了啦!」原來老人家精力有限,週末可能都奉獻給
最愛的家人,因此週一、週二得好好窩在家休養生息,週三才能補血
完成,再出門??。至於週五老人家活動力達到高峰的原因,推測是
週末小孩要回來了,得買好菜準備做飯。
再把時間切細成小時,會發現老人家出沒的尖峰時段,在早上11點到
下午5點之間,巧妙避開上下班尖峰時刻。
悠遊卡綁三倍券,對不少老人家來說是無現金消費初體驗,究竟這筆
錢是花到哪裡?從數據可以看到老人家的實用主義,全聯、家樂福、
大潤發等量販店高居前3名,特別全聯佔到三成,特別的是,賣家電
的全國電子也榜上有名。
其實,在數位支付戰中,悠遊卡一向被認為是最「可惜」的,挾著
8000萬張發卡數,照理說,悠遊卡應該是全台灣具優勢的電子支付王
者。但因起步慢,今年才推出的悠遊付,至今使用人數約60萬人,排
名第5,離街口支付的360萬人、一卡通286萬人還有不小距離。
但當所有電子支付主攻年輕人時,悠遊卡卻有個待開發的不敗優勢:
銀髮族。悠遊卡能不能靠銀髮族翻身,也許會成為世界奇蹟。(責任
編輯:吳凱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10.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C-Card/M.1608649712.A.E9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