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今天是愚人節,但是有照片為證、這不是騙人的:杜汶澤、杜sir,來到我們士林北投啦🎉
之前我與杜sir聊天的時候,杜sir就說他其實很想了解台灣的表演藝術與影視教育訓練,也希望可以為台灣的表演藝術盡一份心力。
而我們士林有著即將落成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北投也有著孕育無數藝術人才的北藝大、許多表演藝術工作者也進駐新北投71園區的排練空間,士林北投匯聚了台北市蓬勃的表演藝術能量,做為在地議員,當然要帶杜sir來深度旅遊一下☺️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也就是大家戲稱的「皮蛋豆腐」,肩負著帶動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重責大任,更是 #士林無圍牆博物館計畫 的核心。很感謝 #王孟超總監 特別帶我們參觀北藝中心,超哥一邊講解、一邊跟我們分享著,未來北藝中心透過球型劇場、藍盒子、大劇院甚至是空中花園與中庭廣場的搭配,期待能帶來多樣、新穎、現代的創作。
不過,超哥也特別提醒,無圍牆博物館必須要有穩定的預算與人事支持,才有辦法持續帶動地方藝文的發展。我也會持續在議會努力,讓無圍牆博物館發揮串連、帶動士林藝文發展的角色。
·
去完北藝中心,下一站就是我一直放在心上的 #北投製片廠。
我帶著杜sir一步步走過製片廠的攝影棚、錄音室,跟他講解過去在北投製片廠拍過許多台灣老電影的歷史與文化意義,這裡曾經是 #台灣的好萊塢,而攝影棚跟錄音室能被指定為歷史建築,更彰顯了台灣劇場界及文資界的用心還有公民社會的力量。
未來北投製片廠依照北市府的規畫,會開始進行「北投影視音產業園區」的BOT招商作業,我也會持續監督北市府,讓北投製片廠的意義能被保留下來、讓表演藝術在這裡有再生的一天,才不會辜負當年三位提報者蕭文杰老師、洪維健導演跟盜火者劇團團長謝東寧導演的爭取,希望保留製片廠成為呈現北投電影歷史的園區,並希望對與表演藝術人才的培訓有所幫助的初衷。
·
當然,想要了解台灣的藝文發展,就不能忘了許多優秀藝術人才的母校-- #台北藝術大學, #陳愷璜校長 與 #鍾永豐主秘 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對於士林北投整體藝文發展的想法,雖然士林北投有著很好的地緣關係、也有優秀的藝文人才,但仍需要政府與民間的協力,才能讓藝文持續深耕,而不被商業給箝制。
我們最後一站來到的 #新北投71園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透過政府將閒置的校地整理成排練的空間,提供藝文團體進駐使用,讓政府做為藝文工作者的後盾、協助藝文團體起步發展。
台北市的 #表演藝術能量,可以說是匯聚在士林北投,沒有其他地方能聚集這麼多產官學各方面的扶植力道。
很感謝杜sir能夠排出一整天的空檔,讓我帶他認識士林北投,希望杜sir喜歡士林北投☺️ 也希望杜sir如果有機會投資台灣,一定要從士林北投開始🥺 讓國際看見士林北投、看見台北、 #看見臺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2的網紅郭耀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S監製作品5號 Holy Crab!異鄉記 第一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作品 大閘蟹造成生態浩劫 名牌紙紮觸犯專利權 有事嗎? 導演 楊景翔 編劇 朱宜 主演 郭耀仁 蔡佾玲 林家麒 許雅雯 王靖惇 何瑞康 林玟圻 張念慈 趙欣怡 李梓揚 音樂設計 陳建騏 燈光設計...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的推薦目錄: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期經過士林夜市的大家,應該都有看到「一顆」非常特別的建築吧!其實,這裡是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喔!
昨天我便到這裡,參加表演藝術聯盟舉辦的「北藝中心未來式-許下一個當代劇場」,希望可以了解台北表藝中心未來的規劃及期程。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主要由三個表演場館(大劇院1500席、球劇場800席、藍盒子500~800席)、以及數個排練場組合而成;昨天參與論壇的朋友,都非常關心未來該空間對於台灣藝文表演者的培訓策略,與兩廳院的合作分工,甚至到技術人員的培育及認證制度。
最重要的是,表藝中心如何作為一個孵化器,孵化出十年、二十年的優秀創作者?
當然,除了理念之外,接踵而來的是更多的挑戰,像是多個場館若同時演出,是否有互相干擾問題?外人參觀的廊道,與團體排練,又要如何協調?更重要的是,在大家都有心培育本土創作者、發展本土作品的前提時,如何整合各界的軟硬體資源,產生出一條可操作的路徑?
北藝中心與士林周遭設施,或是台北眾多的藝術節活動的連結,都算是台北市政府的權責,但我們也討論到,這部分其實也需要中央政府政策的配合,以及與兩廳院的合作,我希望未來自己也能盡一份心力,參與其中的協助推動!
誠如論壇間,劉若瑀董事長、王孟超執行長及各與談人所關心的,孵化及孕育藝術文化是需要長期累積的工作!我們也會持續關心、爭取合適的資源、保留空間,希望能幫助台灣的表演藝術,一步一步往前走!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在 郭耀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S監製作品5號
Holy Crab!異鄉記
第一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作品
大閘蟹造成生態浩劫 名牌紙紮觸犯專利權
有事嗎?
導演 楊景翔
編劇 朱宜
主演 郭耀仁 蔡佾玲 林家麒 許雅雯 王靖惇 何瑞康 林玟圻 張念慈 趙欣怡 李梓揚
音樂設計 陳建騏
燈光設計 黃諾行
舞台設計 林仕倫
服裝設計 林秉豪
舞蹈設計/動作指導 陳武康
歌唱設計/指導 黃建為
新聞事件一:曼哈頓中國城喪葬禮儀用品店主販售LV、法拉利及iPAD紙紮,創新點子讓傳統華人產業與時俱進,卻遭紐約市警以侵害專利權逮捕。
新聞事件二:大閘蟹入侵哈德遜河過度繁殖,華人瘋搶的珍饈美味卻讓紐約州環境署發布生態危害警報。
移民社會異文化衝撞真實而荒謬,劇本以現代華人移民角度,以黑色喜劇手法,從十六世紀美國原住民與新住民的衝突,到現代人的非法居留與大閘蟹的偷渡,挑動我們不自覺的文化偏見及自身文化源頭。今與昔、故鄉與他鄉、現實與奇幻在劇中跳躍交織,展現當代異地求生的風景。
導演楊景翔與上海旅居紐約青年劇作家朱宜首度合作,以「扮演」概念點描移民處境,十位演員熱鬧串演劇中三十多個角色(&海產);部分劇中非寫實場景以仿歌舞劇及古典戲劇歌隊形式並置呈現,在文化融合與文化拼裝的不安中擺盪。
第一屆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
本競賽由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與南京大學共同主辦,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浙江大學等合辦。本屆投稿來源非常多元,包含台灣、中國大陸、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保加利亞創作者,以中文或英文劇本投稿。《Holy Crab!》以英文寫作,自198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榮獲首獎,首演製作將以中文版本演出。
決審評語摘錄
非常原創生猛,語言掌握精密,跨文化雙關語運用得機巧妙趣。......作者在展現多文化衝突之際,又往往能巧妙地避開刻板印象的陷阱,展現新的跨文化視野,非常有趣新奇。--周慧玲
非常具有現實感,幽默天成,不使用庸俗的笑話,卻又讓我笑的樂不可支,......流暢性特別值得一提......。--平路
製作群
製作演出 創作社劇團
製作人 李慧娜
戲劇顧問 周慧玲
執行製作 卓麗梅
平面設計 許銘文
攝影 唐健哲
舞台監督 張仲平
舞台技術指導 蘇俊學
燈光技術指導 林致謙
音響技術指導 顏行揚
行政經理 張令嫻
企劃宣傳經理 藍浩之
舞監助理 周賢欣
排練助理 潘俞廷 黃昱嘉
宣傳助理 李文
主辦單位 創作社劇團
指導單位 文化部
贊助單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臺北市文化局
劇本授權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
異業合作 ESCENTS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SONNENTOR CAFE日光大道健康廚坊 COYUCHI優居生活 一日茶事
宣傳行銷協力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台新銀行 台北富邦銀行 玉山銀行 印刻文學生活誌 永豐銀行 國泰世華銀行 誠品書店 聯邦銀行 藝文票券折扣網 廣藝基金會 Qbo藝文頻道 YOURART藝言堂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創作社劇團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487號(圓場 O space)(台北市文化局藝想空間)
Tel 02-23397528 Fax 02-23397518 E-mail creativ1@ms16.hinet.net
網站 creative.indextw.com 部落格 creativedrama.blogspot.com
FB 創作社粉絲專頁 Youtube頻道 創作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WgLv-_Qty8/hqdefault.jpg)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在 20221117 雨港基隆音樂劇首場謝幕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劇場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221117 雨港基隆音樂劇首場謝幕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劇場. 52 views 1 month ago #雨港基隆 · 撒嚕. 撒嚕. 120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在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 فيسبوك 的推薦與評價
四把椅子劇團《#呼吸》 今天起即將在北藝中心#藍盒子 登場進場前注意事項,#一定要看! ➀ 記得攜帶電子或紙本票券➁ 線上預購周邊的觀眾,請印出紙本兌換券,憑券於 ... ... <看更多>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在 [情報]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季節目- 看板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夏天必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倒數60天!
節目總覽:
https://www.tpac-taipei.org/series/theme/open
緊鄰捷運劍潭站與士林夜市的台北城市新地標「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
),今年3月展開試營運,攜手國內15支表演藝術團隊,完成58場演出,迄今已累積3萬人
次觀眾進場,共同完成大劇院、球劇場、藍盒子等三座劇場空間的壓力測試。即將邁向下
一個重要階段的北藝中心也在今日首度曝光開幕季完整節目清單,並亮相「2022臺北藝術
節」,總共37檔節目、142場演出,將於5月9日開放會員預購、5月12日全面啟售。
開幕季「打開可能!成為可能!」 北藝中心絕對是吃自由長大的啊
北藝中心在試營運階段,屢以獨有的空間美學躍上國際版面,造型吸睛的巨球一直是媒體
矚目的焦點。然而在開幕季期間,北藝中心展現極大企圖心,預告將首度曝光「超級大劇
院」及五個非劇場空間,屆時歡迎民眾進到場館,享受無束縛感的空間體驗。除了打開空
間的可能性,在開幕節目的安排,亦積極彰顯開放精神。今後將以「打開可能、成為可能
」作為場館主要價值,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各種的觀點。
北藝中心在今天的開幕季記者會中,首度開箱「超級大劇院」。穿越光影,近百米深的舞
臺乍現,視覺貫串「藍盒子」與「大劇院」觀眾席,參與開幕演出與台北藝術節的藝術家
們一一出現在這個令人震撼的舞台上。董事長劉若瑀表示:「北藝中心特別之處,就在陪
伴城市與城市裡的人成長,我們會提供時間與平臺,透過不停省思、研究、討論、實作,
讓未來的藝文場域打開可能、成為可能。」
開幕首檔節目由明華園戲劇總團打頭陣,以八仙系列之一《東海鐘離》華麗揭開序幕;緊
接著再邀法國舞蹈大師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帶來成名作《自我未完成》(
Self Unfinfshed)與《情境產品》(PRODUCT OF CIRCUMSTANCES),以及尚未曝光的全
新作品《Still (Life) in Taipei》。同時京劇名伶魏海敏亦將演繹梅派經典老戲,透過
《在梅邊之緣》重現《洛神》、《霸王別姬》與《捧印》。
除大師經典不容錯過,北藝中心開幕季還促成一群跨域藝術家的奇幻混血實驗,積極打開
劇場的未來可能。享譽國際的導演蔡明亮,與2014臺北藝術節秒殺節目《玄奘》重回北藝
。《永晴之許》聚集桑布伊、林桂如、陳彥斌與董怡芬,將劇場幻作山林雲霧。《達文西
的notebook》邀請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及導演王嘉明共同混血創作。
《問美.雲知道》由國寶級歌仔戲演員唐美雲攜手編舞家陳武康,自個人生命歷程看見時
代流轉。最後的壓軸,則是威尼斯雙年展常客──視覺藝術家謝春德以《NEXEN未來密碼
— 浮光疊影劇場》開箱超級大劇院,帶來結合戲劇、舞蹈、影像與詩的作品,構築人類
未來的警世寓言。
臺潮大勢 各路高手開展多元美學
北藝中心開幕季節目除了以經典打開眼界、在跨域裡成為可能,更重要的內涵是臺潮的大
勢吹起來了!首先是聚焦在士林的兩部作品,其中,《飆舞士林》以多幕舞劇,自1930年
穿梭至未來,跨越臺灣各年代曾走過的光景;《士林有座蓬萊仙山》則企圖開展大眾對北
藝中心的想像。接下來,布拉瑞揚舞團《己力渡路》從原民傳統出發,回應身體原生的動
能;而金枝演社《西來庵》則引用臺灣武裝抗日行動,以特有的庶民美學,創作動人的史
詩鉅作。至於臺北市立國樂團歌劇的《蔥仔開花》、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TSO交響臺北
2022》、以及果陀劇場《摘星米其林》皆取材自臺灣歷史事件、地景元素、夜市文化,開
展不同面向的展演題材。
去年臺北藝術節發起的「北車寫作計畫」開往下一站,編劇林孟寰以《黑洞春光》與導演
陳侑汝再度合作,推出超時空青春異色物語,書寫最銳利且赤裸的未來想像;《北棲》為
編劇胡錦筵、導演洪千涵發展的黑色幽默作品,以車站置物櫃為元素,描繪不同時代的臺
北。另外,去年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得主葉名樺,在《波光閃閃的房間》裡以自身詮釋生
命中的女性傳奇舞蹈家;而林宜瑾受家族中一件工尺譜的啟發,重新組合歷史與記憶帶來
《綺夢遊》。
產地直送 北藝中心為你新鮮空運國際節目
北藝也提供了在疫情期間一探國際風景的機會,舞蹈空間再度與國際編舞家瑪芮娜‧麥斯
卡利合作,帶來《異托邦喧嘩‧沉默不再》,透過身體與物件間的聲音,建構出舞作的全
新景觀;而來自菲律賓的舞者約書亞·賽拉芬,則帶來個人獨舞作品《選美小姐》(MISS)
,以酷兒角度探討著隱身在選美世界中的歷史、文化,以及政治。
香港視覺藝術家、劇場製作人吳瀚生(Royce Ng)透過作品《在場》(PRESENCE) ,以多
種科技測試觀眾對於藝術家「虛擬存在」感知的極限;《萬里尋親記》是香港創作者馮程
程與臺灣再拒劇團合作,在臺灣找陌生人當自己父親的奇蹟冒險。
科技、裝置、魔術、階段呈現 不擇手段打造現場體驗
北藝中心在籌備期間一直將青年藝術家的培育、展演及跨國交流列為重點工作,從此脈絡
一路發展成長的作品《島嶼酒吧》由何采柔與鄭先喻策畫,與來自緬甸、越南和紐西蘭的
藝術家合作,將透過5G技術與現場觀眾互動;由風格涉李銘宸帶來的《超級市場
Supermarket》從生活經驗中探問當代文明的進程與縮影。而邁入第三年的《新人類計劃
:降◎會》,從未來感、後現代、賽伯格為基調討論人的意識,用魔術手法讓觀眾感受意
識的突變;同樣邁入第三年創作計劃的洪千涵、洪唯堯姊弟,以《三生萬物》為題,找尋
更多劇場的新玩法。至於去年甫完成全本讀劇的北藝中心自製節目《我恨音樂劇》,今年
也邁入試演的階段呈現。
劇場影像創作者周東彥將力推《霧中.凝視》,將男同志三溫暖的情慾流動轉化為VR朦朧
的感官體驗;鬼丘鬼鏟《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以影像、現場事件探究國族意識與國
際議題的情境冒險。蘇郁心與安琪拉.戈歐(Angela Goh)的《克賽諾牡丹預報》(
Paeonia Drive)則是揉合表演、錄像裝置與舞蹈的跨界作品。
最後,還有2022臺北藝術節共想吧系列,三檔節目分別是《媽與她與他與它:媽組人生》
(With M(other)hood: Camping)、《身為泰國混血兒我真他媽驕傲到不行》(REALNESS:
LUK KREUNG)、以及《蝙蝠筵席實驗室》(The Bat Banquet),延續著共想吧的主軸,邀請
觀眾共同思考與反饋。
快收入藝文口袋名單 北藝中心不只有巨球!
執行長王孟超也分享:「北藝中心不是只有3座劇場空間,很多時候每個大廳、各個廣場
、甚至一個轉角,都可以迸發表演創作的可能。我們相信未來的劇場作品不會只出現在劇
場空間,我們預期創作者將挑戰各種新型態的當代表演,北藝將為此做好準備。」
北藝中心在今年夏天準備好了,開幕季與臺北藝術節所有節目詳情皆可上臺北表演藝術中
心官方網站查詢:https://www.tpac-taipei.org/,並將於5月9日開放會員預購、5月12
日於OPENTIX售票系統全面啟售:https://www.opentix.life/。
https://www.tpac-taipei.org/news/single/3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35.2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651638956.A.43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