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基隆市政府
公布最新疫調活動史 #成功市場 即日起休市至5/30零時
#市長林右昌 今(20)日上午公布3名確診者經過疫調後的公共場所活動史,其中1人是成功市場攤商,林市長也下令成功市場在下午進行清消,並休市至5月30日零時,並請警察局針對本市附設卡拉OK小吃店進行稽查,若有假關門真營業情形將一律重罰。
林市長在上午的疫情記者會中,公布最新3名確診者的公共場所活動史,其中案2564是成功市場攤商,在5月1、2、4、8、9、15、16日在市場營業,並在2、10日11時兩度搭乘台鐵區間車從三坑到台北車站,步行至西門町紅寶石歌廳,晚間搭區間車回三坑站,4日上午8時到全聯精一店、9日晚間6時到愛一路輕鬆宴餐廳,13日晚間7時前往南榮路王大夫診所就醫。
案2565、2566是朋友關係,兩人在5月10、11日下午3時兩次前往萬華美金茶藝館,案2565在14日11時前往麥金路鮮天下水餃店及統一超商新金樂門市,案2566則曾在17日上午9時30分因身體不適前往基金一路濟仁診所就醫、18日前往忠二路東大診所。
林市長除提醒曾經出入這些風險場所的民眾提高警覺,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也請市府產業發展處通知成功市場管委會,在今日下午後休市進行清潔消毒,並停止營業到5月30日零時。
林市長還說,根據市府的疫調,本市的確診者除了之前1位銘傳大學的學生之外,其餘個案都跟萬華茶藝館群聚案有關,他已指示警察局針對本市的小吃店進行稽查,尤其是附設卡拉OK的店家,是否依照規定歇業,若有假關門真營業者,一律祭出重罰。
此外,有市民反映部分計程車司機在候客或是一個人駕車時,未確實配戴口罩,林市長也呼籲計程車司機不論何時都要戴好口罩,在乘客下車後也要進行消毒,他指示市府交通處派員前往各計程車排班點進行宣導,特別是醫療院所附近排班處。
林市長在記者會中受訪指出,面對雙北的疫情爆發,基隆市的壓力非常大,所幸目前確診者都限縮在密切關係人,基隆市這20幾天來堅守疫情防線,讓疫情不至於擴大,但也希望所有市民不要鬆懈,平安度過這波疫情高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0的網紅抱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這次去的點都集中在桃園 雖然藝術季結束了,但這些展品都還留在原地唷 除了影片 更多的照片跟文字介紹可以到相簿看 https://reurl.cc/qDRdoD 錄影/剪輯:葵拔/檸檬 #臺三線浪漫藝術季 #桃園遛狗 #桃園地景藝術 #三坑自然公園...
台北 到 三坑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交通處、公車處業務報告|基隆捷運、停車問題、公車營運改革】
5月7日(五)是大家都很關心的交通單位:交通處與公車處的業務報告,我也特別針對 #基隆捷運 規劃進度、 #停車問題與停車管理基金 以及 #公車處營運改革方向(要降低虧損才能永續經營!),並也特別建議太陽能板智慧站牌的設置。
🖥交通處與公車處業務報告D-live
上午: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07DR_0.mp4
下午: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07DR_1.mp4
🚆#基隆捷運現在到哪裡 #通勤族影響如何評估
「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也就是去年好不容易進入綜合規劃階段的基隆捷運全名,然而基隆捷運規劃的進度從去年北北基軌道政策溝通平台後(四長會議)定調八堵-南港段的規劃、運量增加並與民生汐止現整合。目前基隆-八堵間在技術層次還沒定案,可能會是增建第三軌的三軌方案(捷運運行兩軌、台鐵運行一軌減少每小時班次)或「四軌」甚至「換路廊」等方案的討論。
我不論是在議會上、在相關記者會上都強調,基隆捷運之計畫目標之一為改善「通勤便利」,但從輕軌道捷運整個規劃階段沒有相關資訊來跟使用者說明,並沒有嚴謹的通勤族起訖調查並明確點出受影響使用者,來考慮他們的需求,就更不可能讓計畫更完善。在去年四長會議定調後,這半年多來,我們仍沒有看到任何資訊說明,也沒有看到比當時可行性評估更完整的使用者調查。
因此,上個月我們煩請立法委員邱顯智辦公室向鐵道局要求捷運規劃與進度等資訊公開,並要求通勤族相關資料。而後從鐵道局提供的簡略資料來看,從台鐵基隆、三坑站上車後,南下出站的比例以台北站最高,南港站第二高,第三高是松山站,也有一定比例是從萬華站、板橋站及樹林站出站。
從這些數據看起來,捷運的路線選擇,會影響到至少「三分之二」以上南下使用者的轉乘次數和搭乘習慣,然而由於資料太過簡略,相關的轉乘資料無法整握,確切的狀況還需要更嚴謹的調查。因此,在這次交通處的業務報告上,我特別詢問市府是否可以協助輔以實際使用經驗需求調查來讓分析更貼近市民需求?也有利於未來在溝通平台討論時,市府可以為基隆市民發聲,評估最符合效益、使用需求、未來發展的捷運方案。
👨💼交通處長回覆說:目前捷運規劃皆由鐵道局規劃,基隆市政府也很難有經費與能力來協助相關的調查。
🚕 #停車問題及停車管理基金
整個基隆的停車問題非常嚴重,市府近幾年投入心力於市中心周遭增建停車空間,但在住宅區、如安樂區的大武崙地區,以及國家新城、安和一街、崇德路、麥金路周遭等沒有設置地下停車場的老公寓,停車問題也非常嚴重。
根據交通部2019年的統計,基隆平均每戶持有小客車數量達1.3輛,家裡有一台車的家戶比例則超過七成,但是因為私人住宅設置停車空間相當少,自有停車格和租用停車格的比例仍遠低於持有的狀況。因此,我特別在議會上詢問交通處,在市區、觀光重點改善區以外,尤其在住宅區的停車問題改善規劃是什麼?
另外,在都市規劃的各種研究中,都顯示不管蓋再多停車場、畫再多停車格,如果市民的私人運具持有成本很低(不像日本要求買車需要有嚴格的審核且需要有停車位且違停的罰金非常高)、車輛持有數量沒有下降,甚至可能因為停車場興建、公有停車場低廉的停車成本,而變相鼓勵市民添購、使用私人運具,更加劇停車空間需求遠大過於供給的問題。
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具體透過提升市公車等大眾交通運輸(捷運要等九到十年了),來降低私人運具的使用與持有,目前這部分的規劃,我也請交通處說明。
而在平等的交通規劃中,會提到提升佔用道路容量卻無法有效運輸的私人運具成本應該提升,並藉由政府的相關規劃,將公有停車費、違規費用等挹注到大眾運輸的改善上。過去中華大學進行的「提升基隆市公車營運效能研究」裡面,也是基於公平的交通政策規劃提出大眾運輸永續財源的建議——成立本市「停車管理基金」來收取私人運具佔用公共建設的成本並挹注大眾運輸發展,讓大眾運輸的品質能提升,我也跟前處長提過無數次,但始終沒有得到過正面回應,這次特別希望新任處長可以針對此進行回應。
👨💼交通處長回覆:住宅區持有車輛的議題會透過都市計畫與都審會來把關、要求新建案須提供每戶1輛或每戶1.3輛的停車空間。而市府先前已透過基礎的停車調查掌握住宅區的停車議題(但沒有提到要怎麼改善)。市府目前已有爭取許多中央補助興建停車場,停車收取的費用大多都納入大眾運輸的補助,成立基金還是會有稅收的議題,不一定需要這樣做。
🚌 #基隆市公車營運改革的規劃進度
基隆市公車虧損嚴重的議題,在我和議會幾位議員的關心下,終於在去年市長提到會來檢討無限制的社福卡制度、檢討重複路線、研討跨區公車的可行性並成立與議會一起討論的「公車營運改革小組」,將公車營運議題定期檢討。(我參加的議會民政小組是由在議會坐我隔壁、同樣也很認真厚話的王醒之議員代表本組進行討論。)
根據公車處回應我的業務詢問,目前公車改革營運小組研議的改革方向包括「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使用調整規範」和「站牌間距」。
然而公車處的營運成本是否能確實反映在收入(票價)甚至討論票差補助符合實際狀況,就得透過運價來進行實際討論,而如雙北都有運價評議委員會,我特別提問運價與票價的計算與改革是否可以列入營運改革小組討論議程中?
而在公車營運改革小組的討論中: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這三項檢討改善,其實都需要有精準的上下車刷卡資料來進行分析,也就是必須加裝上下車刷卡機,我也特別請交通處說明加裝下車刷卡機的評估如何?
接下來,針對社福卡使用規範調整的部分,牽涉到社會福利相關業務,除了法規調整外,還有點數制是否需要結合其他公共服務或場館設施等,都需要與社會處和其他單位討論合作,我在議會上問了非常多次,但目前都沒有看到相關相關的研議進度,市長的施政總報告也沒有回應去年市長的宣示,我除了詢問社福卡的點數制度,更建議除了市府和議會的改革小組會議外,希望能夠建立起局處間的討論平台,儘速研議改善的方向。
👨💼👨💼交通處和公車處回覆:目前基隆市公車如中華大學的研究提到,成本每公里達76元,運價要到36元,這是由於公車處還得協助站點維護更新或政策支援等非一般業者的業務使得成本相當高。針對精確旅運資料,不論是自籌或向中央爭取,會朝向下車刷卡機安裝的方向來努力。另外在社福卡檢討與點數制還在討論中。
☀太陽能板智慧站牌設置規劃
每年公車處都會和中央爭取智慧站牌之設置,而在設置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需要較大的腹地且工程需要挖掘人行道已安裝電線與網路管線。目前許多縣市使用的太陽能板智慧站牌可以在白天時儲存太陽能並用於電子紙顯示各路線公車的到站時間,其相關資訊也可以使用wifi來連線,大幅降低設置的時間成本、並可以便利更換與利用腹地,希望公車處可以納入新技術,加速智慧站牌的設置並減少行政與時間成本。
另外我也特別提醒,其實有設置「太陽能智慧站牌」的台北市,從2012年到2020年,只有一年的平均日照時數高於基隆,整體來說,基隆的平均日照時數是高於台北市的,因此基隆真的可以來評估使用這樣節能又方便的新技術。
👨💼公車處回覆:會來了解相關的技術並來評估可行性。
台北 到 三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idfNews
第十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日(3/23)公布開幕片,由匿名「香港紀錄片工作者」的《理大圍城》為影展揭開序幕。在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脈絡下,完成於2020年初的《理大圍城》,記錄2019年11月警察連日包圍香港理工大學,示威者受困其中的大規模衝突,慘烈情形宛如戰場,身處前線的紀錄片工作者以攝影機貼身記錄示威者的掙扎血淚,全片震撼人心。
《理大圍城》在香港放映之初,雖被電檢處評定為「三級」影片,送審光碟亦遭碎裂退還,但放映仍場場秒殺,近期陸續奪下國際大獎與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影片,公映反倒日趨困難。香港紀錄片工作者曾以前作《佔領立法會》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TIDF亦同步選映,真實呈現香港抗爭運動的高低起伏與多層面向,同時邀請創作團隊以短片和通話形式與台灣觀眾進行映後問答。
策展人林木材表示,《理大圍城》無疑是一部銘刻時代的重要之作,創作團隊在險境中記錄香港人爭取自由的付出,作為開幕片,充分體現紀錄片的核心精神,值得所有台灣觀眾關注。而TIDF歷經因疫情延期一年,基於這種意外的時差,讓作品得以於時間中沉澱,也更貼近紀錄片「抵抗遺忘」的紀錄本質。
TIDF自2014年起推出「敬!華語獨立紀錄片」單元,打造華語紀錄片平台,致敬並鼓勵更多獨立創作。近年來,言論自由更加緊縮的創作條件,以及因政治而生的社會動盪,直接反映在作品中。然而,無論身處何方,創作者皆持續以紀錄片反映所思所感,記錄並回應時代。
關照當代中國景況,中新生代的導演們交出了兼具深度和廣度的作品:新導演崔兆松以《流浪的石頭》記錄獨立搖滾歌手「造槍者」的生活,因異議歌詞與言論受到當局監控,理想主義在處處受限的社會中充滿稜角;曾以首部作品《上阿甲》入選TIDF的晉江帶來新作《一天》,跟著背重物的老人在深山走過四季,將箇中詩意留待觀眾解讀;「民間記憶計畫」創作者章夢奇再度重返家鄉,完成新作《自畫像:47公里的窗》,用房屋牆上「只有____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問句開場,和村裡的新老世代共同回望歷史、走向未來;以字幕組「熊仔俠」身份為人所知的譚嘉灝,則用當代語彙塑造另類公路電影《Vigeo Cannonball Run 2016:西南.南山.三坑.六和.大塘爆走96km旅之極北篇》,以及去年甫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耗費八年完整記錄烏坎事件的《迷航》,皆在本單元收錄之列。
除收錄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外,本屆影展特別策劃子單元「撐香港」,並將單元更名為「敬!香港/CHINA獨立紀錄片」,以形式各異的影像創作,譜寫一幅亂世備忘錄。近似於《理大圍城》、《佔領立法會》站在前線的抗爭運動影像,廖潔雯以《Trial and Error》記下2019年夏天示威者在香港機場要求「黑警還眼」的事件現場,李小龍的「Be Water」被奉為運動哲學;劉健鴻則在《未來房子》拍出香港的房屋問題和人際疏離,對應特首在電視中允諾空間正義、人們在街上與警察打仗,映出背後更大的社會問題。
先後入選鹿特丹國際影展的短片作品《E-Ticket》與《Happy Valley》為實驗影像藝術家廖沛毅(Simon LUI)之作,前者在印度、香港、街景與示威的紀錄之間轉移,以充滿變化節奏的影格,將數以萬計的檔案媒材拼貼延展;後者靜目注視煙硝散去後的我城居民生活,與懷舊喧鬧聲共振出一首深情的城市奏鳴,絕美的16釐米膠捲更顯影像純粹之美;張紫茵以《見光》述說海外港人透過行動探尋身份認同,四名女性從近年香港的民主抗爭反思自我生命故事,她們在倫敦圖書館追索香港的主權移交軌跡,這些政治檔案卻無法於家鄉見得。
►第十二屆TIDF將於4月30日至5月9日在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盛大展映。
►一影像TIDF專區:
https://www.1imageart.com/tidf
#TIDF #一影像 #紀錄片
台北 到 三坑 在 抱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這次去的點都集中在桃園
雖然藝術季結束了,但這些展品都還留在原地唷
除了影片
更多的照片跟文字介紹可以到相簿看
https://reurl.cc/qDRdoD
錄影/剪輯:葵拔/檸檬
#臺三線浪漫藝術季 #桃園遛狗 #桃園地景藝術 #三坑自然公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lWVcnpb__c/hqdefault.jpg)
台北 到 三坑 在 Guang小光와니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嗨~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我是小光 、Guang ,有一次在台中一間韓國餐廳跟老闆聊天後得到了 와니(音似:婉妮)的小名😂
這邊會分享我的生活、旅遊影片~
如果有想看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我是桃園人 住台北 8/16 獅子座🦁
🖤 잘 부탁합니다 🖤
-
Youtube🚗Guang小光와니
-
IG標籤搜尋:
#guangdaily💞 #ng커플🖤
問題&工作邀約歡迎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guang_wanniii/
Blog:http://wendy83085566.pixnet.net/blo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e7E2NhD8k0JlLg7d-F7vA
Gmail:wendyaazz1@gmail.com
賞桐花的季節又來了~帶大家到桃園賞桐,順便看看有哪裡好玩的~~
[#7Vlog ]:桃園熱門打卡景點&去哪賞桐花:
#GuangInTaoyuan #guangdaily💞
#Guangdaily
歡迎追蹤我,獲得更多景點資訊:https://www.instagram.com/guang_wanniii/
---------------景點資訊---------------
#富田花園農場
▫️桃園市大溪區福安里埤尾22-8號
▫️03-387-2540
▫️停車$50
▫️門票國中以下100元、全票120元、國小以下免費
▫️09:00~18:00,週一餐廳公休、園區照常開放
#大平紅橋
▫️桃園市龍潭區石門路55巷內(龍潭鄉大坪里與三坑里交界處)
▫️全年無休
▫️免費
▫️空地停車免費
#HONEYWOODCAFE
▫️桃園市平鎮區復旦路四段116巷51號
▫️03-401 3341
▫️10:00~21:00
▫️低消100元/人、加收10%服務費、附停車場
#甘家堡生態休閒園區
▫️桃園市龍潭區八德村八張犁20號
▫️停車$100(含門票)
▫️門票每人收費$2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HeJ3cswj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