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嗎?今天是 #世界母語日!
印度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時,因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歧異,採取了印巴分治方案,獨立成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今日的孟加拉國,當時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被稱為東巴基斯坦,直到1971年才獲得獨立。
在孟加拉還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時,巴基斯坦政府曾意圖在官方語言中,排除孟加拉人使用的孟加拉語,引起了孟加拉人的不滿,爆發了一系列的抗爭。在這場後來被稱為 #孟加拉語言運動 的抗爭中,有有五名學生在1952年2月21日的大遊行中,被軍警槍殺喪生。
孟加拉人經歷了慘痛的抗爭,才讓巴基斯坦將孟加拉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獨立後的孟加拉人,便以這一天作為這場抗爭的紀念日。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採納孟加拉人的建議,以2月21日作為「世界母語日」。
巴基斯坦對孟加拉的語言政策,是否讓大家感到似曾相似?過去,中國國民黨也是這樣壓抑台灣人的母語,無論是台語、客語、各原住民族語言,甚至是來自中國各地的戰後移民的不同母語,都被當作「方言」,在教育、媒體、各領域都受到歧視。
雖然蔣介石與蔣經國的「國語」,都有濃濃的江浙腔,但國民黨政府仍舊提倡著以北方官話與北京話為基礎的「標準國語」。這樣的政策,讓許多我們的父母輩,在我們上學後,就不願在家中和我們說母語。令我們成為忘記母語的一代人。
這幾年,隨著本土政權執政,大家對自己所居住的台灣感情、認同越來越深。大家開始漸漸體會到,講自己的母語,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在許多人的努力與提倡之下,我們有了原住民族語言、客家、台語公共電視台,有講究台語正字的流行天王 #伍佰,有第一張獲得金曲獎年度專輯肯定的排灣語專輯《#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甚至有了第一本台語的《#小王子》。
我手上這一本,正是前衛出版社出版的台語版《小王子》,出版社不僅用心請到台語專家校訂,更附上了朗讀QRCode,手機一掃,就能夠讓小王子說台語!不管是原本就會說、讀台語的朋友,或是像我這樣父母說台語,自己台語卻不輪轉的朋友,都能從這本台語版《小王子》中,體會台語的美與優雅,重溫小王子旅行星際的經典故事。
母語是每個人認同與感受的根源,台灣多樣的母語文化,帶來了豐沛的文化生命力。我也曾在民政部門質詢中,關切過台北市 #原住民族 #族語推廣人員 不足的問題。我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能驕傲地說出自己的母語,也期待每一種母語,都能夠繼續存續、蓬勃發展。
#台語版小王子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貞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eball.tw/news/20754 蘇貞昌今(18)日上午在台北市紫藤盧茶館與文學家、前國策顧問李喬跨界對談,對話主題圍繞在母語文化傳承,以及如何將台灣建立成為可以託付的社會。蘇貞昌強調,表面上大家看到政治人物爭來爭去,只是在爭位子;但他認為,爭位子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為了有機...
台北 市 母語日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母語日,咱做陣來講台語!】
今天是國際母語日,辦公室特別準備了台語大挑戰,要來考考我的台語😱
到底我能答對多少呢?
大家快去看影片🙌
http://yufen.piee.pw/QJ3NB
---
我想許多年輕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爸媽或阿公阿嬤會互相用台語對話,但是當跟孩子講話時,就會自然而然的切成中文。他們其實也並非刻意不說台語,只是當時大家不覺得台語「需要被保存、「需要被傳承」,語言多元、文化多元的概念不被大家重視。這不只發生在台語身上,其他母語也都有遇到這個問題。
也因此,許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成長時不一定有機會學習、練習講母語,直到長大後意識到母語的重要,才一步一步的重新學習母語。
國際母語日的由來,起因於孟加拉人為了捍衛敘說、使用孟加拉語的權利,很開心看到這幾年來大家對母語學習、保存愈來愈重視。(詳細了解國際母語日起源➡️ http://bit.ly/2wxZOlv)
我也有遇到家長跟我反映,她與一群家長想組成共學團、一起帶孩子學習母語,卻找不到相關資源。在我向台北市教育局了解之後發現,各縣市都有相關計畫可以申請補助經費,讓母語學習更無後顧之憂~
﹝教育部補助辦理親子共學母語實施計畫﹞
👉http://bit.ly/2v5SXzj
💬除了學校之外,民間團體也可以申請!
💬台北市部份要向家庭教育中心提出申請喔~
💬3/2截止,要申請要快!
---
另外,說到語言,其實我一直都很困擾一件事:大家都說「國語」還是「中文」呢?又或者大家有什麼其他說法呢?🤔
講「國語」的話,彷彿預設了國家只能有一種語言,但實際上一國的語言是多元的,這樣稱呼並不恰當。但是講「中文」的話,又好像是在說「中國」的語言,下意識很抗拒。
到底怎麼稱呼才是最完善的呢?😯
希望可以聽聽看大家的看法☺️
台北 市 母語日 在 黃子軒與山平快 ZiXuan & Slow Tra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部長推薦,唱母語的我們真的感到驕傲。謝謝各界給予「上鄉」這張母語專輯的肯定支持。
世界母語日,你今天可以試試看
聽聽來自台灣的寶貴聲音
👉〈Hotel〉完整版MV:https://reurl.cc/4gZ60V
👉《上鄉》專輯各大通路販售中:https://reurl.cc/Nakx8x
【 黃子軒與山平快上鄉小巡迴】
美式鄉村的音樂唱台式鄉村的寂寞
返鄉後的故事持續說著唱著
為什麼離開台北就是向下的過程?
我們想做的是,離開台北過生活,也是能有美好事情會發生。
-
▲演出系列
3/21(六) 21:00-23:00 女巫店。 (NT.350 僅限現場購買)
3/22(日) 20:00-21:30 VOICE深夜唱片行( NT.400 私訊購買)
△講唱系列
3/14(六) 14:00-15:30 苑里 掀冊店(低銷入場)
3/15(日) 15:00-17:00 菱潭街興創基地(門票隨你付)
3/28(六) 15:00-16:30 初心者市集(門票隨你付)
3/29(日) 19:00-20:30 手艸生活 Hand Haabu Living ( NT.200 私訊購買)
4/11(六) 17:00-18:30 Coffee stopover black x 元氣唱片行 (低銷入場)
台北 市 母語日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ttp://eball.tw/news/20754
蘇貞昌今(18)日上午在台北市紫藤盧茶館與文學家、前國策顧問李喬跨界對談,對話主題圍繞在母語文化傳承,以及如何將台灣建立成為可以託付的社會。蘇貞昌強調,表面上大家看到政治人物爭來爭去,只是在爭位子;但他認為,爭位子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為了有機會、有資源來推動理想。李喬則回應說,他向來與政治人物保持距離,但以文學與文化的角度觀察,他覺得「這個光頭不錯!」
對談還沒開始,蘇貞昌特別拿出李喬名著《寒夜》三部曲,闡述他與李喬相識的經過。蘇貞昌說,他是在1989年第一次閱讀李喬的著作,書中描述客家人開墾的血淚故事,反映出對於土地歸屬的情感,就像寒夜中的孤燈,讓他熱淚盈眶。2000年時,他擔任台北縣長,因緣際會認識李喬,還特地拿出11年前的書讓他簽名;而又過了11年的今天,尤其三天後就是聯合國所訂定的「世界母語日」,能夠在此與大師對談、向大師請益,讓他感到意義非凡。
蘇貞昌表示,聯合國訂定每年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表示全世界都重視母語傳承的重要性,台灣不能置身其外;當年他在屏東縣長任內大力推行母語教學,還出版全國第一套包含客家、福佬、魯凱、排灣的母語教材,之所以如此重視,是因為他一直認為,母語若消失,文化就會被消滅。李喬則是回憶,當年由他所監製的幾部客語文學戲劇,在製作過程中遭遇了經費的困難,因為時任台北縣長的蘇貞昌主動大力支持,兩人因此結緣。
除了推動母語文化,李喬更是期待台灣能成為可以託付的社會,他進一步點出三個面向,包含:生態保護,以法治作為人間正義的最後防線,以及平等、多元、尊重的社會;他長期觀察蘇貞昌,可以驗證他一直都在做,足以證明他是可以託付的對象。蘇貞昌則是回應表示,看待政治人物,不只要看一時,更要看一世;他當台北縣長時以資源支持母語教學,當行政院長推動客語認證,他一直是爭取位子,但不在於個人的功名利祿,而在於有機會、有資源推動理想。
最後,蘇貞昌強調,他就是投入在建立一個可以讓人民託付的社會,希望透過對話、凝聚共識,讓社會彼此更有信賴,主政者不管是在地方或是國家層次,都要努力做到讓人民託付,他會謹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