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義忠台灣故事館第9檔展覽
-
廖一久《台灣水產養殖先鋒》&阮義忠《廖一久在東港》&嚴尚文《魚拓之藝》
-
開幕典禮:2020 年 1 月 1 日(星期三)上午 10:00
開幕講座:2020 年 1 月 1 日(星期三)上午 11:00
講座題目:我成長的故事
主講人:廖一久院士
-
阮義忠台灣故事館:http://culturaltour.e-land.gov.tw/stories_of_taiwan/-
「廖一久《台灣水產養殖先鋒》&阮義忠《廖一久在東港》&嚴尚文《魚拓之藝》」,展出改變世界養殖水產發展史,把海洋變牧場,有「草蝦養殖之父」之稱的廖一久院士的台灣水產養殖開拓之路,以及阮義忠老師1977年在東港水產試驗所採訪廖一久博士時的留影,搭配從事國內魚拓藝術超過30年的嚴尚文老師,其精彩的魚拓作品五彩繽紛、栩栩如生,展覽時間為2020年1月1日至3月22日。
阮義忠老師在1977年,代表《家庭月刊》前往屏東東港水產試驗所採訪當時的廖一久院士,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紀錄;2019年中,為了策畫《阮義忠台灣故事館》第9檔,也是2020年首檔展覽的內容,向廖一久院士對台灣與世界的貢獻致敬,阮義忠老師與廖一久院士再次聯繫,重溫跨越近半世界的緣分,適逢日本《日經新聞》記者採訪廖院士,阮老師再度拍攝廖院士現今的身影。
廖一久院士出生於1936年,台中豐原人,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漁業生物組畢業後,以優異成績獲得日本東京大學獎學金,赴日攻讀博士,1968年以論文「斑節蝦攝餌之研究」取得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先任職台南水產試驗所,在這裡認識了當時的同事趙乃賢博士,也是後來的廖太太,1969年,廖一久博士就任剛成立的屏東東港水產試驗所所長,廖博士與趙博士夫妻當時在此胼手胝足、埋首研究,與研究夥伴們將原本是海水浴場的一片沙灘,打造成國際級的研究中心,為世界解決許多海洋資源的難題,聯合國農糧組織出版的水產專書也有專章討論廖博士的烏魚與蝦類人工繁殖研究成果。廖一久院士於2002年退休,在水產試驗所服務長達34年之久,期間領先世界完成草蝦、烏魚及虱目魚等重要魚蝦類的繁養殖研究,發表國內外論文470餘篇,除了研究之外,廖院士還完成水試所的軟、硬體建設,籌建2千噸級的水試一號試驗船、澎湖水族館、臺東分所的新館等等貢獻。
-
嚴尚文老師在台灣從事教授與推廣魚拓藝術近40年,嚴老師小時候常與父親釣魚,並將漁獲拓印在紙上,無師自通;一開始屬於紀錄型魚拓,僅紀錄時間、地點、大小、魚餌等資訊,最後逐漸拓印出興趣,轉型為創作,一幅畫中有不同魚種、數量、色彩、空間感,在台灣魚拓界闖出名號。2014年,嚴尚文獲邀赴羅浮宮參展,創下全球魚拓畫先例,工作人員的制服甚至印上他的畫作,成功打響台灣魚拓界知名度,中華電信亦曾用嚴老師的魚拓作品製作135萬張電話卡,以及曾在文藝季全國九個縣市立文化中心巡迴展覽等記錄。近年來除了指導「基隆監獄」基隆仁愛樂齡學習中心,也在許多社區大學、圖書館、台北科技大學、觀樹教育基金會指導教學課程。
-
宜蘭市 市長 江聰淵 宜蘭市民代表會 主席 林智勇
參展者 廖一久、嚴尚文、阮義忠
台灣故事館 館長 劉美華
敬邀 地點:宜蘭市中山路二段 430 巷 33 號
展期:2020 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22 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8的網紅張麗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般大家若說起虱目魚就會想到台南,其實雲林縣養殖虱目魚的漁民相當多,口湖鄉民代表會主席王紫陽之子王一峰,今年雖然只有31歲,但是他已經繼續父業,以創新方式飼養虱目魚。一般虱目魚一尾重量僅一~二斤,王一峰所飼的虱目魚卻重達五斤以上,甚至有一尾十多斤的巨無霸虱目魚,肉質比台南所飼的虱目魚更加好吃。 ...
台南水產試驗所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廖一久《台灣水產養殖先鋒》&阮義忠《廖一久在東港》&嚴尚文《魚拓之藝》
展期:2020/01/01 至 03/22
「廖一久《台灣水產養殖先鋒》&阮義忠《廖一久在東港》&嚴尚文《魚拓之藝》」,展出改變世界養殖水產發展史,把海洋變牧場,有「草蝦養殖之父」之稱的廖一久院士的台灣水產養殖開拓之路,以及阮義忠老師1977年在東港水產試驗所採訪廖一久博士時的留影,搭配從事國內魚拓藝術超過30年的嚴尚文老師,其精彩的魚拓作品五彩繽紛、栩栩如生,展覽時間為2020年1月1日至3月22日。
阮義忠老師在1977年,代表《家庭月刊》前往屏東東港水產試驗所採訪當時的廖一久院士,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紀錄;2019年中,為了策畫《阮義忠台灣故事館》第9檔,也是2020年首檔展覽的內容,向廖一久院士對台灣與世界的貢獻致敬,阮義忠老師與廖一久院士再次聯繫,重溫跨越近半世界的緣分,適逢日本《日經新聞》記者採訪廖院士,阮老師再度拍攝廖院士現今的身影。
廖一久院士出生於1936年,台中豐原人,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漁業生物組畢業後,以優異成績獲得日本東京大學獎學金,赴日攻讀博士,1968年以論文「斑節蝦攝餌之研究」取得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先任職台南水產試驗所,在這裡認識了當時的同事趙乃賢博士,也是後來的廖太太,1969年,廖一久博士就任剛成立的屏東東港水產試驗所所長,廖博士與趙博士夫妻當時在此胼手胝足、埋首研究,與研究夥伴們將原本是海水浴場的一片沙灘,打造成國際級的研究中心,為世界解決許多海洋資源的難題,聯合國農糧組織出版的水產專書也有專章討論廖博士的烏魚與蝦類人工繁殖研究成果。廖一久院士於2002年退休,在水產試驗所服務長達34年之久,期間領先世界完成草蝦、烏魚及虱目魚等重要魚蝦類的繁養殖研究,發表國內外論文470餘篇,除了研究之外,廖院士還完成水試所的軟、硬體建設,籌建2千噸級的水試一號試驗船、澎湖水族館、臺東分所的新館等等貢獻。
嚴尚文老師在台灣從事教授與推廣魚拓藝術近40年,嚴老師小時候常與父親釣魚,並將漁獲拓印在紙上,無師自通;一開始屬於紀錄型魚拓,僅紀錄時間、地點、大小、魚餌等資訊,最後逐漸拓印出興趣,轉型為創作,一幅畫中有不同魚種、數量、色彩、空間感,在台灣魚拓界闖出名號。2014年,嚴尚文獲邀赴羅浮宮參展,創下全球魚拓畫先例,工作人員的制服甚至印上他的畫作,成功打響台灣魚拓界知名度,中華電信亦曾用嚴老師的魚拓作品製作135萬張電話卡,以及曾在文藝季全國九個縣市立文化中心巡迴展覽等記錄。近年來除了指導「基隆監獄」基隆仁愛樂齡學習中心,也在許多社區大學、圖書館、台北科技大學、觀樹教育基金會指導教學課程。
開幕典禮:2020 年 1 月 1 日(星期三)上午 10:00
開幕講座:2020 年 1 月 1 日(星期三)上午 11:00
講座題目:我成長的故事
主講人:廖一久院士
宜蘭市 市長 江聰淵 宜蘭市民代表會 主席 林智勇
參展者 廖一久、嚴尚文、阮義忠
台灣故事館 館長 劉美華
敬邀 地點:宜蘭市中山路二段 430 巷 33 號 展期:2020 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22 日
台南水產試驗所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廖一久《台灣水產養殖先鋒》&阮義忠《廖一久在東港》&嚴尚文《魚拓之藝》
展期:2020/01/01 至 03/22
「廖一久《台灣水產養殖先鋒》&阮義忠《廖一久在東港》&嚴尚文《魚拓之藝》」,展出改變世界養殖水產發展史,把海洋變牧場,有「草蝦養殖之父」之稱的廖一久院士的台灣水產養殖開拓之路,以及阮義忠老師1977年在東港水產試驗所採訪廖一久博士時的留影,搭配從事國內魚拓藝術超過30年的嚴尚文老師,其精彩的魚拓作品五彩繽紛、栩栩如生,展覽時間為2020年1月1日至3月22日。
阮義忠老師在1977年,代表《家庭月刊》前往屏東東港水產試驗所採訪當時的廖一久院士,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紀錄;2019年中,為了策畫《阮義忠台灣故事館》第9檔,也是2020年首檔展覽的內容,向廖一久院士對台灣與世界的貢獻致敬,阮義忠老師與廖一久院士再次聯繫,重溫跨越近半世界的緣分,適逢日本《日經新聞》記者採訪廖院士,阮老師再度拍攝廖院士現今的身影。
廖一久院士出生於1936年,台中豐原人,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漁業生物組畢業後,以優異成績獲得日本東京大學獎學金,赴日攻讀博士,1968年以論文「斑節蝦攝餌之研究」取得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先任職台南水產試驗所,在這裡認識了當時的同事趙乃賢博士,也是後來的廖太太,1969年,廖一久博士就任剛成立的屏東東港水產試驗所所長,廖博士與趙博士夫妻當時在此胼手胝足、埋首研究,與研究夥伴們將原本是海水浴場的一片沙灘,打造成國際級的研究中心,為世界解決許多海洋資源的難題,聯合國農糧組織出版的水產專書也有專章討論廖博士的烏魚與蝦類人工繁殖研究成果。廖一久院士於2002年退休,在水產試驗所服務長達34年之久,期間領先世界完成草蝦、烏魚及虱目魚等重要魚蝦類的繁養殖研究,發表國內外論文470餘篇,除了研究之外,廖院士還完成水試所的軟、硬體建設,籌建2千噸級的水試一號試驗船、澎湖水族館、臺東分所的新館等等貢獻。
嚴尚文老師在台灣從事教授與推廣魚拓藝術近40年,嚴老師小時候常與父親釣魚,並將漁獲拓印在紙上,無師自通;一開始屬於紀錄型魚拓,僅紀錄時間、地點、大小、魚餌等資訊,最後逐漸拓印出興趣,轉型為創作,一幅畫中有不同魚種、數量、色彩、空間感,在台灣魚拓界闖出名號。2014年,嚴尚文獲邀赴羅浮宮參展,創下全球魚拓畫先例,工作人員的制服甚至印上他的畫作,成功打響台灣魚拓界知名度,中華電信亦曾用嚴老師的魚拓作品製作135萬張電話卡,以及曾在文藝季全國九個縣市立文化中心巡迴展覽等記錄。近年來除了指導「基隆監獄」基隆仁愛樂齡學習中心,也在許多社區大學、圖書館、台北科技大學、觀樹教育基金會指導教學課程。
開幕典禮:2020 年 1 月 1 日(星期三)上午 10:00
開幕講座:2020 年 1 月 1 日(星期三)上午 11:00
講座題目:我成長的故事
主講人:廖一久院士
宜蘭市 市長 江聰淵 宜蘭市民代表會 主席 林智勇
參展者 廖一久、嚴尚文、阮義忠
台灣故事館 館長 劉美華
敬邀 地點:宜蘭市中山路二段 430 巷 33 號 展期:2020 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22 日
台南水產試驗所 在 張麗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般大家若說起虱目魚就會想到台南,其實雲林縣養殖虱目魚的漁民相當多,口湖鄉民代表會主席王紫陽之子王一峰,今年雖然只有31歲,但是他已經繼續父業,以創新方式飼養虱目魚。一般虱目魚一尾重量僅一~二斤,王一峰所飼的虱目魚卻重達五斤以上,甚至有一尾十多斤的巨無霸虱目魚,肉質比台南所飼的虱目魚更加好吃。
王家養魚非常注重魚的健康,完全用無毒的麥片做飼料,並且以海水飼養,還擱特別降低飼養密度,讓每一隻虱目魚都有活動空間,可以每一天快快樂樂活動,在這種的環境下成長的虱目魚,不只大尾肉質吃起來更加Q,讓人嚐過之後就會愛上牠。
王一峰本身大學是讀不動產科系,大學畢業後原本在外地工作,但看到爸爸王紫陽年紀漸漸大了,很不捨他平時除了為民眾服務,還要拼命工作,尤其王紫陽對養殖虱目魚的堅持,讓王一峰相當感動,決定回來故鄉傳承王家的魚店,並且引進創新概念,運用網路、臉書幫忙行銷產品,可以說是青年返鄉從事農漁業的楷模。
雲林縣是農業大縣,尤其口湖鄉,不只養殖技術先進,在各種貝類、魚類種苗培育的技術上,更加是全國有名,張麗善也希望未來可以繼續發展地方的優勢,除了將繼續爭取各項漁業資材補助,也將全力爭取漁業署在口湖設置水產試驗所分點,引進專家學者進駐,讓漁民在遭遇養殖問題時,可以有效且迅速獲得解決,進一步提昇養殖技術。
《歡迎來坐》
國會研究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3-1號2103室、
青埔服務處: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青埔2-23號。
《張麗善 雲林ㄟ日頭花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ishan/
《張麗善 Youtube頻道 日頭花行腳》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LH...
《張麗善 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lishan6970/#
《張麗善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me/R/ti/p/%40yunlin.lish...
《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2/0...
《懇請支持國民黨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依徵召提名順序排列)
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王惠美、臺東縣饒慶鈴、新竹市許明財、宜蘭縣林姿妙、雲林縣張麗善、花蓮縣徐榛蔚、基隆市謝立功、臺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澎湖縣賴峰偉、新北市侯友宜、桃園市陳學聖、嘉義縣吳育仁、屏東縣蘇清泉、臺北市丁守中,金門縣楊鎮浯。
《敬請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員群》
蔣萬安、李彥秀、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林德福、羅明才、陳學聖、呂玉玲、顏寬恆、
盧秀燕、江啟臣、林為洲、陳超明、徐志榮、王惠美、馬文君、許淑華、楊鎮浯、陳雪生、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王金平、柯志恩、陳宜民、林麗嬋、許毓仁、曾銘宗、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徐榛蔚、王育敏。
《雲林鄉鎮市》
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四湖鄉、土庫鎮、 臺西鄉、崙背鄉、水林鄉、二崙鄉、麥寮鄉、口湖鄉、褒忠鄉、大埤、虎尾。
《雲林景點》
劍湖山世界, 北港朝天宮, 蜜蜂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CstCIJlUP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