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教育部門_文化局、新聞處》工作報告與詢答】
今天(4/3)的教育部門業務詢答,列席的是「文化局」與「新聞及國際關係處」。針對當日的詢答,Ingay在這邊報告:
一開始的會議詢問(請參《會議規範》第24條)這邊就不多解釋。當天算「委婉的點」,因為議會對交通車發車本來就有內部默契。只是針對無視議會規定、甚至越權發言的「內部人員」,議會高層給待退弟兄面子,Ingay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處理。
第一輪次的發言中,Ingay詢答的主軸在「#文化導覽解說的正確與真實問題」。
所以一開始先從赤崁樓內「鄭成功議和圖」塑像的脈絡說明,並在與文化局長的詢答中,帶出鄰校所謂小小解說員導覽文件的不當處,尤其是這句:『荷蘭領導向台灣當局提意見,說給荷蘭人一點面子,才讓荷蘭人站起來』。
文化局長應詢表示:「不符合史實」「不會是台灣的立場的書寫方式」
新聞及國際關係處長則說:「這是不是有心人要挑撥台灣跟荷蘭的這個(關係?)」
是的,主體性根本出了嚴重的問題。
問題是這段解說文是Ingay在2017/6/1首次看到拍下(當時也透過管道反應),而在詢答前不久的2019/3/13日再度拍下。這一年多近兩年的日子,有多少人(包含觀光客)帶著這樣的印象返家?
Ingay藉此例提醒文化局長,應全面檢視臺南市各文化導覽資訊的正確性,包含安平古堡、德記洋行等處的案例。(補:當天午後該不當導覽說明已火速撤下)
第二輪次的發言,除了一開始還是噹了「發言時間」的醜事(有多氣?! XDDD)之外,Ingay以昨天(4/2)見報的『赤崁文化園區工程(原成功國小)又見古蹟出土』新聞事件(參 https://tinyurl.com/ltn20190402 )開頭,從『台灣縣署』的歷史脈絡、到『台灣府署』無見蹤跡,延伸到臺南市面對時空痕跡的施政「態度」:臺南之所以跟其他城市不同,就在於這些時間積累的文化痕跡。以「文化」立都升格的臺南,更該珍惜重視這些一旦摧毀就不可逆的過去,不要當「坐在金山上的乞丐」。
第三輪次的發言,一開頭是呼應議員同事提到的景點票價問題。但Ingay的出發點並非如同事主張的降低或免收費,使用者付費的前提是一定要落實。只是從現實的消費觀(尤其是愛買房去背房貸一事)來說,怎麼樣「漸次」讓參與者適應需付費一事就變得重要。
另外,也呼應另一位議員同事提到的「牌坊」保存問題,Ingay以北部知名的「建滿27年的年輕國家古蹟」為例,提到《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第一項的:『主管機關應定期普查或接受個人、團體提報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者之內容及範圍,並依法定程序審查後,列冊追蹤』規定,提醒文化局以及所有臺南市民,『個人或團體』也是可以依法提報。
關於「#南山公墓」的議題,遷葬開發與文資保存的不同思考,近來也引發相當激烈的對話。這個區塊除了已經列入「古墓」的曾振暘墓(1642年)等四座外,尚有包含巴克禮牧師、高朱鶯(高俊明牧師祖父高長之妻,岩前/白水溪的哆囉嘓社族人)等人的安息地,加上此區層層疊葬,不知還有多少未發掘的先人遺骨。姑且不論開發或保留,目前市府由民政局先行(並且委外執行)的粗暴手法(在墓碑上噴紅漆或貼標籤)為人詬病,而實際上依法需先進行文化敏感區調查的動作也沒做。
所以Ingay建議,整個程序應該回到正常:先由文化局進行文資調查,查調後按結果由都發局進行相關地目設定,最後才市民政局的遷葬(與否)工作。
第四輪次的發言,針對文化局歷年所做的 #文化調查 與 #出版品,這些都是城市的財寶,應該要更多的宣傳。所以請新聞處也多幫忙利用時間宣傳。另外,也請求文化局是否能提供出版品給台南市議會的圖資中心一份,讓議會同仁(包含議員職員)都可以來查閱、學習。
回到古墓的問題,Ingay從《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5條一項、36條本文的規定說明,主管機關還是在文化局,所以這個遷或存的爭議,還是請市政府從文化局來做計畫的出發者。
並且,對文資的存保也請不要有特定預設,對於來台(臺南)的外籍人士,以及臺南在地的西拉雅文化也應該一視同仁來出力。比方佳里區的程天與(飛番)墓,雖然位在私人地,如果無法價購來保存,是否可以跟地主進行更多友善的互惠協商,畢竟這已經不是私產、而是土地上的共同記憶,我們應該要盡更多的努力。
文化局長則是誠懇的表示,臺南37個區的老建物等等都已經完成普查,只是太多理由不便公開。Ingay直指是否怕發生「自燃」事件,局長也只能無奈苦笑。
詢答的最後,Ingay針對文化局的『臺南學』獎勵計畫,向局長爭取能提供『原住民遷徙脈絡』的研究獎勵(博碩士論文),局長欣然同意。這部分Ingay會繼續來跟局裡把細節談定,希望把那個關於「臺南人」想像共同體給集結出來、結成文化局所謂的《#臺南學》
詢答影片:https://youtu.be/ZaTWq7enMVU
Youtube問政記錄頻道:https://tinyurl.com/ingayyoutube
#教育部門
#文化局 #新聞及國際關係處
#文化資產保存
#鄭成功議和圖
#台灣縣署 #台灣府署 #成功國小 #赤崁文化園區
#南山公墓 #巴克禮 #高朱鶯 #曾振暘 #施瓊芳 #藩府曾蔡二姬 #藩府二鄭公子
#西拉雅 #飛番 #程天與
#文化出版品
#臺南學 #都市原住民遷徙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的網紅洪玉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31031台南市議會第一屆第六次定期大會市政總質詢7/9 今年8月23日發生市府欲強拆民生綠園國父銅像的事件,在多位國民黨籍議員及眾多民眾的堅持下,終使市府讓步。肇始原因在於文化局長未經考證即提供市長錯誤訊息,捏造銅像是第一國際獅子會於民國64年捐贈,因捐贈人之陳情即欲進行拆遷,才會造成極大風...
台南 市 文化局出版品 在 媽媽好忙。媽媽好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唱歌學台語
林寶學中文、英文我都不擔心,但有時說起學台語的話題,我就有點焦慮…… 雖然小時候跟阿媽也是講台語,現在已經很不輪轉,回婆家有時還要老公幫忙翻譯 😅
《美印台南》期刊曾經介紹「新時代的臺灣囡仔歌」:《煮月光──臺灣囡仔愛唱歌2》,特別找來給林寶聽。
這套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的台語童謠 + 繪本,是台語詩人白聆的全新創作。內有兩片 CD,分別是 演唱版 和 唸白+配樂版。
全彩小繪本,畫風可愛,排版也有巧思。除了台文、註解,還有英譯。有幾首像繞口令,很有趣。
最重要的還是好聽,林寶很喜歡,還會跟著唱:「頭殼犁犁」、「一個矮仔、穿鞋仔」😂
我說:「溪仔水」,他會接:「愛唱歌」♥
在台南的朋友,可以先到台南市立圖書館借閱。我找到價格最優惠的是到台南政大書城購買,打 8 折(政府出版品)。文化局網站也可訂購宅配。
大推薦!
文化局圖書介紹頁面:http://publications.culture.tainan.gov.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20171218001&Rcg=100390
台南 市 文化局出版品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搶救全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
這幾次只要我們舉辦台北城的導覽,一定會和大家分享這間位在博愛路與衡陽路口的菊元百貨。雖然現在外觀看不出來,但根據當時的建築師描述,內部結構仍然十分完整。
我們相信,只要所有權人願意將外牆拆除,菊元百貨將有機會重現天日,並將成為台北市內一項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有機會能與台南林百貨並駕齊驅。
就在今天1/18(三)下午14:30,文化局將再次展開現地會勘。歡迎所有下午有空的朋友到場聲援!菊元百貨需要你的關注!
先感謝幾年來一路關心菊元百貨提報古蹟的朋友們
和各位報告發展近況
柯市府團隊上任以來
文化局只要發現有可能在文資審議會上被指定為古蹟
卻不符原先預設開發方向
或不符合產權人不保存意願的案子
便很擅長採取不在大會裡做出保存結論的方式
回到一次又一次檯面下的會前會「協商再協商」
甚至還有委員接到行政官僚指導會議方向命令式的關切電話
直到確保所有的委員都同意拆遷、只保留立面或同意意象復原
不堅持原地完整保存後
再回到公開的文資會上做出決議
太多案例已不需一一列舉
這座破碎的城市就是實證
而現在的菊元百貨正處在這樣的階段
自從105年9月23日在文資審議會上
菊元百貨差點在所有出席委員的支持下指定成為古蹟
而遭主席鄧家基緊急散會再議之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4514839523618
文化局開始安排個別委員與關係人進行不公開的研商會
而在上次105年12月7日的會議紀錄中可以看到
(那次我沒參加是因為根本沒收到開會通知
當天開會三小時前承辦打電話確認
才知道開會通知單寄到早已搬離的舊家地址)
亟欲開發的產權單位與鄰屋地主
不斷以結構安全、屋齡老舊為改建訴求
請問臺北市除了國定古蹟中正紀念堂以外哪一處文化資產不是屋齡老舊?
哪一處古厝經得起以當代高層建築為標準的構造檢視標準?
當你認定羅浮宮或巴黎歌劇院值得保存時
不會把它的「結構老舊」當做是不保存的理由
而是為了妥善保存而必須面對處理的議題吧!
明天1月18日下午2點30分
文化局又將在菊元百貨的現場舉行早已會勘過數次的專案小組會勘
並且只將一名提報人也就是敝人列為出席者
大概是覺得既然是我起的頭
只要說服我沒有保存價值就能和社會交代了吧
這些行政官僚的思考模式怎麼會直線到這種可愛的程度
幾年來上千次的網路轉貼分享
多少媒體、出版品的報導關注
最好是我到現場被這些長官長輩摸摸頭答應不需保存菊元就沒價值啦
雖因不認同這樣「會前會」式的協商
並抗議僅告知一位提報人等理由
我並不會參與會勘
(好歹2014年那本提報相簿也是五人共同協作)
但還是決定把這個本來就該公諸於世的會勘行程讓一直以來關心菊元的朋友們知道煩並請協助轉貼
雖然是上班時間但想要親至現場關切並走入菊元內部的朋友懇請前往
公共議題的參與式審議原本就是市民應有的權利
如果最後在現場無法讓市府感受到民意需要留下這座文化資產
寧可只留皮層換來高層商業大樓
(菊元不但有騎樓且量體層層退縮
只留立面是要留什麼?)
那我也無法再多說什麼
只能坦然接受這樣的結果了
再次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菊元的相挺 <(_ _)>
台南 市 文化局出版品 在 洪玉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31031台南市議會第一屆第六次定期大會市政總質詢7/9
今年8月23日發生市府欲強拆民生綠園國父銅像的事件,在多位國民黨籍議員及眾多民眾的堅持下,終使市府讓步。肇始原因在於文化局長未經考證即提供市長錯誤訊息,捏造銅像是第一國際獅子會於民國64年捐贈,因捐贈人之陳情即欲進行拆遷,才會造成極大風波也浪費社會資源。
洪玉鳳拿出一批民間朋友出借的市府出版品「台南市政」刊物,其中第十期為民國55年1月1日出版,該期是慶祝台灣光復20週年及國父百年誕辰紀念專刊,內容詳載:標準鍾塔(即國父銅像底座)建於民國49年;國父銅像於民國54年11月8日由葉廷珪市長豎立,並請國父哲嗣考試院長孫科剪綵。
洪玉鳳也拿出文史工作者就這次事件而創作的文章以表達守護者的共同心聲,呼籲市長不要被少數人所操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9X6wq3tBb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