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劃雲林新未來
#施政總報告
昨天在議會進行第五次定期會施政報告,並針對近期施政情形向鄉親報告,現階段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縣府超前佈署,在今年寒假前發放460萬片醫療等級口罩,與師長肩並肩站在教育最前線,守護國家小樹苗。在疫情進入高峰三級警戒,針對縣內熱區開設 #快篩站,並為了防堵任何移動風險,在高鐵、火車站設置,就是希望透過快篩站篩檢,盡早阻斷傳播鏈。在疫情持續延燒下,縣府也輔導各企業做好疫情預防措施,在經濟生活受到影響下,我們更在5/24率先推出 #雲林縣紓困8大措施,藉此降低各行各業的重大損失。
為了減少民眾外出增加染疫風險,率先全國首創運用 #雲林良品 電商平台,推出 #防疫蔬果箱,讓民眾免出門在家輕鬆購物;若非必要須外出採買民生物品,我們也在傳統市場,運用 #智慧科技 進行 #人流分析偵測,分析現場擁擠狀況,減少群聚感染風險。更有鑑於新冠肺炎引發的「#快樂缺氧」,縣府全國首創準備200隻 #雲林D+安心血氧量測手錶,提供居家隔離者配戴,避免錯失黃金救援時間。
隨著疫苗陸續分配到地方,我們在全縣20鄉鎮市設立快打站,讓鄉親能夠就近接種,盡早透過疫苗施打達到全體免疫;在這場抗疫戰爭,感謝來自善心人士及企業所捐贈的 #新冠肺炎專案善款,不只補充我們醫療量能外,我們也善用款項擬定接種疫苗產生不良副作用之住院及生活救助,及慰助因協助防疫工作而染疫之第一線防疫人員,透過慰助方案鼓勵並消除鄉親施打疑慮。
這一年多來我們持續抗疫情,但睽違34年的 #全中運,在今年重返雲林盛大辦理,雲林代表隊破去年成績,拿下22金23銀26銅,特別是我們麥寮高中楊睿萱,400公尺跨欄打破29年大會紀錄;斗六高中張騰仁跳高也打破18年的大會紀錄,不只孩子們在成績上表現亮眼,這場全中運,也讓全台看見雲林。
除了全中運的亮眼表現,今年的排球甲級聯賽以及全國小學籃球錦標賽,雲林代表隊皆表現出色,我們對於體育項目相當重視,縣府更積極推動體育三級銜接,甚至到四級銜接的部分,就是為了留住體育人才;同時積極爭取海上運動,「#雲林國際風箏衝浪學校」在去年12月獲國際風箏衝浪組織IKO認證通過,成為全台唯一經IKO認證通過的據點,甚至連教練資格、環境與設備及保險等,都是經過國際風箏衝浪組織認證,更打造為雲林另一觀光亮點。
隨著疫苗開打,近期疫情趨緩,微解封有譜,有望帶動觀光,說到旅遊,雲林去年 #觀光首度破千萬 人次,今年1至4月再傳捷報,觀光人次來到668萬,不僅躍居六都外第一,首度超越六都-台南市。雲林縣不再只是農業大縣,更是觀光大縣,透過縣府與地方的努力,斗六市及口湖鄉獲選交通部觀光局的台灣經典小鎮3.0外,輔導商圈也紛紛展現成效,在經濟部2020特色商圈評選,虎尾鎮魅力商圈獲選魅力特色獎第一名、西螺延平老街商圈獲選發掘潛力獎第三名。
縣府在去年底向 #文化部 提出的 #雲林歷史再造現場2.0 ,針對「#北港糖廠」、「#虎尾建國眷村」、「虎尾央廣」及「雲林縣治-斗六舊城」4案活化計畫,其中提報三案獲文化部補助,透過經費的挹注為地方帶來繁榮發展,待疫情解封後,觀光量能將再創新高!
當然,施政報告不只這些,在 #環境保護 #濁水溪揚塵防制 顯見改善效果,109年揚塵日降至僅9日,比106年減少50日;在 #公共工程,我上任以來想盡辦法,努力要打通在921後斷了20年的草嶺149甲線,預計今年9月將完工通行,除了重振古坑草嶺觀光,更還給受災戶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而這項工程,也獲得 #109年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工程金安獎 #優等,暨 #新虎尾溪橋樑工程首獲金安獎優等 後,第二年獲勞動部金安獎好成績。另外,雲林雖然危橋數是全台最多,但在縣府團隊努力下,現在是修橋效率全台第一!在全國工程評比部分,「#平和滯洪池工程併辦土石標售」獲得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水利類佳作。
在 #教育方面,不能苦到孩子,縣府爭取「班班有冷氣,學習更給力」外,營養午餐提升到『#全國平均金額』 以上,讓全縣國中小學生營養升級不打折,同時跟台北市政府團隊合作,利用智慧科技方面的成熟技術共享資源、縮短城鄉差距、打造智慧城市;另外在預防子宮頸癌方面,縣府獨步全台加碼讓縣內國一女學生都能免費施打9價HPV疫苗。
縣府也非常重視 #社會福利政策,積極整修斗六市衛生所,設立長照服務大樓外;上任至今更增加84處長青食堂據點,全縣總共有150處提供長者用餐地,另外今年將加碼「#重陽敬老禮金」,除門檻修訂為65歲外,並特別加碼90歲以上長者及百歲人瑞禮金;針對高齡者、身障者及公寓大廈使用的電梯,今年七月起實施免加徵房屋稅;還有率先全國唯一由縣府及公所全額補助,針對低收、中低收入戶火化費用及納骨塔費用全免。
針對地方創生業務,我上任後隨即推動,不只領先全國各縣市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積極輔導與協助縣內20鄉(鎮、市)申請地方創生提案計畫,至今已有7個通過地方創生的鄉鎮,為全國地方創生案通過最多縣市;也積極輔導在地藝術家、業者發展文創產業,讓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再活化、強化,我們更成立雲林創意設計中心(YCDC),將雲林豐富的工藝、文化能量,在地文化特色的魅力帶向國際。
雲林是 #農業首都,我們一直都與農民朋友站在同一陣線!不論年初受疫情、氣候或中國大陸停止進口台灣鳳梨影響,衝擊農產品滯銷,縣府積極找尋國、內外市場管道,與網路直播主合作銷售,啟動一系列行銷消化產量,並整合產官學力量,建構未來農業發展策略,不打口水戰,用行動協助農民;雲林除了生產農作物,還是全國最大的養豬縣市,所以面對含瘦肉精的豬肉「萊」勢洶洶,我們沒有妥協空間,從飼養到屠宰,堅持瘦肉精零檢出,確保雲林縣出產的每一塊豬肉都是安全的,所以去年9月結合縣內源頭端的飼料廠、畜牧場,到後端的肉品廠、餐廳業者,組成「零瘦肉精聯盟」並推動「零瘦肉精牧場」標章及「零瘦肉精商店」標章,讓消費者安心享用雲林優質豬肉。
縣民有感的政策,還有 #稅務便民服務措施 #草嶺遠距視訊服務 #低收入戶房屋稅主動續免等;今年5月再加碼 #生育津貼,並規劃以「結婚」、「生育」及「教養」三大面向,推動雲林「幸福成家三部曲」。在 #守護縣民安全,持續推動 #住警器安裝率,從107全國最低17%,至6月達67.86%,目前獨居長輩、低收及中低收入戶裝設率更達100%、身心障礙者住家的裝設率達93.4%。
今年是雲林上場的第三年,我們將以一心、二軸、三業(葉)、四力、五大目標及六大價值,奠定雲林未來十年的願景工程基礎,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擘劃2030雲林願景!雲林不一樣了,讓雲林不在只是農業大縣,而是農工商並進、觀光大縣,更是將邁向智慧、宜居城市。
詳閱全文:https://reurl.cc/W38ydx
0705 縣長施政報告(1)
https://reurl.cc/eEVaWR
0705 縣長施政報告(2)
https://reurl.cc/mLkX0Y
0705 縣長施政報告(3)
https://reurl.cc/NrNDbn
0705 縣長施政報告(4)
https://reurl.cc/ZGlM4A
0705 縣長施政報告(5)
https://reurl.cc/83b7Eb
台南400年專案辦公室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直播中】會做事、趕緊衝!緊衝連線造勢大會💡⚡
歡迎朋友們線上加入、分享,幫我們加油,幫高雄加油!
蘇貞昌 潘孟安 黃偉哲
.
①起 #高雄大邁進
①定 #兩年拚四年
#0815投票選市長
.
【7月25日陳其邁競總新聞稿】
蘇貞昌、陳其邁合體造勢組緊衝連線
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今(25)日下午在高雄展覽館舉辦「會做事、趕緊衝,緊衝連線造勢大會」,由行政院長蘇貞昌、台南市長黃偉哲、屏東縣長潘孟安站台力挺,展現「大南方區域治理平台」的團結氣勢;高雄八名立委全員到齊,現場湧進超過三千名鄉親,將偌大的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凍蒜聲震天價響,氣氛比高雄的艷陽更熱。陳其邁出場時,與潘孟安、黃偉哲一起擺出超人手勢,象徵組成會做事連線、全力拚市政,引發現場一片歡呼,高喊「高雄大邁進,gogogo!」蘇貞昌更將演說時常用的撞球桿送給陳其邁,象徵傳承「有政府會做事」的精神,也期許陳其邁兩年拼四年,做出好成績。
蘇貞昌表示,四十一年前台灣人在國民黨軍事戒嚴統治下,沒有選舉、自由、民主。當時勇敢的台灣人,站上街頭,爭取自由民主,這起「高雄事件」,讓台灣民主的大門得以開啟。
蘇貞昌感嘆,國民黨推出的市長,不專業、不認真,做沒幾個月就去選總統。勇敢的高雄人,再一次創造紀錄,用選票把市長的權力收回,罷免市長。可見選舉很重要,選不對人,就會很淒慘。
蘇貞昌提出三項適合高雄的市長條件,認真、內行、瞭解中央,才能做出成績。他以自己第一次擔任行政院長為例,2006年時補助高雄31億,興建高雄展覽館;他也指出補助高雄40億的前鎮漁港改建案,是陳其邁當副院長時爭取,他和蔡英文總統支持,讓新的前鎮漁港成為全台灣最大、最新的漁港;高雄捷運黃線經費高達1400億,需要行政院的同意,同樣也是經過陳其邁的爭取,他批准,決定興建;橋頭科學園區,他也剛核定400億,協助橋頭地區發展。
蘇貞昌說,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目前吸引的投資額已經突破一兆台幣,其中將近兩千億都要到高雄投資,和上述項目加起來,已經有將近四千億,是行政院協助高雄的誠意,陳其邁也都非常了解、掌握進度。中央地方合作,高雄的進步才會快。
蘇貞昌肯定,在陳其邁的協助下,守住非洲豬瘟;面對武漢肺炎,陳其邁也發揮公衛、醫生的背景,在元旦的第一時間,就要求成立專案,對來自武漢的班機進行檢疫。正因為有這個超前部署,台灣現在才能成為亂世福地;加上和經濟部協調,全力提高口罩產量,組成口罩國家隊,從一天188 萬片,到一天1000萬片產量;以及疫苗生產等事項,這都要感謝有陳其邁的幫忙。
蘇貞昌說,這就是有政府會做事,讓大家能安全的生活。認真的陳其邁,一定能夠兩年拼四年,發揮緊緊緊、衝衝衝的精神,讓高雄再次成為偉大的城市,請高雄市民一定要支持一號陳其邁,八月十五日站出來投票。
陳其邁首先感謝現場市民,指出今天大家來到在這邊,不是為了陳其邁,也不是為了民進黨,而是為了心愛的故鄉高雄。過去一年多來,高雄充滿爭議,沒有進步,讓人覺得很煩惱,下個月十五號,希望大家為了心愛的故鄉,光榮頭三次,勇敢站出來投票,和他一起打拼,做一個光榮的高雄人。
陳其邁回想,去年初到台北行政院服務的時候,和蘇貞昌院長,被國民黨嘲笑是「敗選者聯盟」。蘇貞昌院長跟他講,讓他們去嬉笑怒罵,但是要做好,作給民眾看。他的辦公室桌子上,有一張密密麻麻的檢討事項,一件一件檢討、一件一件改進,讓民眾了解感受「有政府、會做事。」
陳其邁進一步回顧,從史上最大減稅到振興三倍券;從防堵非洲豬瘟到防治武漢肺炎;從長照2.0到零至六歲國家跟你一起養;從國際大廠加碼投資到台商回台。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更是回到亞洲四小龍第一名,是史上最高支持度的內閣,他以身為內閣團隊的一份子為榮。
陳其邁強調,自己雖然在台北打拚,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高雄人,更不能讓故鄉漏氣。無論是下大雨、做大水,或是登革熱,常常在深夜,趕回故鄉高雄,高雄有需要的時候,他會和高雄站在一起。
陳其邁說,國民黨那時候常常攻擊他,說他三不五時跑回高雄。但他掛念高雄,有錯嗎?熱愛高雄,是他一生的志願,如果讓他一生只做一個選擇,那他的選擇,就是高雄。他以作為高雄人為榮。今年六月十七日,他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的幾年,是高雄轉型最重要的時刻。
陳其邁指出,在美中貿易戰、科技競爭、武漢肺炎的影響下,全球的政治和經濟局勢,產生非常巨大的變化,高雄站在歷史的浪頭上;他在台北和蘇貞昌院長,拼出第一名的內閣,他也要拜託大家,讓他當選市長,拼出第一名的市長。
陳其邁提出高雄經濟升級六策,全面提升城市競爭力:
一、橋頭科學園區,打造台南到高雄的高科技走廊,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半導體聚落。
二、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
三、打造亞洲新灣區成為AIOT的新創園區。
四、繁榮市民經濟,推動會展、遊輪、觀光產業
五、爭取設計研究院與文策院在鳳山設立,打造鳳山中城成為文化首都
六、推動國防產業與綠能產業,成為明星產業。
陳其邁說,他要讓產業轉型、青年不用離鄉背井,可以在故鄉實現理想。他已經準備好了,高雄轉型的引擎即將發動,他會和蘇院長、高雄市民、產業界,大家一起攜手同心,為高雄的經濟發展大步邁進。
陳其邁感性地說,2018年他失敗過,希望八月十五日的投票與接下來兩年,讓他有機會在高雄重生。他感謝在2018年支持他的鄉親市大,更要謝謝在2018年,沒有投票給他的朋友,讓他更加謙虛、反省,成為更好的人。他把握機會,在內閣團隊努力打拼、累積經驗。他會珍惜高雄人給他的教訓與教誨。他若擔任市長,一定會不斷努力的往前衝,全心全意為故鄉高雄奉獻。
陳其邁呼籲,高雄市民在八月十五日站出來投票,投下對陳其邁的信任,希望大家光榮投三次,改寫高雄的歷史,投給最適合的候選人,一號陳其邁。讓陳其邁的市府團隊兩年拼四年,讓高雄成為國際級的港灣城市、偉大的城市。
潘孟安表示,他和陳其邁不管是在國會,或是在地方和中央,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原本期待在2018年時,可以共同組成「大南方治理平台」,可惜因為選舉的結果中斷,使得許多屏東、高雄、台南可以共同合作解決的市政問題,暫時無法處理。陳其邁經過中央行政院的歷練,更加成熟,加上之前在地方的經驗,若當選市長,一定可以馬上上手、上工、緊緊緊、衝衝衝,兩年拼四年,拜託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支持一號陳其邁。
黃偉哲笑稱,蘇貞昌是衝衝衝,陳其邁是緊緊緊,但是希望鄉親不要說他是肥肥肥。他看陳其邁這段時間瘦了九公斤,一定是非常努力地勤走基層,非常期待陳其邁能當選高雄市長,與潘孟安一起組成「大南方治理平台」,共同打拼南方的建設,把台南、高雄、屏東從台灣尾變成台灣頭,拜託高雄市民一定要支持一號陳其邁。
台南400年專案辦公室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捏鼻之前,想想自己今天又製造多少垃圾】
今天(3/11)跟議會30位同事前往永康與城西焚化爐,實際瞭解目前臺南市的焚化爐運作情況。
說起來這個行程還真的跟Ingay大有關係(有點流水帳,其實可以跳過這一段XD)。起因是第二次臨時會期間,2/26當日龍崎掩埋場專案報告,在上午議程「大概結束」後,議會多數同仁出發前往高雄屏東的考察行程。Ingay則出於好奇的,想看看兩位前輩議員之所以要求下午繼續會議,是不是還有什麼不得不之處。在當天的議程裡,前輩 蔡淑惠議員多次提出永康與城西焚化爐的考察資料照片與數據,在Ingay的不斷發問下,淑惠議員表示會向環保局安排、乾脆讓我自己去看一次(前因)。次日環保局聯絡人還真的聯絡我,Ingay覺得與其日後局裡面要應不同議員要求訪查,不如我來做一次邀約,聯繫幾位對議題有興趣的同事,再來請環保局安排(中因)。結果到2/27日臨時會最後一天,因為自己犯下個低級的臨動錯誤,於是由蔡淑惠議員發言:「我代替穎艾達利提出臨時動議」,提議安排個永康與城西焚化爐的參訪行程,故事就是這樣了(囧rz")
好了好了趕快忘記上面落落長(揮)
重點是,確確實實的看過目前兩座焚化爐運作的狀況,再對照臺南市垃圾的產出量,就會知道這個問題(雖還不算急迫但完全不該忽略)的嚴重性。
首先,臺南市可燃性廢棄物的日產出有1,750噸(包含民生垃圾1,500噸與事業廢棄物250噸),而兩座焚化廠的日處理量是1,350噸(永康750噸、城西600噸),400噸的差額則得委交高雄與嘉義處理(200噸)或直接掩埋(200噸)。姑且不論委外的量可以委到何時(其他縣市也會有面臨臨界線的時候)、掩埋的可以埋到哪邊埋到何時,這個「自行焚化」的1,350噸就很有意思。
環保局的簡報不明講,但一開始就連續提了《廢清法》和兩則環保署的函示,甚至舉了個監察院的調查報告,主題都是「焚化爐應優先處理一般廢棄物,有餘裕始得處理一般事業廢棄物」。對照前述的數字就會發現:是的,臺南市兩座焚化爐都有「處理」事廢(永康21%、城西17%),但目前是民生垃圾都處理不完而必須委外或掩埋!起因是建造之初民生垃圾的量「不夠」焚化爐維持安全運轉,所以會連事廢一起處理,結果日後民生垃圾量上升了,實務上卻「無法不接受處理事廢的需求」,造成如今的窘境。
順便提醒一下,城西焚化爐設計使用年限20年,將在今年8月到期。最近幾年的「非計畫性停爐時數」也不斷升高,顯然設備老舊引發的故障已經越來越嚴重。根據團隊得知,目前打算採取「原廠整建更新」的方式延長使用期,同時進行城西掩埋場的活化(就是把之前埋的挖出來,可以燒的再燒、可以回收的再回收)、另外在歲修期間協議由高雄代處理150噸(上限)。是說這個數字有點矛盾,不知道是不是後來有再協議、也不知道高雄會不會反悔?
另外,關於焚化底渣(及煉鋼爐石)的處理,Ingay也是第一次見到實物,還解開封印聞聞摸摸(小朋友不要學),對這些焚後品的性狀跟利用可能,也很感謝環保局詳盡的說明與釋疑,才知道那些再利用的正常案例與不良案例(如有名的「台江大道波浪路面」)。
(追申:關於各類底渣的再利用, 社大晁瑞光 老師特別提醒:『焚化爐底渣符合再利用的標準,不代表符合使用目的之品質標準』、『再利用,應明確指定使用項目及使用地方。而不是籠統的只講使用規範』 參 https://goo.gl/Eqj5mc 此外,晁老師也提醒不該忽略「飛灰」的嚴重性 參 https://goo.gl/Btr64T )
岔題說實話:環保局也不用準備什麼公關品了,其實可以找試管或燒瓶來裝成組的各種「生底渣」「不同粗細再生粒料」「飛灰」「電弧爐氧化渣/還原渣」.....的樣本紀念品,送給參訪的來賓回去「紀念」或者做環境教育。至少Ingay就很樂意在辦公室擺上一組,讓往來的大家知道「垃圾」的去處與「無法抹滅」的真相,好好提醒自己與市民大家重視環境的珍貴!
結束參訪其實心情很沉重,大家都知道垃圾問題的嚴重性,但也都不願意這樣的鄰避設施(NIMBY, not in my back yard)增建,就算在原來的廠區內都不被接受。那到底該怎麼好呢?
還在心煩著可以怎麼做,結果議長一句:「Ingay你是提案人,你要準備今天會勘的決議喔!」環保局工作人員馬上團團圍住我 @@"
「呃.....不要邊走邊寫啦,危險。我們午餐時再確認好嗎?(抓頭)」
謝謝這次對應環保局的建設委員會召集人 前輩 林阳乙議員解圍,提出了兩點決議文:『請環保局優先妥善處理民生垃圾,在處理餘裕時再協助處理一般事業廢棄物』、『針對飛灰固化物掩埋場,請環保局再提出相關的詳細計劃說明』。Ingay則在小組同事 林易瑩-時代力量台南市議員與 沈震東 翻轉舊思想,城市新模Young的協助下,加上第三點決議文:『加強推廣家戶垃圾分類,落實垃圾減量並監督底渣有效利用,促進資源永續循環』提交議會。
只是文句好寫,真正要做到真的難上加難。真心只能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人影響起。Ingay總是思考的「如何而可能」,這次碰上垃圾問題,那個「如何」,還真的太難~~~(抓頭)
#垃圾減量人人有責啦
#我知道你錢很多不怕浪費 #可是我們台灣只有一個
#還是總愛喊跟彼國買電的某立委要不要順便請彼國解決我們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