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是什麼?
就算是醫學系生科系畢業的,對於國產疫苗表態也有所不同,就算是醫院裡面,也有醫生認為不該打流感疫苗,所以我就可以證明「全世界的醫生都不打流感」嗎?
我每次看到 某某某講那個醫生說這個不安全,我也會指出,但是啊那個醫生說安全欸。
講完還要比學歷比年資(笑死)
專業是什麼,對於病情判斷大概差不多,但是對於治療方法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所以對於國產疫苗安全性看法,才會有那麼大的差異,WHO也針對這個在討論,要透過免疫橋接研究,來取代傳統三期。
這個應該有些學派會不認同,就算是林氏璧面對三期該不該做的不同意見,他也是說會尊重,而且也認為擴大二期的方式是合理的,因為台灣沒有三期的條件。這個單純就是看法不同。
但是不能否認的國產兩家疫苗公司本來就設計二三期期合併方式,這種設計並沒有問題。
1. 可以參考黃醫師聽完專家的說明
https://tinyurl.com/txcrptp2
2. 公視有話好說 何美鄉、林氏璧的逐字稿
https://www.facebook.com/1142107210/posts/10225784646699849/?d=n
3. EUV是? 何美鄉講解
https://www.facebook.com/518100102/posts/10165144593150103/?d=n
4. 疫苗的透明足跡 何美鄉
https://www.facebook.com/518100102/posts/10165141556165103/?d=n
在這個逆風的時候。
我這邊也列出公衛專家 跟病毒專家的話來參考
(鏡週刊原文https://tinyurl.com/3vzxwp4w)
《「新型變種病毒國外也沒做第三期臨床試驗,他可以用緊急授權來做,為何台灣不行?」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接受本刊採訪表示,國外如莫德納、輝瑞、AZ當初的三期臨床,設計時用的都是武漢病毒的原始株,但疫苗上市後盛行的已是新型變種病毒,他們也不會因此再去做三期臨床,而是採緊急授權,抽取已施打疫苗者的血清抗體,直接比較對新舊病毒的中和抗體濃度,如可達相同效果,就代表疫苗對新型變種病毒有保護效果,台灣當然可參考此做法,在緊急授權下,直接在大規模的二期臨床就測試抗體中和濃度以驗證保護力。
陳秀熙強調,緊急授權不代表失去監控,後續可設監測機制,當施打人數增加,觀察效益及會否產生不良反應,隨時滾動式修正,「國外疫苗大廠一樣也都是上市後才監測,並用抗體中和濃度去測試疫苗對變種病毒的效果」,否則一直堅持要做傳統的三期臨床,至少3至6個月時間,疫苗施打就會趕不上病毒變異及傳播速度,導致疫情擴散。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則表示,國際研究已證明血清的中和抗體效價愈高、疫苗的保護力也愈高,WHO在近日的會議便建議,對疫苗有急迫需求的國家,可先使用二期臨床的中和抗體效價數據驗證疫苗的保護力,但國產疫苗成功解盲、量產之前,仍須靠外購疫苗補足需求,「台灣人的性命優先比較重要,還是要壯烈地讓這些人犧牲掉?」》
最後最重要的事情,現在真的是認知作戰的開始了,很多人怕被網軍攻擊不太想表態,可以參考下面這篇,內容很重要,我也貼出來。
https://tinyurl.com/2d5psrch
👇 👇 👇 👇 👇
轉載公衛研究者朋友的貼文:
這幾天台灣的疫苗爭議事件,完全就是歐美某些國家口罩事件的翻版(還有國內浩鼎案的影子,有誰記得翁啟惠最後是有罪還沒罪)。一個普通的防疫作為,被政治動員來變成反對黨的攻擊政府的材料,對整體防疫絕對是傷害。反對黨攻擊政府本來就是天經地義沒什麼問題,但此次情形中又有兩個特殊之處。
1. 一是時間碰上台灣社區感染(嚴格說來是初次真正面對大流行),大家幾天內突然對疫指中心信心驟降,現在連帶懷疑起疫指中心的能力和意圖(是不是要圖利誰、大內宣誰、還有很紅的認知作戰誰)。也算是有點業力引爆啦,前面+0和TWCH說太滿,現在「破功」落差感特別大。
但是我覺得早晚流感化是COVID的現實,事後說來就是台灣成功比別人多撐一年多,撐不到疫苗全面施打那也沒辦法,說「破功」不太公允。COVID這局最終無法靠圍堵封鎖,而是得是要靠全民疫苗來解,不是說有疫苗就全解,但沒疫苗不可能解。
2. 二是疫苗從產製到施打到有效,過程相對複雜。不若口罩,徵召產線、分配、到個人手上戴起來而已(即使這樣也是夠複雜的了,去年三四月間也是快速弄起來),疫苗要到發揮功效,時間冗長不確定性更高,以及非常重要的,傳染病大流行時的非常態授權機制,讓大家產生更多懷疑,連很多我覺得是很專業、很厲害的人士,也多有質疑。
懷疑跟監督政府都是正當的,但是懷疑跟監督所造成的傷害也可能都是很真實的,去年歐美有一大波在懷疑戴口罩有沒有效的討論,確實也是,因為一開始真的好像證據不是很清楚,最後結論是有效。但這些「正當」懷疑,搭配上盲目反對者的催化(其中有多反智、多誇張自不待言),造就強大的疑口罩論,後果也都看到了。我很不希望在台灣看到疫苗上發生一樣的事。
我個人根據目前所知資訊(包括來自幾位我認為可信任且為相關專業的老師)的判斷,疫指中心的疫苗政策沒有什麼重大錯誤,就跟「校正回歸」相似,主要是政治溝通不良之誤。防疫策略跟行政作為當然總是有討論怎樣做更周延、更完善的空間,但這可能比較是事後的檢討工作。在當下請大家盡量本於防疫效益考量來監督政府作為,其他臆測大可不必。
最後我想再說一句,認知作戰一詞好像已經被鄉民玩爛,但是我只能說,這都是真的。對面中國的戰爭威脅,也真的沒什麼好酸沒什麼好笑的,看執政黨出包很爽,那就去支持更能抵抗中國、更能認真監督的政黨和政治人物,就這樣,不用貶低台灣、也不用貶低盡心執行防疫工作的人的努力。
**最後的最後ps.
在我信任的專業資訊來源中, Michelle Ho (中研院生醫所何美鄉老師)是比較有在公開PO文談COVID的專家,也是我覺得民間人士發言之中最中肯的一位,大家有興趣可以多參考。
-----
以上全文轉貼。作者是公衛博士、菜鳥教授,想保持低調所以只同意全文匿名轉。
👆 👆 👆 👆 👆
然後一堆人吵著沒有FDA怎麼可以打,AZ在美國也沒有FDA,為何日本、韓國與印度都在打?
我個人是認為只要政府經過嚴格專家審核的,合格我就會打,政府本身負起責任就好。
(台東縣南投縣長買的,你敢打嗎?)😜
反正這麼多年過去了,國光的流感疫苗,還是一直被懷疑安全性。
以上純屬個人收集多個資料的見解,或許等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高雄人2018年時也是見過這種網路大風大浪的。(╯﹏╰)
「台大研究所好考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流氓中醫師的極道診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閒聊] 台大碩很好洗??? -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研究所真的很難考嗎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閒聊] 台大真的有好考的碩士? -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研究所好考嗎ptt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研究所考試達人- Posts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台大最好考且不需太多基礎的研究所| 考碩士dcard | 教育百科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台大研究所考古題解答ptt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新聞] 考研究所也要補習台大教授嘆世界奇觀- 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問卦] 考上台大研究所的人有多厲害?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閒聊] 台大真的有好考的碩士? - WomenTalk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閒聊] 台大真的有好考的碩士? - WomenTal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新聞] 考研究所也要補習台大教授嘆世界奇觀-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問卦] 台大的冷門研究所多好考-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心得] 111年考研究所心得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Re: [討論] 研究所其實不難考? (理性發問)-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流氓中醫師的極道診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次開車直播時都會有粉濕問醫濕開什麼車,也有粉濕好奇醫濕是不是都開很好的車子,今天就開一篇來好好介紹一下我的三個兄弟、好朋友們。(如果對車子沒有興趣的可以跳過)
什麼?男人不是都把車當老婆嗎?沒有喔~
醫濕我的觀念老婆是老婆,車子是兄弟🤣
醫濕目前名下有三台車(全都手排)~
【第一台.小白】
1988年的Mazda RX7 FC3S Turbo II,這台車是醫濕人生中的第一台車,也是靠著自己在奶茶店打工賺錢買的,那時候才大一還大二的樣子。醫濕我是當年被頭文字D毒害的一群,因爲高橋涼介的一句「我對我的轉子引擎有絕對的信心」而產生興趣。後來經過自己上網研究和請教業界人士後,對轉子引擎瘋狂的著迷,所以當時存了第一筆買車錢首選就是RX7 FC3S。它是一台基本上沒有什麼電子輔助系統的機械車,當年我就是靠著這台車把自己的駕駛技術練上來的。
這台車有我難以割捨的情感和諸多心血,它跟我走過很多風風雨雨,也因爲是第一台車,所以就算壞了,我也是老二捏著砸錢在修。十年磨一劍,因爲生活遭遇和經濟狀況,我差不多用了十年在修它改它,而現在的它是台輪上450匹,車重僅1頓初的小怪獸。
當初買它時是瞞著我老母買的,因爲我老母認爲開車很危險,整天怕我車禍所以非常反對,而我老爸只說了一句「只要你能自己負責和負擔得起,老爸沒意見。」但瞞了老母兩年多,最後還是被她知道了,她見既然都買了有段時間了,只問我「爲什麼要買跑車?買台普普通通四門家用車不好嗎?」
這時我不得不提到我爸的一個朋友,他是道上的大佬,當年聽到我想買車,當我父母都不太願意時,他當著我父母的面對我說「買!年輕人就該買台車,最好還是台兩門的小跑車好好享受年輕的自己。」我非常認同,別想著等到自己年紀有了才想玩車,往往那個時候你已經沒時間沒心力了。
【第二台.大白】
2005年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8 GSR。醫濕的所在地冬天下的雪很可怕,由於小白是後驅車,在雪地裡的性能和安全性實在不高。曾經在大雪紛飛的夜裏,下班的我開著小白在還未鏟雪的高速公路上回家,一路上只敢開40,因爲稍微踩多一點車屁股就亂滑,然後看到一台Audi 用著它的壁虎系統從我旁邊以90-100的速度刷過,被洗臉的我決定我要入手一台四輪傳動的車子來因應冬天的雪地。
後來因緣際會之下,後來在2015年年初,小白進廠大修,剛好市場上有人放出幾台EVO 8代在賣,我跟師父討論後,在他的建議下收入了這台EVO 8代,而且很剛好的是它是醫濕我喜歡的白色。(當年其實已有EVO 10代,但價錢昂貴所以沒有考慮選10代。而且醫濕我這個人喜歡玩別人沒有的,由於EVO是直到10代才在加拿大上市,所以老款EVO都是進口,在加拿大的數量比日本製的壓縮機還要稀少。)
EVO 8是台任勞任怨的好兄弟,它沒讓我顧車過,唯一比較有花到錢的也就是修修老車漏機油、換了掛掉的原廠避震系統和渦輪翻新小升級而已,我沒有改很多東西,畢竟是代步用,所以雖然它的硬體足以調到輪上500匹,但我請師父壓在350匹讓車好開就好。
至於它的性能,三菱的全時四驅系統成績在車界和拉力賽事上有目共睹的,代號4G63T的鑄鐵引擎,相信懂車的人都知道它有多可怕,這邊就不再贅述了。
喔,對了,你們所熟知的短髮妹、外拍妹跟綠茶妹它都載過,是我三台車裡唯一載過三任感情的,這樣你們就知道這三段感情有多短🤣
【第三台.胖白】
2018年Honda Civic Type R FK8。有鑒於大白也有年紀了,我不想讓它冬天還受鹽、雪的危害,加上早年我都有在外診,大白的油耗有點吃不消,所以萌生了再買一台代步車來取代大白受苦。
那時候經濟上有寬裕一點,因此想買台全新車,至少不用三不五時就得東修西修的。我當時想著我已經有小白大白兩台性能車了,所以第三台就來個家用車吧,加上我老母希望我買「正常」一點的車,於是我就從各家日本車廠上去挑,最後選定要嘛Honda Fit(小車)或是Mazda CX5(小SUV)然後我跟家人說這兩台車時,我媽跟我說⋯⋯
「你孤身一人開什麼SUV !?」
於是被老母爆擊噴血後的單身狗我默默的把CX5從名單上移除,乖乖的進了Honda dealer 坐下簽了這台Civic Type R......
疑?
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啊不是說好要買台普通家用車?
說好的Honda Fit呢?
很多人看到我簽單上寫著Civic Type R都問我是不是被魔神仔牽去買Civic Type R了?
藍鵝...他們並不知道,我就是我自己的魔神仔。我也不知道爲什麼坐在業務面前,明明都談好Honda Fit的價錢準備簽字時,我會多問一句「疑?那Type R勒?」我那時候看著Civic Type R的單不斷的告訴自己,多個3萬多塊而已,我就能入珠....啊不是,我是說入主紐柏林最速前驅車,要馬力要操控要空間要ㄏㄧㄠˊ咖稱一次滿足,然候我鬼畜的手就簽字了。
當時拿著單子的我走出dealer我還一副「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嘛?疑?我簽了台FK8?」
至於這台Civic Type R FK8我這邊就不著墨太多,300匹的馬力說真的也不算什麼,但看過它跑紐柏林的就知道操控性有多可怕,很多大馬力的名車在賽道上都被FK8電到歪腰,直線上FK8的尾速快過近400匹的車,所以不得不佩服Honda的黑科技。
我在胖白身上沒有花什麼錢改,僅僅換了短彈簧和買了套Rays的名圈而已。因爲原廠其實就已經改好了才賣你這台車,算是非常佛了。
入手胖白後,醫濕我才圓了自己自駕長途旅遊的夢。(因爲小白大白有年紀,我不想太操勞它們,加上油耗傷不起,所以跑長途的重責大任就落在胖白身上😂)胖白雖然也是性能跑車,但它能文能武,舒適程度上,醫濕曾經連開好幾小時出遊,腰背也沒有不適感。(可能我對舒適度的要求也不高吧!)
我老母看到胖白後問我「啊你怎麼買喜美?」我說「性價比比較高。」然後老母看了一下尾翼說「你又買跑車?」
我:「妳不要看到什麼有尾翼的都是跑車啦!它只是一台很普通、最低配置的喜美!」
我老母要是知道這台我口中很普通的喜美在台灣要賣到200多萬台幣,應該會打斷我的狗腿。
好啦~三台車子就介紹到這裡,你們一定發現我的車全是日本車。是的,醫濕我對歐美車比較無愛,就像看謎片也是都選日本的(喂
不是說歐美車不好,單純自己無感而已,我承認現在很多歐美車動輒原廠就給你300-400匹甚至500匹,用最高端的電子技術,給你最享受的舒適和駕馭,你說BMW 的M3、M4或是M2CS不香嗎?賓士的AMG系列不香嗎?奧迪的RS系列不香嗎?
香~當然香。
車子快嗎?當然快。
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不能不承認,我心裡也都知道也很清楚。但是醫濕我就是對日本車有個情懷在,尤其是90年代到2000年初期的日本性能車。現在很多車廠生產的車是爲了滿足市場消費者的虛榮,當然也是爲了賺錢反正你要大馬力要多豪華,我做給你,你就掏錢就是。
然而當時90年代日本很多性能車的出現是爲了因應賽事,車廠爲了參加賽事才搞出這麼一台車,是有些比賽規則規定要有多少該車的市售量才能參賽,所以這些車才被作了幾台賣給民間。簡單說那個年代你有錢想買這些車,車廠還不屑賣你的那種感覺。這是爲什麼,我就算有了胖白,還是把小白大白留在身邊的原因之一。
如果真的要說有沒有喜歡的歐美車的話?有吧,唯一會想收藏的只有老的保時捷911 Turbo或是 911 GT2 RS,藍鵝...我買不起。🤣
好了,介紹個車扯這麼遠。最後來解個惑,時常有人問爲什麼當醫生了不買台能搭自己身份的高級車,如果不喜歡歐美車,那日本車也有像Lexus之類的高級品牌不是嗎?
我這個人是這樣,我並不認爲什麼身份就一定得開什麼車來襯托自己的地位。而且以我現在這個年紀開台Lexus或是雙B,大多人還是會覺得「你家有錢」或是「你家人買給你的」,這並不是我想要的。我反而覺得車的選擇和年齡、心境比較有關。
比如說,我寧可自己是個有了年紀的大叔駕駛著保時捷,開車門下車後被一旁的地方媽媽跟迷妹們說我是個很有品味的帥大叔,然後要約我去吃晚餐。而不是開了車門下車後被說「他爸媽買的」的洨孩。(我只是打個比方,不要高潮不要對號入座,我沒有仇富,我也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賺錢能力很強。)
所以說,醫濕覺得現在自己這個年紀開個Honda, Mazda和Mitsubishi不爲過,而且誰說當醫生就不能改車玩車作個熱血醫師呢?當然啦,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這篇文章僅闡述我自己的狀況,大家看看就好。
PS. 感謝台灣的車友幫我畫了這張圖,滿足我三台車同框的心願。(因爲家裡車庫不夠停,有兩台車停朋友家車庫。)
#我玩車改車不是爲了飆車
#我只是想跟別人不一樣
#有個性不是罪
#我想作自己
#好自在(疑
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學”學甚麼?
幾個月前,在台大設計學院開張之際,特別跟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約了個時間,一方面感謝他對我推動創新創業過程中的協助,另方面是想請教對創新設計有無建議。結果,原定一小時的談話,我們聊了快一個半小時,而且,大部分時間不是談前面的兩個議題,而是談”教育”。
張董事長花了很長時間回憶他在哈佛的點點滴滴,他說雖然他只在哈佛待了一年,後來不得不因為未來工作需要轉至工程為主的麻省理工學院,但在哈佛一年中,跨領域同學生活在一起的經驗,讓他一輩子難忘,而且,來自文史哲領域同學的對談刺激,養成他涉獵知識不受限制的好習慣至今。他說,甚至於,他現在仍會定時餐與哈佛同學會的活動,隨時關切同學的發展。
這段談話的經驗,讓我印象深刻,也常常逼我思考,大學到底該學些甚麼?以及,怎樣營造一個好的大學?一所好的大學,似乎應該要帶給學生改變人生的契機和一輩子受用不盡的指引功能。
這次,利用來哈佛訪視創新實驗室的機會,再次與哈佛副校長 Prof. Judith Singer碰面,希望進一步挖掘更多值得學習的大學經營之道。
Prof. Singer 位在八樓的辦公室面對著大半哈佛校園,整面的大窗俯視著著名的 Harvard Yard。她指著窗外的校園,描述每棟建築及其內涵。她認為校園內最重要的是教師的發展(Faculty Development)和學生的群聚。她說,在美國也有一些管道大家會聚集討論如何提升大學的教育,一個是由哈佛、史丹佛、耶魯、密西根等校的副校長組成,一個是由她發起將波士頓鄰近約三十所大學的副校長聚集成討論群。美國校園內教師的組成似乎跟我們平時聽到的差異很大,他們將教授當成是研究突破的主要推動者,教授以指導學生研究為天職,而很多一般性教學工作,則由很大量的所謂 Non-ladder Professor 擔任,實際上,這類教師就相當於國內的專制教師,他們是短期性的,通常是三年為期,沒有續聘。我詢問為何他們會有這種制度?理由就在於大學的探索未知本色,因為是要探索未知,師資的定期充電更新(refreshment),就變成是必然要做的事。而也只有非常優秀的教授,才能被留下來成為終身職教授,這麼多年來,哈佛一直維持終身職教授人數大約在 1100位左右,專案教師有將近九百位,助理教師群則約五百位,看來是頗競爭的人力分布。
大學學習的另一個關鍵是同學,哈佛採用與英國牛津、劍橋相同的同宿學院制 (Residential College)。招生由學院負責,沒有學系,只有主修(Major,即台灣的學程)。大學部學生一律住校,所以招收學生數是以有多少宿舍床位決定。而住宿時,原則上六人同宿,皆來自不同領域,所以就自然營造出張忠謀董事長念念難忘的跨領域知識交流環境,透過同儕間不斷的對話,思辨與邏輯並濟且長存。老實說,這樣的學習情境確實很令人嚮往,但台灣做得到嗎?
這兩天,正好台灣的大學入學放榜,又是某某某高分錄取第一志願的消息,有時候想想,第一志願對人生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跨領域學習明明就是全世界進步的趨勢和必要,我們卻還停留在第一志願的崇拜。
其實,我們可能要多多思考,回到大學的本質,學生進到大學到底期待學到甚麼?台灣的社會對大學的期待又是甚麼?牛津已快八百年,哈佛已近四百歲,我們可以從這些著名大學學到甚麼?
大學畢業證書不該是人生最大的成就,她應該是我們人生躍升的跳板!
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研究所真的很難考嗎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研究所 真的很難考嗎. 研究所. 2021年3月15日08:30. 小弟雖然現在才大一可是未來有 ... 大學顧好成績跟表現好,推甄比較輕鬆(? ... 感覺好像理工的研究所比大學好考… ... <看更多>
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閒聊] 台大真的有好考的碩士? -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在逛文章的時候看到有人說台大有很好洗的碩士其實也沒有那麼簡單就可以上吧? 記得台大研究所考試有英文門檻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進去的吧--. ... <看更多>
台大研究所好考嗎 在 [閒聊] 台大碩很好洗??? -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常常在網路上看到一堆未經證實的謠言,
例如台大的碩士很好洗,如果你大學沒考好,
只上政大或是四中、成大的程度,
於是想在碩士盡力地搏翻身,
終於能夠考上第1學府了,
結果有的人在那裡講台大碩很好洗?
我是想問這句話的真實性如何?
我相信很多熱門系如財金碩士、國際企業碩士
或是台大電機碩士一定是強者眾多,
所以想請教洗過的人到底好洗不好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59.1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54908398.A.D4C.html
有些強者同學都讀國外碩士了,還是有其它的理由?
※ 編輯: william2001 (111.241.59.135), 04/10/2019 23:06:11
加上有些強者同學去國外讀書,
所以相形之下,你覺得比考入大學部容易,是這樣子嗎?
※ 編輯: william2001 (111.241.59.135), 04/10/2019 23:09:18
碩班老師審核嚴不嚴?
有沒有人研究所讀不下去的,也許因程度跟不上同學?
感覺誤入陷阱的人?
被同學看不起?什麼碗糕連這都不懂,居然和我當同學。
※ 編輯: william2001 (111.241.59.135), 04/10/2019 23:13:21
題目難易度呢?
研究所考題不可能比指考學測題目容易吧。
※ 編輯: william2001 (111.241.59.135), 04/10/2019 23:24:43
所以立論點是覺得競爭對手程度的佔的百分比,
大於考試題目本身的難度。
那麼為何你覺得如一個台大物治或是藥學畢的人,
他想重考醫學系,他掌握的知識程度畢竟比較相關,
這樣子大學四年訓練過的人,依然比不上可以考上醫學系的高中生呢?
至少國文、英文應該是更強才對。
還強,但是因為其它科如英文、化學比不上而落到交大或成大等校,
這樣子的人的能力比不上好幾科的綜合實力強的人?
※ 編輯: william2001 (111.241.59.135), 04/11/2019 00:23:31
另外你只說國文很強要幹嘛。
如果學校是後段的人但是數學物理超強是否就比較強呢?
你刻意擴大我對綜合實力的解釋了,
我是指數物兩科和國英數物化生物地科等等。
有的人是強前面2科,也有的人是綜合各科都比一般人強,但是
那2科比前面強單科的那種人還弱。
※ 編輯: william2001 (111.241.59.135), 04/11/2019 00:42:53
※ 編輯: william2001 (111.241.59.135), 04/11/2019 00:44:53
原來如此,感謝。這也是一種人生體驗。
很歡迎洗過的人的答案。
嗯。的確是。人口一多,什麼鳥都有,
這結論我以前也想過。如考高普考。有些職類的錄取率很低,
是考得人太多,不見得考上的人就比其它職系強多少。
我是覺得你可以看不起文大,
但是也別否認也有人在大學4年真得很用功的,
當然我也不確定他的真實情況。
我的立場可能與你一樣,但那是另外一回事。
為什麼考題的設計,無法阻隔掉補習班那種猜題的方式,
我想教授自已也得負責任。
沒法從筆試題目下手嗎?
口試是在幹嘛?
乾脆就從簡章就說XX大學別來考我們這間不就得了嗎?
還要口試來遮掩。
你高中沒補過習?
他們薪水不高就多忍耐了,
我一直以為在台灣,以頂大如台清交如果只領帳面上那種薪水都是
在做功德。
考試風格不能變嗎?這誰的問題。
考題篩不出補習班工廠出身的人,當然是教授的問題。。
推甄就一定很好嗎?我不覺得。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5.159.230), 04/11/2019 12:47:45
所以不要純筆試,也把作業專題加進去,這樣子比較好,不是?
你以為文法商都跟你們理工的一樣那麼好洗哦。
我現在知道為何有很好洗的認知了。
法律那種要背一大堆條文的,我不相信很好洗。
目前會鬼叫的都是理工。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5.159.230), 04/11/2019 13:50:19
筆試題目篩不出來要怪他們自已啊。
這不是自打嘴巴嗎?
為何大學的學測指考題目就可以篩出來呢?
我很好奇。
難道大學教授出的碩士科考題,比不上大考中心那些考試委員的出題?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5.159.230), 04/11/2019 13:51:43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5.159.230), 04/11/2019 13:55:40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5.159.230), 04/11/2019 13:57:56
可以不用滿額收學生嘛。某年素質差,很多不達標,可以少收點學生。
來考試的前5名難道也素質不到嗎?
這其中絕對有本系的學生吧。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5.159.230), 04/11/2019 13:58:48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5.159.230), 04/11/2019 14:01:05
哦哦。開始戰血統。
真得哦!我不知道。
這是另外的話題啦。別在這一篇扯啦。
看大家的回答後,覺得平常在校園裡面一定有歧視的存在XD
只是心照不宣而已,然後在我這篇戰起來。XDDDDDDDDDDDDD
※ 編輯: william2001 (36.225.21.248), 04/15/2019 22:34:03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