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妻陳佩琪曾放話接下來換她出書,還說要用版稅拚選戰,柯苦笑說,(版稅)一定不夠的,自己是跟陳講還是不要寫了。」
這是今天媒體的一小段新聞, 忍不住想回應一下我那老公市長…
相信每個人一生中都想寫一本有關自己的書,不論是談自己工作領域的專業也好,或是寫下自己人生精彩的那一頁也罷,哪一天若是夢想成真,想必老時都是彌足珍貴。
我從沒找出版社出過書,也不知道一本書能賺多少版稅,不過寫一本書就只是我的夢想,另外我還有一個更遠大的夢想,那就是…哪天書能賣得比我那市長老公更好,喔喔,期勉自己哪天夢想成真… 哼哼,市長老公,會怕就好!
我們夫妻在處理家務時,都是分工合作,講到家中理財一向都是由我打理。印象中先生唯一看過一次自己在台大醫院薪資轉帳存摺是數年前的七月,不知是何原因,執政黨的立委擋了教育部的年度預算,台大醫院員工七月的薪水因而無法準時入帳,當時輿論罵翻了,先生也連帶遭殃,因被我質疑偷懶沒去醫院工作,還好數天之後預算就解凍了。
100年到103年間, 我的理財動作只有一個,就是上銀行網銀看看基金有否賺錢,存單是否到期,若有,就趕快贖回還房貸吧,先生不想債留下一代市民,我也不想債留子女,還房貸除了當下的薪水收入之外,過去投資的基金有賺就贖回,2008的金融海嘯,大家都怕了。
名嘴有時說我家多了千萬財產來源不明, 有時說我家少了千萬財產去向不明, 唉!到底是要說我們家錢太多了, 還是說我們家錢太少了?有一號稱有會計師背景的名嘴推斷我家稅率是40% ,想要汙衊我們收入沒這麼多,繳不起房貸等等。今天抽空看了一下歷年自然人憑證的繳稅紀錄, 103和106年稅率是20%,其餘是30% ,沒有名嘴說的40%啊,建議這些名嘴回歸做自己本業的事吧,這種別有目的、誣陷別人的名嘴工作,不要再做了!
「台大薪資入帳」的推薦目錄:
台大薪資入帳 在 胡言亂語股票討論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病態的會計師事務所生態
文長,慎入。
請分享給正在唸會計系的親戚朋友,
提早知道真相,總比未來後悔的好。
#靠北會計師3017
#靠北會計師2965 陞遷與薪資
#靠北會計師2990 合夥人架構
文/新坤金
文化不是製造出來的,文化是群體的慣性。(你可以放在四大的任何環節上去看)
如果四大全部都是擁有會計專業的人,不一定能符合好的企業文化,但老闆通常會想我們很缺人先找進來再說,那四大的企業文化就已經變質了。
今天來談四大營收組成
一般來說會分成審計公費&非審計公費,我認為這樣分不大好說明困境,我們以政府規定的報表跟非政府規定的服務來分。
一樣都是四大,但各國的四大本質著實不同,尤其台灣跟其他國家的差距又更大,可以說有名無實。
歐美四大營收組成大概是審計稅務(單指報表)60%、顧問(含稅務部的咨詢)40%,其中以黑色標誌那家的顧問收入最多。
對岸的比例也差不多如此。
台灣就有點差異了,台灣四大的營收組成大約有70~80%都來自於審計稅務(報表)、顧問服務大概只有20%上下,當中有些所的差異又更大。
我知道有些所號稱他們非審計服務的營收占比很大,但顧問服務這種東西在台灣是很浮動的,簡單來說就是不穩定,下面會再談。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台灣四大以審計為本,但卻又在這一塊削價競爭不斷cost down,等於是自己砍掉自己的雙腳,而在顧問這一塊又發展不太起來,導致不斷沈淪。
你可能會說,70~80%跟60%差距好像沒有很大,光看%數可能不夠深入,我們接著來談實際數字。
大家猜猜微軟一年付多少錢給美國四大,或是順便猜猜恩....堅若磐石以卵擊石一年付多少錢給台灣四大。
微軟:4千6百萬 美金
以卵:.....8百8百萬 台幣(給基隆所,跟查賬的組別有87分像)
人家都是世界級的不能比,以卵擊石還名揚國際哩哪裡不是世界級,不要看輕自己。
舉一個不夠我在列舉幾個:
AT&T給美國2千8百萬 美金
中國網通給大陸2千5百萬 人民幣
台灣小哥小給台灣....8百4十萬 台幣(本來給信義所後來給民生所)
人家內需強大不能比,合夥人啊愛台灣四大的人啊,你這麼急著被打臉嗎?休息一下吧,下下一段好不好。
好啦,講好一點的,鴻X有2千多萬台幣、中華X信4千多萬台幣、台G電大概是台灣最高公費8千2百多萬台幣(張爺爺萬歲)。但這些公司的費用都包含在海外的業務,看看對岸富X康多大、看看中華X信在美國西岸的公司多大、看看台G電是世界有名半導體公司,何況台灣有幾個這種企業,我還沒提台灣四大有50,40,30,20萬台幣公費的(跟中小所搶來的),有一堆一百出頭或是一百以內台幣的,真要分,分成300萬台幣公費以內跟以上的家數啊,7:3,差不多,可能還低估了以內的。
以上覺得太複雜或是覺得不夠客觀還是你又要跟我說舉的例子都是世界強國當然不能比,那我一樣簡單化,聽好了->
台灣審計公費世界排名:第二,倒數的,目前只贏過菲律賓,但差距很小,而且菲律賓在這幾年已經快要跟台灣平起平坐了,看看東南亞的發展,超越台灣只是遲早的事情。事實上去年菲律賓最大公費已經超越台灣了。
我再說一次:台灣的審計公費世界排名倒數第二!目前只贏過菲律賓!
倒數第二!!!!!菲律賓!!!!!!(倒數是一直以來,沒跟你當年亞州四小龍時應該沒那麼糟吧。)
你沒看錯,那個在台灣很多人看不起的外勞輸出國-東南亞全部國家除了菲律賓連公費都贏你,要是我跟杜特蒂報告這件事情,他老兄可能會下令提高菲國審計公費讓台灣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人家東南亞各國現在把日文跟英文一樣列入求學必學語言之一了,還有習字簿專門練習寫日文跟漢字,日本也鼓勵國內企業多去東南亞開設公司,還要在當地開設日本大學。
世界倒數第二的公費,卻成為台灣四大賴以為生的財源,就像中東國家以石油為生,當有一天大家都開電動車時他們絕對死得很慘,何況人家還能掌控石油的產量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台灣四大合夥人不但沒膽跟別人談價格還在互砍價格。你有看過阿拉伯領導者跪在歐巴馬面前或是打電話跟川普撒嬌要便宜賣石油嗎?有看過台灣四大合夥人跪在老闆面前或撒嬌要求簽證的嗎?還真的有,唉。
說到這有人會問說,那我畢業後去台灣四大所謂的大陸業務組去上海做審計好嗎?這,又是一個迷思,又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沒錯,在大陸你要是在德X普X畢X工作(名字跟台灣一樣的我就不提了),幾乎大家都會覺得哇你好厲害啊、你肯定很棒的是吧,在上海打的時司機會說:會計師啊,德X啊那不得了了想必您賺不少錢吧、普X也很不錯的只比德X小一點、畢X又更小了但也是不錯的,要是我孩子那麼有出息肯定我高興死了。
但是,你如果錄取台灣四大被派到大陸去,你覺得你做的案子會是什麼?阿里巴巴海信中國移動華為微信滴滴?大陸有2個億的人口他給你做?論耐操,輸、論語文能力(中英日你都輸不好意思繁體沒用),也輸、論學校,還是輸.....
事實上不是比這個,而是大陸自己的業務幹嘛給你做,他傻了不成。
台灣什麼最多,台商最多,恩對,你就是做台商。
台商什麼最多,製造業代工的最多,沒錯,你就是做代工居多。
代工什麼科目最多能學到什麼,別說了,你去問或你以後就知道。
那以後跳槽可以找什麼工作,別說了吧,你還真想要去啊!我都不忍心說下去了!
多少人去了後悔啊,趕緊在當地找到工作逃離都來不及了,可是也不好找啊,因為你就是在台灣四大不是大陸。
台灣四大在對岸都要跟大陸四大租用辦公室,你有骨氣不跟他租你就有種用台灣四大的中文名字去跟人家搶生意,你覺得會怎麼樣,會在大陸節節敗退後又摸摸鼻子跑去黃埔區跟大陸四大租用辦公室,用大陸四大的名字在外看能否分到一杯羹,連在當地招募新人都不敢用台灣四大的名字而是用大陸四大的名字,一種你沒細問我就沒犯法的心態,不然你覺得用台灣四大的名字會有優秀大陸學生要來嗎?
台灣人就是心存僥倖,什麼都要省,能賺錢的機會就不放過。
說個政治面的東西,還記得太陽花學運嗎?台灣的未來到底是掌握在現在年輕人手裡還是毀在年輕人手裡,還不能夠蓋棺定論。但是,服貿沒過衝擊最大就是會計業(還有一些中小企業尤其金屬鋼鐵業)。不說太複雜的,簡單來討論,花旗在美國給美國信義所簽證、在台灣給台灣信義所簽證;日本Sony在日本給日本基隆所簽證、在台灣給台灣基隆所簽證。
重點來了,鴻X在台灣給台灣基隆所簽證、在大陸叫(富XX)還是給台灣基隆所簽證,看出來了嗎,我們佔了大陸便宜,還持續好一段時間,台商攏系歹丸人的啦!奇怪,美商日商大陸企業在台灣都你們台灣的,憑什麼台商在大陸還是你們台灣的。你當大陸白癡嗎,大陸可以不要你台商,公費平均1百2百的可以幹嘛塞牙縫他都嫌少,台灣不能沒有台商啊。大陸現在是還有無限的商機(阿里巴巴....等一堆可以賺),哪天他想要要回原本就該屬於他的,你四大不倒也是被接管。我只是舉一個被服貿影響的環節,還有很多個環節以及一些還沒發酵的。信義所就因為這樣退出大陸市場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哀...。
台灣人最怕吃虧了,如果發生在台灣會變成怎麼樣?支那滾、滾回你祖國乾、不要臉沒文化的東西、簡體字是世界最醜的文字我愛台灣.....什麼都可以罵,人家反駁還要再噴一句玻璃心。
誒那有一家跟大陸四大一樣名字的不是很有利嗎?我就去那一家。既然你提到了那就來上次沒說的八卦吧,不是我刻意要提,是一定有很多人看完以上會有疑問,我懂我懂。
這個所的領頭羊還真的很以中英文都一樣的公司名稱為榮,到處跟人家炫耀,我上次有提到,當你只剩標識可以說出口,那你陽壽大概差不多了。事實上也是,這家事務所早就已經被總部以業務調整為由讓大陸接管了,只是很多人並不知情,這就跟領頭羊的作風有關,出事了神隱或逃避。
這頭羊大概從兩千年初就當領頭的到最近(才換!),日本東X財報作假還記得嗎,日本事務所的所長開記者會90度鞠躬道歉持續N秒後宣布請辭「出現這樣的情況,斯咪媽線!!!」,台灣分所呢?沒事沒事不怕不怕,日本的不關台灣的事啊。好吧,那你記得去年的光X科吧,忘了?那樂X呢,不知道?興興航空和葡萄后知道吧(好啦倒閉跟東西過期作假不關事務所的事,只是這家風水有夠差,最矮不說,還有斷層跟大門偏沖煞前後洞開無靠,根本風水大忌,哪有人辦公室有斷層的啦哩麻幫幫忙),全部都是這家事務所的,我還清楚記得只要發生事情台灣合夥人都會說什麼,不用這麼大張旗鼓報喜不報憂啊記者會也免了,「財務報表編製的責任在於公司,會計師的責任乃出具意見報告書」還補充說明「即使會計師照一般公認的審計準則查核,若公司的管理團隊帶頭舞弊、未將損失入帳,會計師恐怕也無能為力」,乾這樣講也是沒錯,但你也撇得太乾淨了吧,還連帶影響台灣人對會計師的看法,那我請會計師到底沖沙小誰能告訴我,人家日本東X是全公司上下都在舞弊,日本事務所更可憐,還直接腰斬了20個億日元,台灣這樣回太扯了吧,換個角度想其實不會,就回到上一篇文,想想你拼了幾十年,你信義區房子頭期款繳了、孩子學校找好了、答應情婦或小白臉要匯錢了,臉皮厚了20來年了、屍體都踩了上百具了,忍一下吧,還是要賺錢啊~
於是乎,大位繼續做,營收不好被接管?繼續繼續我天母買棟豪宅先~大小舞弊倒閉連環爆?不要緊不要緊我有外遇對象要養~這樣不怕連累到下一代?還好還好我小孩都不在本所。
南無阿彌陀佛,以上就當是夢境吧各位施主,詳情請善用google+人脈,什麼都不要再問我了。
講到日本也說一下,他們審計員的薪水也是不怎麼樣(但比台灣好),因為在日本的文化裡審計員並沒有很高尚,雖然如此他們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不少日本四大的人會說中英日文,大陸更不用說了,在大陸四大招募對象很偏愛大學主修外文的,他們認為審計這種東西大學教不來,進來學就好,所以也是有不少人會多國語言。但頂尖大學的北大清華浙江上交等是不會進四大當審計員的(此處下一篇會探討有關會計人生規劃)。
補充薪資部分
薪水來說(審計部稅務部),歐美起薪4~6萬、兩年後7~8萬、經理10~13萬、協理平均有20萬、初級合夥人35萬左右、高級合夥人50萬是低估,以上都是年薪+美金。台灣合夥人會說但人家不報加班費喔我們贏,贏你X,人家並沒有很嚴重的加班文化,超級盃當天不能上班(星期一) 準、MJ,Kobe退休不能上班 準、我小孩要顧我要在家上班 準、我晚上有聚餐不能上班 準、哈利波特新的一集出了要買無法上班 準。
大陸起薪大概比台灣多一點點,但人家加薪幅度非常可怕,兩年後月薪大概也有7萬台幣,經協理薪水大概跟台灣新任合夥人差不多甚至高一些。
大陸四大所在大樓的地下室都停法拉利蠻牛瑪莎拉提這些,台灣是Lexus賓士還有Toyota。
顧問部那就差多了,歐美起薪大概10萬美金/年,有MBA學位又更高大概13萬美金,對岸有150萬台幣/年,台灣管你有啥學位就是local pay啦,起薪只可以嗆自己公司的審計稅務部而已,加薪跟公務員一樣啦!
講到這,你還會覺得去年民生所要跟大陸合併是降格嗎?是誰降格啊,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拜託,多少人多少國家還覺得大陸是瘋了嗎要併台灣?台灣?Who?倒數第二的那個台灣?我強烈懷疑大陸人是不是少看一個0才答應要合併,不然你以為他要併你幹嘛 文化素養嗎?在上海文化素養不比台灣差,我們就別意氣用事了。
接著來說說台灣四大的顧問部,有興趣就看看,沒興趣可以等下一篇了。
先說說世界頂尖管理顧問公司,俗稱MBB,這三家公司起薪大概10萬美金以上,顧問費用(你可以看成公費)起標是30萬....美金,人家是Golbal Pay,只有在倫敦或是稅率高一點的地方薪水會更高,嚴格說起來應該是Area Pay,因為他們是一個區域去看營收不像四大各國的營收各國自己的事。比方說,在MBB的世界裡,亞洲今年賺多少就亞洲去分,所以他們有種分工的概念,譬如說哪國的簡報做的最好(印度)他們就會把簡報寄給那個國家辦公室的人做,並不會說噢你請我做要分我多少錢或時數這麼斤斤計較,所以他們能一直維持在世界的影響力及競爭力。在台灣目前只有前兩家有設立辦公室,每年會固定招收幾名大學畢業生,通常是台政清交的(連履歷系統都這樣設定,你只有台政清交跟'其他'可以選擇),其餘則是留學歸國的優秀人才。(去年最大那家破例招收了有史以來一位不是台政清交的學生)(人家只招收台政清交的我不就沒戲唱了,說實話是除非你再出國讀名校,但也因為其他學校的都不知道根本不會投履歷,而且人家一年只招幾個人,台政清交已經足矣沒必要浪費時間跟成本去看別的學校的,以往更慘只收台大啦),除了新鮮人他們也很愛招收在某個領域的專家(不會是會計就是了),例如醫生、工程師、商業律師、石油研究員、NASA分析師。薪水高競爭就很激烈,每兩三年要往上升,升不上去的就掰掰,但掰掰的方式也是做得很猛(揪肝心),他們通常會幫你找到公司(推薦你去客戶那上班)再讓你走,這樣做可以延續以後跟客戶的關係,他認為以後你到了這家客戶變成CEO或主管就會繼續跟我合作,譬如Google的現任執行長就是從M出來的。歐美國家的人很吃這一套,政府跟管理顧問公司的關係也是很好,歐巴馬不當總統也是可以去MBB當合夥人,光國家基礎建設這一塊就能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不像台灣四大,你要走會留一下說以後會更好,硬要走叫你滾,還威脅會計圈很小休嘟誒丟,短視近利啊意外嗎。
那管理顧問都在做什麼呢?講得明白一點是商場上的策略(如同戰場上的戰術),今天Apple要拿下世界的手機龍頭要如何佈局可能就會想到管顧公司。簡單來說,審計是應付政府出具報告書,不管怎麼樣你期限到了報告一定生得出來,管理顧問是幫公司達到一定的成果,時間到了不一定能解決或有結果,壓力跟價值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有關管理顧問的知識就請各位自行去研究,市面上有很多書籍,網路上很多不需要花錢買書其實,認真花點時間研究並多認識這領域的人比較實在)
管理顧問這一塊是世界未來的趨勢,現在世界講求迅速且大的革新而不是以往的慢慢改變,管顧就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審計飽和以及衰退的情況下,顧問對四大來說就像一塊新大陸,但主要還是跟台灣的環境有關,導致四大的顧問部也是.....恩。
台灣製造業起家代工領頭,當時製造業代工這環利率非常高,基本上根本不用請顧問,真的是隨便開一家都賺,現在就是相反。當年剛起飛時,台灣顧問業並不發達,美國沒來台灣設分公司不說,以短視近利的台灣人來說,審計才是當時的賺頭,因此也沒發展顧問這一塊,而產業結構的關係,台灣老闆也不大會花錢請顧問來解決問題或是開闢新的領土。
發展至今日,寶蓋宏有個電當初也沒請顧問去幫忙打江山,即使上了斷頭台要被斬首了還是不想花那個錢,寧願走回代工。
郭董今天要打江山他也不想花那個錢請顧問,他寧願自己成立一個顧問部,因為他當年幾乎就是憑一己之力拼來的,代工真的是這樣。
所以台灣四大的顧問大多會去做系統導入、內控建制、診斷與流程規劃、大數據分析(號稱)、反洗錢.....等等並不會創造多大的價值的服務(只比同公司的審計大一點但也不足以為榮,跟真正的顧問比連X都不如)。
而台灣的顧問戰場其實不在四大以為的製造業,而是電信業。譬如說今天中華X電要推出月繳XXX專案,這種都是可以很快看到成果,又是短時間能創造大量現金流的環節,那這個就會請管理顧問去算去分析,這個就是真正創造價值的地方,但也都是請頂尖顧問公司MBB去算。
那請四大顧問算這個不是比較便宜,恩四大不會算,他們只會......審計部Excel會變強,那顧問部大概就是除了Excel變強一點之外PPT複製貼上變得更迅速做得更精美.....不好意思實話啊....
真要說優點,大概就是你跟外國朋友說我在四大(說公司英文名稱)做Consulting他會覺得你是神,因為在國外Consulting是頂尖人才的聚集處,很多公司的CEO都是Consulting背景出生的。在美國黑色標誌那家四大大概跟MBB是差不多等級的,有時候為了搶人才起薪還會開得比MBB高。台灣人眼中在四大做顧問也是會被審計部稅務部的人投以羨慕的眼光啦,打扮得光鮮亮麗的、看起來很閒、薪水比我們高,但其實顧問部裡頭有願景的人多數都覺得自己很廢,很想趕快找更好的工作或申請國外名校以後好轉入MBB或是其他國家好的企業。
以上說的是管理顧問,四大顧問部又有財務顧問,這部門專門做併購、基礎建設服務、IFRS轉換導入研究這種,起薪也是比審計部高一點,加薪依然悲劇,但走起路來也是比較有風,跟管理顧問部一樣,外表很秋內在有沒有不知道。
而且顧問部的老闆很自豪自己是顧問而不是審計,三番兩頭講審計部笑話看不起審計部,常常將他們跟審計部不同blablabla掛在嘴裡,但聽到MBB又安靜的跟蛆一樣(不自量力的大概會嗆說MBB跟我們服務一模一樣只是我們收費比較低,笑話)。他們也很自豪自己是未來的趨勢,但在審計部為本為天下的台灣四大中,開會根本沒有他們說話的份,你營收就只佔了全部的20%你坑屁,事實上顧問部的老闆們也是掛副總而不是合夥人,但打腫臉充胖子要有始有種,對內我自稱為合夥人就好。(顧問部一般來說也會請一個審計部的高級合夥人去領頭,但也是掛個名字,真的去拉業務都是自稱合夥人的副總去)。
諷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顧問公司創辦人是芝加哥大學會計系畢業的。
總和來說台灣四大顧問部大概就是比上很不足比下有餘這樣。
但要進台灣四大顧問部也不是很容易(不代表優秀,都讀過大學了成年了邏輯要好一點),現在年輕人尤其是商學院的履歷都往顧問丟,導致僧多粥少,很像前幾年四大審計部一樣,大家都想擠進來老闆不怕沒人用眼光就會變得很高。
所以裡頭也不乏台灣人眼中的高學歷代表台政清交以及一些失敗的海歸派(成功的去Global Pay的公司了誰跟你Local Pay)不然就是沒搞清楚四大各國的差別被誘拐進來的或是沒想清楚自己飛蛾撲火。
有問題的可以在各個文章下面提問,比如說學歷有沒有用啊這類的,我會在文章中順便回應,反正我下一篇會講,可以參考看看,奇怪的問題或涉及隱私的就免了。
下一篇我們來談會計系以及會計人生的發展吧,下次見。
Submitted: February 19, 2017 1:46:33 AM CST
台大薪資入帳 在 反蔡英文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人,好好看看這篇文章。看看這二大金光黨的政客們,如何一手操弄民粹,一方面偷雞摸狗的,享受不應該拿的國家資源。。。。。。國葬18%(陳文茜)
先表明我沒有領18%,但十年來我始終反對國葬式地全面批判18%;因為我深知18%制度設計的背景,多半人搞不清楚,只會徒增仇恨。
先談誰領18%?依銓敘部資料,全台現領18%約42萬人,其中一半約20萬人為1983年前已退休者;他們平均近80歲,也是當年18%制度設計時最想照顧的主角。這些人是誰?1970年白先勇寫了一篇文章「國葬」;2001年桑品載以自傳方式,回憶他如何意外流落街頭,12歲成為幼年兵的故事《岸與岸》;2004年齊邦媛編撰《最後的黃埔》;2009年龍應台把桑品載等人包含龍媽媽的故事,寫成《大江大海》。這20萬領18%的人,有一大半就是你我含著眼淚,閱讀這些故事的主角,另一半為當年月薪僅三千的老師們。他們多半退休於1970至1980年代初期,當年薪俸之微薄與退休金之少絕非蔡英文可以想像。以當到「國葬」級的將軍為例,即使一生從戎,位階少將,退休金約130萬;若能活到現在,所謂18%,就是老將軍每月國家給予2萬多,保障起碼的晚年。若是士官級更慘,他們的退休金多則30萬少則10萬台幣,從年少被國民黨抓伕交出一生,依18%他們每月大致領2千至3千元,甚至低於1千元。
應以1995年一刀切
1980年前是什麼樣的年代?1980年我台大法律系剛畢業,我的同學進律師事務所月薪八千元,老師約莫七千元;我在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工作,起薪一萬八,數字比現在外勞低,卻人人稱羨。許多人如今以為自己的利息只有1%都不到,為什麼有人可以領18%;他們忘了在1980年代前,我們的國家有多窮,軍公教薪水有多低。這些人奉獻國家一生,國家只是補貼他們退休後面對高物價繁華年代的起碼人生。
因此談18%的改革,馬英九應先宣示凡政府大幅調薪前的軍公教人員,不是18%「改革」反而應是保障的對象!這批人依銓敘部資料平均年齡已78歲;說得坦白些,國家還能照顧他們的日子,不會超過十年。
18%另一批領取者為1983年至1995期間初任公職,其後才退休者,人數約莫22萬人。他們才是真正政府每年補貼700億的主要受惠對象,也是如今18%該改革的對象。以蔡英文為例,她在1995年18%制度終止日前只是擔任政大副教授至教授,頂多6年優惠年資;按理不應高達每月可領六萬多。但考試院一方面喊1995年起停發18%,一方面卻設計大漏洞,讓高官們可大鑽好處。
蔡英文410萬8600元全存入18%戶頭,不是因為她的公保年資長達18年5個月,而是她2007年卸任行政院副院長薪資很高;18%本來應只適用她1995年前教授薪水基準,陋規卻讓蔡英文、姚嘉文及許多高官,全可依退休時高薪追溯18%優存入帳;而且沒有上限。
1995年之後公務員既已適度調薪,沒有當年薪資微薄的狀況,計算基準就應一切以1995年一刀切。之後升官升薪,不可回溯18%;這是基本要件。18%原本是人道性質的法案;不能該人道的僅一千元,不需人道的竟顛倒過來每月領六萬二千八百二十九元。蔡英文可能生氣國民黨操弄公佈她領取的醜聞,可是她在簽領18%,至台銀申請18%,並依副院長薪資比照老兵全存入無上限的18%時,她不覺得這個被民進黨辱罵了十年、還扣上外省人特權帽子的制度,對老百姓太不公平嗎?
許多人可能忘了,最早發難攻擊18%不是近日,而是十年前陳水扁及台聯為了2001年立委大選,當年幾大Call in節目日日爭吵18%。與會來賓將18%=特權=外省人,節目裡挑起族群大旗,告訴農民、工人、非公教之本省人,團結起來「驅逐韃虜,恢復台灣」。這次只是捲土重來。
不同的是,這一次邱毅公布了蔡英文等資料,還了民進黨十年來口中辱罵的老芋仔起碼公道。感謝蔡英文、陳師孟、吳榮義、何美玥、姚嘉文、朱武獻等族繁不及備載的民進黨18%人物;他們讓18%回到可以理性討論的層次,讓老兵們第一次脫離枷鎖罪名,讓社會知道誰是無辜者,誰是加害者。更重要的,讓改革18%從正確的方向做起。
台大薪資入帳 在 線上辦理薪資入帳變更申請... - 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 ... 的推薦與評價
線上辦理薪資入帳變更 ... 以往本校薪資轉存金融機構僅限郵局,為了方便全體教職員工生提領薪資,由財務處主導,從104年起本校薪轉金融機構新增「玉山 ... ... <看更多>
台大薪資入帳 在 研究生薪水何時發- 臺灣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啊,因為小妹我生性害羞不敢問實驗室學長,所以來這邊問一下大家><,據我所知我們系上研究生薪水是月領的,假設10月份的薪水,大概會11月什麼 ... ... <看更多>
台大薪資入帳 在 Re: [問題] TA們有收到薪水了嗎? - 看板NT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gentM (MIB)》之銘言:
: 9/9開學以來,今天已經是10/25了,我都還沒收到薪水......
: 山窮水盡了......
: 也都依規定的時間報帳,到底是怎麼回事?
: 如果是只拿學校錢的人,從暑假算起已經4個月沒有收入了。
: 再加上學費,學校真以為我們撐得下去嗎?
同學好:
小弟為出納組承辦人員,就您的問題簡單回應如下。研究生的主要收入來源有三種,
一是擔任計畫兼任研究助理的薪資,二是研究生獎勵金,三是TA獎勵金,同學您所言的TA
薪水,依您文中敘述比較像是TA獎勵金,但看推文討論的內容又偏向研究生獎勵金,
不管如何,我兩者皆簡單說明報帳流程與出納組付款作業。
(一)TA獎勵金
就TA獎勵金而言,這裡的TA是依《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助理制度獎勵金實施辦法》第
二條的教學助理,白話點說就是要參加學期初教學助理認證研習會才是。如果你沒參加
可是又擔任TA工作的話,那領的就是研究生獎勵金。
教務處網頁有簡單說明TA的報帳流程https://goo.gl/cvUIig,簡單說,因為開學第
三週加退選才結束,此時才能依實際的修課人數確定有多少TA,教務處這邊也需要行政
作業的時間,網頁上說要到開學第8周才能報帳。不過我之前問過教務處,這學期10/18
起就可報帳,是開學的第6周,比預定的第8周還快了2周。當然我明白站在同學的立場,
會覺得即使這樣還是很慢,之前我們出納組發問卷,也很多同學抱怨獎勵金的部分。
不過正如先前教發中心楊先生文章所寫(#1HMhC3-F),確實程序上沒有延誤的地方,也
請相信校方負責處理獎勵金的各個單位,都非常重視各位的意見。
確定什麼時候可以報帳了,接下來就是實際的報帳流程了。這邊用箭頭說明會比較
清楚。
系上報帳人員至E化報帳系統報帳,產生報帳條碼並線上送件至出納組→出納組線上
收件通過後,報帳人員列印支出憑證粘存單與臨時薪資所得表→送系辦、所辦核章→
送教務處課務組→送主計室審核組→送主計室頂尖計畫辦公室開立傳票→傳票送出納組
辦理匯款作業。(當然,如果中間報帳資料有誤就退回上一關修正。)
一般說來,粘存單與所得表送主計室審核組至實際入帳日平均約兩星期工作天,如遇
退件則重新起算;自出納組收到傳票並點收後,約3到5個工作天可以入帳。當然這只是
平均數,如果碰到年底結案就會更久。
看了很多箭頭可能還是很抽象,這邊我們舉一個例子,請同學先登入E化報帳系統,
點選工具/登出後選「報帳流程追蹤」,如果沒有帳號的同學也可至以下網址:
https://ntuacc.cc.ntu.edu.tw/trace/trace.asp。
以後同學想知道報帳流程現在進度到哪的話,可和系上的報帳人員索取報帳條碼,
到上面的網址輸入後查詢。這邊以生命科學系「普通生物學」這堂課為例,前面說過
了,10/18才能報帳,生命科學系於10/31(四)中午至E化系統報帳,產生報帳條碼
102TB11C590,然後把這串字輸入剛剛的報帳流程追蹤網頁,就可以看到各承辦單位花了
多少作業時間。10/31下午1:21分出納組線上收件並核准。經生命科學系與生命科學院
主管核章,並加會教務處課務組後送至主計室。主計室審核組於11/5(二)收件,並於
11/7(四)退件。經報帳人員補正錯誤後,審核組於11/12(二)重新收件,11/14(四)審件
通過並送往主計室基金組的頂尖計畫辦公室開立傳票,出納組於11/15(五)下午約2點收到
傳票並立即辦理支付作業與開立匯款總額支票。總額支票於當日下午約3點半送總務處
秘書室蓋校長印鑑章、同日下午約5點半由主計室基金組蓋主計主任印鑑章並核對付款
資料,11/18(一)上午蓋出納組組長印鑑章,並將傳票與支票交還付款業務承辦人,由
承辦人將匯款檔案傳輸至郵局、匯款總額支票交由華銀台大分行。因郵局需要一個工作天
處理後續流程,故這份報帳粘存單的實際入帳日期應為11/19(二)。
打完那麼一長串,儘管就主計室和出納組這邊是沒有延誤的,而教務處的部分也如先
前段所言,加快了作業流程在開學第6周就可報帳。但相信同學還是不能接受到11月中才能
領到9、10月的TA獎勵金。但即使系上報帳人員與後端處理同仁再如何加快速度,最快
的入帳時間也只能在11月月初。從以上的說明可以看出,關鍵點仍是在於必須等選課人
數確定後,教務處才有辦法確定TA人數,也才能進行後續的報帳流程。這點和研究生獎勵
金有點像,研究生獎勵金的解決方式是請各所先預支,儘管運作上還是有些問題,本來
的預想是10/15就可以拿到9月的獎勵金,但是因為有部分的所不及報支人數,導致有部分
研究生還是較晚拿到獎勵金。
至於這問題可以解決嗎?如果只是因為在行政流程中有單位效率不彰而延擱了,這比
較好處理,但從以上的說明看來,並不是有誰偷懶或卸責才導致獎勵金11月份才發放,而
是因為每個單位都有固定的行政流程。而坦白說,我打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在於解決問題
,出納組這邊能協助各位、以及能向各位保證的,就是薪資與獎勵金部份我們會以速件處
理,能讓各位早一兩天拿到獎勵金。
另外,推文還有提到共同科目與通識課程的TA獎勵金,還有本來應該要打第二部分的
研究生獎勵金,因為現在時間的關係,以及因為最近都會加班,就等我假日有空再補充說
明。謝謝。
祝 學業順利。
國立臺灣大學 總務處出納組
莊進益 TEL:3366-2022
[email protec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97.44
※ 編輯: chinyi2014 來自: 118.161.97.44 (12/03 01: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