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溫柔生產的人,都要買一本的呀!
【發聲型出走2.0:在地媽媽的生產改革能量】
文/吳嘉苓(台大社會系,生動盟成員)
I .發聲型出走的進化版
第一次遇見淑婷,是在她知名的部落格「喵的打字房」。2013年那篇圖文並茂的「居家生產成功!」,看得我又笑又淚。女人跪抱著產球、躺坐在吹氣而成的小泳池以度過陣痛;助產師溫柔地按摩、引導產婦探索嬰兒在產道口的頭;狗狗傻氣地守候;男人俐落處理家務、陪伴擁抱、打氣說著:「快了快了,你真的好厲害。」
真的好厲害!台灣產婦居然已經開展到這種境地,當時我由衷讚嘆著。這位新手媽媽有著好充足的準備,真如本書第十二章所比喻的,面對新生命的孕育與到來,有如攀登一座豐美的大山。產婦興致勃勃而慎重,備妥知識、練好身體、招募隊友與嚮導、採購適當裝備,也設想好備案。一路還寫了這麼動人而資訊豐富的部落格,作為社群共享的公共財。「發聲型出走」已經進化到2.0版了吧。
1.0版的起源在1995年。話說那時醫師主導的醫院生產,在台灣比例已高達99.8%,全球罕見。在這樣獨佔的局面,有一批婦女採取了計畫性居家分娩的新做法,主動邀請助產士到家接生,讓已然邊緣化的助產士大感吃驚,也大受鼓舞。我跟黃于玲在2000年前後從事相關研究時,將這批婦女的行動,稱為「發聲型出走」。我們借用Albert Hirschman經典之作《出走、發聲與忠誠》,探討人們在面對不滿的處境,有何作為。那時我們訪談的居家分娩婦女,並不認同台灣主流醫院的生產模式,然而她們抵抗的策略不是換醫院或換醫生的出走形式,而是根本走出原有體系,另創一個她們心目中的理想模式──在家生產。如何能在獨佔的局面創出新局?如何面對權威性的知識而理直氣壯?這批人的故事讓人眼睛一亮,對於了解台灣健康照護體系的缺失與改革方向,也特別有啟發。
這些先驅者,在我們調查的時候,約有50多人,其中有一半是國際母乳會的成員。我跟黃于玲提出,這些婦女面對主流的權威知識,是以另一套知識體系來堅定信念。她們有些是基於特定的宗教信念,也有少數經歷國外的助產模式,還有一些受過女性主義洗禮,大家從不同管道得到理念與知識的養分。早期幾位高學歷、從事專業工作的產婦,促使這個模式迅速建立其可信度。更重要的是,這些女人以身體理解主流體系的問題,也以身體確認居家分娩的美妙。那時的國際母乳會組織,以其互助的特質,一個幫一個,讓居家分娩並非僅是特立獨行的個人選擇,而逐漸鋪陳成為不同生產方式的資源。
很可惜,隨著國際母乳會的改組,這群居家分娩的網絡,似乎逐漸四散。然而,更多居家分娩的故事,繼續從各處冒出,每每讓我嘖嘖稱奇。有回我去花蓮進行有關多胞胎的新研究,朋友特別推薦了民宿老闆採用居家分娩的名單,隨便列舉就有三四家; 後來我就真的睡在那張生過小孩的大床上。金曲獎得主以莉.高露也在家生小孩,我趕不及參加她討論居家分娩的座談會,日後改去聽她的演唱會。我熟悉的助產師有了臉書之後,經常轉載年輕世代好精彩的生產記事,我就是從那裡看到淑婷的部落格。台灣老牌的婦運團體婦女新知,居然在2013年首度以生產過度醫療化作為倡議主題,並組織了議題劇場「生不由己」。各路奇女子的能量重新匯集,「發聲型出走」似乎已脫胎為2.0版,新浪潮更加澎湃。
II. 在地媽媽的改革行動
台灣生產制度發展極端,堪稱世界少有。助產師的接生比例為全球最低;由助產師組成的生產中心、或是進駐醫院的助產模式等等多元模式,嚴重欠缺;剖腹產率二十年來都超過三分之一,名列世界前茅; 以按摩減痛,以蹲跪坐姿分娩,一對一的連續性陪產等孕產照護,即使實證醫學肯定,在台灣幾乎都沒有實施。
面對如此困境,1990年代以來的生產改革運動,粗略來分有三批行動者。第一批是助產士社群,提出以工作權為訴求的專業計畫。她們抗議助產教育的停擺,全民健保的排擠,透過政治協商,要求政策制定者修改相關法令,過程十分艱辛。我記得助產界辦理「人性化生產」國際研討會,就遭到部分產科醫界的反彈,質問是否在罵產科「不人性」。類似的對話還持續發生,「友善生產?你說我不友善?」「溫柔生產?你說我粗暴?」
即使在新興助產教育的建制,健保給付的納入,以及升一級的「助產師」證照設置,都有所進展,但是主流孕產照護體系,至今仍然甚少聘用助產師。
第二批生產改革的行動者是女性主義社群,主要以過度醫療化為批判重點,直指產科醫師主導的缺失。社會人文學界以及婦女運動陸續發展論述,提出新的政策綱領,也引發媒體深度報導。其中,2003年《康健》雜誌記者司晏芳以「台灣女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一文,探討剪會陰等諸多在台灣過度使用的醫療介入,有效地引發對於社會注目,更多女人真的開始生氣,但這也激起產科的反彈。這些批判聲音,也促使政府檢討剖腹產的給付制度、或是發包進行委託研究計畫。其中,台灣女人連線提出的生育風險補償基金,經過多年努力,也已落實。然而,台灣的剖腹產率居高不下,高比例的剪會陰、壓肚子持續進行,多元型態的生產模式,至今在台灣無法成為常態。
第三批是生產婦女發起的改革行動。「發聲型出走」堪稱是常民由下而上挑戰主流權威知識的企圖。1.0版的婦女創出了另類生產的模式,2.0版的新生代孕產婦,除了繼續開創不一樣的生產之外,發聲的方式更加多樣,串聯更廣,更積極從個人經驗來直指體制的問題。
這些女人的行動創意十足,讓人目不暇給。咖啡店經營者徐書慧,把自己居家生產的影像紀錄放到Youtube上,豐富民眾看見另類生產的資源。她也以咖啡店為生產教育的基地,開設民間的生產教育分享會。她所創辦的社群網站「最溫柔的相遇─溫柔生產(友善生產)」社團,是台灣目前交流多元友善生產資訊和生產經驗的重要平台。陳玫儀擔任婦女新知的培力部主任時,組織了議題劇場「生不由己」,透過到社區演戲,深化民眾對於生育自主議題的理解。以紀錄片「公民不服從」而深獲肯定的導演陳育青,把不服從的領域延伸到生產。她與蘇鈺婷拍攝了「祝我好孕」,短版以一對新生代助產師姐妹的故事為主軸,讓我們具體看見台灣少見的生產模樣。作家諶淑婷、醫藥記者邱宜君,以及眾多的女性媒體工作者,都透過不同的文字形式,介紹另類生產的形式,檢討台灣的生產問題。
一些研究生產改革運動的文獻,都注意到來自民間婦女組織的改革力道。英國著名的生產改革團體AIMS (Association for Improvements in the Maternity Services),就是在1960年代由不滿自己生產經驗的家庭主婦所發起,成為引領英國改良生產措施的關鍵力量。這群家庭主婦勤讀科學文獻,與理念相合的助產師、醫師合作,透過出版與政策倡議,指陳當代產科的諸多問題,也備受肯定。世界衛生組織於1985年在巴西舉辦了「生產的適當科技」研討會,後來發表著名的剖腹產建言,提出任何一地區的剖腹產若是超過10-15%,即不甚合理。在這個歷史性的國際會議上,AIMS就受邀成為民間產婦代表,並且擔任剖腹產檢討小組的主席,顯見其影響力。
然而,台灣一直沒有以產婦為中心的生產改革團體。在2014年,一批研究生產的社會人文學者、婦運工作者、資深助產界,推動溫柔生產的產科醫師,以及這批新生代的媽媽,共同成立了「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其實不怕見笑,我與幾位學界與助產界朋友在2005年也曾有類似的努力,很快就無力經營而解散。這次有了這些活力十足的新生代媽媽作為中堅份子,串連起三批行動者,動能倍增。這些在地的媽媽是生動盟的主力,她們認真經營粉絲頁、舉辦記者會、深入社區座談。她們能量驚人,帶著小小孩,一面關注小農、廢核與同志議題,一面持續提出生產改革方向與願景。
III. 生產作為豐沛生命的基地
淑婷在部落格那張充滿喜樂的產後大合照,實在讓人難忘。笑意盈盈的產婦躺在榻榻米墊上,兩側是書櫃。助產師邱明秀慈藹地坐在身後,先生阿澤擁著愛狗豆豆,阿嬤抱著剛出生的澄澄,還有兩位輕裝陪產的朋友。往後在國內外有機會參加研討會、公聽會、研討會、或是繼續教育課程,我總是在投影片放著這張照片,說明台灣新生代女性的生產改革實踐。
發聲型出走的產婦,正是最在乎生產品質的一群人。本事文化剛出版的新書《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是作者諶淑婷個人的洞見與實踐,也代表這群台灣新生代的智慧和期許。這本書既有多對夫妻以及年輕世代的生產故事,也有經過檢驗而證實好用的孕產實用知識,裏頭滿滿都是思考生命是怎麼一回事的豐富工具。
像淑婷這樣最在乎生產品質的人,也往往是最積極主動、充滿創意的發聲者,值得整個社會認真看待她們對於生產的見解與看法,並當成改革的依據。台灣社會何不如此設想,讓淑婷與阿澤所經歷過,變成例行性措施。我們來看看書中幾個片段:
--伴侶學會了按摩會陰,以協助產婦減少會陰撕裂傷的發生。
--產前教育成為探索身體的資源,而不是促銷商品的賣場。產家以活潑的方式吸收新知,包括拿著模型與道具娃娃,模擬胎兒生產的過程。
--生產計畫書不是選項的勾選,而是充分的釐清與溝通,包括認可實況來臨,產家仍然保有的彈性。
--醫護產認真參考實證醫學,產家發現跪姿可以增加骨盆的空間,也是產婦通常最想度過陣痛的姿勢。
--面對子宮收縮,最好的呼吸法不是憋氣用力,而是呼氣加上自然的低吟。
--產前的安排還可以想想分娩歌單—淑婷作為五月天粉絲就選了「Happy Birth Day」。
而這般在乎的生產要能充分落實,當然需要社會體制的徹底調整。我們需要更充沛的助產醫事人力,更確實參考實證醫學,打造更多樣的生產模式,給予產家更多的時間與資源來經歷這段特別的時光。為此要修改人力配置的規定、落實共照模式、擴大助產教育、調整健保給付、認真討論孕育生命與男男女女的關係。政府、醫界、被生與待生的社會大眾,每個人在迎向溫柔生產之路,都有施力點。
有回生動盟舉辦「畫生產」的活動,我們收到一幅九歲女孩的鉛筆畫作,圖中的女人以躺姿生產,面部表情滿是痛苦害怕。另一幅來自生過小孩的熟齡婦女,把產婦的肚子畫成手榴彈,有著隨時引爆的恐懼感。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產體制,讓小女孩想像的生產,以及熟女實際經歷的生產,畫面如此驚悚。全世界沒有像台灣如此邊緣化助產模式,如此漠視過高比例的醫療介入措施,而來自政策制定者的改革居然還如此緩慢。
在此困頓中,這些女人還是奮力開出奇異的花,令人充滿敬意。淑婷在書中寫著:「這場生產讓我們家獲得的不只是新成員,還有對生命誕生過程的崇高敬意。」其他發聲型出走的媽媽,也因為「居家生產經驗太美好,幾位朋友因此決定再生一胎,再經歷一次那美好的生命經驗。」孕育與生產的難得經歷有其特殊潛能,能讓人細細體驗,發展成為豐富生命的資源。而這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讓這成為可能。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需要我們一起來鋪路。
--
參考書目:
吳嘉苓,黃于玲,2002,「順從、偷渡、發聲與出走:台灣『病患』的行動分析」,
《台灣社會學》3:73-117。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來賓: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 — 陳三奇醫師 ✨本次有豐富的抽獎活動!✨➡ 看完影片去答題就能抽獎品 💟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
「台大 換醫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Re: [請問] 換醫生- 看板Anti-Canc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佳仁診所- 本院為台大星月計劃合作診所,與台大醫院互相轉診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阿咘師幫幫我】治療階段到一半,想換主治醫師或醫院怎麼辦? 的評價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請問醫院看診號與報到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問題] 乳癌-台大郭文宏醫生- 看板Anti-Canc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台大 換醫生 在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夏季氣溫屢創新高!3招讓你不再中暑熱 ... 的評價
台大 換醫生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來賓: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 — 陳三奇醫師
✨本次有豐富的抽獎活動!✨➡ 看完影片去答題就能抽獎品 💟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https://ppt.cc/fNJ2px
✨ 各段重點 ✨
00:00 戲精開場
00:41 醫師與病人的診間攻防戰
*診斷告知要因應不同個性的患者?!醫師也要練習說話的藝術?!
*正規治療 vs. 自然療法,全對或全錯?
06:01 現代醫學的肝癌治療
保肝測驗答題重點千萬別錯過~
08:18 天馬行空胡亂問:肝癌晚期直接換肝是否能根治?
#肝癌 #肝腫瘤 #肝癌治療 #標靶藥物 #標靶治療 #免疫治療 #手術 #開刀 #栓塞 #健康檢查 #肝功能 #換肝 #肝臟移植 #肝炎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DLL9soW7CA/hqdefault.jpg)
台大 換醫生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慧醫療影音第一集《亞洲人的醫療,讓台灣用科學與民主來寫》
在 未來城市FutureCity 首映,不到三週就突破 53.4 萬人次觀看,
由此可見台灣民眾的關注程度,
不僅如此,它可能還是攸關讓台灣產業整體升級的好生意?
幾經多日,讓大家敲碗許久的第二集即將上線,
我們邀請政府與科技界的關鍵人物,
一同論述現階段智慧醫療的阻礙跟挑戰。
客座總編輯吳明賢邀請 衛生福利部 健保署 署長李伯璋 與 雲象科技aetherAI 執行長 葉肇元 (Joe Yeh),一同切入分析。
李伯璋擔任健保署署長已4年7個月,剛來時,人家跟他說:「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甚至還有人說,健保資料庫相當於垃圾。
但後來他體認需珍惜前輩規劃的健保制度,沒進健保署,很難瞭解它是個力量非常強大的機構。此刻的智慧醫療遇到個資保護的問題,身為主管機關,健保署如何解決?
此外台灣ICT產業執世界的牛耳,當跟投資人講智慧醫療大夢時,他們會說台灣醫療是世界第一,但講到軟體業就會皺眉頭,也因為這樣,資金無法到位,很難形成正向循環。
健保總額至今已突破7000億的台灣,未來醫界想做相關研究,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做了哪些事? 能夠做嗎? 該怎麼做? 強強聯手的跨領域合作中遇到什麼挑戰?
【 Ep2. 法規過時?台灣智慧醫療的 挑戰、困難】
◆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aka 台大醫院院長 #吳明賢
◆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 #李伯璋
◆ 雲象科技執行長 #葉肇元
◆ 未來城市總監 #陳芳毓
00:00 來賓介紹
01:45 智慧醫療數據如何取得?
03:17 分級醫療促進資料上傳
04:22 健保覆蓋率高有助防疫
05:19 有醫療和科技,就能解決問題?
05:52 軟體產業弱 缺中高階人才
07:38 智慧醫療的挑戰與機會?
08:51 找出利基 唯一更勝第一
09:53 疫情中,健保數據新應用?
11:01 健保數據須走向商業應用
13:46 健保與醫院數據 雙管齊下
16:25 健保數據如何協助新創?
16:45 資安要求高 不能遠距用資料
18:05 業界也能用數據發表論文
18:22 健保數據只能用來做研究?
18:35 法律不止防弊 更要興利
19:57 以重懲嚇阻資料濫用
21:12 法令鬆綁 資料為業界所用
22:40 去識別、去連結 保護隱私
25:19 外國產品已進口 台灣優勢流失中
28:09 健保年花7000億 如何創新?
31:31 軟體無獨立管理辦法
32:56 低風險醫材 可放寬審查
33:47 法規過時 明朝劍斬清朝官
34:34 主管機關醫師少 認知落差大
#智慧醫療
#我們的未來醫生
#未來城市 #智慧城市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P2kc5RHI9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tjZDrd2TyJBCmLvc9WfQl_Dbe1A)
台大 換醫生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年的疫情讓科技業大爆發,台積電成為全球矚目的「護國神山」;
但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說,台灣要繼續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
那就是 #智慧醫療。
什麼是智慧醫療?台灣現在為何非做不可?
一般民眾到醫院去,他大概會看到哪些智慧醫療的應用場景?
2021年第一季 未來城市FutureCity 邀請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院長吳明賢擔任客座總編輯,邀請醫界與科技界關鍵人物,
找出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的問題解答。
【 Ep1. 台灣智慧醫療的現況】
◆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aka 台大醫院院長 #吳明賢
◆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 #溫明賢
◆ 台中榮總院長 #陳適安
◆ 未來城市總監 #陳芳毓
01:39 疫情是智慧醫療契機?
03:03 科技是淺層醫療解方
04:23 智慧醫療解決哪些問題?
05:13 科技可減少健保支出
06:33 環境也影響醫療行為
07:20 醫院有哪些智慧服務?
08:33 智慧醫療應用場景?
12:32 北榮中榮專長領域?
15:40 智慧醫療如何落地?
22:07 智慧醫療營運挑戰?
24:53 強強聯手 不簡單?
27:37 用科學民主寫醫療
28:34 醫生工程師 怎合作?
29:31 打造跨業合作平台
30:52 現在要先做什麼?
#智慧醫療
#我們的未來醫生
#未來城市 #智慧城市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吳明賢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H8xieKyuxo/hqdefault.jpg)
台大 換醫生 在 佳仁診所- 本院為台大星月計劃合作診所,與台大醫院互相轉診 ... 的推薦與評價
本院為台大星月計劃合作診所,與台大醫院互相轉診合作,提供病患簡單方便且輕易掛入台大門診且可看到在平台的轉診記錄或與台大看診醫師平台討論,歡迎多加利用! ... <看更多>
台大 換醫生 在 【阿咘師幫幫我】治療階段到一半,想換主治醫師或醫院怎麼辦?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阿咘師幫幫我】治療階段到一半,想換主治醫師或醫院怎麼辦? 有時候身體狀況,不像小感冒,看一次診就能康復,而癌症病友更是如此,會需要很長一段 ... ... <看更多>
台大 換醫生 在 Re: [請問] 換醫生- 看板Anti-Canc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ennahc (唷)》之銘言:
: 不知道標題要取什麼@@
: 我是想問
: 如果我爸被診斷出有癌症 有接受治療了
: 但是現在這個醫生很糟糕....
: 不主動告知病情就算了 連我媽媽主動問狀況 檢驗結果
: 醫生居然還不說!!!!要不然就是說了等於沒說=.=....
: 想要聽聽其他醫生的意見
: 想說要買病歷跟檢查報告 找其他醫生看
: 請問 是可以直接掛號 由"病患家屬"拿病歷跟報告給其他醫生看嗎??
: 如果是同一個醫院的
: 需要另外買病歷 還是同一個醫院的直接請醫生調就好?
: 請有經驗的人幫我解答一下
: 謝謝
: ps 在台大看的 可以換台大其他醫生嗎???
我來說說我爸的例子給大家參考
為避免誤會 所以醫院都以a b兩院來代表好了
我爸今年初感冒一直沒好
到了a院去檢查
第一次看病照x光 之後開始每天送痰到醫院追蹤
那時因為剛好我有同學的爸媽認識這個醫生
所以我私底下請問醫生可能是什麼病
醫生當時的回答是 癌症的機率很低
過了一個星期 我爸又去複診 這次還抽了胸水
醫生就了一堆檢察 其中ct(斷層掃描)還排在四個月之後
那時候我又請同學幫我問了一次
醫生才說 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
我上網查了一下 有胸水已經是很不好的情況
若真的是肺癌 末期不治療只剩半個月
那時令我不解的是
既然可能是惡性腫瘤 那ct還要等到四個月之後?
我很焦急 想請我同學幫忙
但是醫生說沒辦法 就是要等這麼久
當時還有認識的教授幫忙看了我爸的x光片(也是a院的醫生)
告訴我們要快點住院治療已經很嚴重了
我爸的朋友據說有人認識a院的其他胸腔科的權威(專門看癌症的喔~)
還幫我們掛號 要我們去看a院的乙醫生 (之前的就當甲醫生好了)
我們也去了
但是乙醫生不知道是有甚麼難言之隱
還是醫界有甚麼不成文的規定 像是不要接手其他醫生的病人之類的~~
我們去給乙醫生看的時候 他的態度非常之差
隨便翻著病歷 還問我們 到底要看甚麼?
看病過程中不斷的接手機
一邊講電話一邊在病歷上畫了一個亂七八糟的肺
然後掛上電話還說
"那就快點排住院就好了阿"
不然就說
"住院了也不會是我看啦~~我的病人都不住院的~~"
"我不知道到底要看什麼耶~~"
這就我們在a院遇到的情形 就徹底對這家醫院喪失信心
於是我們快速的申請了病歷複本
拿著病歷複本到b院
b院在看診後三天內就安排了ct
之後還安排了骨骼掃描 超音波等等的項目
確定病情後轉到腫瘤科開始治療
從到b院到現在剛好一個月 已經做了化療快兩個療程
b院的醫生讓我知道 原來醫院也能這麼好
醫療態度和服務能夠這麼親切
然後我想說的是
治療因為很漫長很多繁複的事情要注意
是需要對醫生的信任和依賴
所以如果已經無法信任幫你治療的醫生
可以多看幾個醫生 找到一個你覺得最能溝通 最能相信的醫生
讓自己和家人也安心放心的配合治療
花點小錢複製病歷複本
現在資訊很發達 可以用很多管道請教許多人
也可以自己上網多看文章多研究
一起參與治療方向和醫生討論病情
加油~
--
發條兔子 蹦蹦跳
跳走所有的不快樂
發條兔子 睡著了
忘了所有的不高興
發條兔子 抱著
靜靜的掉眼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45.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