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親子景點】南科考古館▹ 暢玩全館百元有找!夢幻球池、大樹溜滑梯、必拍蔦松家、紙箱王南科店
你正在規劃一趟精彩又有趣的台南親子之旅嗎?那一定要將『南科考古館』排進行程裡
💠4層樓的室內場館,不怕雨天來攪局
💠門票百元有找,6歲以下免費暢玩全館
💠停車超方便!佛系停車場居然完全免費
💠整層兒童遊戲區,大樹溜滑梯夢幻球池
💠必拍!蔦松家戶外裝置藝術
💠紙箱王餐廳藝品店,全部東西都是紙箱做的
『南科考古館』是「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去年底新開幕的新場館,位於台南新市區鄰近科學園區。不但超好玩又具教育意義,而且整座園區從建築本體到裝置藝術每個角落都超好拍!
【南科考古館參觀攻略】
在1樓買好門票後,直達4樓由上往下參觀
除了可以認識遠古時代人類的生活、了解科學家考古的過程,還能親眼看到正在工作的考古學者
位於2樓的『兒童廳』,規劃整層樓的兒童遊戲區,有蔦松人大樹溜滑梯、夢幻球池、影音互動劇場、森林迷宮等好玩的設施
小朋友在這裡可以盡情放電,爸爸媽媽則能趁機好好休息😌
參觀完可到旁邊的紙箱王用餐補充體力,再到戶外區跟可愛的『蔦松家』拍照合影
【2F兒童廳介紹】
南科考古館2樓的兒童廳,是專為小朋友打造的兒童遊戲空間!每天開放7個場次,由於現場有人數限制,建議一定要先上網預約才不會撲空唷~
🚪線上預約傳送門:https://bit.ly/3r8W1D3
#太陽與樹精靈 🌞
大樹造型溜滑梯,懸掛上空的彩色海綿條像是茂密的樹叢,側邊還刻有一張蔦松人面陶偶的臉,爬上溜滑梯需要經過「大小太陽跳床」及管狀攀爬網;從高高的大樹滑梯溜進白色的夢幻球池🤍
這是兒童廳裡,最有特色也是小朋友最愛的遊樂設施!光這一區就足夠小朋友盡情放電了
⚠️進入兒童廳請穿著襪子、戴口罩⚠️
#火的傳說 🔥
火,是人類走向文明的第一步
以投影呈現的虛擬火焰熊熊燃燒
小朋友在這一區可以透過現代科技體驗史前人類是如何「鑽木」&「燧石」兩種方式來獲取火源
#森林迷宮 🌲
以前的人是如何在森林打獵?
走進以海棉棒打造的「森林迷宮」,學習獵人如何聽聲辨位尋找獵物、找到離開迷宮的路
#考古體驗
位於2樓兒童廳的室外區,有一片沙坑讓小朋友體驗考古樂趣!可惜當天天氣不是很好沒有開放😞
📍台南|南科考古館
地址: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
電話:(06) 505-0905
開放時間:09:00-17:00(週一休館)
票價資訊:全票$80元/優待票$50元 (6-12歲兒童,持學生證者)/未滿6歲, 65歲以上免費
停車場:免費平面及地下停車場
粉專:南科考古館
官網:https://www.nmp.gov.tw
/兒童廳場次時間/
第一場09:30~10:10/第二場10:30~11:10/第三場11:30~12:10
第四場13:00~13:40/第五場14:00~14:40/第六場15:00~15:40/第七場16:00~16:40
《線上預約,免費入場》
————————————————————
👣查看更多芯睿的旅行足跡👧🏻👦🏻
https://pse.is/x7phq
————————————————————
#台南景點 #台南旅遊 #台南親子景點 #親子旅遊 #親子景點 #室內景點 #室內親子景點 #南科考古館 #南科 #親子館 #博物館 #溜滑梯 #球池 #迷宮 #人面陶偶 #蔦松家 #蔦松文化
「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芯睿帶路!親子出遊就醬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劉櫂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台東製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遊記] 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出乎意料豐富- 看板Taitung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攝影] 台南新市南科考古館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 ... -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劉櫂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劉櫂豪立委爭取觀光高峰論壇在台東舉辦 讓世界看見台東
劉櫂豪立委爭取107年度台灣國際當代觀光旅遊高峰論壇在台東娜路彎大酒店舉辦,預計9月5日、6日為期2天,除了交通部、觀光局的官員外,另有馬來西亞砂拉越旅遊局、關島觀光局、義大利國際慢城總部等各國相關單位、組織團體參加,期待此一大型觀光論壇盛事,能更增色台東的優質環境與人文特色,讓世界看到台東的美好。
劉櫂豪表示,今年初為了振興台東的觀光產業,特邀請觀光局周永暉局長研議台東觀光活動的年度規劃,當時周永暉局長允諾107年度觀光論壇高峰會將規劃在台東舉辦,期待透過大型國際座談活動,讓台東的優質環境與人文特色可以被更多國家看見,也希望能透過政府領頭作用,吸引更多民間組織在台東辦理相關活動,帶動台東觀光產業。尤其國際青商會今年度的年會就規劃在台東舉辦,未來如能吸引更多團體組織的年會在台東辦理,相信能為台東的觀光帶來新一波的發展。
劉櫂豪說明,觀光局辦理2017年第一屆「台灣國際當代觀光旅遊高峰論壇」獲得廣大迴響,觀光局為響應「Tourism2020」台灣永續觀光發展策略,並提前為「2019小鎮漫遊年」宣傳,因此本屆觀光旅遊高峰論壇兩大主題分別為「從部落體驗旅遊行銷南島文化」及「從國際趨勢談台灣小鎮漫遊的觀光潛力」,而這兩項主題都非常契合台東觀光旅遊的產業特色,尤其會後將安排各國嘉賓導覽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及鐵花村,讓與會來賓瞭解台東過去的歷史以及文化魅力。
劉櫂豪強調,由於近年來台國際觀光客轉為背包客比例增加,衝擊傳統觀光產業的經營模式,在轉型過程中,需要政府的協助,以避免衝擊太大,影響產業發展。而部落體驗及小鎮漫遊都是深受背包客喜愛的旅遊模式,由政府帶頭適時協助推動,將旅遊環境優質化做好,必能為台東的旅遊轉型,帶來具有活力的發展。而政府領頭辦理論壇等大型活動,也能協助台東的旅遊產業更蓬勃,期待未來政府與民間的合作能更密切,引領台東的觀光產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台東製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365日計劃】 No.174 #台東生活
如果我們說東台灣或許曾是台灣島的首都,你相信嗎?🤓
旅遊台東幾次之後,或許你也慢慢感受到東海岸地質變化的美麗、自然植物的特色、南島族群的多元、部落文化的迷人;又或許再深入一點,你會發現整條東海岸的遺址密度竟然居於全台之冠。
#長濱文化的巨石群、#卑南遺址的石棺、尤其是 #富山遺址的出土物,當地族人常戲稱走路要小心一點,因為隨便用腳一踢,可能不小心就會踢到一塊源自史前的陶片。在台東,史前與當代的生活就是如此親近,而東台灣更幾乎能算是整座島嶼人文發展的起點。
「#史前」,意味著有文字以前的年代,對台灣而言,那是發現「長濱文化」的3萬年前到400多年前荷蘭人佔領台灣之間的時代。
這段近3萬年的島嶼光陰,神祕而未知,因沒有記錄,一切的蛛絲馬跡全由研究員們從地底遺址中緩慢地挖掘、推測才拼湊出其人文軌跡;每件出土物,大如巨石、小到魚骨,都是台灣人類學的重大證據,而這豐富的大時代知識,只有走入台東的「#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那刻,才得以窺知一二。
導覽員文賓大哥說:「當你接觸越多、理解越多,會越來越驚呼於史前人類的智慧,而這珍貴的發現,讓史前文化博物館之所以如此重要。」
一個個擁有肌肉紋理、細膩擬態與簍空雕飾的史前玉玦,出現在沒有金屬的石器時代,讓人不禁思考當時的工藝技術到底是如何發生;而「玉器」與「樹皮文化」在整個南島區域的蔓延,更讓人推測南島民族從台灣、菲律賓群島、東南亞群島、新幾內亞、大洋洲的遷移軌跡,再再都說明台灣小島對世界人種遷徙的重要性,也誘發了身為島民的我們,對於台灣史前文化的好奇心。
親眼目睹從地底土壤裡挖掘出的出土物,以及在土地上正發生的當代南島人文,一趟知性之旅,彷彿與台東產生了更深層的連結,真正地從「根」好好認識台灣島。
_
切
記
一
定
要
聽
導
覽
。(因為很重要,所以直著寫😂😂😂)
_
#台東製造 #地方生活 #365日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 的推薦與評價
史前館 位於臺東,是臺灣第一座以史前和原住民文化為範疇,包含博物館、考古遺址和自然生態公園的國家級博物館。藉由博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和遊憩功能,啟發大眾 ... ... <看更多>
台灣史前文化 博物館 特色 在 [遊記] 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出乎意料豐富- 看板Taitung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圖文版:https://paulyearkimo.pixnet.net/blog/post/248847272
景點名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博物館路1號
在樂知旅店度過舒服的一晚,繼續台東第二天的行程
(從七月玩到現在還在第二天?還好中間有插播不少特色景點),
準備去卑南一直很想參觀看看,著名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大門前壯觀的日晷噴水池增添些涼意,還好我們是騎摩托車來,
如果坐火車走過來要花10分鐘以上,大太陽下應該非常煎熬。
整個博物館園區很廣大,
本來想說應該兩三個小時就好,沒想到裡面展覽內容超級豐富,
光走馬看花拍照也花了半天多,甚至比台灣第一博物館故宮更讚。
難怪園區內設置了飯店台東文旅,希望你能慢慢體驗台灣古文物,
也感受台東不一樣的閑靜氣氛(飯店提供台東車站的接送服務)。
園區綠地環繞許多原住民雕刻,即使不進去博物館參觀,週末假日來踏踏青也很不錯。
博物館售票大廳,一旁為紀念品販售區,外國的朋友可找到台灣特色伴手禮。
全票80元,學生優待票50元,
附贈免費參觀卑南遺址文化公園,具老師身份出具證明還不需門票,
就能沈浸古文物一整天的時光,超划算的啦~
除了固定的常設展,不定期也會舉辦不同特展,讓你每次來都不會無聊。
第一次來可先到視聽中心欣賞一下影片,讓你對花東的史前文化有些基礎瞭解
(來過的就不用看了,聽朋友說都是放同一部)。
沿著走廊有一些小特展,結合今年蛇年與原住民文化的文創特展。
接下來我們一起跟隨古代原住民的腳步
來到展覽區服務台準備進入時光隧道,
博物館的展覽動線有特別設計過,當你全部看完後會剛好又回到原點
(一逛數小時就過去,有恍如隔世之感,還好我不是浦島太郎,沒有變老公公)。
建築很用心的融入台灣古文化特色,博物館中庭仿古玉色澤的碧綠牆壁。
巨大卑南文化玉耳飾模型矗立展區中心,很難不被那營造出的壯麗氣氛所驚訝。
建築本身壯觀,館區規劃也很貼心 除了參觀路線清楚明確,
館內也設置了多處可歇息的地方,走累腳痠了隨時都能休息片刻。
展覽說明也非傳統的死板敘述,
而是模擬遊客心底產生的疑問,與專家互相對話中來提供解答。
中庭主要規劃為議題區,藉由多媒體的影片訪談,
讓你深入感受原住民文化,從中獲得更多省思與感動。
回到展覽的部分,一切都從神創造天地開始說起,
那時候人類還沒出現,所以由台灣自然史先登場。
台灣在冰河時期與大陸相接,
動物順道來台一遊就忘記回家(居然還有像地獄犬的鬃狗),
之後繁衍出許多特有種的動物,
例如最有名的櫻花鉤吻鮭,此區跟國立台灣博物館有些重疊,
但能瞭解到台灣物種遭受的危機,也是很值得細細參觀認識~
下一區可說是史前博物館的重頭戲,述說台灣史前文化的歷史演進,
全台所發現的古文物遺跡都集中在此,藉由當時人民生活情景的模擬,
搭配挖掘出來的寶物和相關文史資料,光想像就知道內容一定超級豐富。
民以食為天,即使現在吃仍最重要,所以先從史前人類的蜜時方式說起,
其中最著名即為台北圓山貝塚,當時台北盆地還是一個遼闊大湖。
原住民捕撈湖中的蚌殼煮食就丟棄一旁,
所謂的貝塚其實是當時人類的垃圾場,但遺留下的垃圾卻是珍貴的考古遺產。
而居住於國境之南的墾丁原住民,則以捕魚為主要謀生方式。
因此挖掘出相關貝殼魚骨製品,大魚脊椎骨也能磨成精緻飾品。
為了生存找食物就要用工具,這也是人類跟動物不同的地方,
最早人們直接住在現成洞穴中,台東長濱留有台灣最早的古文化,
海岸邊山壁上的八仙洞中,從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即居住著。
人類藉由石頭互相敲擊製造工具
所謂舊石器時代,當時的石器採工具取用能用就好,
外觀就像一般的碎石頭,但在考古學家中卻是寶物。
有了石器作為工具,切割獵物敲打骨頭皆方便許多,於是文明開始逐漸演進。
當人類懂得磨製石頭,讓工具變得更美觀好用時,就邁進了新石器時代。
石器製作到最後難免會覺得很麻煩,於是堅固彈性又高的陶器就發展出來,
人類運用它製作出許許多多的生活用品。
因為泥土中含有氧化鐵,燒出的陶帶著紅色被稱為紅陶,當燒陶的窯能完全密封,
為繼續燃燒還原氧化鐵中的氧,就變成外觀青灰色的黑陶,
從紅陶到黑陶代表燒陶技術的進步,也代表人類又向前跨了一步。
進入新石器時代,人們生活相對富足多了,
也有心思注意其他東西,於是陶器出現美麗花紋。
陶器也不再是單一造型,像台南蔦松文化就發現特殊的鳥型陶器,
被推測應該跟祭祀有關係。還有充滿神秘的人面陶器
有生老就有病死,卑南文化留給後代最大的寶物,就是數量繁多的石棺。
石棺葬是東部原住民常見的安葬方式,依石版棺的構造還分成不同種類。
有莊嚴的安葬儀式,就有撫慰亡者的陪葬品,
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精神圖騰,即出自出土的雙人頂獸玉耳飾。
為了凝聚整個種族部落的向心力,
於是開始有了宗教祭祀活動,英國有聞名世界的神秘巨石陣,
其實花東地區也遺留許多巨石,像之前曾介紹過都蘭遺址。
有些巨石為了避免被破壞,就移至史前文化博物館收藏,
這麼大塊的巨石到底有何功用,還有待專家持續研究中~
新展區「科學的考古學」,
為了挖掘出更多古遺跡,考古從過去演進至今也日新月異,
不再只是簡單的敲敲打打,而是運用更多的先進科技。
現在就能直接體驗一下,用地質探測器看看底下有啥玄機,
螢幕發出嗶嗶聲,原來是探測到金屬物質。
為了避免珍貴文物受損,
考古學家必須小心翼翼,慢條斯理將其重現天日。
說到近代考古學就不得不提埃及的金字塔
雖然後來因金字塔太醒目盜墓嚴重,法老王改安葬於隱密的帝王谷卻宵小依舊,
但就有個意外保存下來的圖坦卡門王,
藉由現代科技我們能還原肌肉皮膚,將乾枯的木乃伊變為年輕的法老王。
這些食物種子有什麼用處呢?
從古老遺體遺留下來的物質,
我們能瞭解當時的氣候及環境,像知名的阿爾卑斯冰人奧茨,
及長沙馬王堆古墓的辛追夫人,身體內都遺留吃過的食物種子。
看了金字塔、龐等貝國外的知名遺跡,
台灣有沒有申請世界遺產的潛力呢?其實卑南石棺群就很有機會,
藉由這次史前博物館的參觀,才發現台灣居然有這麼多古遺跡,
像近在高雄山區就有神秘的萬山岩雕,都等待我們去探尋他們出現的原因。
看完展覽來實際體驗一下,感受專家復原古文物的辛勞,
用磁力類似立體拼圖的玩法,看你能否將破碎瓶子恢復原狀。
最後總要從過去回到現實,認識台灣的原住民南島民族。
經過不斷的正名,原住民由原來的九族細分出更多族,
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以及因電影而受到注意的賽德克族。
生性樂觀的原住民,直到現在仍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座島上,
一同歡笑,一同流淚,一起努力打拼生活著。
驚嘆於台灣史前文化遺址之豐富,還夠一圓曾經擁有的考古夢,
阿一一在史前文化博物館玩得很開心。也獲得滿滿的收穫與感動!
--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阿一一之食意與旅遊的閒適
https://paulyearkimo.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93.131
※ 編輯: paulyear 來自: 114.34.240.38 (10/21 22: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