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消費、生活,新疆棉背後的新疆血】
#挺人權 #不浪費 #少購衣 #真守護
▫
#廢遜媽的二手漂流計畫:
日前瑞典的快時尚品牌H&M對於拒用新疆棉發出聲明,內容表示關注公民組織報告及媒體對新疆再教育營的議題,更提出中國對少數民族的強迫勞動與宗教歧視的指控,最後強調將不再與新疆服裝廠合作也不會採購該地區的原料與產品,而聲明一出,H&M官網和電商在中國因此被封殺與消失,而H&M加入的「良好棉發展協會(BCI)」 名單中的成員如NIKE、 ADIDAS…等也因此被中國網友聲明抵制、發起拒買。
▫
接著上述品牌在中國的代言人一一火速發表聲明、快速停止品牌代言,讓小歐盟感嘆中國愛黨愛國的政治操作,藝人都得立刻選邊站求存,也讓藝術娛樂與表演工作者的自由意志與立場幾乎被軟禁在中國的政治力底下,同時也對藝人們寧可無視壓迫就在眼前,也要應聲下跪的行徑感到十分難過。而在台灣也有許多的政治人物、名人網紅以「穿上」H&M及其他拒用新疆棉品牌衣鞋的方式,來共同聲援表達達「拒用新疆棉品牌」的態度。
▫
Q:新疆棉生產背後的壓迫是否真實存在?
A:華盛頓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Victims of Communism Memorial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鄭國恩博士(Adrian Zenz)最近提供BBC一份研究文件內容結果顯示,中國正迫使數十萬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群在西部新疆地區廣闊的棉田中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更清晰地揭示了採棉產業背後潛在的強迫勞動規模。
▫
Q:穿上H&M,就能有效阻新疆勞動壓迫的產生嗎?
A:目前新疆的棉花產量佔全球棉花供應量的20%,廣泛運用在全球時尚產業!而新疆棉也提供了中國85%的國內需求,這意味著你我手中從淘寶、京東、天貓、YOHO甚更更多購物網站買到的中國製衣,都可能來自新疆棉,每一次網購消費,我們都有可能成為新疆棉田裡的強迫勞動事件的幫兇!
▫
Q:我們只能用「消費商品」的方式,來表達反對人權/勞動壓迫的立場嗎?
A:全球的快時尚產業在近十年大量生產,低價購入、穿過就丟,已經造成地球每年至少千億件以上的衣物成為垃圾掩埋場佔比最重的「污染產業」,我們每多買一件衣服,也在鼓勵產業多生產十件來銷售!不要被議題沖昏頭,#過度消費也造成環境更多負擔
▫
面對新疆棉議題事件,人人都可以做出最簡單的嚮應與行動:
不要擔心聲援與關心「太少」,任何議題多了你都是「很多」
▫
✅、#在人權觀點上,請務必持續關注新聞並用各種管道與形式,去表達中國對周遭少數民族壓迫及再教育集中營議題的反對立場!
✅、#在生活層面上,我們可以即刻停止或減少網購中國製衣,中國的快時尚產業及各種仿製品,早已經進入到我們的生活裡!
✅、#在消費者立場上,我們更應該要求全球及台灣內時尚產業,負起社會責任,共同嚴守把關製衣來源是否乾淨、是否可重覆回收再使用、製程背後有無嚴酷人權壓迫的問題。
▫
我們樂見名人現身表達立場與態度,但同時真心期待這樣的行徑不會帶出另一股「快時尚消費」的風潮,你我都可以開始減少每年購買新衣的數量,哪怕是每年只要減少十分之一的消費件數,十年之後可以共同減少的衣服垃圾量至少可達到9200萬噸(將近1200萬頭大象),反之如果我們沒有意識而持續消費,我們造成的垃圾量更無法想像!
▫
如果忍不住想買衣服,歡迎加入「#廢遜媽的二手漂流計畫」,用捐款的形式,把這些依舊完美卻總被閒置、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掩埋場的實在衣物們帶回家。
▫
華盛頓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報告文件:https://tinyurl.com/yfybsjcu
新疆棉花與人權爭議 多個跨國品牌面臨質疑:
https://tinyurl.com/yyjrsfj7
新疆維吾爾「再教育營」的真相探尋:
https://tinyurl.com/ydwd2ql9
新疆維吾爾人:「中國,我的孩子在哪裏?」:
https://tinyurl.com/yyccyvxw
▫
——————————————
▫
#廢遜媽的二手漂流計畫:https://tinyurl.com/yh5g8d3m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粉絲專頁:@LifeOBS38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推特:https://twitter.com/obasang_430
▫
❤如果你願意,每月200,支持小歐盟❤
https://bit.ly/3eG2fVa
台灣垃圾掩埋場數量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即將被垃圾淹沒的島嶼,掩藏在美景背後的事實】#讀者投書
本島焚化爐的數量總共二十四座目前仍然在運轉之中,而離島沒有任何一座垃圾焚化爐,尤其是歸屬於台東縣的綠島與蘭嶼,兩處離島僅有垃圾掩埋場暫時存放垃圾,直到垃圾掩埋場堆積垃圾數量達到托運焚燒之數值,才會透過漫漫長途的海運方式送回台灣焚燒。
不過令人不敢置信的是,2005年完工之台東焚化爐,至今尚未成功運轉,導致離島垃圾無法清除之困境……
#島嶼 #旅行 #蘭嶼 #綠島
台灣垃圾掩埋場數量 在 文人之島,環保之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在蘭嶼留下了什麼?』
還記得來蘭嶼旅遊時的美好記憶嗎?
是否留下了一張張美麗的照片?
跟朋友的感情是否更緊密?
有沒有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
品嚐了多少好吃的在地食物?
是否覺得自己跟大自然更加的親近?
在此同時,
也留給了小島多少垃圾呢?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
截至九月已有約15萬人次來蘭嶼,
比起去年增加超過2萬多的旅人,
如果一人一天製造一個寶特瓶,
就會產生450,000個寶特瓶,
還不包含其他的垃圾⋯⋯
小島是一個處理垃圾不易的地方,
資源不足,沒有焚化爐,
早期垃圾只能靠著垃圾掩埋的方式做處理,
在小島這幾年觀光產業蓬勃發展下,
掩埋場已不足負荷旅人帶來小島的垃圾數量。
現在大多數仰賴外送垃圾回本島做焚燒,
但小島的垃圾量跟本島比起來相對比較少,
運送過程製造的碳排放量,
以及焚燒垃圾對空氣造成的環境汙染,
各種影響讓小島垃圾處理問題更加難上加難。
現在旅遊旺季結束了,
正好給小島一個喘息的時刻,
但是即使休息,
人們製造出來的垃圾並不會從此消失,
因此希望大家下次來蘭嶼的時候,
可以攜帶環保用具,減少個人垃圾量,
當個友善旅人,
一同守護蘭嶼這片土地吧!!!
#台東 #蘭嶼 #lanyu #野銀
#咖希部灣 #文人之島 #環保之道
#減塑生活 #友善旅人 #自備餐具
#自己垃圾自己袋 #蘭嶼環保
#一人多背一公斤回台灣
#綠能建築 #節能減碳 #離島生活
#寶特瓶屋 #環境志工
#蘭嶼露營區 #蘭嶼加水站
#KASIBOAM #ECOLIFEINTAIWAN
台灣垃圾掩埋場數量 在 RE-THINK 重新思考- 蘭嶼掩埋場垃圾量已經爆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蘭嶼掩埋場垃圾量已經爆炸! 這樣的垃圾量或許可以再載回本島焚燒,但如果今天蘭嶼就是台灣本島、或就是這個地球。我們的垃圾要放去哪裡? #就說減量是王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