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的主旨。雖然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但上一個時代的主流始終認為,這是在香港從事各種工作的定海神針,只要宣稱自己也是愛國,很多事情也有得談,可以避開很多危險。這是 Jimmy 仔在中國說出的「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在早前關於「愛國者治港」的討論之中,有報道引述香港官員的講法:中國容許不同的政見,但紅線是絕不能允許作出損害中國共產黨帶領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因此不可能聲稱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濃縮標題為:愛國不愛黨「講唔過去」。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至少在之前很多年來,都不會有檯面人物正面給出「答案」。
愛國愛黨的問題在前十年、二十年,在香港都是刻意曖昧,充滿詮釋自由。直至香港人自己不太願意留意的中國法學家強世功在《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2014) 這樣說:
//香港雖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回歸祖國,可這個「一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符號,缺乏實質的政治內容。所以,在「愛國」問題上,他們經常會說,他們愛的是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而不是包含國家主權在內的政治實體。 這樣的愛國曾經是我們在港英殖民地下提出的愛國標準,而不能成為香港回歸後的愛國標準,否則,香港人與海外華人的愛國有什麼分別?//
所以老一輩香港民主人士的常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 2014 年開始被講了明白——雖然這在香港民主圈子中並不受注意。他們的確表示自己愛國,愛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愛十三億人民。 14 年以來的轉變,就是一場圍繞這個觀念的作戰:香港人整體認同作為「符號」還是「實質」的「中國」?
在保安局和支聯會鄒幸彤的書信往還之中,我們看見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
報道中見發給支聯會的文件這樣說:「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一場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革命暴亂……」,很多香港人對六四的定性,既有自己的意見,也可說是對「符號中國」的認同。所以 89 年之後,感情受創的香港人仍然切肉不離皮,華東水災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雖然對「現實中國」失望,但仍有「符號中國」作為替代。而如果你是當年的中國,看到這樣的香港人,雖然知道思想和立場有距離,但這些來自香港的仍然是「愛國同胞」。
在某個時空容許香港人愛國不愛黨,雖然可能是一個妥協做法,但無疑也令香港人的愛國熱情沒有完全離開「中國」的範疇。2010 年代香港分裂為加速派和穩重派。加速派不知為何極為苦大仇深,穩重派也不知為何過度樂觀。以今天的後見之明來事後總結,穩重派當時不覺得有大問題,主要是創世之初,當時的安排雖然沒有香港人在檯面上參與,但明顯照顧了在香港的大多數港英遺民。
香港歷史複雜,180 年來三次易手,所以民眾的背景和思想都很複雜。而 97 年的安排,安了老外商界的心、照顧了原居民陣營、民主派可以用「愛國民主派」的立場來參與遊戲、親北京派更可以成為政府伙伴……就算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也擁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就像愛國不愛黨,「九二一中」曾幾何時也是通關密語。支持中華民國,也是支持中國認同 (符號) 中國,政治沒有不正確。這是開局時的狀態。
###
第二慢慢改變的是「香港和中華民國」那一塊。雖然中華民國沒有實質管治過香港,但香港和民國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談到這個,有網友談到:
//「香港一兩代人是讀南來文人的書長大。本地精英泰半受教於「暴大」(中文大學)。還有市井間的老式人情味、工商創業,不就是民國政治專制、但社會散漫自由的遺緒?這些都藏在我們的肌理,與親不親國民黨、慶不慶祝雙十無關。」//
97 之後,關於中華民國和清末革命歷史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人們去孫文傳說曾開過會的「青山紅樓」紀念、紀念抗日活動、紀念雙十「國慶」都可以。以前在各大小遊行,都會見到堅定的民國派去舉青天白日旗。文化上,很多上一代是在南來文人的小說、電影劇集之中長大;知識上,新儒家在香港有她的重鎮,很多學者都奉中國為正朔。晚至 7、80年代,香港還有很多報紙甚至電視台使用耶誕與民國紀元並行。
(使用民國紀年的《工商日報》在得知香港將在 97 年回歸中國之後,於1984 年 11 月宣佈結業)
消息引述保安局長鄧炳強在《星島日報》的訪問,其表示:
//「特別關注雙十節可能出現嚴重違法,稱根據中國憲法,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任何人意圖、鼓勵或煽動他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屬違法,必然會果斷執法。」//
###
在 97 年的開局,覺得「未盡完善」的人,其實最終都不會太不滿意,因為新制度確實為重要的人留了寬容,所以才無意中製造了 97 後的兩個階級,也就是比較滿意和比較不滿意。前者對後者的苦大仇深並不理解,後者也 get 不到前者總是老神在在,又是在怎樣的歷史經歷中養成。他們總是說,無論甚麼,一國兩制還是最重要。
我們一直認為香港的紛雜處是一個對任何國家都有利的生機。
這一兩年來,最不覺得有甚麼變動的,是在 97 年也沒有變動的那一撮人群。可能是一班來到香港但不是因為逃避政治運動的人,他們在觀念上不紛雜,所以不需要改造,也會很容易適應。至於上一波的菁英也可以移民,他們精神家園的遺跡會在香港被抹除,但可以整套 intact 地帶到其他地方。因為機緣巧合而長出的之異色花朵,究竟是要培養下去還是要將之掐死,在這裡和其他可以存留甚麼,又要用一代人甚更長的時間,用試的方式來解答。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萬的網紅眼球中央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港蘋最後發行日 民眾排隊搶購報紙 • 港蘋員工不捨離開 民眾大樓前送暖 • 國際媒體譴責打壓新聞自由 林鄭辯解 • 趙立堅大言不慚談法治 國家安全擺第一 公民記者居家連線影片投稿傳送門: https://forms.gle/xKpCDBkigb1hD6Xg8 台灣社交距離下載連結: iOS ...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精華區ask-why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台灣報紙政治立場、真晨報、台湾四大报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台灣報紙政治立場、真晨報、台湾四大报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有政黨色彩的媒體 - 時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還應該訂報紙嗎?哪家的報紙比較正常?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討論] 各家新聞媒體立場| HatePolitics 看板| PTT 網頁版 - My PTT 的評價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的主旨。雖然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但上一個時代的主流始終認為,這是在香港從事各種工作的定海神針,只要宣稱自己也是愛國,很多事情也有得談,可以避開很多危險。這是 Jimmy 仔在中國說出的「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在早前關於「愛國者治港」的討論之中,有報道引述香港官員的講法:中國容許不同的政見,但紅線是絕不能允許作出損害中國共產黨帶領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因此不可能聲稱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濃縮標題為:愛國不愛黨「講唔過去」。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至少在之前很多年來,都不會有檯面人物正面給出「答案」。
愛國愛黨的問題在前十年、二十年,在香港都是刻意曖昧,充滿詮釋自由。直至香港人自己不太願意留意的中國法學家強世功在《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2014) 這樣說:
//香港雖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回歸祖國,可這個「一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符號,缺乏實質的政治內容。所以,在「愛國」問題上,他們經常會說,他們愛的是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而不是包含國家主權在內的政治實體。 這樣的愛國曾經是我們在港英殖民地下提出的愛國標準,而不能成為香港回歸後的愛國標準,否則,香港人與海外華人的愛國有什麼分別?//
所以老一輩香港民主人士的常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 2014 年開始被講了明白——雖然這在香港民主圈子中並不受注意。他們的確表示自己愛國,愛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愛十三億人民。 14 年以來的轉變,就是一場圍繞這個觀念的作戰:香港人整體認同作為「符號」還是「實質」的「中國」?
在保安局和支聯會鄒幸彤的書信往還之中,我們看見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
報道中見發給支聯會的文件這樣說:「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一場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革命暴亂……」,很多香港人對六四的定性,既有自己的意見,也可說是對「符號中國」的認同。所以 89 年之後,感情受創的香港人仍然切肉不離皮,華東水災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雖然對「現實中國」失望,但仍有「符號中國」作為替代。而如果你是當年的中國,看到這樣的香港人,雖然知道思想和立場有距離,但這些來自香港的仍然是「愛國同胞」。
在某個時空容許香港人愛國不愛黨,雖然可能是一個妥協做法,但無疑也令香港人的愛國熱情沒有完全離開「中國」的範疇。2010 年代香港分裂為加速派和穩重派。加速派不知為何極為苦大仇深,穩重派也不知為何過度樂觀。以今天的後見之明來事後總結,穩重派當時不覺得有大問題,主要是創世之初,當時的安排雖然沒有香港人在檯面上參與,但明顯照顧了在香港的大多數港英遺民。
香港歷史複雜,180 年來三次易手,所以民眾的背景和思想都很複雜。而 97 年的安排,安了老外商界的心、照顧了原居民陣營、民主派可以用「愛國民主派」的立場來參與遊戲、親北京派更可以成為政府伙伴……就算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也擁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就像愛國不愛黨,「九二一中」曾幾何時也是通關密語。支持中華民國,也是支持中國認同 (符號) 中國,政治沒有不正確。這是開局時的狀態。
###
第二慢慢改變的是「香港和中華民國」那一塊。雖然中華民國沒有實質管治過香港,但香港和民國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談到這個,有網友談到:
//「香港一兩代人是讀南來文人的書長大。本地精英泰半受教於「暴大」(中文大學)。還有市井間的老式人情味、工商創業,不就是民國政治專制、但社會散漫自由的遺緒?這些都藏在我們的肌理,與親不親國民黨、慶不慶祝雙十無關。」//
97 之後,關於中華民國和清末革命歷史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人們去孫文傳說曾開過會的「青山紅樓」紀念、紀念抗日活動、紀念雙十「國慶」都可以。以前在各大小遊行,都會見到堅定的民國派去舉青天白日旗。文化上,很多上一代是在南來文人的小說、電影劇集之中長大;知識上,新儒家在香港有她的重鎮,很多學者都奉中國為正朔。晚至 7、80年代,香港還有很多報紙甚至電視台使用耶誕與民國紀元並行。
(使用民國紀年的《工商日報》在得知香港將在 97 年回歸中國之後,於1984 年 11 月宣佈結業)
消息引述保安局長鄧炳強在《星島日報》的訪問,其表示:
//「特別關注雙十節可能出現嚴重違法,稱根據中國憲法,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任何人意圖、鼓勵或煽動他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屬違法,必然會果斷執法。」//
###
在 97 年的開局,覺得「未盡完善」的人,其實最終都不會太不滿意,因為新制度確實為重要的人留了寬容,所以才無意中製造了 97 後的兩個階級,也就是比較滿意和比較不滿意。前者對後者的苦大仇深並不理解,後者也 get 不到前者總是老神在在,又是在怎樣的歷史經歷中養成。他們總是說,無論甚麼,一國兩制還是最重要。
我們一直認為香港的紛雜處是一個對任何國家都有利的生機。
這一兩年來,最不覺得有甚麼變動的,是在 97 年也沒有變動的那一撮人群。可能是一班來到香港但不是因為逃避政治運動的人,他們在觀念上不紛雜,所以不需要改造,也會很容易適應。至於上一波的菁英也可以移民,他們精神家園的遺跡會在香港被抹除,但可以整套 intact 地帶到其他地方。因為機緣巧合而長出的之異色花朵,究竟是要培養下去還是要將之掐死,在這裡和其他可以存留甚麼,又要用一代人甚更長的時間,用試的方式來解答。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907華爾街日報
*【揭示塔利班與伊斯蘭國的隱秘戰爭】
塔利班因對付伊斯蘭國阿富汗分支ISIS-K贏得了一些國家的支持。但美軍撤離前幾天發生在喀布爾機場的襲擊讓人擔心,打擊伊斯蘭國的戰鬥可能還會更久,更血腥。ISIS-K前領導人被處決前接受了《華爾街日報》採訪,從另一個角度講述了兩個組織的反目。
https://tinyurl.com/yg9hbl35
*【從阿富汗撤軍後,拜登尋求將重點轉向國內問題】
美國總統拜登正在尋求推動他的立法議程,並將在勞動節後加倍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但隨著拜登著手應對阿富汗撤軍和新冠疫情等難以控制的問題,他的民調支持率已下降。
https://tinyurl.com/yeb2ehvp
*【塔利班聲稱已征服阿富汗最後一批抵抗力量】
塔利班聲稱已經征服了阿富汗最後一批抵抗力量,公佈的圖片顯示該組織佔領了潘傑希爾省的省會,該地區一直在反對塔利班接管阿富汗。
https://tinyurl.com/yfetabmd
*【美國將重啟對阿富汗人道主義援助項目的資助】
這些項目在塔利班控制阿富汗後被暫停,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重啟這些項目是對塔利班會否干預這些努力的關鍵考驗。
https://tinyurl.com/yfos7kum
*【鋁價創10年新高,幾內亞政變危及鋁土礦供應】
鋁價週一升至10年來最高水準,此前礦產豐富的幾內亞發生軍事政變,有可能擾亂鋁供應鏈。
https://tinyurl.com/ye3tfq6l
*【供應擔憂之下,中國鋁業股價大漲】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週一股價大漲,部分原因是擔心幾內亞政變威脅全球鋁土礦供應。
https://tinyurl.com/yf35yac4
*【日本下任首相可能強化對華強硬立場】
接替菅義偉的主要候選人包括兩位前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和河野太郎。兩人都贊同強化日本的防禦,以應對中國向台灣和日本南部島嶼周圍派遣軍用飛機和武裝船的做法。
https://tinyurl.com/yfese5qc
*【中國產業規劃升級,引發美國擔憂】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奉行中央計劃經濟,美國則樂觀其變。但近15年前中國政府開始進行的微妙而關鍵的調整近期引起華盛頓方面對中國發展目標和策略警覺。
https://tinyurl.com/yecoft7d
*【美國8月招聘步伐大幅放緩】
美國8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23.5萬,遠低於經濟學家預計的增加72萬。在Delta變異毒株引發新冠病例激增期間,僱主大幅縮減了招聘。
https://tinyurl.com/ygbvt9pp
*【8月顯露疲態後,美國就業市場9月料仍無精打采】
新冠疫情衝擊了8月份的美國就業市場。但問題在於,這其中有多少源於僱主不太願意招聘人手,又有多少是因為疫情削弱了潛在就業者尋找工作的意願。
https://tinyurl.com/yk6nf6jp
*【8月就業報告或破壞美聯準會在9月宣佈縮減購債規模的計劃】
美國8月份就業增長放緩可能破壞美聯準會在下次政策會議上開始逆轉其寬鬆貨幣政策的計劃,但穩定的招聘步伐仍可能促使官員們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縮減購債規模。
https://tinyurl.com/yf3g3ycx
*【美國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行動或被推遲】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聯邦衛生官員正在請求白宮推遲計劃中的疫苗加強針行動的開始時間,或至少推遲Moderna和嬌生的加強針。
https://tinyurl.com/yerqkab6
*【越南工廠停產牽動服裝和鞋類企業的神經】
供應鏈中斷是服飾銷售商長期面臨的問題。越南工廠關閉的時機恰逢零售商正在為假日季備貨。
https://tinyurl.com/yevbgaxx
*【歐洲監管機構繼續干擾向美國轉移數據的行為】
把數據從歐盟轉移至美國的企業自本月開始必須就數據私隱提供新的法律保證,不過私隱專家們表示,這一改變並不能解決監管機構和法院對於這種數據轉移發起的所有挑戰。
https://tinyurl.com/yjwq23o8
*【中芯國際擬在上海成立規模達88.7億美元的晶圓生產合資公司】
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表示,將與上海市政府合作,在該市投資88.7億美元建設一條晶片生產線。在全球晶片短缺之際,此舉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的雄心。
https://tinyurl.com/yheobtf4
*【中國企業紛紛響應「共同富裕」,阿里巴巴承諾投入1,000億】
在業界遭遇一系列整頓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希望與政府保持立場一致。騰訊等公司也承諾投入資金支持政府這一旨在促進社會平等的倡議。
https://tinyurl.com/ykyq5x2c
*【《蘋果日報》出版商董事辭職,稱公司受到以國家安全為由的打壓】
出版公司壹傳媒四位董事辭職,他們稱公司可在沒有法院介入的情況下被迫進行清盤。壹傳媒此前關閉了由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創辦的支持民主的報紙《蘋果日報》。
https://tinyurl.com/ye87ypz9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淡出公司日常運營,任命首位新總裁】
在面臨更激烈競爭和中國政府日益擴大的治理整頓的情況下,京東週一任命了首任總裁。
https://tinyurl.com/yhvgfvhj
*【一位知情者揭示中共如何將企業家視為「可以犧牲的」工具】
中共強調「共同富裕」之際,失蹤女富商段偉紅的前夫沈棟通過回憶錄揭示了中國一個較早的政治時代的情況,當時中共黨內精英和企業家經常在利益可觀的交易上密切合作。
https://tinyurl.com/yz49fez4
*【中國股市需要更好的規則,而非一個新的證交所】
不應認為是交易所數量不足阻礙了中國科技初創企業在國內融資。總體而言,讓企業更容易上市,同時提高透明度,讓投資者感到安全,才是更重要的。
https://tinyurl.com/yzjwjsyt
*【雷諾預計第三季度半導體短缺情況非常嚴峻】
雷諾公司表示,預計在半導體短缺方面,第三季度情況「非常艱難」,今年最後三個月將有所改善。
https://tinyurl.com/yjokcpex
*【道達爾能源將對伊拉克幾個項目投資約100億美元】
道達爾能源與伊拉克政府就巴士拉地區的幾個項目簽署了協議,承諾投資約100億美元。
https://tinyurl.com/yfzh9fdr
*【波音787夢想飛機的暫停交付可能持續到10月下旬】
知情人士稱,波音公司787夢想飛機的暫停交付可能至少會持續到10月下旬,這家飛機製造商一直無法說服航空安全監管機構批准其關於檢查這款飛機的建議方法。
https://tinyurl.com/yjg373mc
*【美國國家冰球聯盟將允許球員參加北京冬奧會】
美國國家冰球聯盟宣佈,根據與國際冰球聯合會達成的協議,將在2021-22年的賽程中增加休息時間,為其球員參加2022年冬奧會掃清道路。
https://tinyurl.com/ygaw38jq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港蘋最後發行日 民眾排隊搶購報紙
• 港蘋員工不捨離開 民眾大樓前送暖
• 國際媒體譴責打壓新聞自由 林鄭辯解
• 趙立堅大言不慚談法治 國家安全擺第一
公民記者居家連線影片投稿傳送門:
https://forms.gle/xKpCDBkigb1hD6Xg8
台灣社交距離下載連結:
iOS
https://pros.is/3ewfwa
安卓
https://pros.is/3efn4j
【眼球福利社 抗疫球平安 滿額優惠中】
https://www.cccreative.tv
【眼球員工社群帳號攏底加】
https://eyectv.soci.vip
【納貢擁有眼球商品,一同壯大官媒】
https://www.cccreative.tv
【立即訂閱官媒YouTube頻道,並加入會員】
https://eyectv.pse.is/JAN9M
#蘋果日報 #香港 #港版國安法
#羅偉光 #李平 #陳沛敏 #撐香港 #黎智英 #林鄭月娥 #李家超 #趙立堅 #馬曉光 #國台辦 #日本產經新聞 #杜汶澤 #喱騷 #果籽 #果苗 #新聞自由
畫面來源:
美聯社/無線電視/法新社
https://youtu.be/JbooxNcZJug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710476795704610/videos/41413267965950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QDmZKzkIes
美聯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b-9YRyXOY
有線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nQHrLvN6U
Bloomberg Politics
https://youtu.be/NdehMUUa8uQ
CNN
https://edition.cnn.com/2021/06/23/media/apple-daily-closure-intl-hnk-dst/index.html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Sc_ruUe9k
TVB USA Offici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PFWKJT96k
香港NOW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GjG0AeiE0
民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8VWXUMHJ3k
圖片來源:
BBC
p09mczm5.jpg
自由時報
phpzK5Ntu.jpg
php4k0wO8.jpg
美聯社
df635985-7fbc-498b-adbf-bd5249161d0f.jpeg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JhwoKUrRk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自從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9月中旬訪台後,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周飛越台灣海峽中線,美台高官的口風也出現變化,如美方高官稱對台灣主權問題不持立場,「應由兩岸自行解決」;對華強硬的美國國會議員也聲言,對大陸武力攻台,要美國支持台灣打這場戰爭「是不切實際的」;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宣示,台美之間「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若兩岸開戰,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這種變化,與北京宣示「沒有海峽中線」引發的兩岸軍事對峙有關。可見,北京的宣示試出了華府的底牌:現在還不想捲入台海戰爭的泥潭中。而台北在付出開放美國豬肉進口、購買美國軍備的代價後,在外交和安全保證方面卻一無所得。
蘋果頭條
美國總統特朗普及第一夫人梅拉妮婭證實感染武漢肺炎,特朗普周五搭直升機前往馬里蘭州沃爾特里德軍方醫院(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接受治療,至周日仍然留醫。以下為最新進展:特朗普周日在Twitter推文,感謝在醫院外為他打氣的支持者,讚他們愛國,「令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偉大」。特朗普的治療團隊周日表示,特朗普接受了第二劑瑞德西韋和第一劑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沒有出現副作用。醫生說特朗普近日兩度血氧量短暫下降,但現時病情持續好轉,血氧量為98%,最快周一可以出院,返回白宮繼續瑞德西韋療程。
東方正論
剛過了中秋,快將踏入年尾,然而由年頭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到現在仍然未有平息迹象,作為抗疫其中一個主要措施,就是實施封關,機場是重點,但連接內地的主要關口羅湖也封閉,高鐵停運令到西九關口也停止操作。相對而言,港珠澳大橋可以開放使用,已經算是比較寬鬆處理,但因為強制隔離措施,使到來港客流劇減,港珠澳大橋也難幸免,車流冷冷清清。有指港珠澳大橋是國家級基礎建設,政治象徵大於一切,類似例子還有高鐵,基本上每程都是津貼乘客,回本無期,同樣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亦是耗資接近千億元,到現在依然客量未能達標,而且更加被疫情拖累停止運行八個多月,談收支平衡簡直是天方夜譚。
星島社論
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入院,全球關注對下月初大選的影響。昨天發表的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支持率擴大,領先特朗普十個百分點;且多數民眾認為,若特朗普更認真應付疫情,他可能就不會染疫。在特朗普確診後,白宮對其情況說法矛盾、混亂遭外界批評,御醫康利表示情況樂觀,但白宮幕僚長梅多斯卻匿名稱「情況堪憂」,其後又向媒體透露特朗普上周五情況較官方公布嚴重,發燒及血氧濃度急降。據報特朗普對梅多斯的匿名發言感震怒,他上周六發放短片,指「未來幾天是真正考驗」。不過,主治醫生們昨稱,特朗普病情持續改善,最早可以在今日(周一)出院,回白宮繼續治療。
經濟社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病情未見明朗,他和官員極端鬆懈的防疫意識,尤其上月底疑似引爆大型「白宮感染群組」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儀式,毫無疑問是當今最錯誤的抗疫示範,對仍然面對隱形傳播鏈的港人,確應引以為鑑。美國疫情未止息,特朗普上月26日卻在白宮替大法官人選舉行提名儀式和飲宴,迄今至少8個出席者確診。逾150名達官貴人當天並肩而坐,幾乎沒人戴口罩,更遑論社交距離,還不時擊拳、握手、擁抱甚至飛吻。白宮群組現時已有最少25人染疫,有官員私下承認,提名活動很可能是爆疫源頭。雖然白宮宣稱正追蹤密切接觸者,多個嘉賓向傳媒反映當局仍未主動接觸,部分客人也尚未自我隔離,沒有把握時機遏制疫情。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0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C5elYrub-00
明報社評
最近香港社會對司法公正和獨立,有很多議論,部分法官更被冠以不同顏色,有黃有藍更有紅。法庭是講法律和證據的地方,公眾有權對司法機構已判決的案件表達意見,若有人認為法官的具體處理有問題,又或懷疑存在系統性的偏頗,亦可依程序投訴,然而若僅因為個別裁決不合個人政治喜好,就給法官定顏色分立場、肆意人身攻擊,則大有問題。法官審理案件,必須堅守法律專業,秉持公正中立原則,不能有實質偏頗,又或表現出存有偏頗的觀感。司法不能為政治立場服務,司法制度被任何一種顏色控制、偏離公正原則,都是法治的災難,絕對不能讓這種情况在香港發生。香港社會撕裂,反修例風暴以來,司法機構面對大量涉及政治和暴力的案件,法官如何處理,不同政治陣營都密切緊盯。
蘋果頭條
日前一名12歲女童到旺角買顏料時,看見手持盾牌及警棍的警察,欲快步離開現場,豈料被一名防暴警正面撞飛後,繼而被約3名警員以膝壓等方式制服。報道一出,許多網民質疑警方處理手法,亦紛紛認為由蕭芳芳成立、打正旗號保護18歲以下兒童的「護苗基金」為何沒為該女童發聲!?身為「護苗基金」會長的蕭芳芳沒為事件發聲,連日來毫無「音訊」,不過她今日卻出現在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的官方FB,張建宗留言稱前日到訪檢測中心偶遇蕭芳芳,更貼出一張與滿臉笑容的蕭芳芳手踭互撞代替握手的照片
東方正論
政府抗疫其中一場重頭戲,全民檢測新冠病毒,未推出已引來不少質疑聲音,專家紛潑冷水,反對派更為檢測扣上「送中」帽子,市民的反應亦未像預期中踴躍,這「全民」兩個字做不到,政府又一次雷聲大雨點小,而且疑因為「未夠數」,再度延長計劃三天至下周一。整個檢測計劃由本月初展開,至昨天推行了九天期間,約一百四十二萬人於全港各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採樣,人數未夠全港兩成人口。而檢測所發現的隱形患者,暫時為十九人,包括昨日其中一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確診個案數字不多,是一個好現象。這句話聽在市民耳中,實在是莫大諷刺。
星島社論
中美兩國關係緊張敏感時刻,由美國政府持有的南區壽山村道豪宅,經過連月商討後於昨日落實出售,美方指在審議多份標書後,已接納一家財團的標書,並將於今年底完成交易。據悉成交價約二十五億,每呎樓面地價約五萬二千元。美國駐港領事館發言人回覆本報時稱,南區壽山村道三十七號項目於七月底截標時,接獲多份標書,最終接納其中一份標書,將於今年十二月底完成交易,並已把有關消息通知落選的財團。發言人並強調,今次交易是「純粹商業決定」(purely a business decision ),而獲得的資金,會投放入美方於本港持有物業中,同時對領事館的運作不會構成影響,另外,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會定期檢視海外的物業,作為全球資產再投資計畫的一部分。雖然項目落實售出,但美領館未有透露中標財團身分、以及實際標價,而負責招標的世邦魏理仕,其發言人指將於今日公布標價。
經濟社評
港府與11國磋商建立旅遊氣泡之際,台灣昨將本港改列為中低風險地區,商務客入境檢疫期縮至7天,無疑是個好消息。惟疫下建立旅遊氣泡非易事,港府除積極清零外,更要汲取中外經驗,在落實計劃時須宜緊勿鬆,方能重建旅客重臨和港人外遊信心,氣泡才有望愈谷愈大。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昨表示,正接觸11國磋商旅遊氣泡事宜,其中5至6個感興趣,與日本和泰國的商討已進入衞生部門接觸階段,大家仍要考慮彼此的檢測標準,以及能否互認檢測安排等問題。即使落實措施,都可能有不同限制,有機會一程兩檢,即離境和抵埗時都要做檢測,意味全程可能要做4次檢測,才能縮短隔離日數。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台灣報紙政治立場、真晨報、台湾四大报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台灣報紙政治立場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ohnny9667也提到連結: https://reurl.cc/2DOyL4 內文: 六都豪宅投報台中3.5%最高房東連租客政治立場也審查 ... ... <看更多>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台灣報紙政治立場、真晨報、台湾四大报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台灣報紙政治立場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ohnny9667也提到連結: https://reurl.cc/2DOyL4 內文: 六都豪宅投報台中3.5%最高房東連租客政治立場也審查 ... ... <看更多>
台灣報紙 政治立場 在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精華區ask-why 的推薦與評價
像是聯合報中國時報明顯藍色
自由時報明顯綠色
報紙不是必須做到公正客觀嗎
可是這些報紙的社論專欄或民意論壇甚至報導都很偏頗@@
我們公民老師說讀報一定一次要讀兩份以上
才不會天天被相同的意見洗腦
蘋果日報好像是最公正的
可是腥煽色又太多
沒有政治立場 只是想問問(因為以後想當記者)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05.170
> -------------------------------------------------------------------------- <
作者: hercales (夢想無雙)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時間: Mon Dec 27 21:22:27 2004
※ 引述《imnoangel (靠 奶安班的小孩屌)》之銘言:
: 像是聯合報中國時報明顯藍色
: 自由時報明顯綠色
: 報紙不是必須做到公正客觀嗎
: 可是這些報紙的社論專欄或民意論壇甚至報導都很偏頗@@
: 我們公民老師說讀報一定一次要讀兩份以上
: 才不會天天被相同的意見洗腦
: 蘋果日報好像是最公正的
: 可是腥煽色又太多
: 沒有政治立場 只是想問問(因為以後想當記者)
: 謝謝
以前一黨獨大時所造成的
偏向執政黨的報紙才活的下來
自然主編也就帶有色彩了
何況現在政治對立明顯
要不帶有色彩很難
像以前的民眾日報算比較公正的
但後來被收購了
自由時報比較偏綠一些
但這是近兩年才有的
以前色彩比較淡
中國時報的藍色有比以前淡,至少我在一年多前覺得中國時報顏色變淡了
聯合報還是一樣純藍色的
--
在無限的幻想空間裡
我與現實世界脫節
徘徊在虛與實之間
找尋著另一個自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3.103.153
> -------------------------------------------------------------------------- <
作者: leechiahan (LeMor)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時間: Tue Jan 11 03:40:06 2005
※ 引述《imnoangel (靠 奶安班的小孩屌)》之銘言:
: 像是聯合報中國時報明顯藍色
: 自由時報明顯綠色
: 報紙不是必須做到公正客觀嗎
: 可是這些報紙的社論專欄或民意論壇甚至報導都很偏頗@@
: 我們公民老師說讀報一定一次要讀兩份以上
: 才不會天天被相同的意見洗腦
: 蘋果日報好像是最公正的
: 可是腥煽色又太多
: 沒有政治立場 只是想問問(因為以後想當記者)
: 謝謝
媒體本來就可以有政治立場
華盛頓郵報 和 紐約時報政治立場就完全不同
它們的社論也很容易預測
雖然美國報紙的左、右派政治立場大不同
但主要體現在社論和言論上,在新聞報導上
各報仍把新聞平衡、真實、專業作為主要目標
多元社會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有意見
言論自由就是任何胡說八道都有權利表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68.217
> -------------------------------------------------------------------------- <
作者: hercales (夢想無雙)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時間: Tue Jan 11 09:53:33 2005
※ 引述《leechiahan (LeMor)》之銘言:
: ※ 引述《imnoangel (靠 奶安班的小孩屌)》之銘言:
: : 像是聯合報中國時報明顯藍色
: : 自由時報明顯綠色
: : 報紙不是必須做到公正客觀嗎
: : 可是這些報紙的社論專欄或民意論壇甚至報導都很偏頗@@
: : 我們公民老師說讀報一定一次要讀兩份以上
: : 才不會天天被相同的意見洗腦
: : 蘋果日報好像是最公正的
: : 可是腥煽色又太多
: : 沒有政治立場 只是想問問(因為以後想當記者)
: : 謝謝
: 媒體本來就可以有政治立場
: 華盛頓郵報 和 紐約時報政治立場就完全不同
: 它們的社論也很容易預測
: 雖然美國報紙的左、右派政治立場大不同
: 但主要體現在社論和言論上,在新聞報導上
: 各報仍把新聞平衡、真實、專業作為主要目標
: 多元社會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有意見
: 言論自由就是任何胡說八道都有權利表達
不對喔!
媒體應該要公正的報導,而非是加入個人的政治立場
言論自由不是這樣用的
社論是請人家寫的,要沒有立場很難
但是記者或主播報新聞時就不該有政治立場存在
在報紙的後面讀者投稿區,那有立場無所謂
畢竟發言的人並非有報社的代表性質存在
但新聞內容就不能這樣了
這一點是台灣新聞記者最欠缺的
另外就是報社主編在選新聞時也要保持中立的立場
--
永遠探す君は移り氣な夢見人 浮氣な夢にすがり貴方は何處へ行く
黃昏開く鍵を探して月の影 屆かないまま泣いた私は何處へ行く
二人瞳に秘密失くしても 重ねた腕をほどきはしないわ
一月の蒼い月朝燒け隱してよ 終わるはずのない夜に優しい夜明け
近付く程に痛む戀の重さのせいで 離れすぎてた胸を自由と呼んでいた
暗い場所にだけ光るものがあると 小さな窗の遠く見つめて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156.240.233
> -------------------------------------------------------------------------- <
作者: Darkbeat18 (我支持你)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時間: Tue Jan 11 10:54:25 2005
※ 引述《imnoangel (靠 奶安班的小孩屌)》之銘言:
: 像是聯合報中國時報明顯藍色
: 自由時報明顯綠色
: 報紙不是必須做到公正客觀嗎
: 可是這些報紙的社論專欄或民意論壇甚至報導都很偏頗@@
: 我們公民老師說讀報一定一次要讀兩份以上
: 才不會天天被相同的意見洗腦
: 蘋果日報好像是最公正的
: 可是腥煽色又太多
: 沒有政治立場 只是想問問(因為以後想當記者)
: 謝謝
亂講 中國時報已經變的不那麼藍了
社論跟民意論壇還不是一堆在罵國民黨的文章
只不過這幾年都是民進黨執政 就說中國時報偏藍?
這樣說只是相對於綠色的自由時報吧!!!
媒體本來就站在永遠的反對黨 一個每天迎合政府的報紙根本不叫做報紙
(尤其是這十幾年下來兩邊都執政過 政府哪時候做的很好了?)
不管是哪個黨掌權啦 報紙最好還是要做到媒體監督的本分
還有讓大家知的權利
聯合報我比較少看 自由時報有時候還是太綠了 中國時報已經算是裡面最好的
不過每天看兩份以上的報紙我也贊成
這樣才能看出哪些報紙在捧政府LP 選擇性報導
而哪些報紙的言論比較合乎常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216.39
※ 編輯: Darkbeat18 來自: 140.115.216.39 (01/11 10:56)
> -------------------------------------------------------------------------- <
作者: leechiahan (LeMor)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時間: Tue Jan 11 12:23:35 2005
※ 引述《hercales (夢想無雙)》之銘言:
: ※ 引述《leechiahan (LeMor)》之銘言:
: : 媒體本來就可以有政治立場
: : 華盛頓郵報 和 紐約時報政治立場就完全不同
: : 它們的社論也很容易預測
: : 雖然美國報紙的左、右派政治立場大不同
: : 但主要體現在社論和言論上,在新聞報導上
: : 各報仍把新聞平衡、真實、專業作為主要目標
: : 多元社會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有意見
: : 言論自由就是任何胡說八道都有權利表達
: 不對喔!
: 媒體應該要公正的報導,而非是加入個人的政治立場
: 言論自由不是這樣用的
: 社論是請人家寫的,要沒有立場很難
: 但是記者或主播報新聞時就不該有政治立場存在
: 在報紙的後面讀者投稿區,那有立場無所謂
: 畢竟發言的人並非有報社的代表性質存在
: 但新聞內容就不能這樣了
: 這一點是台灣新聞記者最欠缺的
: 另外就是報社主編在選新聞時也要保持中立的立場
是你誤解了
媒體本來就可以有政治立場 美國人也是這樣搞的
但是新聞報導就應該持平公正 平衡報導 不宜有加註情緒與立場
一份報紙的政治立場和社論方向本來就是該報的特色與權力
就好比電視新聞報導一定要公正
但政論節目就不一定了
評論的東西本身就是主觀較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68.217
> -------------------------------------------------------------------------- <
作者: Lumania (小糠榔)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時間: Tue Jan 11 15:21:28 2005
※ 引述《Darkbeat18 (我支持你)》之銘言:
: 亂講 中國時報已經變的不那麼藍了
: 社論跟民意論壇還不是一堆在罵國民黨的文章
: 只不過這幾年都是民進黨執政 就說中國時報偏藍?
: 這樣說只是相對於綠色的自由時報吧!!!
: 媒體本來就站在永遠的反對黨 一個每天迎合政府的報紙根本不叫做報紙
: (尤其是這十幾年下來兩邊都執政過 政府哪時候做的很好了?)
: 不管是哪個黨掌權啦 報紙最好還是要做到媒體監督的本分
: 還有讓大家知的權利
: 聯合報我比較少看 自由時報有時候還是太綠了 中國時報已經算是裡面最好的
: 不過每天看兩份以上的報紙我也贊成
: 這樣才能看出哪些報紙在捧政府LP 選擇性報導
: 而哪些報紙的言論比較合乎常理
中國時報是藍在骨子裡,外表偽裝起來罷了,
自由時報說親綠不如說是親台灣反中國比較正確,也有很多批民進黨的文章,
更可惡的是偽造新聞,來攻擊敵黨,這是記者該做的事嗎?
不然就是扭曲別人講話的意思,來做攻擊的材料,記者耳朵聾了嗎?還是別有用心呢?
同樣一件新聞,比較三份報紙就會有所發現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195.117
> -------------------------------------------------------------------------- <
作者: zoezi (蝸牛星)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時間: Tue Jan 11 16:41:13 2005
要說媒體立場也不只報紙吧
三大報我覺得自由時報是最誇張的 新聞也做得不好
聯合報就算有所偏頗 基本上的平衝報導跟新聞處理還是正統方式
中國時報雖然中立 可是偏執政黨 (不過個人還是覺得中時好看點)
而且現在媒體最重要的影嚮都不是政黨了
沒那麼必要討論這個吧
※ 引述《Lumania (小糠榔)》之銘言:
: ※ 引述《Darkbeat18 (我支持你)》之銘言:
: : 亂講 中國時報已經變的不那麼藍了
: : 社論跟民意論壇還不是一堆在罵國民黨的文章
: : 只不過這幾年都是民進黨執政 就說中國時報偏藍?
: : 這樣說只是相對於綠色的自由時報吧!!!
: : 媒體本來就站在永遠的反對黨 一個每天迎合政府的報紙根本不叫做報紙
: : (尤其是這十幾年下來兩邊都執政過 政府哪時候做的很好了?)
: : 不管是哪個黨掌權啦 報紙最好還是要做到媒體監督的本分
: : 還有讓大家知的權利
: : 聯合報我比較少看 自由時報有時候還是太綠了 中國時報已經算是裡面最好的
: : 不過每天看兩份以上的報紙我也贊成
: : 這樣才能看出哪些報紙在捧政府LP 選擇性報導
: : 而哪些報紙的言論比較合乎常理
: 中國時報是藍在骨子裡,外表偽裝起來罷了,
: 自由時報說親綠不如說是親台灣反中國比較正確,也有很多批民進黨的文章,
: 更可惡的是偽造新聞,來攻擊敵黨,這是記者該做的事嗎?
: 不然就是扭曲別人講話的意思,來做攻擊的材料,記者耳朵聾了嗎?還是別有用心呢?
: 同樣一件新聞,比較三份報紙就會有所發現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47.114
> -------------------------------------------------------------------------- <
作者: krasis (想不到)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請問為什麼台灣的報社立場都這麼明顯
時間: Wed Jan 12 04:03:38 2005
※ 引述《leechiahan (LeMor)》之銘言:
: ※ 引述《hercales (夢想無雙)》之銘言:
: : 不對喔!
: : 媒體應該要公正的報導,而非是加入個人的政治立場
: : 言論自由不是這樣用的
: : 社論是請人家寫的,要沒有立場很難
: : 但是記者或主播報新聞時就不該有政治立場存在
: : 在報紙的後面讀者投稿區,那有立場無所謂
: : 畢竟發言的人並非有報社的代表性質存在
: : 但新聞內容就不能這樣了
: : 這一點是台灣新聞記者最欠缺的
: : 另外就是報社主編在選新聞時也要保持中立的立場
: 是你誤解了
: 媒體本來就可以有政治立場 美國人也是這樣搞的
: 但是新聞報導就應該持平公正 平衡報導 不宜有加註情緒與立場
: 一份報紙的政治立場和社論方向本來就是該報的特色與權力
: 就好比電視新聞報導一定要公正
: 但政論節目就不一定了
: 評論的東西本身就是主觀較多
原問的問題是「為什麼『台灣的』『報社』『政治』立場這麼鮮明?」
這個問法限定了 1.範圍是台灣的 2.主體是報社 3.立場是政治的
似乎在此之外的就不討論 或者就是不存在
而且似乎隱含了 媒體立場不應該鮮明的前提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這三樣限定都沒有意義:
這種現象也不只有在台灣獨有、
傳播媒體不只有報社有政治立場、
有立場也不見得都是政治的(可能是商業的、宗教的、文化的)
所以問題應該可以變成「媒體應該有鮮明的立場嗎?」
聽說在古早以前有些學者鼓吹過媒體應當「公正」的說法
但是什麼叫做「公正」?這個帽子很大呀
如果記者可以為「公正」下判斷,那法官是做什麼用的呢?
(更何況現在也不是人人都相信司法公正)
那退而求其次好了,只求報導資料觀點的公平與真實即可。
但是即使如此,也會面對觀點上誰跟誰對立的問題
現在大家似乎都很習慣藍綠對立,
但是如果非藍非綠的議題例如廢票運動時的問題 那媒體應該如何平衡聲音?
非政治性的問題又如何?有多元觀點的問題又該如何?有些特別少數者的聲音又該如何?
還有類似蘇建和案中 新聞媒體習慣將被告與被害家屬對立平衡
但是為什麼不是將國家機器的檢警說法與民間辯護的說法對立
這類型的問題在在牽涉到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價值觀問題 而讓平衡變成另一種理想
甚至是「真實」是什麼?也都有很大的問題
每年死在肺結核的人比SARS多 可是SARS有全國媒體的高度關注
一堆人受罕見疾病所苦 也不見媒體忽然關心一下
每年一堆人在大馬路上跌倒 也不見媒體報導 或要求懲處養工處(修馬路的)處長之類的
媒體報的即使全都是「真實」有發生過的
他沒有報的東西也足以誤導你一切的觀感 而讓人產生不夠「真實」的結論
媒體選擇什麼必然有他的立場
不論是政治的也好、商業的也好 總是會有立場的
即使大家都同意「沒錯 這件事情的確有發生」
你選擇報了這件事 而不報別的 這就有立場在裡面
所以承認個別的媒體必然有其立場是有必要的
(但是為了立場而「捏造新聞」 這就是極為嚴重的缺乏職業道德的行為)
也因此
我相信一個媒體致力於保持一貫的立場是比搖擺不定來得負責一點的
有鮮明立場的媒體對我們的危害並不會比含混不清的媒體危害大
--
宇宙是由故事組成的 而非原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5.1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