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一開始過來跟我聊天,是為了要稱讚我的頭髮,她覺得顏色美、線條自然。
雖然我今天外出,正是準備要去弄頭髮😆
大姐是捷運站的清潔人員,髮圈箍起來的頭髮也很是精神,但她似乎比較想走「公主削」路線(我也不懂,不要問我)
因此對現在的髮型就是不太滿意。
講一講她說有點放棄要怎麼跟髮型師溝通了
「反正我快七八十歲了」
我真的有嚇到,即便戴著口罩,那張臉還是跟說出的年齡有點距離。
我說出我的感覺,大姐接著講,
「我都五十五啦!不是快六十了嗎?六十那沒多久就是七八十了啊!」
原來是這個邏輯啊。
大姐可能覺得我投緣,就開宗明義說要跟我抱怨,我很喜歡聽每個人說話,於是就開始聽。
她說婆婆最近住到她家了。她很不會跟婆婆溝通。
比如說,前陣子她跟婆婆講「媽,這個是知識,妳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
她婆婆就氣起來,哭訴說媳婦講她沒知識。
「我哪有講她沒知識,我是說她怎麼會連這個基本知識都不知道!」
大姐接著說
「然後現在她來跟我們住,還說要煮飯,82歲了,不是說煮的不好吃,但如果她還會活十年,這十年我要怎麼過!!」
說到激動處,大姐似乎有點不好呼吸,因此拿下了口罩。
原本站在傾聽的立場,認同、平撫情緒會是第一步,但拿下口罩真的有點嚇人。
所以我們加快一點速度。
「妳很討厭妳婆婆喲」我說
列車剛好進站,這句話有點模糊掉了,大姐大聲的再問我一次什麼。
「妳很討厭妳婆婆喲!!」我講,「所以她做什麼妳都討厭的不得了」
大姐停了一下,似乎在想些什麼
「妳可以想想怎麼讓妳自己舒服一點,而不是只有忍受」
大姐嗯嗯了兩聲就走了。
每當這時後我都會自我擺盪在「愛管閒事&自以為是的路人」跟「也許能做點什麼吧」的自我懷疑中😆
畢竟很多人的抱怨不是需要什麼建議。
只是需要認同跟傾聽,如果更好的話,就是你能說出他心裡所需要的回答。
若沒剛好答到他要的答案,通常得到的就是「嗯嗯」加轉身離開😅
我東西收一收也要走了。
在上手扶梯時,大姐正邊套手套邊下樓,我在對邊大聲跟她說再見。
「bye bye,今天遇見妳真好」大姐對我說。
這句話釋懷了我剛剛的擺盪。
哎喔,忘了跟她說,以她55歲的年齡,她那張臉保養得可真年輕。
#圖文不符
#台灣小蝶王雖然沒進決賽但游出了超越自己的成績好厲害👍👍👍👍👍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