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的台灣島史記
講題:斯卡羅與李仙得
https://youtu.be/13mDARRW4mc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即日起每周一至五,【王炳忠 忠言】在王炳忠臉書粉專及YouTube頻道每日上線,敬請鎖定!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YouTube頻道:ht...
「台灣島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2020台灣史論叢系列講座】重訪曹永和「台灣島史」觀 三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福爾摩沙Formosa - 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的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島史 在 曹永和台灣島史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台灣島史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專文】從《曹院士的隱藏文本》紀錄片看建構台灣島史觀背後的自學力
文/黃宗玄(新樓醫院附設安南診所 物理治療師)
近日,在yotube頻道上,《曹院士的隱藏文本》紀錄片,透過網路,再次播放給更多人觀賞(播映時間:3月12日〜3月31日)。記錄片導演陳麗貴,以淡雅細膩、抑揚有致的敘述節奏以及深度人文素養的刻畫,描述了曹永和先生如何在因緣際會下進入了台大圖書館,自學進修,不但通曉十幾種語言,更成為一代史學宗師的故事!
事實上,曹永和先生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個新的史學觀點,也是在那個充滿肅殺的政治氛圍下,選擇明哲保身,但是用一生的認真與篤實,溫柔與安靜,回應白色恐怖烙印與歷史粗暴的典範。更特別的是,他的自學力讓人折服與敬佩!也在跟眾多學者間互相提攜、互相協作,將台灣史的研究帶往一個完全不同的面向。
#曹永和 #自學典範 #歷史研究 #曹院士的隱藏文本
台灣島史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澄清228事件的亡故人數
Tsai Wen Tsui 的留言:
對不起
借您光環講一件重要研究
二二八死亡人數的一般推估
都忽略了戰後傳染病大流行
有關二二八死亡人數
目前流傳最廣的就是兩萬人
但經過多年的鼓勵
來申請補償的是八百多人
這是巨大的差異
兩萬人數的主要來源
是早期陳寬政教授給二二八研究報告
附錄寫的
1992年2月行政院
研究「228事件」小組
在附錄五:陳寬政〈「228事件」
死亡人數的人口學推計〉
但他本人也持保留態度
說不確定
然而很多網站就立即把這數字
列入而且言之鑿鑿了
(https://www.taiwantt.org.tw/books/228/new_page_36.htm)
該網站其中有一段話 :
「再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
1947、1948、1949年的
實際死亡人數分別為114,192、
95,340、93,449人
故1947年的實際死亡人數
比1948年多了18,852人
加上3%的正負誤差值
約介於18,285~19,418人之間
換言之,發生二二八事件的1947
這一年,死亡人數比1948年
憑空多出了18,852人
或介於18,285~19,418人之間
這些人數應該就是二二八事件、
三月清鄉、及當年之內
被屠殺的人數總合。」
這段話看似非常有理
簡單直接 很有說服力
以至於各界都認為
這就是二二八實際的死亡人數了
很長一段時間
「二二八死了兩萬人」
成了普遍的常識
連統派的王曉波教授在談課綱的時候
也脫口而出二二八死亡兩萬人
不過深入推敲這個常識
那是必須建立在一個假設前提之上:
1947年比1948年多死的18,852人
全部都是因為二二八殺戮造成
但這個假設前提真是正確的嗎?
除了二二八,
難道就沒有其他的原因
造成多人死亡了嗎?
我看到了《台灣地區公共衛生史》,
(行政院衛生署民國八十四年, https://www.mohw.gov.tw/cp-26-415-1.html)
才發現之前這個假設前提
出了個大謬誤
完全忽略了戰後傳染病的大流行!
1946、1947
台灣爆發了戰後傳染病大流行
一半原因是戰爭的破壞
導致公衛設施失靈和藥品的缺乏
一半原因是日本人走了以後
台灣失去檢疫機制
於是1946年爆發了霍亂大流行
死亡2,210人
隨後長官公署輸入霍亂疫苗控制
總算壓住了
可是緊接著
1947年又爆發了
天花和肺結核的大流行, 天花
死了1,725人
肺結核更來到史上最高點
死了18,533人
更嚴重的
是瘧疾, 罹病的有120萬人
等於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患了瘧疾
但死亡人數沒有統計
如果依1942年日本最後的統計來看
當年的罹病人數20.9萬
死亡人數5882
相當於2.8%的罹病死亡率
那1947年有120萬人罹病
乘上2.8%
死亡人數將達到三萬人以上
所以
1947年是傳染病疫情
非常嚴重的一年
因傳染病而死的人數
上看五萬人
1947年五月份
台灣省政府衛生處成立
開始落實檢疫和各階層衛生組織
接種牛痘等疫苗
1948年初
瘧疾研究所成立
開始推動瘧疾防治
所以
1948年因傳染病而死的人數驟減
雖然沒看到正式統計
但降到三萬人以內是可能的
那麼
1947年因傳染病死亡的五萬人
減去1948年的三萬人
結果就是兩萬人
答案出來了
1947年比1948年多死的那兩萬人
是因傳染病造成的
不是因為甚麼二二八殺戮
後來很多人重新推估的
二二八死亡人數約在一千人上下
個人覺得這才是比較合理的推估
也與申請補償的八百多人
數字上比較能兜得起來
以上是Tsai Wen Tsui的留言
非常深入 令人敬佩
附註一:蔡正元撰寫《台灣島史記》
即已說明傳染病肆虐是
1947年死亡人數偏高的主因
附註二:228事件死亡人數只發生在
1947年3月初至4月中
4月末以後才發生高死亡率
乃傳染病造成
傳染病從1946年已在台南爆發
原因是台籍日本兵將病菌帶回台灣
再加上陳儀疏忽防疫工作所致
附註三:228事件死亡人數的研究
都不敢直接統計各縣市1947年
死亡者的年齡 死因 死亡地點
這在戶口制度相當完善的台灣不是問題
但想要説謊的人只敢用矇混的方式
去產生研究結論
附註四:1947年2月28日當天
大量的外省人在街頭被本省人打死
這一天死亡的外省人遠遠超過本省人
對於外省人死亡的問題
台獨政權採三不政策
不賠償 不研究 不面對
台灣島史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即日起每周一至五,【王炳忠 忠言】在王炳忠臉書粉專及YouTube頻道每日上線,敬請鎖定!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王炳忠wbz
♦♦♦
今天是中華民國的九三軍人節,紀念中華兒女抗戰勝利的日子,然而現在中華民國國軍卻不再以中國軍人自居,更視中國為禁忌,甚至還要打倒國軍之父蔣中正,這樣還是中華民國國軍嗎?
蔡英文說「以前國軍都跟國民黨,和民進黨不親」、「現在終於是自己的孩子守護自己的國家」,身為三軍統帥,公然分化國軍,是何居心?
她說「會好好愛護自己的孩子」,更令人毛骨悚然!以這些年軍紀廢弛,卻要不斷挑釁大陸,甚至帶頭違憲叛國,走各種法理台獨的擦邊球,一旦因此發生戰爭,當然就是台獨造成的不義之戰,國防部長也說過「國軍不為台獨而戰」,大家都應行使公民抵抗權,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別讓自己的孩子變成台獨野心家的砲灰!
最後談談網友點出的「綠營密會黃之鋒,恐觸國安法」,根據七月最新修過的國安法2-1條,把原本「人民不得為外國或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或其設立、指定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發展組織的條文,改成「人民不得為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派遣之人」發起、資助、主持、操縱、指揮或發展組織。民進黨與港獨分子密會,時力與港獨人士在立法院組成「台港連線」,正是最新國安法禁止之行為,恐危害兩岸現狀及台灣安全,對於可能違法之事實,任何人皆可到警察局、地檢署告發之!
(感謝蔡正元委員致贈其大作《台灣島史記》全套)
台灣島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台灣島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台灣島史 在 福爾摩沙Formosa - 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的 ...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的概念文/曹永和(中央研究院院士) 一、. ... 如果台灣史研究,能超越政治史的限制,跳脫國家單位的範圍,而朝人民的、區域的 ... ... <看更多>
台灣島史 在 曹永和台灣島史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台灣史觀優缺點,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同心圓史觀,臺灣島史觀,曹永和著作,台灣史史觀有哪些,台灣史的四個 ... ... <看更多>
台灣島史 在 【2020台灣史論叢系列講座】重訪曹永和「台灣島史」觀 三 ... 的推薦與評價
2020台灣史論叢系列講座史學篇〕重訪曹永和「 台灣島史 」觀── 三十年的回顧主講: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宋家復(國立臺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