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無比自信,似乎出現在國力開始下墜時】#關鍵專欄
隨著武漢肺炎在西方越演越烈且無止歇,中國發現可以強調民主體制與中國「舉國體制」在防疫成果的差距,翻轉中國政治體制一路挨打的論述窘境。
而不僅是人權論述可以因此翻轉,中國也更認為這個現象在未來象徵東風壓倒西風,現在已經不再是中國崛起,而是進入「中國說了才算」的階段......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美中關係 台灣智庫-思想坦克
台灣智庫 徵 才 在 鄭宏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李登輝總統讓台灣收穫美中貿易戰的甜美果實
台灣智庫最新民調指出,台灣歷任4位民選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民眾對於兩岸事務或國際經貿方面,最滿意李登輝的能力。
其中,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獲得壓倒性支持,台灣民眾普遍認為「戒急用忍」政策成功避免了台灣產業迅速流失空洞化,保護了台灣產業的獨立性,更促使台灣科技的產業升級,進而產生了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與台灣的驕傲台積電。
「戒急用忍」政策避免台灣的技術資金全部流向中國的同時,李登輝並沒有閉關自守使台灣故步自封,他推動了台灣參加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加入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在解除關稅壁壘的全球經濟大勢中為台灣找到了一席之地,奠定了台灣貨行銷全球的基礎。
2018年7月6日,美國政府對第一批中國輸美商品課徵25%關稅,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打,從此世界局勢進入一去不復返的歷史節點。
為了抵制中國製造,美國不僅僅課徵關稅禦敵於國土之外,從2020上半年開始,美國公開表示希望和台灣、日本、歐盟合作,打造新的科技製造供應鏈,避免國際社會被中國綁架。因為中國動輒以龐大的供應體系作為威脅,藉以達成自私的政治目的。
台灣之所以能成為與日本、歐盟相提並論的經濟體,就是因為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替台灣保住了獨立且強大的科技產業及製造供應鏈,台灣才能成為美國「重組安全供應鏈」及「乾淨網路計畫」的重要夥伴。
「戒急用忍」政策養大了台灣科技業,再加上美國政策的偏愛,造就如今台股超過萬四的榮景。台積電市值一舉突破4100億美金,擠身成為世界十大公司,知名大廠如AMD、APPLE,都使用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可謂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半導體製造業因此成為台灣穩固不敗的科技矽盾。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又是如何走到今日盛況呢?
1990年代,李登輝前總統執政時期,台灣面臨台幣升值壓力,勞動力成本亦大幅上升,台商為了壓低成本選擇出走,正好中國正在沿海城市進行改革開放,大量勞力密集為主的台商跑去中國投資,甚至技術密集的高科技產業也蠢蠢欲動,認為中國前景一片大好,其中就包含當時被稱為「晶圓雙雄」的台積電和聯電。
台商想到中國賺錢,想要利用中國便宜的土地人力,想要中國近乎零管制的污染排放,這樣就不用進行有風險的產業升級和技術研發,進而零風險的發大財。但是時任總統的李登輝先生越過眼前發大財的誘惑,看到的是台灣產業空洞化的未來,沒有實業的經濟將會失去動能,非常有可能邁入收入陷阱,甚至是如同日本的失落十年。
李登輝前總統因此發布「戒急用忍」政策,禁止高科技及基礎建設赴中投資,單一投資在 5,000 萬以上的項目則需專案審核。而政策目的正是要讓實業留在台灣,尤其是最可能讓台灣進行產業升級的半導體科技產業。
事後證明,「戒急用忍」政策讓半導體產業根留本土,今日的台灣才會有蓬勃發展的科技園區。也因為「戒急用忍」,台灣才得以保持相對獨立自主的經濟體系與科技供應鏈,進而符合美國的需求,成為2020年安全供應鏈重組的重要夥伴,以及5G乾淨網路的預備成員。如果當初台灣產業一股腦地前往中國,不僅會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更會使台灣與中國的水乳交融更加徹底,台灣也必然會成為美中貿易戰的犧牲品,而非從中獲益成為東亞經濟成長居冠的國家。
大舉前進中國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在 2020 年初表示,「如果能重來,我希望我們沒有到大陸協助設廠」。這句話,對照 24 年前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時所說的「台灣的晶圓代工廠能晚一天去大陸,就晚一天,這樣對台灣來說才是好事。」
李登輝前總統留下的治國思維,我們應該要好好研讀利用,藉以照亮目前混沌未明的國際局勢。早在20年前李登輝前總統就說過以自由化/國際化為包裝的全球經濟體系需要改變,這個體系太過便利中國從中上下其手,這點也在美中貿易戰的背景下獲得證明。
在登輝伯過世時,我稱阿輝伯為台灣國父,不僅僅是因為他對台灣民主的偉大貢獻,更因為他為台灣方方面面留下的決策,至今仍嘉惠台灣人民。李登輝學為台人指明前路,我相信阿輝伯會在天上一直護佑著台灣人民。天佑台灣。
台灣智庫 徵 才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我是時代力量決策委員參選人,第42號,新竹縣議員連郁婷律師。
明後兩天(1/31-2/1)就是時代力量黨中央決策委員的投票日。這一次,我和竹竹苗的 邱顯智(編號6號)、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編號4號,苗栗縣議員)、 廖子齊 香山女兒前進議會(編號32號,新竹市議員)共同參選。
選前之夜,想在這邊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對這個黨的想法。
—
1、我是在2017年的夏天決定代表時代力量參選議員的。
當初貼出參選聲明,第一時間就有許多朋友傳訊息來問我:「為什麼是時代力量?」。這些朋友又分成兩群人,一群是我以前辯論圈的朋友,一群是我的律師朋友們。
我從新竹女中到後來東吳,都是辯論社的。辯論社的朋友大多都國民黨。舉例來說,像是殷瑋、林益世、黃執中,這些人我雖然不大認識,但都是我們那時候去營隊,大家會特別介紹的「大學長」。侯漢廷小我一屆。當然也是有趙天麟、溫朗東這種不是藍軍的「學長」,但其他人很多都參加國民黨青年團,或是成為藍營的青年軍。
我在那個時期其實是沒什麼政治意識的,也曾經在他們國民黨要辦活動的時候,去湊個人數。當時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只覺得他們黨部很豪華。
當然我在318之後,就愈來愈展現出我厭惡國民黨的政治性格了。因此當這些辯論圈朋友問我「為什麼是時代力量?」時,他們也不是不清楚我的立場,也不是要拉我去國民黨。而是從政治上的考量,他們會覺得:如果你要從政,當然是西瓜靠大邊,去民進黨爭上位,「按照你的資歷,一定可以爬得很快啊」。對他們而言,若有條件的話,也是會選一個比較容易選上的黨。
律師界的朋友也會問我為什麼是時代力量。
但他們的考量比較單純一點,只會對我說:哇你真的好有勇氣喔。覺得這是條不歸路。換作是他們,他們會無法放下身邊的一切,包括穩定的工作或高薪。因為誰都知道光靠時代力量是不一定選得上的。他們不會這麼做。
當他們在說「好有勇氣喔」時候,反過來也就是說「你怎麼那麼傻?」。我在決定參選時,沒有存款,整個選舉選完也才總共募到60多萬。
後來這些律師朋友也是抱著這個心情捐錢給我。甚至我的兩個律師好友,是辭掉工作來幫忙。
親友裡面唯一沒問我「為什麼是時代力量」的,大概只有我爸媽。我爸是一個鐵工,我媽以前在早餐店打工,現在當保姆。我爸聽到我要參選,只回我一句:「啊選舉不是要錢?我是沒錢給妳喔」。我就笑了。(但他們其實也理解我立場和選擇,我爸到後期還來陪我一起開宣傳車)
開始跑選舉行程以後,遇到更多選民的提問。他們比較直接一點,問法都是:「你這樣好好一個年輕人,為什麼要加入時代力量?」
新竹縣幾乎很少遇到綠的選民,大部分都是藍的。他們的預設就是「去時代力量就是糟蹋自己」(?)。
遇到這種,我都會回說:「不會啊,時代力量很棒。如果不是時代力量的話,我根本不會出來參選」,他們就摸摸鼻子走了。
—
2、這個回答聽起來很像什麼迷信直銷的受害者,或是覺得師傅好棒的什麼宗教的信徒。
但其實也不是這樣。
2017年8月,我被問到是否要參選,當時我是認真覺得:民進黨如果要執政,那需要一個有戰鬥力的黨來監督,它才不會腐化。而國民黨本來就不可靠。
要監督什麼樣的問題呢?包括勞基法、包括同婚、包括都市計畫、包括前瞻。
我必須很坦白跟大家說,2014年318以前,我其實不大投票。2016年才是我第一次認真地投我的總統、政黨票,我當時也投給了蔡英文。我希望當時我和許多蔡英文支持者所堅持的價值,能夠被實踐。
我至今仍記得第一次參與社運的現場,就是洪仲丘案,那時我還在念東吳法研所。聽洪仲丘的媽媽講到掉眼淚,作為法律人,我們也在台下默默掉淚。
我第一次在運動現場面對警察,就是佔領行政院那天。我到的時候已經很晚,警方已經控制場面,很多人濕答答的坐在行政院門口、很多人受傷了被攙扶出來,警察拿著大聲公說:「你們最好都給我乖乖的,因為我們手上還有你們的人!」,用一種要脅的語氣在恫嚇。我就想說:為什麼警察可以這樣?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跟過去那些辯論社的朋友,在現實的政治議題上,面紅耳赤地成為了「對方辯友」。這場現實的辯論,看的不是論點多麼花俏、架構多麼漂亮,也沒有什麼「大學長」、「大學姊」來評比賽。那個裁判就是我自己。
從那之後,我做了決定,要做一個真正關心社會議題、付諸行動的人,而不再只是看看資料、喊喊口號,在辯論場上打打嘴砲(後來還有人再叫我去國民黨的場湊人數,我也是沒去)。
318結束後,我回到苗栗準備國考,加入島國前進和捍衛苗栗青年聯盟。這是我第一次加入社運組織。竹苗的人不多,但我還是想做點什麼,所以常常自己騎著摩托車,載著一個超大行李箱、旗子、跟連署書,跑去苗栗的大學裡面擺攤演講,跟大家說明318之後的情勢、我們的想法、和之後該走的路。
這中間我也跟著苗栗的夥伴參與華隆自救會、國道收費員等等不同的勞權抗爭。我發現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國中念的是私立君毅中學,從那之後,一路到大學,我接觸到的都是跟我差不多背景的人。在那些看抗爭現場,看著和我媽媽一樣年紀的人,舉起布條去喊、去衝、去哭泣,我也跟著掉淚。我們自己第一次喊口號、舉布條的時候,都難免覺得有點「丟臉」、有點害羞。如果不是走投無路,這些媽媽們是根本不可能做這些事情,去做這麼高強度的抗爭。
作為一個法律人,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衝擊。過去考試的時候,我們看過很多教科書上的案例,我們懂得怎樣援引法條,來綜合論斷甲說乙說,在考卷上背出老師喜歡的答案。但面對這樣的場景,我沒有答案。我所學的法律,究竟要怎樣保護這些無所依靠的人?我在當時第一次產生懷疑。
後來我陸續擔任法官助理、工研院法務、科技公司的受雇律師,處理自己業務的同時,也持續在關注社會運動。2017年6月之後,我也一起加入竹苗黨部的工作。
不久之後,邱顯智律師和總幹事劉家維問我,要不要參選?
我一開始覺得,怎麼可能?我過去從來沒想過這個選項,還推遲了很久。
直到後來和邱顯智一起處理阮國非案,警察在我現在的選區,竹北鳳岡,開了九槍打死一名越南籍的移工。阮國非的爸爸也專程從越南來處理後事。整個過程中,警方的態度讓人不敢恭維。在靈堂前,家屬只不過希望警員能夠上個香、道個歉,但警員連鞠躬都不願意;在談賠償金時,警方甚至設下陷阱,準備了一個同意書給家屬簽名,若沒有律師在場,家屬可能就已經被迫簽署。
即便邱顯智當時已經是相對有名氣的律師,遇到警方這種態度,還是感到無奈。有一天在前往警局的路上,他對我說:「像現在,要去談判,如果我們已經有一個議員跟著一起去,可能就不會被這樣欺負了」。
這句話後來一直在我腦海裡面,才開始想參政的可能性。最後才決定參選。
—
3、2018年底,我當選縣議員。現在已經上任一個月。雖然新竹縣的時代力量就只有我一席,即便你有再好的提案,也沒什麼人理你。
但我們每天還是努力處理各種案件,包括被家暴的媽媽控訴警局處理不當;包括雇主玩弄勞動法規,迫使幼兒園教師簽下不合理合約,離職了還被求償;包括有媽媽辛辛苦苦存錢買了房子,卻有很多瑕疵,整個社區的洗臉盆通通龜裂,房子剛搬進去就會漏水,而建商和縣府消保官都相應不理;也包括我們過去在街頭上努力奮戰的議題,包括竹科三期的土地開發、璞玉計畫的不當徵收。
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我們不要再讓走投無路的人,再被欺負。
雖然這個工作比想像中累,尤其我們是非直轄市,一個月的助理費只有八萬,我只請得起兩個助理。但我們還是會堅持這樣努力下去。
為什麼要參選決策委員?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這個黨一定不只有我們相信這樣的價值,和做事情的方式。我們要讓更多這樣的人進入這個黨,大家一起努力。
2018年選後,時代力量正式在竹北成立辦公室。面對2020,我們在竹竹苗會秉持這樣的精神繼續奮戰下去。我們也相信,只有堅持這樣做實事的路線,才可能帶領本黨邁向勝選。
懇請各位支持。
—
我們的主張:
1、堅守主權立場,力抗中共政治話術:本黨應嚴守主權立場,在2020年選戰中,持續推動本黨揭櫫「追求國家正常化」路線。
2、力推同性婚姻權明確入法、重啟檢視《勞基法》修惡。
3、堅持黨內決策對等多元,建立黨決策機制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及各少數族群保障機制。
4、推動黨務改革,善用科技平台,落實黨內民主:黨內決策透明化、明訂各地方主委產生機制、加強黨部與黨員連結。
政見詳細說明:https://goo.gl/i8qB2w
—
參選人簡介:
#競選編號6 邱顯智
現職:
時代力量新竹、苗栗黨部主委(2016 至今);
雪谷南榕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學經歷:
時代力量新竹市立委候選人(2016)
洪仲丘案和關廠工人案義務律師團成員
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台北大學法學碩士
—
#競選編號4 曾玟學
現職:
苗栗縣議員
學經歷:
時代力量苗栗黨部頭份區主任
立法院法案助理
台灣智庫副研究員
台大風險社會中心研究助理
民主鬥陣總召集人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
#競選編號32 廖子齊
現職:
時代力量新竹市議員、時代力量新竹市議會黨團總召
學經歷:
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學士
時代力量新竹黨部香山區主任
竹塹文化資產行動前線成員
英國IFA國際芳香療法治療師認證課程講師
香山手工皂品牌創業者
外商公司法務
—
#競選編號42 連郁婷
現職:
時代力量新竹縣議員
學經歷:
執業律師
科技公司受雇律師
工研院法務專員
苗栗地院法官助理
東吳大學法律系
——
時代力量第二屆決策委員選舉資訊:
一、選舉種類:第二屆決策委員15名、候補3名。
二、選舉資格:凡2019年1月12日前完成入黨手續的黨員,均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三、選舉時程:選舉相關時程如下:
1/21(一) - 1/30(三)23:59止:為候選人回應時間,候選人可於網站上對黨員提出之問題進行回應
1/31(四)00:01 - 2/1(五)23:59止:發出投票單與投票
2/2(六)00:01:官網自動顯示票數統計結果
2/11(一):召開決策委員會,選舉黨主席四、投票說明:每位黨員可勾選不超過正選(15人)與候補人數(3人)加總之候選人(至多18人)
四、投票說明:每位黨員可勾選不超過正選(15人)與候補人數(3人)加總之候選人(至多18人)
競選公報及黨員投票網址:
https://goo.gl/abuQxo
————
邱顯智粉絲專頁:https://goo.gl/MzX1SM
廖子齊粉絲專頁:https://goo.gl/SGPdJE
連郁婷粉絲專頁:https://goo.gl/u5ofWB
曾玟學粉絲專頁:https://goo.gl/Lhy3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