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推薦】
「三輛車的廢輪胎,就有一輛是台汽電處理」
以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汽電共生起家,台灣汽電共生公司大力推動循環經濟,利用專業設備與技術,將大批廢輪胎從原本人們頭痛的環境問題,轉化為電能與蒸汽,創造新價值。
台汽電循環經濟專題: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2116/4565432
#循環經濟 #台灣汽電共生公司
台灣汽電共生公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首長下午茶》張明杰:光電與風電這兩類間歇性發電的再生能源供電不穩 須用儲能補救..... (03/09/2020 自由時報)
台灣汽電共生公司董事長張明杰指出,儲能措施做得好,可以降低再生能源供電不穩的問題。
(攝影.剪輯.整理/記者胡志愷.謝羽蓁 策畫.訪談/記者歐祥義)
儲能系統可調節電力系統供需
要改善天候導致再生能源發電不穩定的現象,必須要配合儲能,這個是將來很重要的趨勢,不管大型或小型的儲能設備,大到蓋儲能電廠那種大型的儲能設備,小型的可能是在再生能源設備的周圍,設置那種貨櫃型的儲能裝置,現在日本貨櫃儲能業者發展非常進步,我們曾經去參訪過他們的工廠,只要一個貨櫃拿來,螺絲鎖一鎖、栓一栓就好了,組裝速度很快,而還在開發當中的設備,也慢慢進步到體積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緻。
儲能電池這設備若發展成熟,將來當推廣很多再生能源設備的時候,包括太陽光電也好、小型風機也好,就可以在發電裝置附近,評估投資設置這樣的設備,我們這部分也有找台泥綠能合作,台泥在彰濱有投資風機跟太陽光電,是一個再生能源園區的概念,我們希望能引進剛剛提到這樣一個「再生能源的儲能設備」,在太陽光電或風機的案場旁邊,投資、裝置這樣的東西,然後利用有多餘電力的時候儲存起來,將來電力系統有需要的時候再釋放出來。
我去參觀日本北海道的儲能電池設施,規模有1萬5000瓩,那工廠滿大的。這個也不是全然是電力公司自己投資,還有一部分來自於日本政府的資助,等於政府鼓勵電力公司來投資這樣的設備,做一個示範的電廠,他的儲能電廠是設在變電所的旁邊,利用變電所在轉換電力的過程中,當系統有多餘電力的時候,就注入到儲能電廠內,讓電池儲備電力,等電池存飽之後,變電所仍繼續運轉,等到電力系統缺電的時候,儲能電池就透過變電所把電力送到電力系統上面。
清水地熱發電年底完工 裝置容量4200瓩
地熱發電在國內我們算是先驅,我們目前跟宜蘭縣政府BOT清水地熱的案子,4200瓩預計大概今年年底會完工。
其實清水地熱是老早以前就有,我們是先用舊有的井,重新把它處理一下,以前清水地熱發電之所以不是很成功,其中一個因素是沒有做回注。地熱是自然資源,水抽出來發電之後,還要回注回儲集層去,讓它能一直循環處理,熱水的熱源交換利用後回注,讓熱水資源永續不斷,機組可以永續不斷地運轉,這才是最終目的。我們現在除了完成清水這個BOT案子之外,還要進行中低溫地熱探勘,預計在中低溫地熱發電的裝置容量能夠達到1萬4200瓩。
各界積極推廣再生能源,標檢局預計要成立綠電交易中心,會制定一些交易的遊戲規則,包括像綠電要怎麼賣?電證合一(電加上再生能源的憑證)下1度電的電力多少錢?憑證多少錢?合起來電價多少錢?例如像台積電、谷歌可能願意多花一點錢,來告訴世界上的人說,我們是使用綠電,這樣綠電的憑證就會有價值了。
張明杰曾任台電公司副總經理,現為台灣汽電共生公司董事長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057321
♡
台灣汽電共生公司 在 工研院產業學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頒發典禮」邀請聯盟成員大同公司、台灣汽電共生公司、台灣綜合研究院、亞力電機、和平電廠、東元電機(安華機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海龍離岸風電團隊(NPI與玉山合資)、健格科技、康舒科技、祥正電機、達德能源集團頒發獎金與獎狀給得獎學生。下半年也將舉辦第二次「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頒發典禮」,預計8月初開放申請,鼓勵更多年輕學子繼續努力,讓台灣電力產業發展可以生生不息。
更多訊息:https://college.itri.org.tw/powerschool/
| 延伸閱讀 |
電網學校頒獎學金 為台灣電力電網業注入活水
2019-07-01 11:25經濟日報 曹松清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3/390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