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原來是韓國瑜的copycat】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稍早發了一篇「尋找過去的蔡英文」文章,為自己輸誠習近平找墊背。
語畢令人哄堂大笑。
.
1.朱立倫抄襲2020韓國瑜。
朱立倫「尋找蔡總統」的論述,韓國瑜在2020總統大選辯論時就講過,當場已被蔡總統反駁。
朱立倫連為自己辯護都要抄襲韓國瑜,無法提出新論點,十分悲劇。
.
2. 朱立倫活在20年前,絲毫沒有長進。
蔡總統就算真的在20年前擔任陸委會主委時做出任何主張好了,但20年前,中共領導人任期並非如習近平般無期限、中共沒有在南海填海造島侵犯他國海權、中共沒有干涉澳洲內政、中共沒有被揭露維吾爾集中營、中共沒有瞬間毀壞香港民主,習近平尚未發表「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美國也尚未與中國發生貿易戰與衝突。台灣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也尚未做出更多研究,台灣文化自我意識尚未完整建立。
蔡總統隨著國際局勢發展,與時俱進,看準時機,發表台灣海洋國家論述、積極結交美日印澳歐洲等盟友,讓台灣終於不再是國際孤兒,近年越來越多國家替台灣主權發聲。
朱立倫至今自甘墮落向習近平吿御狀、諂媚中共、裡外唱和,並死抱20年前過時論述,模仿韓國瑜,缺乏國際局勢認知,絲毫不長進,還沾沾自喜。
這種跟不上時代、只會對侵略方阿諛奉承、活在幻想中的老骨頭,若在大公司,早就該淘汰了。
說實在的,朱立倫再怎麼學韓國瑜,終究只是韓國瑜的copycat,盜版是贏不了正版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劉益昌 教授 內容簡介: 當今台灣是由南島民族與漢民族二個大文化體系所構成的國家。 就考古學研究而言,台灣至少已有3至5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而當今台灣原住民族祖先最早階段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也至少已...
台灣考古學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歷史文物與遺址從地底下出土,其實就很像剛出生的嬰兒,正是最脆弱的時候。如果不好好保護它們,我們失去的不光是這些遺址與文物,也失去了重新發現珍貴歷史的機會。
這篇來自【換日線Crossing】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近期舉辦的「卑南遺址發掘四十週年:搶救考古檔案回顧展」,一起回顧台灣考古學者搶救遺址與歷史的故事。
----------------------------
如同國內外諸多考古遺址,都是在工程中「意外」被發現的,卑南遺址也不例外。在 1980 年興建台東車站工程時,怪手司機發現地底有著一個個石板棺墓,這才讓卑南遺址重見天日。
從「搶救考古展」中我們可以看見,在 1980 年 7 月 1 日,《中央日報》風光報導了南迴鐵路開工,直到兩週後「卑南遺址事件」首度見報。透過展覽的爬梳,我們發現直至 7 月 26 日,省政府才終於決議停工,並同意執行限期 3 個月的搶救發掘工作。
由臺大人類學系主導的發掘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該展覽也從參與挖掘的專家學者、學生紀錄中,找到一些有趣卻令人感慨的事實。
像是當年考古發掘計畫的副主持人連照美教授就曾提到:「一個石板棺往往花去隊員一天的時間還不能做完,因此常使得站立坑外很久的『觀光客』,等得很不耐煩而口出怨言。」計畫主持人宋文薰教授更直言這批觀光客們,「似乎在白天特別勤於學習考古學方法與技術,以利在入夜後實習一番,因為幾次考古隊早晨上工途中,常可發現他們帶著鋤頭騎摩托車滿載而歸。」
令人難過的是,學者們還真的在臺北古董商場上,看見了大批的卑南遺址出土文物,今日多半已流入國際拍賣市場。從歷史照片上可以看見,在亙古不變的都蘭山前,那地面上坑坑疤疤的考古、盜掘洞窟,讓一旁告誡大家不可盜取的告示牌顯得無比孤獨與諷刺。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355
台灣考古學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出現,台灣作為太平洋上南島語族故鄉的身份越來越明確。不光是語言上的證據,或是生物與物質文化證據,近來也有明確的基因研究科學證據證明了如此假設的正確性。
這篇來自【中央社】的文章,我們看到考古學者如何透過挖掘與基因定序看到挖掘出台灣與關島原住民的連結,也讓我們進一步想像當年的原住民從台灣出發,開啟了哪時的大航海時代。
------------------------------------
台灣考古學者洪曉純參與的跨國團隊,經古DNA分析,發現關島原住民的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及台灣阿美族最接近,證實關島原住民的祖源可追溯至台灣。
研究團隊於2016年自關島北部的瑞提迪恩(Ritidian)海灘洞穴遺址發掘出兩具史前人類骨骸,並進行古DNA分析對比,發現其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Kankanaey)及台灣的阿美族最接近,並得出關島原住民的祖先是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最後渡海到關島的結論,研究成果近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站。
洪曉純指出,近年來學者經由古DNA研究,證實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祖源地,2018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古DNA實驗室也證實她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史前遺址挖掘的人骨,與台灣阿美族的親緣關係最近,這與她多年來考古學研究獲得的結論一致;目前可確定南島語族在4000年前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後,有一支向東遷移到關島及塞班島等地區,其他族群則向南擴張到印尼及太平洋上的群島。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12240047.aspx?utm_source=site.facebook&utm_medium=share&utm_campaign=fbuser&fbclid=IwAR2PFgSYrmvHGx6G4oQVZ0Q7Rc6Hz5hMkuf9mTm1PdulrotCGALC3dBBjPs
台灣考古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劉益昌 教授
內容簡介:
當今台灣是由南島民族與漢民族二個大文化體系所構成的國家。
就考古學研究而言,台灣至少已有3至5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而當今台灣原住民族祖先最早階段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也至少已有6千至6千5百年的歷史。因此,不能只從漢人拓墾與聚落的形成,來看台灣歷史發展的過程與變遷。
台灣的早期歷史,可說是南島人群構成與文化形成的過程。它的整體發展,更是一部不斷遷徙、返還與融入的紀錄。物質的遺留也說明,外來文化影響如何逐漸被吸收,融入於南島文化體系與人群中,成為南島文化和人群的一份子,構成台灣原住民複雜而多元的面貌。
作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從埋藏在地層中的考古遺址,重新審視沒有文字記載階段的人類活動。他由島嶼的形成與環境論起,連繫至史前時代最晚階段,從更深遠的視野逐漸釐清台灣的發展過程。
全套共七冊的《典藏台灣史》是以全面性觀點,論述史前到當代的一套台灣史鉅作。
我們常說:「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然而,立足台灣,除了看見當下與未來,更要回溯過去,瞭解前人如何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汲取多元文化養分,而以拼勁和不服輸的精神,一起成就台灣。
本書系套書集結了劉益昌、詹素娟、林偉盛、溫振華、戴寶村、林呈蓉、何義麟、蔡錦堂、李筱峰、薛化元等重要的台灣史學者之力,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統整多年研究成果,建構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台灣史。
作者簡介:劉益昌
台灣人類學家,研究領域為台灣考古學、東南亞考古學、舊社考古學、文化資產、台灣早期歷史;工作經歷包括考古調查、試掘及發掘遺址、現象或界牆製模剝取。更執行多項研究計畫,著有專書18種,研究論文、報告百餘篇。
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