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一些輕鬆的事,台灣的金鑽鳳梨這一整個月也在香港大熱中,目前主要由香港的黃店(挺台灣挺香港的店)負責代購,每次大貨到港時都馬上被搶購一空,港編有幸在近日買到了一顆,果然清甜味美好吃非常,現在還正期待你們的蓮霧呢😍😍😍
p.s 中共自以為是,以為不要台灣鳳梨、澳洲龍蝦、捷克鋼琴等就能讓相應的國家跪下,誰知這些都是其他國家心中的寶貝,好心賣給你中共不要,就留給識貨之人吧
p.s.2 下列相關新聞(1)內文圖中的「瘋狂懲罰」是香港的潮流網絡用語,意思其實就是把某些東西買光光。「瘋狂懲罰台灣鳳梨」就是香港人一定要買光台灣的鳳梨,讓做台灣鳳梨買賣的人認為生意過多像被「懲罰」一樣。
-----------------------
相關新聞:
(1)鳳梨台灣熱潮|中國禁入口 香港需求量暴升五倍 一星期二百箱柯打(訂單) 生果檔老闆:多到唔夠紙箱用(貨量太多使紙箱不夠用)
https://tinyurl.com/9zjhkf6b
(2)陸禁台灣菠蘿|蓮霧同遭內地棄單 包括香港商人齊下訂反賣至斷貨
https://tinyurl.com/n4f4pj47
(3)共同社:陸禁台灣鳳梨 使日本採購量創新高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319640
(4)台灣鳳梨貴2倍還是賣光 日網曝「掃貨現況」大讚:超厲害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12/5301958
-----------------------
圖片來自:比卡爾食品專門店(其中一家代購金鑽鳳梨的香港黃店)
新聞取自:蘋果日報/HK01/聯合新聞網
#港編 #金鑽鳳梨 #蓮霧
台灣蘋果日報賣給誰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戰略模糊」辯論ing。台灣該做什麼?】
.
近日台美關係有許多進展,包括衛生部長、國務院次卿訪台,雙雙創下最高層級內閣官員及國務院官員訪台的紀錄,配合一些軍售消息、甚至是蕭美琴在推特上的大使稱號等新聞,許多人都在期待台美關係全面正常化,也就是建交的可能性。然而,在此同時,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美國公共電台NPR專訪(https://pse.is/vc3e2) 時說:「台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似乎有種在潑冷水的感覺一樣。
.
但其實這整個專訪的重點不只是建交,而是這句:「台灣期盼美國能持續對台軍售。但若與中國發生衝突,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台灣防禦是台灣自己的風險與責任,台灣會努力為未來局勢做好準備。」
.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https://pse.is/v3ex3) 當中,已經詳細討論了「為何不建交」的問題,那麼這篇我們就繼續來討論第二部份。
.
➤ 本文刊於蘋果日報9/27紙本版,精簡版可見這裡:https://pse.is/vvr44
.
吳部長到底是在跟「誰」講這些?目的是要傳達什麼訊息?
.
要了解這個脈絡,必須從美國的「戰略模糊」策略講起:美方從來不明確指出,當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侵略的時候,會做什麼樣的反應。一直以來,美國維持一系列軍售的承諾,甚至還有一個白宮備忘錄,內容明白寫出軍售原則是賣給台灣的武器等級,視解放軍軍力發展而定。然而,在台灣關係法的規定以及所有行政部門官方立場,其實都沒有改變過,都只有說:美方將嚴重關切破壞和平的行為,並採必要的相應措施。
.
事實上,最近美國政策圈已經出現不少檢討戰略模糊的聲音。主要理由是: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愈來愈強大,且開始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戰略模糊已經不足以嚇阻中國了。如果不把事情講清楚,則有可能會造成各方行為者誤判,例如當中國決策者認定美國不會出兵協防,則更有可能發動武力侵略台灣。
.
在政策圈當中,最「大咖」的論戰之一,來自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他是近年來對於中國的態度明顯從主張溫和與交往政策為主,「轉向」到認為必須要用更堅定的手段對付中國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這個轉向真的是非常最近的事!
.
CFR智庫是非常老牌而且很有威望的自由派智庫,最有名的出版刊物就是最頂級的國關外交雜誌《外交事務》。最近該雜誌就推出了一系列對模糊策略的論戰(https://pse.is/v7xlt) ,哈斯等人最主要的論點就是,戰略模糊已經不再能夠阻止中國的擴張野心。
.
另一方面,認為需要繼續戰略模糊的代表是葛來儀。在上面提到的那篇論戰文中,她進一步闡述她所反對的,是美國無條件地做出軍事承諾。因為如果沒有審慎評估美國將對於「怎樣的」威脅向台灣做出承諾,反而會直接讓中國「豁出去」而選擇最直接的動武選項。
.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是台灣方面,葛來儀認為,雖然現在蔡總統的政策和行事作風相當穩定,且和美方的默契很好,但是美國無法確認接下來每一個領導者都是如此。事實上,美方的戰略模糊除了嚇阻中國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要約束台灣不能在追求法理台獨(或其他刺激中國的政策)方面走得太遠,並且把防衛的責任丟給美國。而且,假設美方做出超過台灣關係法的承諾,甚至有可能會變成長期對台政策的一部份(像是通過立法),這就失去了調整的彈性。
.
聽來可能不舒服,但這些美國人也只是從美國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對各種情況作推演設想。事實上,每個國家在國際政治方面都是如此計算,非常正常(反過來說,台灣人也該以台灣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
.
其實從以前到現在,美國政策圈就常常在討論說台灣國防預算太低、募兵成效不彰、抵抗中共的決心不夠等問題。他們會有這樣關心的出發點是在於,一旦中共侵台,美國是否必須付出「過高」的代價去協防。這也就是吳釗燮部長專訪內容最重要的部份,強調台灣的自我防衛決心和負責任的態度。這樣的訊息完完全全就是針對長久以來美國政策界最擔心的部份,也就是台灣的自我防衛能量不足。
.
對美國來說,目前的論辯看來,已經奉行許久的戰略模糊政策是有調整的空間,只是,要「清晰到什麼程度」,大家仍然在爭辯當中。台灣方面能做的事情當然就是從各方面加強自身的防衛能量,並且建構更緊密的同盟關係,讓美國決策者認為台灣是夠份量的盟友。至於建交,現階段看不出對美方實質且立即的好處,所以台灣也表明不會主動爭取。
.
▶ JW部長這部份的回應也非常切合許多建制派學者們、國務院事務官們的普遍看法:認為台美關係當中可以改進增強的面向非常多,不急於建交。
.
我們也認為的確不該這麼急。雙邊關係正常化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們只需要確定雙邊關係是往愈來愈好的方向發展,立即建交是不切實際的政策目標,我們現在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除了要加強台美關係的各個面向外,也包括我們上一篇提到的,釐清我們自己的國格問題。參閱前面的文章:https://pse.is/un3dk) 。
.
美國維持已久的戰略模糊策略現在正被大量討論中,背後主要是由於中國崛起、美中從同盟關係轉變為競爭關係。不過美國政策圈還有一點是尚未討論到的,那就是這樣的模糊,在台灣被許多「疑美論」者拿來當做反美的理由,認為美國隨時都會放棄台灣,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採取示好、扈從的策略。
.
其實,像馬英九和蘇起等人不斷強調美方不會協防、或者美軍一定會被中國打敗的論點,背後主張往往都是「遠美親中」。以前戰略模糊的目的之一是要阻止台灣在兩岸議題上走得太快太遠,但現在美國可能也必須要考量到親中人士散播的失敗主義,以及在中美競爭下,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的拉力。
.
以前這些親中派的人們所主張的問題沒有突顯出來,因為先前美國和中國是準同盟關係,一起發大財最重要。但現在美中關係已經完全改變了,變成競爭的關係,那麼這些疑美論者不斷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這樣的主張對台灣來說就會有許多問題了。
.
而對一般台灣人來說,辨識這些近乎於投降主義的主張,也是相當重要的加強自我防衛的課題。尤其,中國對台灣太近,而美國太遠。我們必須要了解美國與中國的更多狀況,才能夠維持自我防衛的信心和決心。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台灣蘋果日報賣給誰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戰略模糊」辯論ing。台灣該做什麼?】
.
近日台美關係有許多進展,包括衛生部長、國務院次卿訪台,雙雙創下最高層級內閣官員及國務院官員訪台的紀錄,配合一些軍售消息、甚至是蕭美琴在推特上的大使稱號等新聞,許多人都在期待台美關係全面正常化,也就是建交的可能性。然而,在此同時,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美國公共電台NPR專訪(https://pse.is/vc3e2) 時說:「台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似乎有種在潑冷水的感覺一樣。
.
但其實這整個專訪的重點不只是建交,而是這句:「台灣期盼美國能持續對台軍售。但若與中國發生衝突,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台灣防禦是台灣自己的風險與責任,台灣會努力為未來局勢做好準備。」
.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https://pse.is/v3ex3) 當中,已經詳細討論了「為何不建交」的問題,那麼這篇我們就繼續來討論第二部份。
.
➤ 本文刊於蘋果日報9/27紙本版,精簡版可見這裡:https://pse.is/vvr44
.
吳部長到底是在跟「誰」講這些?目的是要傳達什麼訊息?
.
要了解這個脈絡,必須從美國的「戰略模糊」策略講起:美方從來不明確指出,當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侵略的時候,會做什麼樣的反應。一直以來,美國維持一系列軍售的承諾,甚至還有一個白宮備忘錄,內容明白寫出軍售原則是賣給台灣的武器等級,視解放軍軍力發展而定。然而,在台灣關係法的規定以及所有行政部門官方立場,其實都沒有改變過,都只有說:美方將嚴重關切破壞和平的行為,並採必要的相應措施。
.
事實上,最近美國政策圈已經出現不少檢討戰略模糊的聲音。主要理由是: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愈來愈強大,且開始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戰略模糊已經不足以嚇阻中國了。如果不把事情講清楚,則有可能會造成各方行為者誤判,例如當中國決策者認定美國不會出兵協防,則更有可能發動武力侵略台灣。
.
在政策圈當中,最「大咖」的論戰之一,來自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他是近年來對於中國的態度明顯從主張溫和與交往政策為主,「轉向」到認為必須要用更堅定的手段對付中國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這個轉向真的是非常最近的事!
.
CFR智庫是非常老牌而且很有威望的自由派智庫,最有名的出版刊物就是最頂級的國關外交雜誌《外交事務》。最近該雜誌就推出了一系列對模糊策略的論戰(https://pse.is/v7xlt) ,哈斯等人最主要的論點就是,戰略模糊已經不再能夠阻止中國的擴張野心。
.
另一方面,認為需要繼續戰略模糊的代表是葛來儀。在上面提到的那篇論戰文中,她進一步闡述她所反對的,是美國無條件地做出軍事承諾。因為如果沒有審慎評估美國將對於「怎樣的」威脅向台灣做出承諾,反而會直接讓中國「豁出去」而選擇最直接的動武選項。
.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是台灣方面,葛來儀認為,雖然現在蔡總統的政策和行事作風相當穩定,且和美方的默契很好,但是美國無法確認接下來每一個領導者都是如此。事實上,美方的戰略模糊除了嚇阻中國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要約束台灣不能在追求法理台獨(或其他刺激中國的政策)方面走得太遠,並且把防衛的責任丟給美國。而且,假設美方做出超過台灣關係法的承諾,甚至有可能會變成長期對台政策的一部份(像是通過立法),這就失去了調整的彈性。
.
聽來可能不舒服,但這些美國人也只是從美國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對各種情況作推演設想。事實上,每個國家在國際政治方面都是如此計算,非常正常(反過來說,台灣人也該以台灣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
.
其實從以前到現在,美國政策圈就常常在討論說台灣國防預算太低、募兵成效不彰、抵抗中共的決心不夠等問題。他們會有這樣關心的出發點是在於,一旦中共侵台,美國是否必須付出「過高」的代價去協防。這也就是吳釗燮部長專訪內容最重要的部份,強調台灣的自我防衛決心和負責任的態度。這樣的訊息完完全全就是針對長久以來美國政策界最擔心的部份,也就是台灣的自我防衛能量不足。
.
對美國來說,目前的論辯看來,已經奉行許久的戰略模糊政策是有調整的空間,只是,要「清晰到什麼程度」,大家仍然在爭辯當中。台灣方面能做的事情當然就是從各方面加強自身的防衛能量,並且建構更緊密的同盟關係,讓美國決策者認為台灣是夠份量的盟友。至於建交,現階段看不出對美方實質且立即的好處,所以台灣也表明不會主動爭取。
.
▶ JW部長這部份的回應也非常切合許多建制派學者們、國務院事務官們的普遍看法:認為台美關係當中可以改進增強的面向非常多,不急於建交。
.
我們也認為的確不該這麼急。雙邊關係正常化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們只需要確定雙邊關係是往愈來愈好的方向發展,立即建交是不切實際的政策目標,我們現在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除了要加強台美關係的各個面向外,也包括我們上一篇提到的,釐清我們自己的國格問題。參閱前面的文章:https://pse.is/un3dk) 。
.
美國維持已久的戰略模糊策略現在正被大量討論中,背後主要是由於中國崛起、美中從同盟關係轉變為競爭關係。不過美國政策圈還有一點是尚未討論到的,那就是這樣的模糊,在台灣被許多「疑美論」者拿來當做反美的理由,認為美國隨時都會放棄台灣,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採取示好、扈從的策略。
.
其實,像馬英九和蘇起等人不斷強調美方不會協防、或者美軍一定會被中國打敗的論點,背後主張往往都是「遠美親中」。以前戰略模糊的目的之一是要阻止台灣在兩岸議題上走得太快太遠,但現在美國可能也必須要考量到親中人士散播的失敗主義,以及在中美競爭下,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的拉力。
.
以前這些親中派的人們所主張的問題沒有突顯出來,因為先前美國和中國是準同盟關係,一起發大財最重要。但現在美中關係已經完全改變了,變成競爭的關係,那麼這些疑美論者不斷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這樣的主張對台灣來說就會有許多問題了。
.
而對一般台灣人來說,辨識這些近乎於投降主義的主張,也是相當重要的加強自我防衛的課題。尤其,中國對台灣太近,而美國太遠。我們必須要了解美國與中國的更多狀況,才能夠維持自我防衛的信心和決心。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