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拒美豬、加拿大及美國能標明萊劑,只有台灣不行?
▌護航過頭,難道是美豬肉商駐台代表?
▌蔡政府保護人民,有這麼難嗎?
泰國政府無懼貿易威脅,以國內豬肉低廉價格豬農已苦,開放美豬將更糟;加上國內禁用瘦肉精,所以堅拒美豬萊豬進口。
加拿大政府,面對出口市場國多禁用瘦肉精,為保護豬農更實施(CRFPCP)加拿大無萊克多巴胺豬肉認證計畫。
美國自己本土的肉品,農業部都還特別區隔「未使用萊克多巴胺標章」認證。
唯獨蔡政府,完全視而不見,甚至還主動拿全民健康去抱美國大腿。
陳時中忘了衛福部護全民健康的天職,直稱:標示萊劑,國際貿易上會違反「不歧視」原則!
衛福部長對於健康的標準,不是該越苛求越好?但現在反而護航美豬肉商的力道,真容易讓人以為是美豬肉商駐台代表?!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邏輯是,美國因此歧視自己本土豬?加拿大因貿易原則出賣健康了?萊劑若像蔡政府背書的沒問題,又何來歧視?
政府把毒劑開放進口,再把風險甩鍋,指望業者自主標示、百姓睜大眼睛別誤食!
這就是蔡英文的官啊!蔡政府主政下,人民要保健康安全,原來這麼難!
#一顆心噗通噗通的狂跳_也得要是良心才行啊!
#甩掉民意_民意甩掉_只有越掉越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流雲系發展旺盛 北部五縣市大雨特報 *全球死亡破26萬人!巴西單日新增確診數首度破萬 *英國累計確診病例20萬、3萬多死 是全球死亡病例第2高 *俄羅斯連續4天新增萬例 文化部長也確診 *美股道瓊回檔跌逾200點 就業人數爆減拖累信心 *預測今年經濟大幅萎縮 歐股跌多漲少 *Fed:美重啟經濟風...
台灣農業部英文 在 張怡章魚_屏東趴趴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美國真的不准台灣標示,還是台灣自己誤會美國的意思?@@
有美方提醒不能造成貿易障礙的英文原文嗎?@@
美國農業部USDA其實准許美國豬農標示no ractopamine(沒有萊劑)喔...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5995
台灣農業部英文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美FTA的進展到哪了?貿易代表和國務卿大吵架!】
.
一言以蔽之:台美FTA被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阻擋ing。
.
紐約時報在10月6日刊出了一篇報導:「對中國的首要質疑者變成辯護者」(Top China Critic Becomes Its Defender)。副標題:「川普的首席談判代表萊特海澤,擔憂任何會激怒中國的舉動,會影響到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協議」(Robert E. Lighthizer, President Trump’s trade negotiator, has cautioned against actions that could anger Beijing in an attempt to preserve the U.S.-China trade deal)。
.
➤ 報導連結:https://pse.is/vytff
.
從這篇報導當中,可以說是再次印證了先前的許多相關訊息,像是USTR擔心與台灣展開談判,會讓中美貿易協議告吹。而且更勁爆的是,這篇報導披露,#貿易代表萊特海澤連同各種制裁中國的政策都大力阻擋。
.
報導說:萊特海澤十幾年來都是對中國非常強硬的批評者,但自從今年一月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後,態度改觀,反而變成大力反對國會以及行政部門(國務院、商務部等等)對中國提出的制裁。他認為,這些制裁措施會影響到川普總統力推了兩年的美中貿易協議。
.
行政部門和國會目前都認為,台美FTA是對付中國的重要一環,因為台灣在產業鏈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如果要和台灣展開談判,那就肯定會觸怒中國。
.
川普總統面對的壓力來自:農民,金融界,商業界。這道理很簡單,因為要切斷與中國的聯繫,會先傷害到美國自身經濟。從產業界的角度來看,他們期待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很久了,因為簽了協議才能結束掉這段時間以來市場的不確定,也才能繼續做生意賺錢。尤其協議內容表明,中國必須要多購買美國的農產品。
.
然而,紐約時報指出(我們觀測站也同樣這麼認為):「這些期待是非常不切實際的」。中國購買農產品的步調非常緩慢,幾乎不可能達成協議上所說的數量;然而,萊特海澤卻仍大力為中國辯護。最近,美國行政部門針對新疆出產的成衣做出禁令,因為製造過程中涉及使用新疆集中營關押維吾爾的勞力,是很明顯違反人權的行為。不過萊特海澤也大力反對該禁令,因為中國每年購買10億美元的美國棉花。
.
萊特海澤和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農業部長普度(Sonny Perdue),以及白宮幕僚長麥道斯(Mark Meadows)一同反對針對中國的制裁政策(ps.梅努欽就是標準的金融集團出身思考模式,我們之前美國政治人物分類一文中有提到,所以不算意外)。
.
今年夏天,當川普團隊正討論如何制裁中國對香港的政策改變時,萊特海澤也是大力反對制裁。這些人的主要理由是:制裁結果沒辦法改變中國的行為。
.
跟台灣最直接相關的段落來了:
.
根據報導,萊特海澤對台美FTA的態度更加地引起爭議,因為他的主張和國務院、國防部、商務部、白宮國安會等各單位全都相反。這些行政部門都支持和台灣有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以制衡中國。這樣的衝突,在八月底時,國務院東亞助卿史達偉(David R. Stilwell)的演講之後更加明顯,華盛頓方面提倡與台灣更全面的經濟合作關係,而且還派了國務院經濟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於九月中時訪問台灣。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 #先前很少媒體提到國防部和商務部對台美FTA的支持。
.
國務卿蓬佩奧和萊特海澤兩個人針對台美FTA的議題,針鋒相對大吵好幾架,萊特海澤很堅持貿易談判是USTR的職權,認為國務院不應該越過界(這話講得非常重啊)。不過,他回覆記者時表示,這些是不實謠言。國務院對此則表示:「沒有評論」。
*更新:10/6國務院發言人發了一篇聲明,否認這些傳聞。本篇報導是在10/5上線,我們也是在10/5把這篇摘要寫好。
.
報導的後半段其實很多都是我們知道的事了。裡面提到蔡英文總統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且宣布放寬美豬美牛的進口限制,移除了長久以來雙邊貿易談判的障礙。台灣有將近2400萬人口,在2019年是美國第十大貿易夥伴。台積電以及台灣半導體業的重要性當然又再次被提到。
.
後面也提到川普總統的態度,指出他在這兩年來,對台灣議題是抱持謹慎小心的態度,包括曾提到台灣的重要性不高(波頓John Bolton書中的內容),以及智庫學者們認為他也是非常重視與中國的協議,因此沒有對台美FTA表態。不過,他的團隊成員們大多認為應該要增進與台灣的關係。行政部門所推動的各種加強與台灣經濟合作的政策,其實很大的目的都是為了雙邊FTA而舖路。報導最後一段是以國務院經濟次卿柯拉克訪台的時候,和張忠謀見面討論作結,但雙方並沒有談到FTA的議題。
.
我們在上週50位參議員聯名寫信要求USTR展開台美FTA談判時提到過:
.
USTR很擔心中國不履行Phase One Deal裡面說的要購買農產品的承諾。事實上,從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政府已投入巨額資源去做補貼的動作,因為農業出口確實是會受到影響的(而且可以說這些地方多數是川普的票倉),在這種狀況下,能夠確保中國繼續購買更多農產品,是USTR所優先考慮的事。USTR近來行程常常也都是在周遊各農業州,跟農民報告中方採購的狀況,甚至幫忙喬一些特定農產品的關稅。
.
目前,台灣方面採用的策略就是,以行政部門和國會雙重管道展現對台灣的支持,來對USTR施加更多壓力,看能不能成功促成雙邊FTA的談判開始。除了FTA之外,也已經有很多的新合作案正在進行,但最關鍵的FTA談判則還需要加把勁。
.
USTR有權決定要和哪個國家進行貿易協議的談判,且它名義上是獨立機構,非內閣的一部份,所以它和國務院或商務部之間沒有任何上下隸屬的關係。
.
其實我們認為,不用再跟著某些媒體或政客質問說放寬美豬美牛換到什麼。我們已經得到了行政部門和國會的大力支持,對於開展台美關係更多方面的合作,是強大的加速器。台美FTA談判卡關十幾年了,並非一下子就可以完成談判的事,但台美關係會繼續進展。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台灣農業部英文 在 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 北部五縣市大雨特報
*全球死亡破26萬人!巴西單日新增確診數首度破萬
*英國累計確診病例20萬、3萬多死 是全球死亡病例第2高
*俄羅斯連續4天新增萬例 文化部長也確診
*美股道瓊回檔跌逾200點 就業人數爆減拖累信心
*預測今年經濟大幅萎縮 歐股跌多漲少
*Fed:美重啟經濟風險高
*無懼中國威脅 澳洲總理:已致函G20領袖對武肺起源展開獨立調查
*世衛大會在即 蓬佩奧籲譚德塞邀請台灣參加
*談新冠肺炎 川普:比珍珠港事件與911恐攻更嚴重
*美國農業部長稱關閉的肉類加工廠將在10天內重新開工
*藝電、動視暴雪繳佳績
*黃金跌逾1% 國際油價連漲多日後回跌
*德國疫情趨緩 學校和營業場所本月全面重開
*巴西單日新增萬例創新高 總統發言人確診染疫
*台灣昨新增1例境外移入 30歲女性旅英工作者
*內閣520前總辭穩定為先 小幅改組
*蔡英文目前優先鎖定陳菊掌監院 蘇嘉全接任府祕書長機會高
*紓困萬元之亂癥結在拿不出證明算不清收入
#蘭萱觀點 #蘭萱看世界
-----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Z3brX5KhZg/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A59l2brQ7NdklSNQ8As3yLfr6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