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0歲時不懂造船,卻創業成立了船廠;2014年即使虧損也要做出當時亞洲最強艦艇;40多年後,他產線全滿,外商還要拜託喬檔期!
#沱江艦 #台灣造船技術真的強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70的網紅Chou Shu-Yi周書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那是疫情開始之初,"無用之地" 的身體錄像展演到了澳門,紀錄消逝的時間與地景 , 那是2020年的一月時,演後回台,全世界進入封國封城,這是第二版無用之地的創作首次海外展演的時局,用無用面對無用。澳門,一個靠海又不斷填海法發展的城市 , 蘊藏了因殖民歷史所留下豐厚的文化足跡 , 有些部分很像台灣 ,...
「台灣造船技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財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Autodesk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Re: [新聞] 海巡首艘千噸級彰化艦交船-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為什麼台灣造船業沒辦法跟韓國競爭??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經歷了台灣遊艇產業的高峰和低谷,人冠遊艇的造船技術也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造船技術 在 [問卦] 有沒有臺灣造船很強的八卦? - Gossiping 的評價
台灣造船技術 在 Autodesk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造船技術享譽國際,納入新科技的力量,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火花!
針對客戶需求製造的船舶零件,若能運用機器人製造和積層製造技術,將有助於節省時間和成本。一起看看Port Of Rotterdam如何做到的~http://autode.sk/2oYqcyD
#Autodesk #歐特克
Using robotics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o make 'on-demand' spare parts for ships has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the maritime industry, cutting costs and time wasted. Watch how the Port Of Rotterdam and RAMLAB are leading the way http://autode.sk/2oYqcyD
台灣造船技術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那是疫情開始之初,"無用之地" 的身體錄像展演到了澳門,紀錄消逝的時間與地景 , 那是2020年的一月時,演後回台,全世界進入封國封城,這是第二版無用之地的創作首次海外展演的時局,用無用面對無用。澳門,一個靠海又不斷填海法發展的城市 , 蘊藏了因殖民歷史所留下豐厚的文化足跡 , 有些部分很像台灣 , 而台灣對於澳門也許不太認識那裏的歷史文化 . 於是我決定用身體去走訪感受 , 用影像記錄即將逝去的空間 , 試著留存曾經存在的遺跡與證據 . 而這一次面對的是海洋與船屋 , 與消逝的百年木造船產業空間一同來對話。--- 周書毅
2020.1.16-18 “ 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_身體錄像展 / 澳門 信榮船廠
Chou Shu-Yi Live Exhibition_Macau_Son Veng Shipyard
周書毅x李國漢x王榆鈞x莊知恆
http://www.macaucityfringe.gov.mo/2020/cn/event/8093
在身和影之間看地景變遷 .
Watch between body and shad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scape .
“Break” means to take a rest, to crack an opening or to cause damage. Its varied meanings imply the subtle connection between dilapidation, rest and rebirth.
From 2014 to 2020, Chou Shu-Yi moved between new and old cities across Asia, making more than 100 video clips depic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his body and useful or useless lands, which he later complied into a work. He responded to different urban transformations through his body and shadow, and conveyed his self-reflection on life experiences. In 2020, Chou will come to Macao for shooting, screening and performing, leading the audience into the space of his video clips and re-interpre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himself and those spaces through dance.
#澳門城市藝穗節 Macao City Fringe Festival
編舞/影像/演出:周書毅
影像設計:李國漢
聲音設計:王榆鈞
燈光設計:莊知恆
燈光設計助理 : 曾彥閔
展演紀錄導演/剪輯:黎宇文
攝影 : 黎宇文 . 呂威聯 . 陳俊安
製作統籌:PROJECT ZERO Performing Arts Management
技術統籌 : 楊里喬
執行製作 : 劉孝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nIaDI0Rrls/hqdefault.jpg)
台灣造船技術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z9FpTdiDyo/hqdefault.jpg)
台灣造船技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船舶海洋工程廳
連續二集要帶著聽眾朋友去逛位於基隆八斗子的海科館,這次邀請到展示教育組的 #宋祚忠博士 來為大家導覽介紹。
海科館「船舶與海洋工程廳」展示可分為「了解」、「發展」及「省思與前瞻」等三個階段,內容則包含「生活與海運」、「船與港」、「船舶原理、設計與建造」、「港口建設與維護」、「應用於現代船舶的科技」、「水下技術」以及「人與海洋技術」等六大主題。
展示氛圍:
在海科館展示團隊及海科館同仁的構思下,整個「船舶與海洋工程廳」,透過金屬、玻璃、水、各式投射光線以及青藍色空間所建構出的科技氛圍,使得參觀民眾一進入大廳隨即可感受到一股特屬於科技的靜謐氣氛。此時,身處大廳入口附近,還在電扶梯上的您,抬頭便可見到一具由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CSBC Corporation, Taiwan)高雄廠所建造的8600TEU 系列貨櫃船的巨型螺旋槳約四分之一尺寸模型。
透過巨大船艉螺槳之螺旋流線意象,引導出船舶科技在海洋之應用。巨型螺旋槳下方所擺設之世界地圖則將引領您了解海運與生活之關聯性,想像一下,在台灣,一旦海洋運輸無法正常運作,整個台灣民眾的生活會變得如何?
進入大廳後左轉,您看到的是以基隆港為概念並加入如遊艇碼頭、後勤區、貨櫃中心等的縮尺模型。透過此展項,您可以了解不同性質的港口有哪些不同的軟硬體及服務設施,搭配不同用途與外觀的船舶,除了讓觀眾了解各種港口與船舶外,亦可體會船舶與海洋工程的運作依存的關係。
離開「船與港」展區後,映入眼簾的是一艘縮尺後的貨櫃船 (約1/10 比例)模型, 與青藍色海洋地坪相互照應,像是一艘剛剛駛出基隆港,滿載貨櫃,正要航向目的港口之貨櫃船,形成本廳中央重點展示區,展出「船舶原理、設計與建造」及「應用於現代船舶的科技」等主題。同入口大廳處之螺旋槳一樣,此處之貨櫃船一樣是參考自台船公司所建造的8600TEU 系列貨櫃船之船外殼結構製作而成。不同的是,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間展示,特將展廳的貨櫃船船身切成5 部分,分別展示出機艙、不同船舶種類(貨櫃船、油品輪及散裝船)之橫剖面型態、結構佈置以及甲板艤裝佈置情形。
同時,船體減振、減噪以及船舶輪機相關知識與可操作互動機構亦在此區提供展出,讓民眾可以藉由親身操作,與生活經驗產生連通,進而體察到減振、噪設計對於船舶運作的重要性。此外,包含「船舶航行安全」、「可以飛的船舶」、「戰艦偵搜與隱形」、「潛艦的秘密」展項,以及展出台灣遊艇產業技術與工藝能力的「華麗海上遊」展項,也在此區展出,讓參觀民眾可以了解目前已應用於現代船舶的科技有哪些。您若覺得腳有點痠,也可以在此空間稍作休息。
穿過貨櫃船模型,到達本廳中央重點展示區左側,是為「水下技術」主題展示區,您可藉由操作互動或觀看影片之方式,了解本區所展示之各項水下探測設備展項(包含ROV、AUV、動態定位系統、側掃聲納以及Air-Lift Pump 等設備)的功能及運作方式、潛水技術及水下施工技術。
最後,在參觀完所有展項後,您可以進入本廳最後一個展項─「人與海洋技術」。在此,您將可以透過劇場展演,了解人類海洋活動與科技開發之關係,觀察到人類在發展海洋工程的過程中,完全順著需求走,進一步得以思考你我與海洋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AMD_jmyHSA/hqdefault.jpg)
台灣造船技術 在 為什麼台灣造船業沒辦法跟韓國競爭??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貨櫃航運大買貨櫃船都是跟韓國造船下訂單為什麼韓國人工資比台灣人工資貴一倍卻能造船成本低於台灣呢? ... 以台灣的造船技術,只能做遊艇製造商。 ... <看更多>
台灣造船技術 在 經歷了台灣遊艇產業的高峰和低谷,人冠遊艇的造船技術也從 ...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位於台南官田區的人冠遊艇。走 過了30年,經歷了 台灣 遊艇產業的高峰和低谷,人冠遊 艇的 造船技術 也從最初46呎精進到100呎以上的巨型 ... ... <看更多>
台灣造船技術 在 Re: [新聞] 海巡首艘千噸級彰化艦交船-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enkanseiki (戦艦棲姫)》之銘言:
: 原文來源: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125349
: 原文摘要:
: 海巡首艘千噸級彰化艦交船 配備台船自製「AMS警報監視系統」
:
: 海巡彰化艦交船。(台船提供)
: 2022/11/16 15:17
: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台船公司承造海巡署6艘1000噸級巡防艦,首艘彰化艦今天交船
~~~~~~~~~~~~~~~~~~~~~~~~~~~~~~~~~~~
台船(或可謂台灣)的經濟學上的比較利益法則原理的相對強項,既然有這方面的建造技
術,就應該多發揚這類初階武力(所以主要是警用)艦船的數量,來「輔助」接近的領域
,例如應付灰色衝突。
我方整體造艦技術弱項在於「火力系統、電戰系統、雷達系統」造不出伯克級、星座級等
等主力戰艦,但是在跟伯克級相比,「火力降幾級、雷達降幾級、電戰降幾級」的條件下
的武力艦船譬如放在警用(輔助軍用),台船與中科院的既有技術就可達標,足以量產。
在「平時工作馬」這個角度,我方的造船技術要多多實踐量產,甚至在海巡艦裡也多區分
個幾級,來應對有敵意的對方噸位或是較重或是較輕的各級越界武裝船隻。
: ,配備台船自製「AMS警報監視管理系統」,號稱能降低船員工作負荷,第2艘台中艦同時舉
: 辦下水典禮。
: 台船指出,「AMS警報監視管理系統」是台船智慧船舶小組整合國內廠商共同完成生產製造
: ,將主機、減速機、發電機等主要裝備訊號,載入機艙監控系統,取得驗船認可證書,希望
: 成為海巡執勤時的得力助手。
: 台船指出,新造1000噸級巡防艦,滿載排水量2167噸,全長98.5米、寬13.2米,船速可達24
~~~~~~~~~~~~~~~~~~~~~~~~~~~~~~~~~~~~
如果台船與海巡署洽商,將輕海巡艦標排設定在譬如1800~2000噸級(滿載則到2500噸),
搞不好比海軍人謀不臧繼續空轉的2000噸級輕巡艦計畫還來得更早造出且造出不只一艘。
至於這篇新聞中說的噸位的海巡艦已量產,相比於說得好聽但連招標都八字沒一撇的空中
樓閣海軍2000噸級輕巡艦,至少無魚蝦也好,可派出去抗衡灰色衝突中的共軍譬如多達50
艘的056A級飛彈輕護衛艦(反正非戰時,共軍即便列裝有反艦飛彈也不敢輕易發射),靠
噸位硬扛、硬擠標排1300噸、滿載不到1500噸的056A級共艦,將其逼走。
ps.當然,若未用軍艦去處置接近中的敵輕型軍艦,最怕的是共軍預謀某次就是要挑事,其
輕型飛彈護衛艦竟然發射反艦飛彈擊毀海巡艦,那麼這個風險,海巡署與軍方可能就需事
先多加思考怎麼因應。
此外,這類海巡艦附帶處置對象是中國鐵殼漁船群、中國漁政船、中國海警船,與偶爾在
台日海域爭議處對峙的日本海警船。
不過海巡署與台船在海巡艦的a.噸位;b.航速上,要讓其性能規劃較對手高級。且最好裝
上衝角,以備與對手在平時不開火下的灰色衝突情況下,硬碰硬看誰硬撐的話比較耐撞。
: 節,耐浪性更強,具備夜間海上搜救能力,在海象風浪5級狀況時,可持續且有效供直升機
: 緊急起降。
: 彰化艦搭載中科院開發的鎮海武器系統,可裝載42枚2.75吋火箭彈,射程約10公里,另具備
~~~~~~
: 遙控與集火模式射擊,搭配熱顯像系統,以及選用夜間照明彈,可強化海上嚇阻及夜間搜救
: 效能。
先前網友們的看法是,火箭彈不是不能裝,只是「經濟實惠的攻擊對象範圍」過於狹窄,
似乎只在針對敵方派出對陣的船艦等級是百噸級的砲艦時,火箭彈齊射的火藥量能讓百噸
鋼板被打穿沉沒,且發射火箭彈能壓制其小型快砲的火力,才經濟實惠。
不然,我方海巡艦以火箭彈打敵方超過千噸的戰艦,恐破壞度不大;且這還沒考量若敵艦
列裝有反艦飛彈則情況又不同;後者情況反而在雙方比武器射程的較遠處,我方先被敵方
反艦飛彈擊毀;至於以火箭彈打對方配備機槍的巡邏艇,則屬於殺雞用牛刀浪費錢--我方
用快砲壓制之即可且較便宜--,更別提對於駕民艇的走私毒梟或駕鐵殼漁船的中國漁民。
所以若從經濟面考慮,警用艦裝設比小型快砲成本貴上許多的火箭彈,其實比較低效益,
成了「負向不對稱,應敵種類範圍上過窄,吃虧」。
: 為強化蒐證及搜救能力,彰化艦設置夜視系統,可在惡劣海象下,執行全天候監視作業,配
: 有飛行甲板,可供空勤總隊直升機起降,進行人員運補及傷患後送。其他包括4支水平射程
: 達120米的高壓水砲,以及2艘最高航速35節的警備救難艇。
:
: 海巡台中艦下水。(台船提供)
:
: 鎮海火箭彈武器系統。(台船提供)
: 心得感想:
: 之前觀艦式英國那艘斯佩是2000
: 台灣這艘雖然是海防不是海軍,要滿載才2000噸多一點
: 但應該是可以類比的艦艇
: 同樣是巡邏性質的中小型艦艇,人家武裝是機砲,台灣直接上鎮海火箭彈
: 感覺得出來很想要以小換大的決心 XD
浪費。一來若是遇到敵方派出無列裝反艦飛彈的雞,在灰色衝突時要嘛我海巡艦也不會出
刀,要嘛若開戰則是殺雞用牛刀;二來若是遇上敵方派出列裝反艦飛彈的恐龍,則我方牛
刀要殺恐龍還殺不太成。滿打滿算,海巡艦列裝火箭彈而言,總之就是算盤撥一撥並不划
算。不知政府高層是否後續要調整海巡艦的火力配備種類的思維?
至於鎮海火箭彈要怎麼用才不會白白浪費了生產?答:可用在陸軍。譬如多買一些可架設
火箭彈發射器的車輛,配給陸軍灘頭部隊,應對萬一敵方有裝甲、輕戰車上岸的情況,打
一般裝甲車剛好實惠--打戰車的效果則我尚不清楚--,來增大灘頭守軍的反甲能力,更加
保護守軍生命。
: 至於號稱可以幫助執勤的AMS不知道可以節省多少人力
: 如果夠好用的話海軍可以參考看看?
: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討論些閒話主題:
徐某人影片指出法國近期推出的4500噸巨浪級巡防艦,大致能包括海軍先前的「什麼都要
」的4530計畫(當然也排除若干海軍異想天開、並不必要的某些設備)。可惜法國造船廠
的技術造得出,我方廠商的技術則力有未逮。不然我國應已有幾艘4500噸戰艦下水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pRDezS-SM&t=1s
以及,若以共軍運輸艦、兩棲艦(依照上次統計)--不含大概總數約60艘登陸艇類--若到
了2027年,粗估大概200艘左右,如果中共全力出擊一次全派,(火箭彈既然攻擊力不足,
故要視場合等待機會用以攻擊敵方接近海岸的登陸艇)我方的陸基反艦飛彈數量能打掉共
軍此類渡海軍艦的百分比,各位估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7.2.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8654884.A.A5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