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政治干擾,台灣已經交貨500萬劑BNT
啊!這是什麼世界?!
努力買疫苗,供貨的時間序都規劃好了,看到了嗎:「共五百萬劑疫苗。三月供應60萬劑,四月一百萬劑,五月一百萬劑,六月一百萬劑,最後,七月一百四十萬劑。」!最後台灣簽好字的約,被擋死了!
背後就是中國!
這樣的團隊、這樣的事實,
卻排山倒海的被凌辱!
這是什麼世界?!
紅軍拼命打認知戰,
藍軍、白軍拼命推波助瀾,
這個團隊
就這樣一面滴血一面揮劍,
和病毒作戰,這麼忍辱負重!
如果不是謝志偉大使揭露這些細節,
有誰知道當初是連供貨的時間序都規劃好了!
可以休矣,砲打指揮中心、砲打中央政府的一切無明,請好好看謝大使的說明!
希望謝大使的說明,可以讓搞鬥爭的人清醒!
也讓我們感謝在遙遠的前線奮戰的謝大使!
他告訴德人,有關「大中華地區」的概念,尤其在老共一千多枚飛彈對著台灣,戰機、戰艦不時來威脅台灣人生命的情況下,用在攸關生命的疫苗採購上,實在非常荒謬。可以想像他的奔走與他的辛苦,也謝謝您,謝大使!
//
藥品,商品,人品
─ 我沒有背影,我只有背書
昨天,2021年7月12日,台灣向德國BNT採購疫苗一事,前後歷經將近一年,從2020年談到2021年,過程曲折婉轉,左眼看,眼花撩亂藏玄機,右眼看,柳暗花明又一村,先官,再民,接著官民合體,最後,幾乎整整六個月前嘎然擱置下來的簽約一事看樣子終於有譜了。一千萬劑,我想,很多人,台灣人和德國人,有平民,有官員,一定總算鬆了一口氣,─ 雖然公共媒體、社群自昨日起迄今依舊議論紛紛。
有人謝謝台積電(企業),有人謝謝郭台銘(企業家),有人謝謝中共(政權)沒有(再?)干擾。除了某敏感部會在此暫且略過不提外,(好啦,就德外交部啦!)我先去謝謝了此間兩位德國朋友。一位是德國經濟部的官員(姑隱其職名),另一位則是資深國會議員 ─ 同時身為德國最大、歷史最老又最悠久(超過六十年)的友台組織「德台協會」(Deutsch-Taiwanische Gesellschaft)的主席Anita Schäfer女士及該協會多位成員。而此組織才剛從「德中協會 - 台灣之友」改為「德台協會」。
謝德經濟部,是因為相關部會。謝其國會議員,是因為BNT所在地(Mainz)是她的選區。他們兩位是代表官方的我和BNT高層就此台灣官民聯手採購疫苗案關鍵議題(例如「免責聲明」、「原廠,原裝、直送台灣」- 我真慶幸府院高層的堅持!)的橋樑。由於我和上海復星並無接觸,這兩位鐵肩擔道義的朋友幫我平衡了BNT、復星、兩個慈善企業及台灣政府之間的微妙關係,一直到前兩天。
但是,容我指出,我最想親自感謝的是一位我從頭到尾未曾謀面的疾管署裡負責和BNT就疫苗採購合約聯繫的女性公務員。因為來往的依妹兒都是使用英文,我看到的都是她信尾的「Best Wishes. Yuchen」,或BNT聯絡人(董事會理事!)信頭稱她的「Dear Yuchen」。
有人要問我了:你為何會看到疾管署和BNT之間的依妹兒信件往來?
孩兒沒娘,說來話長。我是今年1月13日忽接台北高層指令而奉命親與BNT高層聯繫後,才知我疾管署周署長合約簽了寄回卻石沉大海之事,設若一切順順利利,我應該是等貨到台灣才會知道吧。
為了和對方論理,我把雙方自去年11月中旬至今年1月上旬, 整整3個月緊鑼密鼓的依妹兒信件往來 ─ 有時一天好幾封來回 ─ 一一詳盡讀遍。從譬如書面討論進到視訊會議、預擬議題、逐步達成共識,數量,價錢,交貨期程、細部琢磨合約的具體文字、簽完約發布的新聞稿等,聖誕節、元旦都沒休息。我有個週末一整個下午坐在陽光透過窗戶的玻璃灑進屋裡的書桌邊,讀著每一封信,彷彿看到Yuchen一磚一瓦地搭蓋起一座可供家人/國人遮風避雨的家。一言一語,我深為Yuchen信裡細膩、謹慎的態度所感動。尤其看到1月6日的英文新聞稿裡要具體提到「共五百萬劑疫苗。三月供應60萬劑,四月一百萬劑,五月一百萬劑,六月一百萬劑,最後,七月一百四十萬劑。」時,我感到整個人都顫抖起來。
但是,再看到兩天以後,一月八日,對方換了個人寫回信,英文裡夾雜著「我国」簡體字來要求改為「台灣」時,就此磚落瓦掀,牆頃屋倒也。。。
整件事情,轉折至此,約也有譜了。寫這些,我並非翻老帳,我只是深深感覺到,在官民同感欣慰而各方被熱烈致謝時,我要在此向一位盡忠職守的公務員致敬。Dear Yuchen,謝謝你!我要告訴你,你的努力並未白費,我們接棒,在你開墾出來的地基上,官民攜手蓋了一座溫暖的屋子了。
我們不必諱言,前述之事,當然就是「政治干擾」。誰呢?不言可喻。但在整個幕後協調、談判的過程裡,不僅我,國會議員及德官員都強烈感受到BNT的高層自始自終對供應台灣疫苗的高度意願及熱誠。這也是為什麼,在BNT的網頁上,直到我撰文時,仍看得到其執行長Sahin先生昨天用英文寫的「BioNTech is glad to be able to also supply the Taiwanese people with vaccines manufactured in the European Union」(BNT很高興也能提供在歐盟生產的疫苗給台灣人)。如果,有人把這句話登了,又刪掉,您就知道什麼叫「政治干擾」了。
過去這一陣子,很多朋友、媒體、民意代表來問我「BNT疫苗」採購一事到底怎麼回事。我都不克回應或無法給詳細答案,因為「德國(原廠、官方、國會議員)、台灣(政府高層、民間企業及駐德代表)、中國(上海復星、XX)」的磋商一直都在進行中,有時分別,有時同步。
現在,我想,有個問題應該也可以回覆了。很多人說,「阿上海復星就是BNT的大中華地區代理嘛!台灣硬要繞過它而直接找BNT,當然被打槍!」我只能指出,透過「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叫作「藥品」,還不是「商品」,也就是說,「緊急使用授權」和「代理商」其實是互斥的概念。此所以,這些疫苗只能賣給「國家」!只能賣給「國家!只能賣給「國家」!其他,就請自己想。
我也告訴德人,有關「大中華地區」的概念,尤其在老共一千多枚飛彈對著台灣,戰機、戰艦不時來威脅台灣人生命的情況下,用在攸關生命的疫苗採購上,實在非常荒謬。
但是,回過頭來,政治現實就是如此,德文說,「棉被有多長,我腿才能伸多長。」這點,我懂。然而,謝謝郭董、感恩台積電之餘,對仍在硬扯「小英政府自己買不到疫苗,還阻擋民間購買疫苗」的人可以休矣。
藥品是不是商品,有時難以區分,但是人品如何界定,並不難。
因是購買,我沒背影可拍,但,對上下參與這次疫苗採購的公職人員的努力和用心,我背書。
至於府院上下的將士用命,明眼人早就看到了。今天的結果,官、民要是有一邊怠惰的話,早就沒戲唱了。
德文還有句諺語「結果是好的,一切就算好的」(Ende Gut, alles gut)。譲我們一起,全國上下攜手共同為台灣努力,對抗疫毒,同時捍衛我們的自由和民主。
只要不放棄,就已經贏一半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
台灣開墾諺語 在 佳倫的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草屯囝仔-少年家 舞蹈MV🔥
影片首播啦。過年前開始舞蹈訓練、編排和教學
古娃琳·卡夫魯萬 #阿莉格 #鄭妹 真的吸收的很快
國小這年紀大她把這支舞蹈的態度表現出來。(我國小這年紀還不知道在幹嘛!)
花了一段時間去架構這支影片的內容,最後決定在
#萬華 #艋舺 這邊場景錄製。
這首 #少年家 真的很台。台的很有質感。
萬華 艋舺 又是許多角頭電影出現過的場景,當然這裡也有許多豐富的歷史文化。
台灣諺語 「 #一府二鹿三艋舺 」,描述清領時期台灣島政經重心由南轉至中北部的開墾史。一府為臺灣府城(今台南市中西區與安平區),二鹿為鹿港(今彰化縣鹿港鎮),三艋舺則為今台北市萬華區。
所以選擇在艋舺拍攝真的是完全符合這首歌的態度和場景,當然這次也運用一些劇情串連這支舞蹈MV,不只在舞蹈、場景上下功夫,就連服裝造型也非常到位。
這次 #阿莉格 化身為小小大姐頭,而我當然是那位不擇不扣的 #帥氣台客小弟 ,而影片中也出現許多亮點。
第一: #2D彩繪車 , 擺脫以往對於角頭電影的觀念,誰說出場時一定要 跑車、賓士或名車。這次我們把 #城市記號 著名的 「 #行動藝術 」開著跑。讓這部MV變得更加藝術。
第二: #鄭子靖 吉米哥的加入。為了寶貝女兒下海一起來參與拍攝。在這部片中 吉米哥 不用講話,就是帥氣出場就對了。再和鐵四帝成員 Chen Roy #浚哥,一起呈現出江湖人的氣勢。真的很有看頭
第三: #龍山寺 前舞蹈。這次我們也是一個大突破,我們將 2D車 陳列在 廟前。一個代表著
「 #傳統與潮流藝術 」的結合。呈現一個反差的突破。
第四: #剝皮寮歷史街區 古厝前舞蹈。運用LED燈管,將古厝與科技結合,點燃古厝嶄新的生命力,也是一個 「 #復古與科技 」撞擊的呈現。
第五: #青山宮 廟裡舞蹈。青山宮一直給大眾是一個莊嚴且神聖的廟宇,這次經過廟方同意後,讓我們在青山宮拍攝。在莊嚴的青山宮舞蹈,
更加把 #台灣風格 呈現出來。
這次很感謝 #萬華龍山文創園區: #洪文和 大力幫忙場地的協調
感謝 吉米哥 協調 2D彩繪車 來拍攝,以及引薦所有長官認識,才能讓這個作品順利完工
感謝 #朱小鐵 鐵哥。大大力挺,還幫忙編排車子的場景位置。真的非常感謝。
感謝 #HRC龍山訓練基地 協調租借場地練習,讓我們擁有舒適的場地排舞
感謝 #UnaChang 老師。借我們西門教室的場地練習,讓我們最後鯛舞可以順順利利。
感謝 阿莉格媽媽,感謝姐每次辛勞陪伴、場協租借,讓阿莉格可以把舞跳好練好。❤️
感謝 #青山宮 #剝皮寮歷史街區 #華西街 #水果冰店
讓我們使用場地拍攝。真的非常感謝。
感謝 我的好哥哥團員 #浚哥。感謝一通電話。立馬答應來協助力挺,萬分感謝
感謝 最佳拍檔 #BillLiu #張薩球 ,跟牛哥哥搭配起來簡直默契無法擋,直接明白我要的是什麼,良好的溝通以及搭配還有後製,讓整支影片炸翻天,喜歡😘
最後感謝大家的支持喜愛,如果您喜歡
也幫我們大力分享這支影片,讓這辛苦完美的作品分享出去。感謝大家
#西門靖 #T.s.d鐵四帝文化藝術創意團隊
#You&Me #Dance #Life舞蹈團 #City Marx城市記號
台灣開墾諺語 在 T.s.d鐵四帝文化藝術創意團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太!帥!啦!已瘋狂🔥
感謝這次 City Marx城市記號
找我們 鐵四帝一起參與策劃、編排和拍攝這支充滿台灣Style的一支舞蹈MV🎬
這支影片在👀
#萬華 #艋舺 這邊場景錄製。
這首 #少年家 真的很台。台的很有質感。
萬華 艋舺 又是許多角頭電影出現過的場景,當然這裡也有許多豐富的歷史文化。✏️
台灣諺語 「 #一府二鹿三艋舺 」,描述清領時期台灣島政經重心由南轉至中北部的開墾史。一府為臺灣府城(今台南市中西區與安平區),二鹿為鹿港(今彰化縣鹿港鎮),三艋舺則為今台北市萬華區。💪
所以選擇在艋舺拍攝真的是完全符合這首歌的態度和場景,當然這次也運用一些劇情串連這支舞蹈MV,不只在舞蹈、場景上下功夫,就連服裝造型也非常到位。👍
這次 #阿莉格 化身為小小大姐頭,而我當然是那位不擇不扣的 #帥氣台客小弟 ,而影片中也出現許多亮點。
第一: #2D彩繪車 , 擺脫以往對於角頭電影的觀念,誰說出場時一定要 跑車、賓士或名車。這次我們把 #城市記號 著名的 「 #行動藝術 」開著跑。讓這部MV變得更加藝術。
第二:藝青會-CITY MARX-鄭子靖/JIMMY 鄭子靖 吉米哥的加入。為了寶貝女兒下海一起來參與拍攝。在這部片中 吉米哥 不用講話,就是帥氣出場就對了。再和鐵四帝成員 Chen Roy #浚哥,一起呈現出江湖人的氣勢。真的很有看頭
第三: #龍山寺 前舞蹈。這次我們也是一個大突破,我們將 2D車 陳列在 廟前。一個代表著
「 #傳統與潮流藝術 」的結合。呈現一個反差的突破。
第四: #剝皮寮歷史街區 古厝前舞蹈。運用LED燈管,將古厝與科技結合,點燃古厝嶄新的生命力,也是一個 「 #復古與科技 」撞擊的呈現。
第五: #青山宮 廟裡舞蹈。青山宮一直給大眾是一個莊嚴且神聖的廟宇,這次經過廟方同意後,讓我們在青山宮拍攝。在莊嚴的青山宮舞蹈,
更加把 #台灣風格 呈現出來。
而 佳倫的生活日記 佳倫老師。這次扮演著帥氣的台客小弟,打破以往的陽光形象,在影片裡帥氣的呈現❤️
請大家好好的欣賞這部
🔥草屯囝仔-少年家 舞蹈MV🔥
西門靖 T.s.d鐵四帝文化藝術創意團隊 HRC 龍山訓練基地 You&Me Dance Life舞蹈團 City Marx
台灣開墾諺語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代表清朝政府,巧妙地運用民間信仰,象徵了政府合法統治。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開發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bUpSAScBYc/hqdefault.jpg)
台灣開墾諺語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四次質詢,質詢都市發展處處長,和市長(1004)
今天本次議會的總諮詢,終結這一個月來,以文化導向的城市設計,如何能讓各局處的公共建設投資,帶動觀光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和市府財政收入,達成三贏的境界,質詢都市發展處和嘉義市市長。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宣示了清朝政府合法統治的象徵。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UI8VOFW4X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KP6zA_sPy-x14LnY_3ZqNa0dM2Q)
台灣開墾諺語 在 台灣諺語-有唐山公無唐山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灣諺語 -有唐山公無唐山嬤. 18K views · 7 years ago ...more. 華視新聞CH52. 970K. Subscribe. 970K subscribers. 41. Share. Save. Report ... ... <看更多>
台灣開墾諺語 在 都是要冒著生命的危險。(過番去一半,過台灣無底看)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 歷史與台灣諺語 大約在三百多年前(明朝時代),唐山的人民生活真艱苦。天災人禍不斷(天反地亂)、(天無照甲子,人無照天理),百姓被生活所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