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是台灣獨立運動的先驅,實踐與思想並重的哲學家,更是一生反抗殖民統治的革命者。今天是史明逝世兩週年,史明文物館選在這一天開館,我也陪同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 前往參觀,共同緬懷這位畢生為台灣盡心盡力、追求美好的台灣革命者。
史明「歐吉桑」以百歲高齡過世,但是與青年世代的連結卻很緊密。我認識的許多青年朋友,過去都陸續投入整理史明先生文稿與思想推廣的工作,讓這一段過去被隱沒的歷史逐漸為人所周知。
我在大學時期,就曾經與學長、同學一起閱讀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今天親自到館內,看到包括史明一生的陳列文物,像是早稻田大學歷程、流亡到日本開餐館等,以及曾發行的《獨立台灣》、《台灣大眾》等機關誌,讓我深切憶起當年。
這也讓我想起大學的時候,曾與現任台灣歷史博物館張隆志館長一起成立台灣歷史文化社,甚至挖掘出李登輝前總統大學畢業論文的往事。
我想,每一段歷史、每一份文物都是珍貴的,而歐吉桑對台灣的堅毅精神與永不放棄的信念,能夠透過祂所留下的文物,藉由祂的思想,繼續流傳下去,讓更多的民眾,能夠逐一閱覽史明的思想與當年的歷史故事。
台灣革命 運動 在 蔓時尚 Slow Vash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我要賣我以前公司的日本社長,他是個聰明的長者,有著一口流利的英文。
他超愛吃壽司,每次見面總是超跳針的問我「現在還是vegan嗎?可以不要再當vegan嗎,妳要vegan多久哇?」
我:「一輩子。」
聽到我這樣斬釘截鐵,他苦笑一陣子後,又接著說海鮮應該是ok的才對!(日本對於精進料理的定義是包括海鮮的蔬食料理)
(其實是他想要我陪他一起吃壽司吧)
雖然如此,他總是會到處尋找無奶蛋的甜點(像是蕨餅、羊羹,或是一些無奶蛋的和菓子),也會買水果給我吃,還常常幫我把忘在飯店的東西寄回來台灣給我。記得有一次是食物袋,他碎念說這只不過是一個袋子,真的有那麼必要嗎(然後還是光速寄給我)。根本像是爺爺啊,頑皮又慈愛的爺爺。
人總是有好多面向的,即使自己在被說善良的時候,都好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想要有存在感所以才善良。因為內心邪惡、狡猾、嫉妒、自私的一面,終究是存在著,也許只是因為同理心,所以不把這些面向搬出來向著他人。
這次日本贈送台灣疫苗,對我來說某方面的意義是:在被壓迫的時候,有人挺身而出的感覺。
從2020疫情開始,台灣就被擋在WHO門外,不對,是一直這樣很久了,已經習慣當一個國際孤兒。
而現在台灣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水深火熱時,我看到了日本無畏那股壓迫的勢力,給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東西,有人說這些疫苗對日本來說根本沒什麼,甚至因為有副作用所以不會用到,但仔細想想,如果自己在快餓死時得到一顆饅頭,會懷疑那顆饅頭的主人,是根本不需要那顆饅頭才願意給予的嗎?也許政治不純粹,但不要忘記自己內心的純粹,這個世界會比較少苦痛吧⋯⋯
我對於日本的土地,一直都有著奇妙的感覺。可能曾經在那工作,可能台灣獨立運動的根還留存在日本。自從1956年,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東京成立,日本就一直是醞釀這些事情的基地,雖然最後沒有一個結果,但這是民主必經的過程,日本的土地從此默默交織著台灣革命家的絲絲情感。
上面說了這些,不代表我會忘記霧社事件遭到無差別殺戮的台灣原住民,也不會忘記被強迫提供日軍性服務的台灣慰安婦。那些過去的傷痛是真實的,應該被記住。
很多人說台灣人很健忘,所以我們更要牢牢記住這些,無論好的壞的,而非發生A事就恨死日本,發生B事時就又愛死日本,彷彿失憶了一樣。我會一輩子感謝你們,但慰安婦奶奶們的痛苦是不會隨著她們生命逝去而消失的,還是希望日本能為這些以國家為首的霸凌負起責任、有些作為!
Photo credit: 同事 @2018
Thank you!
註:有關日本甜點,那時還不知道日本的砂糖幾乎都是non-vegan。
台灣革命 運動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運戰士洪哲勝先生追思會】
洪哲勝先生1939年生於台灣台南,台南一中、成功大學土木系畢業,綽號「楚也」,取「亡秦者,楚也」之義。
1967年,洪先生赴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攻讀博士,旋即主動加入台灣獨立聯盟,兩年後愛妻洪芳枝女士攜子女赴美團聚。1969年《望春風》雜誌創刊,洪先生擔任編輯並以「赤子心」筆名宣揚理念。1972年暫棄學業遷居紐約,專任獨盟工作。1975年返校完成博士學位,並先後在大學及企業任職,直到1979年台美斷交前重返獨盟任職,此後40年在洪芳枝女士支持下全身心投入民主運動。
洪先生曾任台獨聯盟美國本部副主席(1971-73;1977-81),《台獨月刊》主編,《台灣公論報》社長兼總編輯。1984年退出獨盟,創建台灣革命黨。台灣走上民主化道路後,洪先生在巴西台商張勝凱先生資助下於1998年成立民主亞洲基金會,主編《民主論壇》、《民主通訊》,以言論平台及稿費掖助中國民主運動,為兩國民主人士搭建溝通橋樑。
洪先生崇尚社會主義,常被歸類為台獨運動「左翼」。但他當然從未支持極權、反人性的共產主義,而是主張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他重視群眾運動,但絕不是毛主義由上而下動員、愚民的群眾路線,而是強調民主運動不應脫離草根,必須以由下而上的社會運動為基礎。
洪先生晚年致力協助中國民主運動,其出發點並不像有些人誤解的大中國民族情結,而是基於普世人權價值、台灣長久安全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同情,主張台灣應當參與推動中國民主化、文明化。至於統獨問題,是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即使有人希望與中國統一,也必須經過全體台灣國民以民主方式決定。
2020年,洪芳枝女士與洪哲勝先生於5月22日、12月19日先後在紐約病逝,兩人為民主運動躹躬盡瘁凡50餘年。洪哲勝先生為人寬容大度,不忮不求,淡泊名利,可謂體行社會主義理念之職業革命家。追思會將邀請洪先生在台同志知友,回顧其行誼,表彰其貢獻。
------------------------------
【民運戰士洪哲勝先生追思會】
主辦:華人民主書院
時間:2020年12月24日星期四上午9時至12時(8:40入場)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4樓會議室
主持:曾建元(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會主席)
〈第一段 - 台獨格瓦拉〉
講者:
張燦鍙(李登輝民主協會理事長)
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楊黃美幸(陳文成基金會董事長)
胡忠信(前臺灣革命黨中央委員)
陳南天(台獨聯盟主席)
林飛帆(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
呂昱(六都春秋編委會召集人)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陳昭南(六都春秋電子報創辦人)
= 10:30 中場音樂表演:克里夫 =
〈第二段 - 民運孟嘗君〉
吳仁華(中國六四屠殺見證人及研究者)
吾爾開希(立法院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達瓦才仁(達賴喇嘛基金會董事長)
林保華(政論家)
楊月清(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理事長)
錢愛玲(民主中國陣線紐西蘭分部副秘書長)
李酉潭(政大國發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