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聽到美國南方社會又因為天災造成了多少人流離失所,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他們會傾向住在當地?
當陷入睡眠,最害怕的是對於生命的威脅悄然來臨而無法察覺反應,所以在原始部落或是古代,人們選擇居住環境最重要的判準不是舒適,而是安全。然而,在當代社會之中,住屋可能非常舒適,但未必安全。
這篇來自【CUP】上的文章,分析了美國為何不少人選擇住在有天災威脅的地方,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社會如何思考住房正義、經濟正義等重大議題,必且好好地落實?
————————————
地產公司 Redfin 近日分析地產氣候風險評估商 ClimateCheck 的數據以及美國人口普查資料,發現 50 個有氣候風險的縣,大部分在過去 5 年人口有所增長。高溫風險最高的縣,人口平均增加 4.7%;易有旱災、山火及水浸的縣亦分別上升 3.5 %、3 % 及 1.9%。但氣候風險相對較低的地區,人口卻見減少。譬如在 50 個最少家庭受高溫威脅的縣,人口 5 年內下降了 1.4%。
Redfin 首席經濟學家 Daryl Fairweather 指出:「與預期般的相反,人們正遷往氣候風險較高的地方。氣候縱是大家關心的事,但似乎它不是人們考慮住處的首要因素。」譬如根據 Redfin,猶他州中部的瓦沙契縣(Wasatch)火災風險位列全國第三,96% 的房屋正受威脅,但移居者在 5 年內增加近 15%。去年疫症大流行,人們想找實惠、空間較大及靠近戶外的住所,令當地更受歡迎。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cup.com.hk/2021/09/09/climate-change-reading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S-nlIjmER9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台灣 人口普查 2021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訂閱限定> 開放第三胎,中國從增量市場走向存量市場!
剛過完端午節,今年過節的氣氛跟往常不太一樣,因為台灣已經進入三級警戒滿一個月的時間,而且可能要直接連結到暑假結束了。但隨著疫苗陸續抵達台灣,疫情終究是會過去,已經有許多國家率先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疫情會結束,但有許多趨勢卻是不可逆的,例如人口老化的這件事。
中國政府在 5 月 11 日公佈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不管是出生人數或是出生率都是創下歷次普查以來新低。而中國政府也很快的在 5 月 31 日公佈了開放「三胎生育」的政策,試圖減緩人口老化速度。
這份人口普查報告究竟透漏了什麼訊息?當中國人口成長出現停滯,甚至出現負成長,會對那些產業產生影響?而我們的投資組合又應該要如何布局?
這就是今天的關鍵報告要告訴你的。
台灣 人口普查 2021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美人」(Taiwanese Americans),正名成功,不會被逼寫成「中裔米國人」(Chinese Americans)囉✊🏾✊🏿✊🏽✊✊🏼
📌 新聞內文:
「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於 2021 年 4 月 26 日公佈 2020 年首批人口統計資料,比預計晚了將近 5 個月。最特別的是,數十年來台美人一直致力於「要算到、要認證。註明『台灣人』(Be Counted, Be Recognized. Write in ‘Taiwanese’)」倡議,而終於在 2020 年的人口普查資料中取得成果!台灣人成為人口族群資料中的一個選項,從中國人的選項中正式獨立出來。甚至在最新出爐的 NPR 和 CNN 報告統計中,採用美國普查資料,在亞洲人口分佈上首度出現台灣人。」
#台裔美國人
#台美人
台灣 人口普查 2021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S-nlIjmER9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結果公布,確認整體人口仍然有所增長,但對於生育率不斷下降,老齡化問題不斷深化的大趨勢,政府有關部門沒有及時提出明確的對策,引發對未來發展的憂慮。民間對於促進生育率政策意見不一,有的建議放寬生育限制,也有意見認為給每名新生嬰兒獎勵100萬元人民幣,但都沒有回應對於生育意願不足,主要是來自對未來經濟與社會發展不確定因素的憂慮,政府當前正在控制樓價飛漲,但對於教育等開支的負擔,則須實施更大的改革。
蘋果頭條
早前香港興起一股盒裝日式即食生蠔熱潮,連帶海膽刺身、螢光魷魚刺身亦成大熱,不少街市魚檔亦有售賣此等貨品。《蘋果》上月中就到街市及超市,購買日式即食生蠔、海膽刺身及螢光魷魚刺身化驗,結果發現一個從聯和墟街市購入的螢光魷魚樣本驗出含霍亂弧菌,另有一個購自大埔墟街市的海膽樣本,則驗出重金屬無機砷(即砒霜)含量超標。
東方正論
港府開口「與民同行」,閉口「民生無小事」,是否說到做到,從細枝末節已可窺知一二。位於青衣西草灣的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上月啟用,隨即激起劣評如潮,不僅電腦系統不穩定令驗車時間大大延長,甚至連驗車槽設計都有問題,隨時驗車變傷車。最耐人尋味的是,這套問題多多、涉款逾二億元的驗車電腦系統,又是由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丈夫出任主席的安樂工程承辦。
星島社論
行會早前批准新巴城巴分階段加價一成二,惟面對港鐵進一步擴展網絡,加上持續逾一年疫情的夾擊,致乘客量大減,營運危機仍未消除。新巴城巴副主席鍾澤文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即使剛開始展開首階段加價,每月仍錄得數千萬元虧損,直言「不能無止境捱落去」。他透露,新巴城巴擬再循多個方向開源節流,計畫率先向政府提出改革專營巴士票價調整機制,包括加入油價波動的因素,並採用類似港鐵現時可加可減機制,每年檢視票價是否需要調整,避免再現大幅度加價情況。
經濟社評
本港早前連續7天沒不明個案,但周末隨4歲男童確診斷纜。變種病毒肆虐全球,年輕人入院趨增,當中新加坡和台灣俱有不少中小學生染疫。各藥廠全速推動臨床測試下,加拿大和美國已先後亮起綠燈,替12至15歲少年打針,新加坡和以色列亦正籌劃啟動,本港定要做妥研究和加快準備,讓為人父母者能及早安心,兼替社會建立更強保護網,爭取盡快復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nlIjmER9o/hqdefault.jpg)
台灣 人口普查 2021 在 每5年一度的加拿大人口普查本月展開,這幾天,多個與台灣人 ... 的推薦與評價
每5年一度的加拿大人口普查本月展開,這幾天,多個與台灣人有關的社群媒體社團紛紛出現「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台灣人一起來發聲」的呼籲貼文,希望台裔加拿大人在答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