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地震、強震是同時環位處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以及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擠壓處之上的台灣島的宿命。
這是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地震資歷庫中所記錄的,自1900/01/01~2020/11/02這120年期間,曾經發生在台灣本島以及地圖所顯示的周遭地區上的規模超過4.5的地震之震央位置以及地震規模大小、震央深度與發生的時間。
左側欄目內所列的是,在這段期間內120年的時間內,在地圖所顯示的範圍內所發生過規模最大的前十大地震的相關資料。
台灣地區地震頻繁的程度,大家自行參考。再次強調,這張地圖內所顯示的,只有規模4.5以上的地震,依據中央氣象局自1994 ~ 2013 年20 年的觀測資料顯示,臺灣地區平均每年約發生23,000 次地震(扣除民國88、89年個數),其中有感地震約1,000 次。
PS. 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地震資歷庫中所記錄的,自1910/01~2017/10/13這108年期間,曾經發生在台灣本島以及周遭海域上的規模超過2.5的地震之震央位置。
這張圖是以彩色地形圖的方式呈現,而地震震央的呈現方式,如果同一地點層積發生過多次地震的話,則規模最大的地震,排在最上層,然後依照規模大小依序堆疊下去,重點在凸顯出該地點在過去108年期間所發生過最大的地震規模為何。
特別要說明的是,這只是過去108年之間USGS所記錄下來的台灣地區地震資料,而USGS資料庫中針對台灣及周遭區域最早的資料是始於1910年。
因此,在地圖上沒有顯現出有地震震央分佈所在的地區,有幾種可能性,一為從來沒有地震震央座落於該地點,或是在過去108年之間沒有記錄到過發生過規模大於2.5的地震震央出現過。至於超過108年之前的時期,則不在本資料庫有效的紀錄範圍內了。
此外,美國USGS所採用的是「地震矩規模 (Moment magnitude scale, Mw ) 」來描述地震大小,與我國中央氣象局所慣用的「芮氏地震規模 (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稱為近震規模 (local magnitude, ML)」 在判定地震規模時,會有些出入,例如直到今天大家都還印象深刻的台灣九二ㄧ集集大地震,USGS判定為地震矩規模7.7,而中央氣象局則依芮氏地震規模判定為規模7.3,特別跟大家說明以避免誤會。
由於當初設計芮氏地震規模時所使用的伍德 - 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限制,當芮氏地震規模大於某數值(約 7.5)以上時會有「飽和」現象,也就是計算出來的所有地震規模值都趨近相同。此外,觀測點距離震央超過約 600 公里以上時,芮氏地震規模的計算會產生極大誤差而不適用。
於是地震學家發展出表面波規模 (surface waves magnitude, MS) 和體波規模 (body waves magnitude, mb) 來描述較遠距離的地震規模值,以地震波中特定波相的最大振幅來計算,但是這兩種計算規模的方法,對於大型地震也會有飽和的問題。
到了 21 世紀初,地震學者採用更能直接反應地震破裂過程物理特性 (如地層錯動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 的表示方法即地震矩規模 (Moment magnitude scale, Mw ) 來描述地震大小。
地震矩規模的優點在於它不會發生飽和現象。亦即,大於某規模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將不會發生。另外,此地震矩規模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因此,地震矩規模已經取代芮氏地震規模成為全球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尺度。
美國地質調查所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監測全球地震活動並發布地震消息,對於規模大於 3.5 的地震幾乎都已經使用地震矩規模來描述地震大小。
完整的相關資料請見這個相簿中的相關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76309132504673&type=3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灣 十大地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台灣地震統計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台灣地震統計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921大地震台灣史上最慘地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十大地震 在 科普一傳十Science etrans - 台灣下一個大地震在哪裡? 的評價
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遭遇地震、強震是同時環位處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以及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擠壓處之上的台灣島的宿命。
這是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地震資歷庫中所記錄的,自1900/01/01~2020/11/02這120年期間,曾經發生在台灣本島以及地圖所顯示的周遭地區上的規模超過4.5的地震之震央位置以及地震規模大小、震央深度與發生的時間。
左側欄目內所列的是,在這段期間內120年的時間內,在地圖所顯示的範圍內所發生過規模最大的前十大地震的相關資料。
台灣地區地震頻繁的程度,大家自行參考。再次強調,這張地圖內所顯示的,只有規模4.5以上的地震,依據中央氣象局自1994 ~ 2013 年20 年的觀測資料顯示,臺灣地區平均每年約發生23,000 次地震(扣除民國88、89年個數),其中有感地震約1,000 次。
完整的相關資料請見這個相簿中的相關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76309132504673&type=3
♡
台灣 十大地震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臺灣的地震桌遊 #嚴震以待 將要發行囉!】
#驚奇新發現
《嚴震以待》應該算是園丁已知唯一一款中文化、由臺灣地震專家指導的桌上遊戲了。
雖然最初是做為學校老師課堂教學使用,希望能推廣地震知識,但基於設計者對桌遊無比的熱愛(據說家裡收藏的桌遊多到可以開桌遊店了),這款遊戲的正式版,就算你說:「我不懂地震!」也一樣可以,而且還非常好玩!
除了重現我國十八個行政區地質特徵的行政區卡,也有精心製作的臺灣特色建築卡,「這個就在我家附近欸!」相信你也會不禁脫口而出。而最重要的災難卡,則是蒐羅了臺灣史上著名的十大地震事件,以及你聽過、看過,甚至可能曾經歷過的災難事件,但這並不是要我們再次心痛,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學習災難背後的科學意涵,進一步能夠記取歷史教訓,提升全民對防災技術的重視。
話又說回來,這款遊戲之前還真的沒有在賣(想要也拿不到的意思),只有在臺師大陳卉瑄教授領軍的 台灣地震學園 相關活動上才能索取到。不過在大小粉絲熱切詢問之下,即將由臺灣防災產業協會於今年9月21日正式推出!
點圖片連結看更多↓↓↓
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台灣地震統計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在台灣十大地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edama也提到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546016 Mr.拉麵台灣日買一送一2022-03-06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全台 ... ... <看更多>
台灣 十大地震 在 921大地震台灣史上最慘地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回顧 台灣 史上強震,無論是以芮氏地震規模或是以傷亡人數來看,都是1999年的九二一 大地震 最為慘重。而近百年來, 台灣 前十大強震,在花蓮發生的就有四次 ... ... <看更多>
台灣 十大地震 在 台灣地震統計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在台灣十大地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edama也提到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546016 Mr.拉麵台灣日買一送一2022-03-06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全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