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楊牧
或許是心動也未可知,苔蘚
從石階背面領先憂鬱
而繁殖,蛇莓盤行穿過廢井
轆轤的地基,聚生在曩昔溼熱擁抱的
杜梨樹蔭裡
在熱帶離海不遠的山區
比夢更深邃,長年高温
隨月暈開闔的地層多次陷落的
弧狀地帶,在果核屆時的爆裂聲中
啟示地流血
昨夜微雨一說是殘餘的記憶
霎時領悟,隨即透過沉沉垂落的
薔薇形象意識到慾望在雙唇間
膨脹,料峭晨寒擋不住
求救的眼光
看見未來搖盪著燈籠盡皆絳紅
迢迢水中央逝者躺下遂獲取完美的
角度,且仰望弦月小船上亮著此生熄滅
再度點起的光,烘照一張戀愛的臉
訴說著從前
---
小編哲佑賞析:
自我與外物之間的拉鋸滲透,時常是楊牧詩作的主題;這首詩題為「心動」,藉著景物與思緒的交雜互見,鋪排愁思與愛欲,重置因果,以被動的口吻來敘說心動,藉著場景的轉換,串連過去、預想未來,為自己當下的生命定錨。
詩作開頭的「或許是心動也未可知」,彷彿把自我的主體感受交付外在來定義。石階、廢井皆屬人造,可以是實物,但也不妨將之視為人事陳舊衰敗的象徵,而苔癬,蛇莓,也暗示時間的覆蓋與蔓衍;人與自然交纏,在此不是由己身來體認,而是讓苔癬「領先」憂鬱,自我心神反倒追不上外在景物的流轉。植物青綠象徵離別愁思,這是漢文學自古的文化典故,石階一綠,荒蔓一生,才讓人醒覺時間匆匆而逝,從而牽引了內心;進一步,內心與外在的共振,又詮釋了各種物是人非之慨,讓當下的蓊鬱也有了曩昔擁抱的濕熱。如果情景之間不是單純的景生情或情映景,而是不斷的交織共融,有沒有可能,種種心神起伏未必只屬於人?由此再看首句推測的,或許外物的草青草黃花開花謝,它們都將對映著某些心動,那可能是某些尚未被揭露的,更深邃的解釋。
或許許多身在其中的情境也是如此,未經點破,不知周遭的一切正與自己同情共感。次段詩人設想更遠,此詩寫於2002年,正是楊牧返回故鄉花蓮任教之後,「熱帶離海不遠的山區」,可能即指台灣,甚至是弧狀的「花東」,這自然是常年高溫,且有著板塊變動帶來的週期陷落與流血。延續上一段,既然外景可能早一步預約與心神呼應,那麼不只當下的觸動,更往前推演,景物便可無處不富有「啟示性」,這近乎等同預言了。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月暈開闔的地層」、「果核屆時的爆裂聲」和「啟示性的流血」,似也隱隱暗示了女性的身體特徵,進一步串連第一段的「濕熱擁抱」與第三段的「欲望在雙唇間」,因而這個心動,亦帶有情愛悸動的意涵。
只是,無論什麼樣的心動,當然是主觀的、甚至先驗性的──我們不能說自己設計了一場心動,甚至也不能徹底追索它的根源。開頭的「或許」透露了這個危險性,在第二段將時空拉遠之後,第三段又回到當下,如果微雨讓人聯想過往,那還是自我靈性的發揮;但此處言「昨夜微雨一說是殘餘的記憶」,「一說」一詞又把詩人的主體隔絕在外,彷彿越老成、越洞悉,越貼近世界的客觀,就越無法迎接那景物與自我相撞、近乎神啟的一刻,儘管仍相信它的存在。那些殘餘的記憶,可能是青年、少年,胸懷熱烈,在同樣的土地上初嘗愛戀動心,但當時濕熱,今日料峭,昔日心動不言而喻,今日卻必須自我說服、自我證明,甚至發現一切可能只是欲望展演,包括自己存在的欲望。
在詩集《介殼蟲》的後記中,楊牧敘寫藉由小學生而看見蘇鐵介殼蟲的經驗,說明自己停滯的好奇被撩撥了;但我們其實不能確定,若沒有小學生的牽引,自我的好奇心還在不在?或者,我們能不能夠期待自己,主動去捕捉那些瞬間的、看似被動的神啟時刻?楊牧說:
我難道不能於沉靜安詳的腳步裏自我調度,保留或揚棄一些即興,偶發的思維?並且在適當時刻,當午後的太陽持續傾斜到一個位置,四垂彷彿無聲,輒為人行道上一接近不存在的白點駐足,甚至蹲下來加以觀察,看到前生或今世幾已失去的記憶裏,一似乎看過的意象,迢遞而遙遠,心智觸覺於是重複反應,再一次震動,看到那介殼蟲,看到我自己。
實際上,我們冠以性靈的,那些像孩童一般的天真與好奇,除了自我以外,沒有任何外在事物可以佐證。於是在〈心動〉這首詩的最後一段,楊牧陡然切換了一個聲腔:愛戀是真的,心動也是真的,一切逝去之後將又重返,既然冥界存在,靈魂亦在,所有的未知都將收納進來,這是自我「求救」之後的安慰,也是將一切景物投射心神後的必然結果。而也唯有如此,我們今日為生的一切,我們曾銘刻心中,種種動人心神的愛戀,都有了存在的火光。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心動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郭哲佑
台灣 常年開花植物 在 高雄市議員 陳玫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鐵路地下化車站站體及周邊交通問題之探討壹、
前言
高雄市自升格為直轄市以來人口高度聚集,工商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台灣重化工業及航運中心,再者,於縣市合併後更成為南部區域重要運輸轉運中心,即包含鐵路運輸系統、都會捷運運輸系統及高速鐵路系統等三種大眾運輸系統的重要交會地區,而「台鐵捷運化-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即是一重大交通工程建設之一環。該計畫主要辦理台鐵西幹線鐵路地下化工程,鐵路地下化起點北起本市左營區新左營站大中二路附近,向南而東至鳳山區大智陸橋為止,全長約為15.37公里,設置單孔雙軌隧道一座;原台鐵左營、高雄、鳳山等三站改為地下化車站;新增內惟、美術館、鼓山、三塊厝、民族、科工館(大順)、正義(澄清)等七座通勤車站。其中高雄車站更建設為高雄市之門戶意象及交通轉運樞紐。整體計畫時程為95年1月至107年12月,並預訂於106年底通車。
未來高雄鐵路地下化完成後,軌道地下化後所騰空之廊帶土地,市府都市計畫將台鐵既有軌道與兩側道路合併規劃,變更為都市計畫園道(兼鐵路使用)用地,將建設成水與綠景觀園道,並可消弭鐵軌兩側長年以來隔閡、實現縫合都市紋理冀望,提供市民煥然一新的景觀,並藉由鐵路地下化串聯大高雄交通運輸動脈,結合本市完善之自行車道路網、地下捷運紅-橘兩線以及環狀水岸輕軌,可帶動沿線都市發展並加速商業、休閒、觀光產業成長,創造高雄市成為水與綠之宜居城市。
貳、園道建置範圍、內容及效益
鐵路地下化後,未來空間規劃及都市紋理勢必重構,調整其空間發展定位及都市計畫,將現有車站及鐵路廊帶沿線地區可進行都市改造再生,以大幅提高車站地區及其周邊土地價值並促進區域發展。
因此市府都市計畫將台鐵既有軌道與兩側道路合併規劃,變更為都市計畫園道(兼鐵路使用)用地,園道用地面積擴增為62.25公頃,規劃建置一長度約15.37公里長之園道,其園道寬度概略由左營區90公尺寬漸變至鳳山區30公尺寬之廊帶,將建設成水與綠景觀園道,此廊帶包括「路廊」、「水廊」及「綠廊」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分述如後:
一、路廊規劃部分
考量園道周邊現況道路銜接合理性,透過適當的道路系統調整,經本市道路交通安全督導會報審議,園道範圍內路廊規劃配置快車道、慢車道(或混合車道)、橫越道路、人行步道及自行車道等項提供用路人通行之公共道路。鐵路地下化完成後將可縫合原本因鐵道所分隔的鴻溝,例如高雄車站前後驛站區域,將可利用站區道路南北貫通外,於鄰近道路規劃以自由路及復興路貫通,以便捷南北交通運輸促進鄰近商圈發展;鳳山車站部分除車站東側鳳松路與中正路為現有銜接道路外,未來鳳山地下化車站完成後,規劃文橫路及曹公路南北貫通,以解決鳳山車站周邊長期交通瓶頸問題及安全疑慮。
而鐵路沿線立體交叉設施部分,依據本府交通局初步評估結果辦理,如左營高架橋及地下道、青海路陸橋、九如橋、中華地下道、自立陸橋、臨時中博高架橋、民族陸橋、大順陸橋、自強陸橋、青年路地下道及維新陸橋等數座立體設施,將於鐵路地下化完成後,陸續分批分次並視交通狀況檢討拆除或部分拆除,以降低對本市交通衝擊及維護市民運輸轉乘品質。
在人行步道部分,園道完成後可提供優質的人行步道系統,並可作為安全的通學路徑;而有關自行車道部分,更以適時納入地方民意建議,以簡要規劃、全線銜接並串聯本市各自行車道系統,如愛河連接蓮池潭自行車道、博愛世運大道自行車道、美麗島大道自行車道、西臨港線自行車道、澄清湖自行車道及鳳山自行車道等,推行結合綠色運輸及生態休閒的自行車運動,亦是高雄市邁向低碳宜居城市的必要途徑。
二、水廊規劃部分
水廊部分之水道規劃以簡單生態為原則,水源部分規劃引自曹公新圳,朝向與蓮池潭相互銜接之水路,其間串聯半屏湖溼地、洲仔溼地、內惟埤文化園區溼地等高雄西溼地廊道,藉由活化鼓山運河之水質,最終流入愛河,達成以藍色水路串聯園道沿線景觀之目的。
水廊主要以生態共生系統改善水質,利用人為的方式增加流水底部的接觸面積,藉由渠道底部自然生成的生物膜處理污水,以加速水質的淨化,並規劃池底鋪設卵石的蜿蜒小溝渠栽植落羽松等水質淨化植栽,有助於污染物的分解,並以水生植物去除水中的營養鹽並攔阻懸浮物,減少水體水質優養化現象,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
在改善都市排水及滯洪方面,水廊提供了有效滯洪空間,間接降低了都會區積水之可能性。水廊全長規劃約4.4公里,水路平均坡度=0.15%,平均水深採用30公分,兼具休憩與安全性,配合沿線綠廊植栽形成水與綠之景觀,打造親水城市之願景。
三、綠廊規劃部分
綠廊植栽樹種以園道整體規劃為原則,並配合季節變化配置;樹種部分採單純化、常年開花之樹種,並輔以生態自然、易養護為原則規劃辦理。未來綠廊建置完成後,高雄市民可增加一座綿延15公里長的綠色廊帶公園休憩活動,如此不但提供了市民更優質的公園綠地環境,更是本市重要地標。
四、其他
其他如夜間景觀照明、交通號誌共桿、街道家具及公共藝術設置等等設施,部分設施更結合地方特色(如原住民文化意象)展現活力。如以鐵道特色表現於鋪面、街道家具或燈具上,並結合燈光、植栽等元素,藉以創造出現代新鐵道意象之休憩空間。
参、結語
藉由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之改造以促進各類商業活動及地區再發展,提升車站南北地區各種交流之運輸效能,滿足不同運具轉乘需求,同時兼顧都市發展紋理與生活環境品質,以因應未來城市發展之需要。本市鐵路地下化完成後,可望消除長久以來鐵路兩側都市隔閡,並且待未來騰空之地面建置為景觀園道後,更可獲得諸多效益,分述如下:
(一) 可消除大高雄都會區內所有平交道之交通阻礙節點,改善道路壅塞及事故發生;並預期將沿線立體設施移除改設為平面化,藉以縫合都市紋理,還原本市都市景觀風貌。
(二) 改善鐵路行車所產生之噪音、震動等環境公害問題,提升都會區生活環境品質,使高雄成為一更適宜居之城市。
(三) 消除鐵路沿線兩側地區發展之阻礙,以均衡本市都市發展,提升都市土地利用價值及經濟活動力。
(四) 原軌道地下捷運化後,配合地面上園道所建置之路廊、水廊及綠廊建設成果,將使大高雄都會區擁有更便捷、更效率及更多樣之都市綠能運輸廊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