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謝教文委員會黃國書召委安排特教及早期療育公聽會,讓大家了解早療需求兒童,在不同階段對於相關服務的需要,也能思考如何讓特教政策更進步。
#需要掌握黃金治療期
現實中需要早療的孩子比一般人想像的多很多,像是自閉及語言、肢體、認知等能力發展遲緩,都是需要醫療復健、特殊教育、福利服務及家庭支持等整合性介入。由於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3歲前更是療育黃金期,過去因為民情,有些長輩可能會抗拒帶孩子去兒童身心科檢查,耽誤了6歲前的黃金治療期,也造成台灣早療的機制不完善。
#監察院報告中指出通報轉介比例低 僅1.3%
根據監察院今(109)年2月中旬調查報告:國內半數以上的發展遲緩個案係在滿3歲後才被發現,約有5%甚至是滿6歲後才通報,錯失早期療育介入的機會。據衛福部「歷年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概況」統計表,就個案以通報來源統計,107年醫療機構及衛生所通報人數1萬3472人,兒童預防保健107萬4728人,疑似發展遲緩兒童轉介比率僅1.3%,也需要進行檢討,並改善這樣的情形。
#國建署資料庫因個資法部分無法串接
目前早期療育方案,衛生及教育單位都有建置資料系統,並規劃跨體系資料交換整合系統,但就醫療機構之聯合評估報告,屬病歷範圍之特殊資料,衛福部因受限於個人資料保護法限制,無法再提供上傳至國健署系統供相關單位查詢運用,恐怕增加更多的行政流程,而讓服務能量受限制。衛福部及教育部應研議聯合評估報告資訊授權共享的可行性,並簡化現行之行政流程,才能幫助這些早療家庭,未來我也會研議相關修法。
虹安將👉👉👉
✅重新檢視特教法第十條,列入親職教育,將家庭視為重要核心
✅討論是否將親子早療諮商、家庭功能評估等項目納入健保給付
✅推動跨體系資料交換整合系統,開放資料存取和共享權,增加早療服務能量
過去我在師大就學期間也有修習教育學程,雖然沒有實際擔任教職,也能體會身為特教的老師與家長們在支持並加強孩子的各項發展是如此重要。這次也在公聽會中特別感謝師大特教系系主任姜義村教授、台灣兒科醫學會王煇雄醫師、台北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鄒國蘇醫師和台大物理治療學系廖華芳教授等多位學者專家及家長代表給予許多專業上的分享及建議,讓我們有具體的目標方向研議相關修法。
台灣 發展遲緩兒 比例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週立院的火線焦點都在內政委員會審議的「#黨產條例」。
國民黨以行動證明了:他們捍衛的是黨產,而不是社會正義。
消消火,冷卻ㄧ下激情。來關心教育委員會的問政吧。
議題很冷門,但卻很重要!
《幼托瓶頸, #非營利幼兒園 竄起》
你家有6歲的孩子搶公立幼兒園搶不到,讀私托又太貴讀不起嗎?「非營利幼兒園」是另一項新選擇。
#幼托公共化,提供優質、普及、平價、近便的學前教育,思瑤提案通過:
ㄧ、研議上修提高非營利幼兒園的四年計畫設置100所目標值。
二、逐年增加預算編列補助非營利幼兒園,投資幼教公共化潛力股。
三、診斷各縣市資源差異,輔導績效落後之地方政府設立非營利幼兒園。
四、鼓勵各縣市國中小校園,優先使用活化閒置空間以設立非營利幼兒園。
五、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非營利幼兒園作業要點」,增列補助學校場地主管協助辦理非營利幼兒園之業務費及人事費。
《早療教育補破網,拉遲緩兒ㄧ把》
WHO調查,#發展遲緩兒 發生率約6-8%。若能在6歲前及早發現、鑑定、治療,都能有效加強改善障礙情形,讓「#慢飛天使」也能飛得好,飛得高。
但台灣學前教育、幼托體系的師資及訓練,都欠缺早療教育的基本知能,導至教育機構的發現、通報數偏低,教育、保護遲緩兒/過動兒/自閉兒出現大漏洞。
我質詢並提案通過:
一、強化教保人員對於早期療育之專業知能要求,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二、安排IEP(針對特殊需求學生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課程、研習會,強化職能訓練。
三、加強各部會機關間橫向協力,完善轉介與通報制度。
四、衛福部、教育部應合作辦理例行統計調查,如「現行早期療育辦理滿意度調查」、「發展遲緩兒通報來源調查」、「發展遲緩兒發現年齡調查」,「六歲以下正常兒童與特殊需求兒童總數比例調查」等各項指標,以作為融合教育的教學參考。
媒體不關心的事,總要有人願意重視。
思瑤關心您的關心,為孩子的教育持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