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當然翁達瑞教授並沒有這個本意,但有些人用彭文正式的「假博士」指控來質疑高虹安,我個人覺得是太過火了。當然,博士學歷造假或論文抄襲,那是牽涉到學術倫理與誠信的問題,是一開始就不可以犯的錯誤,跟學術能力無關。但「博士學歷是真的,只是學術能力馬馬虎虎」,我不認為這構成什麼大問題,一直追打下去只是模糊焦點而已。
博士學歷對於政治,本來就不是什麼必需品。就拿美國來說,從總統到參眾兩院到五十州州長,落落長一大串民選政治人物裡面,有研究型博士學位(PhD、MD-PhD、PhD in Law,請注意JD和MD不是研究型博士學位)的人,大概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這一點都不奇怪。研究型博士,本來就是培養皓首窮經,旨在把事物之道格式化、理論化的學術研究人才。而民選政治人物講求的是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不講太多高深的政治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適應成長。這兩條職涯路線本就搭不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是互相矛盾的。陳建仁、李遠哲、翁啟惠來當區域立委,表現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
但或許是儒家士大夫觀念使然,「博士學歷」這樣的人設,在台灣的選舉當中還是相當吃香。高虹安就很大程度受益於這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物設定。事實上民眾黨也很想把自己定位在這種「小清新知識藍」的路線上面。
這沒什麼不可以的。雖說民進黨已經取代國民黨、整個攻佔了「執政菁英」的生態位,但台灣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界還是偏藍底的;「知識藍/姿勢藍」光環雖已褪色,不足以執政但還有一定的市佔率。
正也因為如此,高虹安跟朱學恆的「塔綠班」事件,才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塔綠班」事件發生到現在好幾天了,我個人都沒辦法評論什麼,因為整件事情瞎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塔綠班」事件是嚴重破壞高虹安與民眾黨的人設的。即便我那些滿滿黃白藍工程師粉的新竹同學圈,對高虹安此舉也很難吞下去。如果高虹安真的覺得自己的博士學歷,是重要的政治資產的話,她應該做的事情,是怎麼樣讓自己的見識配得上自己的學術頭銜。但一段時間看下來,高虹安常在立院質詢台上擺出知識份子的架子,深入看她的質詢卻往往失準而謬誤百出。
其實我是有點可憐高虹安的。她在立院的表現,配不上她「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設;而她糟糕的表現與議題掌握能力,也讓老東家郭董對她有點敬而遠之。情急之下,她會想要從鄉民的聲量裡面尋找出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短期來看,跟朱學恆合作可以給自己低迷的聲量打雞血。但是這種廉價聲量就像吸毒一樣,可以帶來一時的興奮度,但也宰制了你往後的人生。
人會說話,但人也會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制約。「塔綠班」「聖蟑士」,我們姑且不談這些詞眼審不審美,這樣的語言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一種陰暗的心態。
當你在講「塔綠班」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毫無必要地框在了一個受害者哭哭的心態裡。當你在講「聖蟑士」的時候,就像上報主筆李濠仲先生所憂心的那樣,你已經不把對方當人看;而政治是人與人的溝通,當你把對方「非人化」的時候,等於是自己斬斷了溝通的可能性。
民進黨會拿著槍押著你不准提出異議嗎?顯然不是。民進黨還是一個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政黨,甚至很多時候,是拘泥民主到一種優柔寡斷、軟弱退讓的程度,藻礁議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想要戰勝民進黨,大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跟民進黨不同的見解,民進黨是封不了你的口的。但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表現出政治上的成熟度。
劉仲敬說得很好:「政治上成熟的人首先就是要講替代品。我要反對什麽,我一定要拿出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這就叫做政治上的成熟,否則你一定會越鬧越糟。你鬧掉了原來的東西,多半就會得到一個比原來更糟的東西。」
巨嬰的哭鬧是最大聲的,但它除了能把所有人鬧到心浮氣躁以外,無法給台灣這個大家庭帶來任何的建設性。當你用「塔綠班」的語言來把自己框限在受害者心態,再用「聖蟑士」的語言來把對方非人化、非溝通化的時候,你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政治上不成熟的巨嬰。而無法長大的巨嬰,是扛不起執政的重責大任的,甚至連一個合格的在野黨都當不起。
我也很明白,我講了這麼多只是徒勞。現在檯面上看起來,也只有民進黨、台灣基進的心態比較成熟可期待而已。藍白黃等黨已經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巨嬰化」的路線,救不回來了。這條死路走到最後,就會像劉仲敬講的:「傳統的忠誠維持不了一代人的時間…很快就要變成影響力跟現在的新黨差不多,活動方式跟清末的同盟會差不多,要依靠類似天安社這樣的黑社會組織到處刷存在感」。
我們以為從一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立委身上,可以看到更多政治上的成熟度。但現在看起來,我們恐怕再一次失望了。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學指考第三天,今天考歷史、地理和公民科,有大約2萬名考生參與。由於防疫考量,所以這回指考不開放考生服務隊和親友陪同進入,但還是有不少家長親自把小孩送到考場才離開。上午歷史科,大考中心表示,有開設兩間隔離試場,讓居家檢疫和自主健康管理考生應考。另外還開啟六間防疫試場,其中兩間是因為有考生在進入考區之...
「台灣 社會組」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Mickey P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心得] 社會組歧視-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這種戰社會組的文到底要發幾次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讀社會組出路真的好少...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造成社會科學不被重視。 由於較缺乏人文學科的教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指考第一類組科系排名2004-202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社會組大學排名PTT - 職業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社會組 在 [問卦] 社會組難道是垃圾? - PTT評價 的評價
台灣 社會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 現代化十六講心得>
現代化十六講過去幾年也讀過 4-5 次了,第一次讀收穫很大,中間幾次就比較少,這次再讀又有很多收穫
伊恩莫里斯利用這四項指數來統計人類文明的發展:攝取能量的能力、社會組織的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社會組織成員每天交流、儲存、記憶)、戰爭動員的能力
第一項攝取能源的能力。伊恩莫里斯所稱的能源大概是從光合作用到石化、動力這種能源。但如果放到企業的角度,能源也可以想成資源或經濟學所稱的生產要素,包含:人、土地、資本
而後面三項:社會組織的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戰爭動員的能力,也許可以想成消耗能源的方式。放到企業,那就是商業模式的選擇及組織架構的組成
人類文明的出現跟自然資源有很大的關係,有興趣的可以讀 <槍炮、病菌與鋼鐵>,簡單稱為天時與地利。那一間公司的出現,第一步也要看清楚天時,然後盤點一下地利。張忠謀望盡天涯路,看見 Fabless 這個天時、Jeff Bezos 看到網路每年好幾倍在成長的天時、巴菲特轉控股收購,可能也是看見美國企業接棒的天時。看懂天之後要來看地利,我有什麼。張忠謀第二步是盤點台灣資源,喔我沒有設計能力、沒有行銷能力,但高品質製造的能力或許有。
最後是打造組織的能力。李祿說人類文明兩個最偉大的制度創新,第二偉大的是中國發明的科舉制。核心概念是人類理性上追求機會的平等。建立了提供機會平等制度的社會都會繁榮進步、長治久安。一間公司怎麼打造機會的平等,leading by ideas、expert leadind expert,而不是老闆是對的,就很重要了。而最偉大的制度創新是自由貿易的市場,這是亞當斯密觀察到驅使人類經濟進步最重要的力量,自由貿易的競爭下,產生各國間的比較利益,帶來分工,後交換產生 1+1>2 的力量。這個力量一直存在,從不會自己產生能量的單細胞生物吃下另一個會產生能量的單細胞生物,把他收服變成粒線體開始,人類的分工創造出 1+1>2 的力量就不曾斷過。而在這之上,李祿提出在 3.0 文明中,分工交換產生的增量又進一步被放大,這是因為人的知識是可以積累的,單純的商品、服務的積累不太容易,但人的知識累積是比較容易的,知識思想交換時出現的情況是 1+1>4。交換雙方不僅保留自己的思想,獲得了對方的思想,而且在交流中還碰撞出火花。知識自由分享,不需要交換,不需要大米換奶牛
知識產生 1+1>4 這個觀察,我覺得是這次重讀最大的一個收穫之一(以前讀過過去還有點 Confuse🤣)。今天的人類不斷站在前一代的人類肩膀上疊代。我們沒有付出勞動,只付出了時間,就累積了前人所有的經驗和教訓。而平常的交流,也不是以物易物的交換,交流結束後雙方不會因為我把我的知識說給你聽,所以我的知識就消失了。這個重大觀察,是驅使人類經濟發展可以指數進展的根本原因。而如果要我大膽猜測,我會覺得人類進展可能越來越快。如果越來越多人加入到知識共享的體系中、整個經濟發展從越實體往越線上轉移、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情況下,也許會加速經濟進展的斜率,當然這只是我大膽的猜測
既然知道 1+1>4 的力量很重要,那企業要怎麼設計一個環境、系統或文化來產生上述兩個制度創新,可能是導致未來競爭優勢強弱很關鍵的決定。要讓員工勇於創新,並對每一次的創新嘗試,不論成功或失敗,都要做好詳細的資料收集工作。
來看看 Jenesn 是怎麼在打造 Nvidia 創新的文化。"很多公司說創新很重要,但我不認爲創新可以用說的來孵育除非你有 risk-taking 的文化。我要鼓勵我們的工程師、行銷、所有員工去 take calculated risk。但首先你要教他們,這是一個技能,第二個部分是勇氣。大多數人討厭失敗,但如果你們想要成功,我鼓勵你們 to grow tolerance for failure. 但如果你不斷失敗,你可能就真的會失敗。所以重點是你怎麼教會一個人失敗,但是是快速的失敗,然後只要一知道是一條死路,馬上就轉換。而做到這件事的方法,我們稱為 intellecture honesty"。不怕失敗可能是要創新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自古人類在沒有人鼓勵下就一直創新,從穀物的育種到亞當斯密說的工廠工人。那為什麼很多公司就不創新了?也許是失敗的時候旁邊的同事、長官沒有給予鼓勵:黑,你超棒,只是找到另一種證明此路不通的方法。
再來就是資料的收集。成功地記錄下來,下次就這樣做、失敗的也記錄下來,給後人參考。漸漸的,就成為一套不斷迭代的方法論。聽說台積電的 documents center 和蘋果的 Design Guide Book 就是在幹這件事
最終,看懂天時、了解地利,也設計了可行的商業模式和組織架構(人和)一切看似美好。但要小心謹慎,因為天不斷在變動,地也不斷在變動。適合 1.0 文明成長的地區跟 2.0 文明不同。所以組織要隨時根據環境變化而調整
台灣 社會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死雞撐飯蓋】
支聯會的「結束一黨專政」綱領一直被大眾質疑涉違港區國安法,亦懷疑他們牽涉「外國代理人」。警方國安處上月底發信予支聯會7名常委,要求他們在9月7日前提交所要求資料及證明文件但卻被一直拖延。甚至保安局早幾天已警告他們要懸崖勒馬,可是支聯會仍堅持拒交,昨日只到警總遞信交代拒交資料的理由。之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已表明將會迅速採取法律行動。並於今早(8日)把主席鄒幸彤及另外幾位常委拘捕。
近年似乎很多人常常利用民主自由掛在口邊,拒絕遵守香港法律!先有所謂的「違法達義」去攪革命叛亂,現在又辯稱因沒有合法理據而公然違抗國安處指令。大家是否一句「自由」便可以為所欲為罔顧法治社會體制?警方國安處是依法辦事,有人認為身為「公民社會」一員,就不需要守法?特首林鄭也強調,任何人如果公開宣稱不會依法行事,都不能被稱為「公民社會組織」。
身為大律師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似乎枉讀法律!法庭頒令受權警務處國安部去支聯會要求提供資料蒐集證據,她一句「未有理據解釋指控」便拒絕提交,認為該信件無合法基礎是犯了法律錯誤。該會常委徐漢光更以個人名義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宣布支聯會非外國代理人,及在案件有判決前禁止警務處處長採取任何進一步行動檢控支聯會或各收信人等。
因為自己有少少法律知識便嘗試把弄法律?這些所謂法律界人士常常鼓吹錯誤觀念,誤導青年去違法中。請問案件連想「調查」向你們拿資料也沒有,又如何判決?到時你們又會狡辯說是未審先判吧!若是其身正直,又那怕提供資料去以正清白。
警方強調,如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有關組織未能依時提交資料,可處罰款10萬元及監禁半年;如提供虛假、不正確或不完整資料,最高可處罰款10萬元及監禁兩年。
文匯大公早前分別指稱支聯會涉「七大劣跡」,包括鄒幸彤曾任「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執委及公司董事、到印度、台灣參加活動等;副主席何俊仁擔任「華人民主書院」創會董事,該會多年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資助;主席李卓人則被指其擔任秘書長的職工盟向 NED 旗下組織申請資助。
而支聯會組建的網上 「人權博物館」展品有「光時」等「港獨」口號,涉及分裂國家;「結束一黨專政」綱領則涉「顛覆國家政權」等。
對於報章羅列支聯會部分成員的「罪狀」,她「死雞撐飯蓋」地指是個人行為與支聯會無關。他們是否「外國代理人」又是另一個爭議點,她亦否認自己為外國代理人,
說「國際特赦組織」是國際組織,並非任何國家的代理,該會亦為接受捐款的民間組織,不明白有關報道指稱與 NED 關係密切有何基礎。
但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則表示,任何人接受外國政治團體資金,從而為這些外國利益活動,便屬於「外國代理人」。多年來的政治捐獻,是洗黑錢的最好途徑。捐款的外國團體背後的目的,大家也顯然而見。你們還要繼續撐的,隨便吧!但很多香港人眼睛也是雪亮的。
朱庭萱
台灣 社會組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學指考第三天,今天考歷史、地理和公民科,有大約2萬名考生參與。由於防疫考量,所以這回指考不開放考生服務隊和親友陪同進入,但還是有不少家長親自把小孩送到考場才離開。上午歷史科,大考中心表示,有開設兩間隔離試場,讓居家檢疫和自主健康管理考生應考。另外還開啟六間防疫試場,其中兩間是因為有考生在進入考區之後經過兩次的體溫量測,體溫超標。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770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台灣 社會組 在 Mickey P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VLOG] 2021 HERO 4 WHO - AGGRESSIVE|@mickeypeng0309
◆ STAGE FULL VER.
↓「20210306Hero 4 who北區初賽 KPOP社會組 Aggressi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p81RgHWEs
VLOG MUSIC /
1. Infraction - Training Day
2. SAINT CHAOS - Walk (feat. Sam Tinnesz)
3. GRÄF - Money
4. Aero Chord - Take Me Home (feat. Nevve)
VLOG VIDEO EDITED / @mickeypeng0309
VLOG MUSIC EDITED / @mickeypeng0309
THX for EVERYTHING:)
#HERO4WHO #KPOP #AGGRESSIVE
台灣 社會組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客傳會 #客家
你……想獨立嗎?想建國嗎?⛏️
看看 #客家人 怎麼做!
客家人超強超狂~移民開公司,
開到最後直接建國😲😲😲
歷史上就有個這麼一群客家人,
在18世紀的 #婆羅洲 (aka 現在的 #印尼) 白手起家,
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社會組織🏘️
在海外持續了一百多年!
身邊有客家朋友,
或者你就是客家人嗎?✋
快來一起認識 #蘭芳公司 的故事吧!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X #臺灣吧
_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台灣 社會組 在 這種戰社會組的文到底要發幾次 -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社會組 除了某幾個科系外,其他科系都是讀興趣的,未來出路就是領低薪。2. ... 但自然組不用付出一樣的努力就能輕鬆年薪破百台灣產業就是需要自然組 ... ... <看更多>
台灣 社會組 在 讀社會組出路真的好少...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要填志願了由於自然組科目全都一竅不通所以在高三轉到社會組現在發現社會組的科系畢業後能找到好工作的真的好少....而我選自然組本來畢業後打算讀 ... ... <看更多>
台灣 社會組 在 [心得] 社會組歧視-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以下發文小提醒,不列入文章字數------------------------- <
電腦觀看為一行文、未滿20字、未加標籤,皆依板規水桶七日。
如果是要參加徵文活動,請閱讀置底規定後選擇[徵文]作為分類喔!!
> ------------------------------------------------------------------------- <
我是一個社會組學生,雖然這麼說可能有一些不準確,因為事實上我在高二時讀的是三類組,今天我想談的就是這兩年我所體會的類組生態。
首先,我想從最基本的差異談起,自然組高二的課程基本上包含了幾乎所有社會組的課程,換句話說,社會組教的東西就是比較少,這件事情直接影響了選組學生的差異,許多志向在商管類的優秀學生就會決定假二或三類,以獲得更好的數學訓練,然而,除了課程上的直接差異,所謂較為內在的「風氣」也左右了學生的選擇,一類組的班級學生普遍學業表現較差,他們學的東西比較簡單,別人在考物理時他們在考地理......
然而,這種事情是正確的嗎?
依現今的普遍觀點,到了高三,社會組的選修貌似真的比較簡單,容易通過,而社會組學生也表現得較不勤學,學業較差等狀況,但,這當然是錯的,當你認真的檢視社會學科的課本,就能發現其中蘊含著許多頗為深奧的觀念,並不如它們看起來容易,況且,如果在選修科目考試的要求若較為輕鬆,那麼在國文、數學、英文上的表現應該要超過自然組的學生才對。
我認為,現今社會組陷入了一種由歧視而產生的惡性循環,由優秀的學生外流,引發優秀的師資被轉移到其他類組(或社會科老師直接頹掉了),然後又造成更多學生外流,而社會組與自然組的學術表現越差越大。另一方面,大學的升學端也被迫轉移他們的招生政策,像是台大財金的只看國英數,或是台大經濟的英數社自,以往社會組的科系,成了假二、三類的天下,可是這群自然組出身的人,高三時甚至沒有上過一堂社會科的課程,有些人甚至看分填系,而真正社會組的學生,遭遇大考時便顯得手短(當然一部分可能是他們的不夠努力造成),競爭力明顯不足。
現實是如此,但不該如此,我認為,社會組應該要提供一個令人安心的成長環境,讓每個人為了自己未來的目標尋找工具,如果你想念文學,你的國英文就該高於水準,如果你想唸法,你的語言及邏輯能力就必須高於他人,如果你想念商,你的數學能力在特定方面(像是統計學)就必須比自然組強,這才是正確的。
而最後,想要消弭這種「社會組歧視」的話,就必須從社會組的學生開始改善,從他們對自己的學業要求開始改善,從他們自己不認為自己比自然組inferior開始,說到底,歧視社會組的,是社會組自己的學生們。
社會組的學生與老師們,加油好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71.78.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550662362.A.BC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