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吃邊拉屎世界第一名!
恆春半島隆頭鸚哥家族!
最近的恆春半島潛水大物出現的機率也太高了,鯨鯊、虎鯨、海豚、大理石魟、侏儒抹香鯨、魔鬼魚...都出來見客啦!!!幸運的Henry在『水底導航』潛水課程中遇上了這群大傢伙,大大小小一共14隻的隆頭鸚哥家族,馬上被他們吸引了目光,稍微的修改了一下潛水計畫,陪著他們游動一小段距離後,並成功的導航回入水點,一樣值得給自己100次愛的鼓勵,要記得無論潛水的次要目標是什麼,一定要視安全返航為首要目標。
隆頭鸚哥魚Bolbometopon muricatum
是鸚哥魚中最大型的魚種,體型可超過130CM,成魚群游於礁灣或珊瑚礁外圍的海域。以啃食活珊瑚為食,消化後所排泄出的珊瑚蟲骨骼為形成淺海礁區珊瑚沙重要來源。生性機警,在夜間有群體一起睡覺的習性。
基於本種魚族群數量迅速消失,有極大存活威脅,在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第8屆第3次會議,審核同意將隆頭鸚哥魚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並在103年7月2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將本種魚列入II級(表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名錄)保育類野生動物。已列為禁止捕捉的保育類動物,無論是否知情,都不得公開展示或販售,隆頭鸚哥魚屬於第二級保育動物。
(節錄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隆頭鸚哥 #Bumpheadparrotfish
#PADI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 #水底導航
「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清出於藍。Lucid Blue Div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大頭家-活體空運、急凍生鮮商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澎湖土魠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賣家說這是圓鱈,不過我怎麼看都像是細鱗,各位前輩認為呢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台灣魚類資料庫外型 - 台灣豬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台灣西海岸常見魚類圖鑑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台灣西海岸常見魚類圖鑑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大頭家-活體空運、急凍生鮮商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葉脣魚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體長為體高的 2.3-2.6倍;頭部自背部至眼上方平直,然後稍凸。口端位或下頜稍突出;上下頜各具錐形齒一列,前端各有一對大犬齒。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左右鰓膜癒合,不與峽部相逢。體被大形圓鱗,頭部眼上方被鱗。D. IX, 10;A. III, 8;P. 12;L.l. 15-17+7-9;G.R. 4-5+5-7;成魚背鰭與臀鰭延長,達尾鰭基部;腹鰭亦長達肛門之後;尾鰭圓形,成熟雄魚上、下及中葉軟條延長,形成三葉狀。幼魚體白色或淡綠色,吻部淡綠色;體各鱗片具一紅色細橫線,頭部具許多紅色短線及點;體具四條黑色寬橫帶,一條在尾柄上;各鰭與體色相同,體側橫帶延伸至背鰭及臀鰭,尾鰭黑色,基部白色,鰭緣淡紅色。成魚體紅褐色,頭部綠色,體側橫帶較不明顯,各鱗具紅色細橫線,頭部具橙色點及短線;背、臀鰭與體色同,鰭緣紅色,後方延長鰭條紅色,尾鰭黑色,鰭緣紅色,胸鰭黃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珊瑚礁和巖礁區,珊瑚礁海域較多,偶爾可以在海藻堆發現蹤跡。白天出來覓食,以魚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為食,是肉食性的魚種,晚上會在礁巖下陰暗處休息。 地理分佈: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東非到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台灣,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台灣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佈。 漁業利用:中大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常被當作觀賞魚,亦是高級食用魚,肉質帶有膠質,很適合紅燒。以延繩釣或一支釣較容易上鉤。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澎湖土魠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午
午魚作為傳統排名第一或至少排名第二的海味(有些地方的說法把嘉鱲排第一位),其實長相真的滿有趣的。不過近幾年牠們的野外數量確實下降了。
『一午,二鯧、三鮸、四嘉鱲』,這是一個古老的話語,在這個排行榜當中午魚排在第一位,也可以知道古早之人所對於這種魚類的熱愛了。說起來,午魚我是很後期才接觸到的魚種,因為小時候家人有時在聚會時會吃到鯧魚,鯧魚不常吃,對我來說已經是絕佳的美味了,我還真沒接觸過午魚,後來在漁港當中看到漁船入港帶回這種魚,我覺得牠們長得很奇怪,眼睛很大,有點像日本動畫『NINKU 忍空』裡面的角色,很滑稽。後來才知道那叫作『午魚』。而且那次村長還嘲笑我:「真是城市小孩,連高貴的午仔都不知道。」我問村長說:「那牠有比鯧魚名貴,會比鯧魚好吃嗎?」村長說:「那當然啦!午仔在古早時代可是排名第一的海味耶!」在那之後我真的有一次在餐廳點了一道午魚,果然肉質比鯧魚還細緻。真的是很難忘的味道。後來又遇到村長伯,我向他道謝,因為他的介紹讓我知道這個魚。但是村長卻說:「現在野外的午魚已經越來越少了,很多都是養殖的。如果你看到魚鰭比較偏黃,則多半是野外的。養殖的午魚則多半魚鰭比較黑。」但其實我也不太會分怎樣是偏黃怎樣是偏黑,因為牠們看起來長得都差不多。不過後來我得知的真相是:其實午魚魚鰭顏色的變化頗多,村長說的其實並不正確。甚至一些魚友的經驗是台灣產的野生四絲馬鮁還比較常呈現黑鰭,養殖個體的黃鰭比較頻繁。而有時來自馬來西亞海域的野生午魚也有黃鰭的。總之魚鰭的變化也滿有趣的。但不管怎樣,我覺得這樣的一個傳奇魚種如果在野外越來越少的話也滿可惜的。
午魚通常喜歡沙泥底質的海域,常會徘徊於近岸、河口、或紅樹林濕地附近等半鹹水的海域。主要棲息在水深2到20公尺的水域。是群聚型的魚類,常會成群隨著季節洄游,因此會有特定魚群數量較多的漁期,通常是在每年秋末至初春季節。捕捉午魚常用的方式包括早期的流刺網以及底拖網、定置網或直接採用釣具。在目前是比較枯竭的魚種。由於牠是肉食性的,以其他小魚和底棲動物為食,因此養殖上也常會用到下雜魚之類的用料,但下雜魚的資源再臺灣海域也漸行枯竭了。因此中研院海鮮指南網頁才會將午魚歸類在『想清楚』(也就是應該要減少食用)的名單當中。
午魚一般最常指四絲馬鮁(Eleutheronema rhadinum),不過有的時候我們會在市場上看到身上有黑點的午魚,那則是尺寸稍微小一號的六絲馬鮁(Polydactylus sexfilis)。馬鮁類的魚會在白天利用其分離之胸鰭為感應桿,探尋砂泥地中的食物,這也是十分有趣的行為。
相關文章:
1.海鮮指南 ─中央研究院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2.馬鮁科之科解說 ─中央研究院臺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family.php?fa=Polynemidae
3.海水午魚 ─湧升海洋部落格
http://oceaninc.pixnet.net/…/35155788-%E6%B5%B7%E6%B0%B4%E5…
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台灣魚類資料庫外型 - 台灣豬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魚類資料庫外型 | 台灣豬地圖. 台灣魚類資料庫外型 南紡威秀gold class 韓聚 海福排骨飯菜單 大甲美食 北斗肉乾 大方醬油宅配 台北黑金豬腳 台東好吃燒餅. ... <看更多>
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台灣西海岸常見魚類圖鑑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 西海岸常見魚類圖鑑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魚類圖鑑app,台灣魚類名錄,台灣西海岸常見魚類圖鑑,台灣魚類分布圖,台灣魚類資料庫外型. ... <看更多>
台灣 魚類資料庫 外 型 在 賣家說這是圓鱈,不過我怎麼看都像是細鱗,各位前輩認為呢 的推薦與評價
3 comments. 黃昭展. Author.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2018. 臺灣魚類資料庫. FISHDB.SINICA.EDU.TW. 臺灣魚類資料庫. 臺灣魚類資料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