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今天在立法院和 高潞以用 Kawlo Iyun 委員,跨黨派一同接見根斯勒(Gary Gensler)教授。他是美國歐巴馬政府時期的期貨商品交易委員會的主席(Chairman of CFTC - U.S. 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在柯林頓政府時期,他也曾被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任命為財政部副部長,而Gary 現在是麻省理工學院史隆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教授。
期間,我們就 #虛擬通貨法規、#證券代幣(STO)、#央行數位貨幣等議題、 #區塊鏈對於傳統部落文化的保存 、 #循環經濟 進行交流;同時也對台灣即將問世的證劵型代幣法規,給予實質建議。
在去中心化的時代,政府機器所扮演的「中心」角色是不是也要去中心化? 讓階級扁平化的同時,能否伴隨更高的辦事效率?區塊鏈在公部門的應用,能否帶來一系列世界革命? 這都是我們在接下來的五年需要好好思考的事情。
會後我也代表立法院贈送了瓷器,象徵台美關係除了有外交上的進展之外,在金融界也能夠進一步實質交流。
#CFTC
#台美金融外交
#區塊鏈立委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
台美金融外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也跟進提出類似概念。那川普政府為了跟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做出區隔,也在2017年時正式推出一個新的對亞洲政策。歐巴馬時期是叫做亞太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太平洋週邊的國家,大家一起來當好朋友賺錢的戰略。
而印太戰略除了字不一樣以外,整個方向也跟亞太戰略差很多,印太戰略的重點就是一定有印度,跟亞太強調太平洋地區不同。大概就是說,我們太平洋週邊國家,跟印度洋週邊國家,一起當好朋友來排擠中國。
至於為什麼是印度?印度有什麼厲害的,厲害到直接拿出來當成名字講?這就有很多理由,一個當然是距離。除了國境直接接在一起之外,還跟中國最近一直在蠢蠢欲動的南海也很近,可以最直接的牽制中國。另外就是人口啊,印度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耶,盟友當然先從理念差不多的找起。現在整個世界局勢就是,印度會在抗中這件事上,有很關鍵的地位。
美國也不是最近才開始爭取印度的支持,以前也是有交流,但關係實在不算緊密,因為印度有個傳統就是都不選邊站。當初在美蘇冷戰的時期,就是跟兩邊都有來往,中立不偏袒。是一直到最近印度跟中國的邊境衝突越來越激烈,莫迪才開始向美國靠攏的,所以講「印太戰略」,就是說印度是美國最新一個在爭取的盟友啊。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川普還跟他手牽手去參加一個特地幫莫迪舉辦的造勢活動,現場有五萬多人參加之類的,一堆印度後裔也來現場為他歡呼。莫迪那張臉看起來可是非常開心。而10月的時候換習近平去訪問印度,看起來也是兩邊感情很好。但中國跟印度的邊境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啊,弄到今年6月的時候,莫迪直接把他官方的微博貼文都刪光光。什麼跟習近平的合照,也通通都不見了。
雖然說我就是不喜歡川普啦,但是他在抗中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做出成果。除了之前常常討論到的貿易啦、晶片禁令啦,這個印太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還有一個聯合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的「四方同盟」嘛。本來這東西就是說,這四個國家要聯合起來,一起抗衡中國。
最早是2007年由日本提出來的,結果因為中國反應很大所以後來就變成一個有名無實,大家講好玩的東西。然後這個四方同盟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算是個滿重要的一部分,就在去年整個參與會議的人員層級一下子拉到超級高,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會來參與的等級。之前不是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訪問亞洲嗎,然後大家在討論要不要順便經過一下台灣。他就是要去日本參加這個「四方安全對話」。反正就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現在看起來有點搞頭,但如果是拜登當選,這個戰略會怎麼樣?
拜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把他的對中政策講得很清楚,大家就只好拚命去翻他舔中的舊帳。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拜登的對中政策,看他幕僚的立場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判斷方向。大家推測,最有可能擔任拜登亞洲策略幕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之前歐巴馬的副國務卿,專門處理亞洲事務的 康貝爾(Kurt Campbell) ,另一位是拜登當副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之前希拉蕊競選幕僚的蘇利文 (Jake Sullivan) 。
不過康貝爾有說過,他覺得民主黨內部其實也是覺得,川普說中國很壞也是沒有講錯。然後蘇利文就是直接建議美軍應該增加在南海巡航的次數,也建議南海的週邊國家也一起來巡航,一起對中國施壓。雖然這兩個人也是覺得要對抗中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歐巴馬的幕僚啊。不是就說歐巴馬對中國很軟了嗎?這會不會比較讓人不放心?
其實大家都對歐巴馬太苛責了啦。大家想想看,當初歐巴法選上的時是金融海嘯才剛過耶,別的事情先不管先振興經濟很合理吧?而且大家都忘了,那時候中國的總書記還不是習近平耶,歐巴馬任期的一開始還是胡錦濤,而且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期也是歐巴馬卸任之後的事情,中國最機車的時候歐巴馬完全沒遇到耶。
有一位澳洲專門研究印太區域情勢的學者 John Lee 有說啦,他覺得拜登上台之後,牽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只是在政治上會用比較柔性的方法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會比較圓滑啦。剛剛說的蘇利文其實也有提到,如果是拜登的話,應該會讓美國不要那麼強調"利己主義",重新和盟友交流。
所以現在有些人的見解是,就算拜登上任了,美國的對中策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就只是講話比較溫柔一點而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不過假設拜登勝選了,我想還是要看他上台後的實際作為,才能算數。川普四年前在競選的時候,雖然常常罵中國,但也很少人預料到,他對中國會做到這麼硬。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台美金融外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區爆炸案目前累積至少220人死亡,超過6千人受傷,約30萬人無家可歸。這也引燃了黎巴嫩人對於無能和腐敗政治階層的憤怒。數千人走上街頭,引發警民衝突。其實去年10月,黎巴嫩在經濟危機和貨幣崩潰的情況下就已經爆發了百萬人的反政府抗議運動。聯合國現在更警告,黎巴嫩將出現糧食危機,也可能無法繼續對抗COVID-19疫情,包含英美等國已經陸續提供援助,不過災民卻大喊不要把金錢和物資交給政府,擔心貪腐的政府會把資源劫走。這個有數千年歷史的國家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們一起來了解。
這件事情還在持續發酵,憤怒跟飢餓的民眾還一度衝入黎巴嫩外交部, 8/11黎巴嫩總理安迪亞宣布內閣總辭。像剛剛范姐也提到,法國總統馬克洪主導的聯合國捐助會議募到2.97億歐元,大約台幣89億元,就會在聯合國的監督下,直接交付給黎巴嫩民眾。
而黎巴嫩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要先來看黎巴嫩的地理位置,黎巴嫩的東部跟北部是跟敘利亞接壤,而且邊界長達375公里,所以敘利亞從2011年就開始的內戰也延伸到這裡,前幾年幾乎每年都有炸彈襲擊或暗殺案件,更有100多萬敘利亞難民湧入,讓黎巴嫩公共基礎設施瀕臨崩潰。南邊呢,黎巴嫩跟以色列邊界有79公里,但是兩國是世仇。所以上有動亂下有敵國,陸路等於不通,幾乎都要倚賴海上商業貿易。
黎巴嫩高達8成的物資仰賴進口,貝魯特港又是黎巴嫩全國第一港,是整個國家船運進出口貿易的樞紐和經濟動脈,糧食、商貨還有現在醫療物資運補都靠這裡,所以現在港口設施、倉庫與大型機具幾乎被炸毀,黎巴嫩是受到致命打擊。港口就是因為這麼重要所以過去幾十年來,貝魯特港一直是不同的政治和商業利益匯聚的地方,這裡的金流每年有幾十億美元。爆炸案後就有退休的情報官員出來爆料說,這些資金就是國家的腐敗的來源。2750噸有爆炸性的硝酸銨從2014年就放在港口倉庫耶,過去這6年黎巴嫩政府都在幹嘛,如果不是有人賄賂或勾結,怎麼可能搞成這樣。
其實在這次的事件前黎巴嫩的經濟就已經遭遇到幾十年來的最大危機。我們從一些數據可以看得更清楚,黎巴嫩的公共債務高居世界第三,目前國內失業率高達35%,物價因為疫情也狂飆了2、3倍。本來占GDP大約4成的旅遊與金融業也因為疫情爆發受到重創。黎巴嫩本來想要再對外向國際金融機構與外國政府貸款,但是今年3月傳出已經到期的歐洲債券還不出來,大約是360億台幣。
除了持續找外援,從去年開始黎巴嫩政府想要透過加稅解決問題,但是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黎巴嫩有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民眾對於要加稅感到極度不滿,他們認為是政府應該要改革,要打倒那些把國庫通私庫,趁著動亂不安透過國有機構掠奪國家資金的政治人物。在「透明國際」的全球腐敗指數中,黎巴嫩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138位。「透明國際」的報告說,腐敗已經滲透到黎巴嫩社會各階層,政黨、議會和警察被視為最腐敗的機構。
許多分析家指出,這其實跟黎巴嫩的政治體制有很大的關係,根據各宗派在1943年簽訂的《國民公約》的協議,敘利亞三個主要的政治權利機構分別由三個最大的族群社區掌握。總統必須是馬龍教派基督徒,議會議長必須是什葉派穆斯林,總理必須是遜尼派穆斯林,議會的128個席位也由基督徒和穆斯林平均分配。而黎巴嫩官方正式承認就有18個宗教族群,包括4個穆斯林、12個基督教、德魯茲教派和猶太教派的族群。每個教派的政治領導人想要維護自己的權利,所以私相授受和貪腐的狀況都很嚴重。
黎巴嫩走過帝國時期、世界大戰、在動盪中成為現代國家,卻又面臨叛亂、內戰、外有和以色列的衝突,內有猖獗的專制政體。這次人民覺得真的受夠了,如果這個爆炸案還無法打破現在這個腐敗的制度,那也沒有什麼好寄望的了。想問問大家,你覺得在黎巴嫩這樣政治經濟和宗教都這麼複雜的情況下,國際的力量有辦法協助他們扭轉情勢嗎?歡迎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台美金融外交 在 曾偉旻180PLU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曾偉旻180PLUS
利用180秒的時間
來看國際消息
The easiest way
to get access to
the international news.
中共解放軍上半年度
已經16次挑釁台灣了
台灣空軍偵巡戰機
也多次升空 廣播來警告
全程掌握並且成功驅離中共解放軍的軍機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美國的動態 美軍的動作
美軍電子偵察機
最近連續幾天出現
在台灣西南海域的上空
就是要警告中共 別亂來
警告中共的意味相當地濃厚
其實美軍協防台灣
中共的態度是也是強硬
可以看到中共國防部說
美國想利用切香腸的方式
來危害中國的主權跟領土完整性
他說美國的做法
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而把台灣跟中國比做是一條香腸
也真的是天方夜譚
其實我們看到中國官媒央視也警告
台獨勢力 倚美謀獨是死路一條
若是持續玩火
必定變成炮灰 徹底毀滅
也看到從1979年
台美中三方關係 外交結構
最近兩年是變化最多的時刻
國際社會包含美國
跟台灣的外交關係是持續升溫
到史上最好的時刻
雖然是最好的時刻
但是對於中共來講
真的是他們的眼中釘
把美國跟台灣視作
中共最大的假想敵
美國跟中國其實從貿易戰開始
到最近武漢肺炎疫情咎責問題
以及香港版國安法立法
美國執政黨 在野黨
普遍打著對抗中共
以及反中這兩張牌
抵制華為也好
挺台灣 挺香港這樣的議題也好
兩大黨其實都有共識
不是單純擴張中美的戰略籌碼
而是美國國內政壇
也開始認清中共政權的本質
中共多次利用戰狼外交的方式
對抗敵國 直接透過言語
像是罵美國 罵台灣都是一樣
另外還有印度邊境
這樣子的邊境衝突也代表習近平
對外製造事端
用來轉移國內內部
對他不滿的壓力宣洩
看著中共內部經濟下滑
失業率跟社會動盪
長江有水災 北方又有旱災
蝗蟲過境導致糧食欠缺
還有金融風暴
香港問題再升級
都是習近平的困境
那麼習近平想要維穩
有人說 他甚至要冒險拿下台灣
製造台海危機
但要記住 台灣人誰也不靠誰
台灣不倚靠美國
靠得是在變局中
對抗強權 堅毅的性格
YOUTUBE高畫質版:https://youtu.be/szcMmCmuQ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