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了高雄一趟,雖然吃了一餐牛排,卻不只是吃牛排,而是看看去年暑假合作的牛肉觀光工廠。
當初找我的談的是高雄餐旅大學的一個團隊,那位負責人大概很明白,如果就是去吃吃東西寫文章的話,我是不會感興趣的。但是要我寫一個從民國60幾年台灣開放外國牛肉進口後,就包辦了當時圓山大飯店,以及當年幾間台北最早的牛排館的牛排,甚至造就了台塑牛小排的誕生的故事,就讓我大感興趣了。
在那個年代之前,想吃到外國牛肉只有兩個辦法:一是透過管道收從美軍俱樂部偷渡出來的牛肉;二是向當時的物資局購買政策性進口但賣不掉的紐澳牛肉。
至於台塑牛小排的誕生,則是因為當時台北最好的牛排館之一的統一牛排館也是和這間公司進牛排。有一次,常客蔣緯國先生的司機侯先生,和統一牛排的老闆抱怨王永慶先生的三娘送來的牛肉不好吃,於是,在統一牛排的老闆的引薦下,裕賀開始固定供應品質最佳的牛肉給台塑公館做為自用或送禮。當時裕賀進口第六、七、八對三根連骨的牛小排,介紹給台塑公館使用。不過由於台塑公館的廚師沒有鋸木可以橫切牛骨,因此只好順著骨頭的方向切開,以中式浸滷結合西式烘烤的方式來烹調。由於試吃之後很滿意,便將這道菜帶進了台塑的招待所,這就成了後來的台塑牛小排。
於是,在這樣的概念下,我從人類開始食用牛的歷史,寫到他們進口的美國牛從出生到貨櫃的過程、乾式熟成與濕式熟成的介紹、牛肉不同的部位與不同的分切厚度適合做什麼菜、再寫到烹調牛排的方式與小知識,以及台灣人吃牛肉的歷史。這些文字我寫了中英雙語版本後,再由他們請的設計師配合圖文,躍上這間亞洲第一間牛觀光工廠的平面與立體空間之中。當我們透過這些圖文,經歷了我們自古至今怎麼吃牛,吃的牛如何來到這裡,理解了每個部位要如何烹調最好吃之後,再來到一樓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不同部位的牛肉櫃時,眼前已經不單單只是擺放著的牛排與牛肉片了。這時候的你,會知道自己當時的心情最想吃哪一塊肉,你知道牠是怎麼來的,也知道哪一塊牛排的肉質和肉汁是你此時此刻最渴望的,然後你挑了牠,直接走到旁邊的用餐區,要煎、要炒、或是切成薄片來涮最適合自己,都已經在你的掌控之中。
Search
司機俱樂部炒牛肉 在 司機俱樂部滷肉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店炒菜堅持使用自炒炸豬油! 油炸類食品使用美食家大豆沙拉油香油為一滴香小磨香油敬請新舊顧客安心食用:). 另本店佐 ... ... <看更多>